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A)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0 09:20: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下·高二课前预习)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碳中和”是指1个组织在1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消除技术达到平衡,或称为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1.5℃。微博考试研究所认为,实现碳中和主要有4种途径: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如图为2020~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大力发展核能 B.建设被动式房屋 C.大力植树造林 D.将CO2埋藏在地下
2.碳中和会使( )
A.全球CO2零排放 B.全球不再变暖 C.北极熊生存空间减少 D.极端气象灾害减少
【答案】1.A 2.D
【解析】1.“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结合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演变图进行分析。读图可知,碳替代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最大,最有效,大力发展核能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大力发展核能最有效,A正确;建设被动式房屋属于碳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属于碳减排,将CO 埋藏在地下属于碳封存,这几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都不是最多的,BCD错误。故选A。
2.“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结合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演变图进行分析。碳中和之后不会造成CO 零排放,故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故B错误;碳中和之后会造成冰川融化变少,因此北极熊生存空间会变多,故C错误;碳中和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地球恢复自然平衡,碳中和之后会减少地球的极端气象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几内亚比绍政府曾和美国、西欧的几家废物处理公司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往后5年内要接收该团体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后因舆论压力,该合同被废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废弃物随意排放
4.为有效应对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一旦发生跨境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②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③严禁有害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
④以冲突的方式解决跨境污染事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A 4.A
【解析】3.结合材料可知,通过签订合同,几内亚比绍政府用接收有毒废物的方式来换取资金,美国、西欧的几家发达地区的废物处理公司用资金换取有毒废物的转出。几内亚比绍接受有毒物质转移伴随着经济赔偿,表面看似乎公平,其实这是发达国家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强大迫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接受的霸王条款,是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污染物转移与资源短缺、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任意排放废弃物等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避免国家安全受到来自跨国污染的威胁,需要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①属于事中风险控制,②属于事后治理,③属于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三者均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应对措施,①②③正确;针对跨境污染事件,应减少冲突、加强合作,④错误。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的引进与发展;制定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技术,污染物治理达标再排放;加强绿化建设,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治理(主要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023·天津和平·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6月19日晚,一场雾霾袭击了新加坡,浓雾笼罩,使该国陷入一片紧张。这场雾灾的起因是邻国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的油棕园趁干旱季节烧芭蕉林清地造成的。下图为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烟雾扩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分析,造成此次事件污染物扩散的大气条件是( )
A.超强台风经过 B.风带季节移动 C.赤道低压控制 D.大气稳定无风
6.苏门答腊岛自然灾害多发,对该岛常见灾害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暴雨----洪涝 B.热带风暴----海啸----暴雨
C.地震----风暴潮----强风 D.暴雨----洪涝----泥石流
【答案】5.B 6.D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烟尘扩散的方向,与风向相关。向四周扩散的浓度变化,与距离源地的远近相关。读图,根据图例,离源地距离越近,烟雾浓度越高,且结合材料信息“2022年6月19日晚,一场雾霾袭击了新加坡”、“这场雾灾的起因是邻国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的油棕园趁干旱季节烧芭蕉林清地造成的”提示可知,烟尘主要是向东北方向扩散的,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时间是6月19日(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即风带季节移动是造成此次事件污染物扩散的大气条件,B正确;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没有超强台风经过,A错;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大气平稳,风力较小,雾霾不易扩散,C错;大气稳定无风不利于图中此次事件污染物扩散,D错。故选B。
6.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小,不利于气旋的形成,所以也不会出现台风、热带风暴,AB错;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大气平稳,风力较小,且地震不会引发强风,C错;所以苏门答腊岛自然灾害多发,对该岛常见灾害链描述正确的是暴雨----洪涝----泥石流,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暴雨,引发河流水位上涨和多地山体滑坡,造成严重洪涝及泥石流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2023下·河南信阳·高一统考期中)江苏省近岸海水污染严重,结合江苏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江苏沿海污染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沿海向内陆递增②由沿海向外海递减③污染物主要来自海洋运输船舶④污染物主要来自当地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治理江苏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③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④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D 8.B
【解析】7.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江苏沿海污染由西向东减轻,沿海污染最严重,①错误;污染状况由沿海向外海递减,②正确;原因主要是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
8.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可以治理江苏沿海的污染,①③正确;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产养殖的做法不现实,②④错误。故选B。
【点睛】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伤害程度;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2023上·山东青岛·高三统考开学考试)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过程,可以输入到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邻近的印度次大陆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
③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 )
A.夏季夏季 B.夏季冬季 C.冬季夏季 D.冬季冬季
11.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
B.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多国开展合作,研发POPs的替代物
【答案】9.C 10.B 11.D
【解析】9.材料提及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青藏高原气候受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的共同影响,印度季风影响着着青藏高原南部地区,高原北部则受西风带影响,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使得POPs数量较多,③正确;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青藏南部地区临近印度,其人口众多,工农业活动多,POPs数量多,①正确;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POPs进入高原后流动性变差,并伴随降雪逐步沉降,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与高原面积广并无关联,主要是位置特殊性影响,④正确,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
