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广东深圳·高二统考期末)广西桂林市区周边有11座废弃石灰岩矿山,停止开采后基岩暴露,对当地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当地国土部门精心选取7种草本植物、7种灌木、2种乔木和3种藤本植物共同构成的乡土植物群落,对废弃矿山开展复绿行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广东南岭山区相比,该石灰岩矿山复绿主要受制于( )
A.水热条件 B.光照时长
C.土壤条件 D.地表起伏
2.选用复合乡土植物作为复绿植被,主要考虑( )
①成活率较高②种植更方便快捷
③美学价值高④保持水土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神府煤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两大地貌类型交错过渡地带,西部为风沙草滩,东部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神府煤矿区是典型的高强度煤炭开发区,专家建议对该煤矿区应主要采取保水开采(防治采场突水的同时,对水资源进行有意识的保护,使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水文环境容量)的方式采煤。下图示意神府煤矿开采强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大面积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荒漠化 B.西部距离核心矿区远,煤炭运输不方便
C.西部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矿难事故 D.西部煤层含杂质较多,开发经济效益低
4.专家建议该煤矿区主要采取保水开采的方式采煤的目的有( )
①避免土地沙化②提高煤矿经济效益③防止地面坍塌④保护地表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减轻神府煤矿区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 )
A.实施人为干预,恢复地表植被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
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关闭当地煤矿
(2023下·江苏·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月4日,我国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图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被誉为“中华水塔”,拥有冰川雪山、高寒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7.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
A.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B.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2023下·青海西宁·高三统考开学考试)“珊瑚屋”是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而成。数百年以来,广东省徐闻县海边居民采掘珊瑚石,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大量的“珊瑚屋”。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珊瑚礁进行了保护,严禁采掘海中的珊瑚礁。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下图示意徐闻县地理位置及“珊瑚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早期“珊瑚屋”建造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科技水平
9.“珊瑚屋”所在地区( )
A.多雷暴天气 B.以高原为主 C.海岸线平直 D.地表水丰富
10.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民俗教育 B.调节小气候 C.减弱温室效应 D.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1上·河南新乡·高二统考期中)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2013年结束,已经开展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木材开放政策的影响,南方林区森林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出现“森林赤字”现象;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纷纷开展科学造林行动,并强化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下图为这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不同林种面积所占比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森林资源变化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B.特用林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薪炭林在第二次清查时比重最高 D.防护林变化趋势与用材林大致相反
12.20世纪80年代,南方林区受“森林赤字”的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酸雨 B.土地沙化 C.红漠化 D.土壤盐碱化
13.导致近年来我国用材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②大规模的砍伐③自然灾害的破坏④被调整为防护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高二课时练习)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15.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海拔2400~4200米。该县的唐克镇过去由于采矿等原因导致大片基岩裸露,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平整土地,喷播基土和草种后盖上“椰丝毯”(下图)。椰丝毯是用椰壳纤维加工的环保材料,结构紧密,防腐蚀性强,“完成使命”后能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目前,该地草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部分区域已长出新草,与原有草原连成一片。
分析“椰丝毯”在该地区草原修复中的作用。
17.(2023·山东日照·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M草原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约1260m,年平均气温0.5℃,年均降水量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下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
(1)1978年,选择在M草原开垦农田的原因。
(2)蒙古国实施第三次垦荒计划,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原开垦为农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计划的实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广东深圳·高二统考期末)广西桂林市区周边有11座废弃石灰岩矿山,停止开采后基岩暴露,对当地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当地国土部门精心选取7种草本植物、7种灌木、2种乔木和3种藤本植物共同构成的乡土植物群落,对废弃矿山开展复绿行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广东南岭山区相比,该石灰岩矿山复绿主要受制于( )
A.水热条件 B.光照时长
C.土壤条件 D.地表起伏
2.选用复合乡土植物作为复绿植被,主要考虑( )
①成活率较高②种植更方便快捷
③美学价值高④保持水土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B
【解析】1.石灰岩矿山为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开采之后岩石裸露,土壤发育条件差,C符合题意;与同纬度的广东南岭相比,水热条件、光照时长、地表起伏相差不大,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①正确。多种类型、层次植物复合种植,并不方便快捷,②错误。美学价值不是矿山修复的主要考虑内容,③错误。乔灌草组成的复合群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更强,生态系统更稳定,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乡土植物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乡土植物是经过本地自然选择而遗留下来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本土植物,其成活率相当高,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神府煤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两大地貌类型交错过渡地带,西部为风沙草滩,东部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神府煤矿区是典型的高强度煤炭开发区,专家建议对该煤矿区应主要采取保水开采(防治采场突水的同时,对水资源进行有意识的保护,使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水文环境容量)的方式采煤。下图示意神府煤矿开采强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大面积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荒漠化 B.西部距离核心矿区远,煤炭运输不方便
C.西部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矿难事故 D.西部煤层含杂质较多,开发经济效益低
4.专家建议该煤矿区主要采取保水开采的方式采煤的目的有( )
①避免土地沙化②提高煤矿经济效益③防止地面坍塌④保护地表植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减轻神府煤矿区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 )
A.实施人为干预,恢复地表植被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
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关闭当地煤矿
【答案】3.A 4.C 5.A
【解析】3.由材料可知,神府煤矿区西部为风沙草滩,且临近毛乌素沙地,为避免煤炭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从而引发土地荒漠化,西部未大面积开发,A项正确;西部紧邻中部高强度开采区和北部极高强度开采区,距核心矿区并不远,B项错误;西部地质结构和煤层含杂质状况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项错误。故选A。
4.根据材料可知,保水开采方式对水资源扰动量小,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小,减少地下水流失,可避免土地沙化、防止地面坍塌,对地面植被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①③④正确;保水开采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不是提高经济效益,②错误。综上可知,C项正确,ABD错。故选C。
5.人为干预恢复地表植被,对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A对;跨流域调水投入较大,B错;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修复的效果不明显,C错;关闭当地煤矿不符合实际,D错。故选A。
【点睛】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且破坏严重;2、土地与地面建筑物塌陷;3、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
(2023下·江苏·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月4日,我国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图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被誉为“中华水塔”,拥有冰川雪山、高寒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7.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
A.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B.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答案】6.A 7.D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江源国家公园处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冰川发育,拥有冰川雪山、高寒生态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孕育多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被誉为“中华水塔”,A正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无冰川发育,生态系统并非高寒生态系统,BCD错误。故选A。
7.设立国家公园能够较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D正确;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发森林资源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且设立国家公园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BC错误。故选D。
【点睛】国家公园是一个土地所有或地理区域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家或国际生物地理或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地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3下·青海西宁·高三统考开学考试)“珊瑚屋”是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而成。数百年以来,广东省徐闻县海边居民采掘珊瑚石,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大量的“珊瑚屋”。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珊瑚礁进行了保护,严禁采掘海中的珊瑚礁。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下图示意徐闻县地理位置及“珊瑚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早期“珊瑚屋”建造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科技水平
9.“珊瑚屋”所在地区( )
A.多雷暴天气 B.以高原为主 C.海岸线平直 D.地表水丰富
10.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民俗教育 B.调节小气候 C.减弱温室效应 D.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8.B 9.A 10.A
【解析】8.根据材料““珊瑚屋”是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而成。数百年以来,广东省徐闻县海边居民采掘珊瑚石,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大量的“珊瑚屋””可知,珊瑚石耐水防潮,茅草屋顶有利于滤水,是适应了广东徐闻县极端湿热气候的建筑产物,即影响早期“珊瑚屋”建造的主导因素是气候,B正确。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的珊瑚屋的建筑技术水平不高,D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海边地势低平,土壤为红壤,与珊瑚屋建造关系不大,AC错误。故选B。
9.结合所学可知,徐闻县位于雷州半岛南部,一年四季高温高湿时间多、时段长,热量丰富,三面临海,水汽充沛,易产生强烈发展的积雨云,海陆交界造成的落差也有利于强对流的触发产生,使得徐闻县多雷暴天气,A正确。徐闻县特殊的地质结构(断层),导致该地区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D错误。读左图可知,该地海岸线曲折,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该地地势比较和缓,B错误。故选A。
10.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住“珊瑚屋”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简陋的“珊瑚屋”逐渐被人们遗弃和拆除,因此,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主要是为了进行民俗教育,传承先人的智慧,A正确。根据材料“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珊瑚礁进行了保护,严禁采掘海中的珊瑚礁”可知,保护珊瑚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减弱温室效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
【点睛】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地形地势比较平缓。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分布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2021上·河南新乡·高二统考期中)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2013年结束,已经开展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木材开放政策的影响,南方林区森林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出现“森林赤字”现象;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纷纷开展科学造林行动,并强化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下图为这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不同林种面积所占比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森林资源变化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B.特用林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薪炭林在第二次清查时比重最高 D.防护林变化趋势与用材林大致相反
12.20世纪80年代,南方林区受“森林赤字”的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酸雨 B.土地沙化 C.红漠化 D.土壤盐碱化