10.青藏高原气候受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的共同影响,印度季风影响着着青藏高原南部地区,而夏季风(西南风)可以把印度地区的POPs吹往青藏地区,故青藏高原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在夏季;高原北部则受西风带影响,受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西风带主要影响青藏地区主要在冬季,故青藏高原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在冬季。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11.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过于绝对,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渐续性,A错误;中亚国家经济能力有限,且技术水平较低,排放的POPs较少,让中亚国家负担不太可行,B错误;POPs污染主要借助风力,通过工程措施难以阻止,C错误;青藏地区主要是跨境转移污染,故应多国开展合作,并积极研发POPs的替代物,才是有效手段,D正确。故选D。
【点睛】青藏高原虽然自身的污染排放非常有限,但其周边是人口聚集、污染物使用量大及使用时间长的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排放的污染物随着大气环流而被输送到青藏高原。因此,从区域尺度来看青藏高原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索不同气候环境要素与污染分布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污染物传输机制的重要基础。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下图)一座金矿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并扩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尔维亚境内,导致河中近80%的鱼类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流入河流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流上游鱼类死亡②沿岸自来水厂关闭
③莱茵河水受到污染④引发国家间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应对国际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内国家加强合作②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③发起媒体舆论批评④控制影响范围,强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C 13.B
【解析】12.污染物质会随水流向下游运动,会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但对上游鱼类影响很小,①错误;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将全部关闭,②正确;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受到污染的是多瑙河,③错误;多瑙河是国际性河流,河水受到污染后,可能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面对国际河流污染,流域内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长期计划,①正确;限制污染河段鱼类产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限制鱼类产品流通,②错误;媒体应客观报道、协商谈判、合作应对,③错误;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并强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态恢复、损失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需要根据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的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022下·高二课前预习)日本、加拿大等国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4.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资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15.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 )
A.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的冰山大量融化
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 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
【答案】14.B 15.B
【解析】14.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推进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方面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早,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全球污染的份额大,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A错误,B正确。防治技术,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都不是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15.结合材料“日本、加拿大等国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分析可知,《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问题,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正确。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多是由于臭氧层破坏造成的,破坏臭氧的物质是氟氯昂,与碳排放无关,A错误。排放的二氧化碳不会腐蚀文物古迹,C错误。碳排放造成全球变暖,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得温暖,D错误,故选B。
【点睛】京都议定书主要是为了约束全球各国的碳排放制定的,针对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与臭氧层空洞无关。
二、综合题
16.(2023·陕西咸阳·校考模拟预测)[选修6:环境保护]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含沙量大,河口发育有三角洲,地下石油储量丰富。壳牌是欧洲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自1956年开始,该公司在尼日尔河三角洲探勘开采石油,但漏油事件频发,尼日尔河三角洲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尼日尔河三角洲位置及石油污染景观。
简述石油泄漏对尼日利亚的不利影响,并请你为修复尼日尔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不利影响:污染海洋和水域水质,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影响渔业发展;污染土壤,直接造成农田荒废,影响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遭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污染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物通过水体流动迅速扩大,污染多个地区等。
建议:逐步关停老化的石油开采、运输设备,减少石油泄漏;加大对石油污染地区的石油清理工作,及时清理石油污染物;适当种植吸附污染物能力较强的植被,加强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建立健全石油泄漏应急处理机制;合理开发其他资源,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分析】本题以尼日尔河为材料,涉及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石油泄漏对尼日利亚的不利影响:石油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水体和海洋污染,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影响渔业产值和发展;大量原油泄漏会污染土壤,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造成农田撂荒,影响农业发展;会造成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死亡,影响动植物栖息地,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石油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大气、水等形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石油污染物会随洋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形式扩大污染范围,导致多个地区受到污染。
可行性建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原油开采历史较久远,设备较陈旧,要逐步关停更换老化的石油开采、运输、加工设备,减少石油的泄漏;对已污染区域加强治理,及时清理石油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种植耐石油,能够吸附分解石油的植物,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建立健全的石油泄漏应急处理机制和管理系统;加强对区域其它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少石油资源的开发,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减少人为对石油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点睛】
17.(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电子垃圾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类污染物。西非的贝宁、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受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转移影响较大。这些电子垃圾主要来自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加纳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接受国,在进口的旧电器中,有85%来自欧洲,8%来自北美,4%来自亚洲,其余的3%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下图示意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
(1)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
(2)有人认为,牺牲环境质量,被动承接污染物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付出的发展代价。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3)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议一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废旧家电都到哪里去了?
【答案】(1)环境:形成大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空气、水体的污染。
经济:直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推动同收经济的增长。
社会:进口这类电器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危及居民健康。
(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应该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牺牲环境质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是应该在发展中重视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对。
(3)部分零件进行回收再利用,部分经过物理粉碎分解后诞生包括铁、塑料、有色金属等各种拆解物。这此拆解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体废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直接出售.,进入下游产业成为原料再次投入使用,制成我们手中的笔杆和身上纽扣等。而另一种是危险废物,则会在国家环保部门的监管下,被送到具备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善后”。
【分析】本题以电子垃圾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污染转移,可持续发展,固体垃圾处理等知识,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
【详解】(1)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有好处也有坏处。拆解电子垃圾,可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同时接受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电子垃圾可以直接借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改造,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电子垃圾产业也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但从环境的角度讲,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巨大,难以降解,接受电子垃圾会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处理不当会造成各种环境问题,从而危害居民健康。
(2)经济建设总是以一定的环境为依托的,一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会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从而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达不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世界各国以及我国很多地方的发展历程一再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强度环保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绝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绝不能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因而,发展中应重视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题干观点是错误的。
(3)我国的电子垃圾如果经过妥善的处理,会进入回收链,进行垃圾处理,改造,再利用。另一部分会进行从新拆解,拆解出的拆解物根据其类别从新投入生产,作为再生资源,如制成我们手中的笔杆和身上纽扣等。另一部分难以回收利用,且有一定危险性的物质,则会在国家环保部门的监管下,被送到具备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善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下·高二课前预习)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碳中和”是指1个组织在1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消除技术达到平衡,或称为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1.5℃。微博考试研究所认为,实现碳中和主要有4种途径: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如图为2020~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大力发展核能 B.建设被动式房屋 C.大力植树造林 D.将CO2埋藏在地下
2.碳中和会使( )
A.全球CO2零排放 B.全球不再变暖 C.北极熊生存空间减少 D.极端气象灾害减少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几内亚比绍政府曾和美国、西欧的几家废物处理公司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往后5年内要接收该团体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后因舆论压力,该合同被废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废弃物随意排放
4.为有效应对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一旦发生跨境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②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③严禁有害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
④以冲突的方式解决跨境污染事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天津和平·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6月19日晚,一场雾霾袭击了新加坡,浓雾笼罩,使该国陷入一片紧张。这场雾灾的起因是邻国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的油棕园趁干旱季节烧芭蕉林清地造成的。下图为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烟雾扩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分析,造成此次事件污染物扩散的大气条件是( )
A.超强台风经过 B.风带季节移动 C.赤道低压控制 D.大气稳定无风
6.苏门答腊岛自然灾害多发,对该岛常见灾害链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暴雨----洪涝 B.热带风暴----海啸----暴雨
C.地震----风暴潮----强风 D.暴雨----洪涝----泥石流
(2023下·河南信阳·高一统考期中)江苏省近岸海水污染严重,结合江苏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江苏沿海污染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沿海向内陆递增②由沿海向外海递减③污染物主要来自海洋运输船舶④污染物主要来自当地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治理江苏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③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④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上·山东青岛·高三统考开学考试)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过程,可以输入到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邻近的印度次大陆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
③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 )
A.夏季夏季 B.夏季冬季 C.冬季夏季 D.冬季冬季
11.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
B.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多国开展合作,研发POPs的替代物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下图)一座金矿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并扩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尔维亚境内,导致河中近80%的鱼类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流入河流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流上游鱼类死亡②沿岸自来水厂关闭
③莱茵河水受到污染④引发国家间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应对国际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内国家加强合作②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③发起媒体舆论批评④控制影响范围,强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下·高二课前预习)日本、加拿大等国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4.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资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15.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 )
A.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的冰山大量融化
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 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
二、综合题
16.(2023·陕西咸阳·校考模拟预测)[选修6:环境保护]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含沙量大,河口发育有三角洲,地下石油储量丰富。壳牌是欧洲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自1956年开始,该公司在尼日尔河三角洲探勘开采石油,但漏油事件频发,尼日尔河三角洲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尼日尔河三角洲位置及石油污染景观。
简述石油泄漏对尼日利亚的不利影响,并请你为修复尼日尔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建议。
17.(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电子垃圾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类污染物。西非的贝宁、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受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转移影响较大。这些电子垃圾主要来自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加纳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接受国,在进口的旧电器中,有85%来自欧洲,8%来自北美,4%来自亚洲,其余的3%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下图示意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
(1)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
(2)有人认为,牺牲环境质量,被动承接污染物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付出的发展代价。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3)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议一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废旧家电都到哪里去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