13.导致近年来我国用材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②大规模的砍伐③自然灾害的破坏④被调整为防护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D 12.C 13.B
【分析】11.根据图中信息,八次普查结果显示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不断减少,但是无法判断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其用材林比重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逐年减少的结论,A错误;特用林的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B错误;薪炭林的比重最高为第三次普查,C错误;防护林成增加趋势,而用材林呈减少趋势,两者变化大致相反,D正确。故选D。
12.“森林赤字”表明森林覆盖率减少,南方林区主要位于东南丘陵,该地区以红色砂岩为主,森林减少会导致红漠化,C正确。酸雨是因为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森林多少无关,A错误;土地沙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不会出现土地沙化问题,B错误;土壤盐碱化与森林覆盖率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3.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部分用材林被划入防护林范围内,①④对;近年来森林保护力度加大,用材林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砍伐,②错;自然灾害会对用材林产生一定的破坏,但是并不是其主要原因,③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森林保护措施
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2021·高二课时练习)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15.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答案】14.C 15.A
【分析】14.人工修复指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主要有植树种草、矿山生态修复等,C项正确。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属于减少人为干扰,让其自然恢复,A、B、D项错误。故选C。
15.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既可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有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生态恢复,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A项正确。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使森林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但不能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不符合题意,B、C、D项错误。综上,A对,BCD不对。故选A。
【点睛】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海拔2400~4200米。该县的唐克镇过去由于采矿等原因导致大片基岩裸露,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平整土地,喷播基土和草种后盖上“椰丝毯”(下图)。椰丝毯是用椰壳纤维加工的环保材料,结构紧密,防腐蚀性强,“完成使命”后能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目前,该地草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部分区域已长出新草,与原有草原连成一片。
分析“椰丝毯”在该地区草原修复中的作用。
【答案】“椰丝毯”覆盖有利于抑制流水和风力侵蚀,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边坡;保温保湿,提高草种的存活率和发芽率;可降解,无污染,生态环保;分解成有机肥,培肥土壤,利于植被生长和草原恢复。
【分析】本大题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若尔盖草原的生态修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本小题主要从“椰丝毯”的特点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椰壳纤维加工的“椰丝毯”结构紧密,铺设在土地上后,增加地表覆盖物,可减少土壤裸露,能够减少风力侵蚀,还能有效缓解雨水溅蚀、流水侵蚀,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的区域还能起到保护边坡的作用;若尔盖海拔2400~4200米,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椰丝毯”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减少冷空气的影响,能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同时“椰丝毯”能截留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椰丝毯”是环保材料,可自然降解,不会带来废弃物污染,且其能降解成有机肥,能够培肥土壤,促进植被生长。
17.(2023·山东日照·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M草原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约1260m,年平均气温0.5℃,年均降水量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下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
(1)1978年,选择在M草原开垦农田的原因。
(2)蒙古国实施第三次垦荒计划,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原开垦为农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计划的实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1)临近河流,灌溉较便利;草原植被,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土壤较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运费低。
(2)环境安全:加剧风力侵蚀,使沙尘暴更严重;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生态安全:破坏草场植被,导致草场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降水资源安全:加剧水资源不足,水质下降。耕地与粮食安全:短期:增加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长期:耕地退化,单产下降。
【分析】本题以蒙古乌兰巴托地区为材料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国家安全问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选择在M草原开垦农田,说明该地的农业条件较好,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发展需要水源、土壤、地形等条件,读图可知,该地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灌溉较便利;草原植被,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土壤较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该地地形平坦,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从人文条件来看,读图可知,该地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运费低,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2)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安全问题可以从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耕地与粮食安全等方面作答。从环境安全:该地气候偏干旱,大风日数多,开垦草原会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加剧风力侵蚀,使沙尘暴更严重;破坏草原会导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且大量施用化肥,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生态安全的角度看:该地的草原植被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部分,破坏草场植被,导致草场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降。从水资源安全的角度看:该地受到夏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水资源安全问题严峻,破坏草原会导致该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加剧水资源不足,水质下降。从耕地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有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开垦草地为农田,可以增加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当从长期来看,该行为会导致耕地退化,单产下降,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