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摸底测试(含答案)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开学摸底测试(含答案)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19 09: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学摸底测试-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A.4 B.3 C.2
2.计算51-14+20时,应该先算( )。
A.加法 B.减法 C.都可以
3.商店里每盒巧克力6元,妈妈带的钱正好购买7盒巧克力,妈妈最多带了( )张5元。
A.4 B.8 C.9
4.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其中一个人分2个,另一个人分几个?算式是( )。
A.82=4 B.84=2 C.82=6
5.36厘米+9厘米+50厘米=( )厘米。
A.5 B.85 C.95
6.每筐装4个南瓜,现有8个筐,32个南瓜可以装得下吗?( )
A.不能 B.能 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将剪一刀,最多能剪出( )个三角形。
8.在“图书分享”活动中,豆豆带了6本故事书,阳阳带了12本故事书,阳阳给豆豆( )本后,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同样多。
9.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丽跳了48下,小林跳的比小丽多,小华跳的比小丽少,小林最少跳( )下,小华最多跳( )下。
10.观察物体:如图的房子图片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 ) ( )( )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6=24 16÷4=( )×( ) 5×( )<35
12.下面的线段长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左图中有4个三角形,2个平行四边形。( )
14.在计算86-35+42时,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
15.求30里面有几个5,列式为:30÷6=5。( )
16.8×9=8×5+8×4。( )
17.小明身高152厘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7×6= 21÷3= 24÷8= 36+9=
5×6÷5= 56÷7= 42÷6= 65-2=
7×7= 3×2×8= 40÷5= 9×9=
19.用竖式计算。
24+30+41= 96-39-45=
52-9+15= 57+22-45=
20.看图写算式。
(个)
五、解答题
21.白兔拔了26个萝卜,灰兔拔了18个萝卜,送给兔爷爷35个后,还剩多少个?
22.文具店里有85块橡皮,上午卖出了58块,下午又进了55块,现在文具店里有多少块橡皮?
23.汉字“口”的笔画是3画。
(1)汉字“品”的笔画是几画?
(2)一个小朋友名叫“吕品”,他的名字一共有几画?
24.有15盆花,平均摆成3行,每行有多少盆?
25.张老师用卷尺给自己量身高,我用脚踩着卷尺的开头一端,正好踩去10厘米长,在头顶的刻度是1米70厘米,你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
26.
(1)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和8小个皮球一样多,一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2)小明有多少钱?
(3)小红的钱够买4只小熊吗?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完成此题。
平行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且对边相等。
【详解】
从左数,第2个、第3个、第5个都是平行四边形,即,图中有3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要熟记图形的特点。
2.B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的,从左往右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计算51-14+20时,应该先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熟练掌握。
3.C
【分析】每盒巧克力6元,妈妈带的钱正好购买7盒巧克力,先用6乘7求出妈妈带的钱数,再根据5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6×7=42(元)
5×8=40(元),40元<42元
5×9=45(元),45元>42元
所以妈妈带的总钱数要比42多,妈妈最多带了9张5元。
故答案为:C
4.C
【解析】略
5.C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计算法则,先计算出结果,再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详解】36厘米+9厘米+50厘米
=45厘米+50厘米
=95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连加运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6.B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8个筐可以装下几个南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4×8=32(个)
32=32
即,32个南瓜可以装得下。
故答案为:B
7.2
【分析】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一刀,可以剪出2个三角形;
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一刀,最多可以剪出1个三角形;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将剪一刀,最多能剪出2个三角形。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要熟记图形的特征。
8.3
【分析】先用减法算出阳阳比豆豆多多少本故事书,再把多出来的数量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给豆豆即可。
【详解】12-6=6(本)
6本可以分成3本和3本,
故,阳阳给豆豆3本后,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同样多。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9. 49 47
【分析】小丽跳了48下,小林比小丽跳的多,求小林最少跳多少下,即比48大1的数,用加法计算;小华跳的比小丽少,求小华最多跳多少下,即比48小1的数,用减法计算。由此解答。
【详解】48+1=49(下);48-1=47(下)
小林最少跳49下,小华最多跳47下。
10. 后面 侧面 正面
【详解】从这座“房子”的正面能看到“门”、“窗”,“烟囱”在左等;从后面看到的轮廓与正面看作的相同,不同的是看不看到“门”、“窗”、“烟囱”在右;从侧面看不到“门”、“窗”,且墙壁比从前面、后面看到的窄.
11. 4 2 2 6
【分析】根据表内乘除法运算口诀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四六二十四”可知:4×6=24,所以括号内的数是4。
16÷4=4,根据“二二得四”或“一四得四”可得16÷4=2×2或16÷4=1×4。
根据“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可知5×6=30,5×7=35,30<35,所以括号内的数小于6即可。即括号内可以填的数有1、2、3、4、5、6。
12.6
【详解】略
13.×
【分析】数图形时,一般从小的图形开始数起,然后再数大图形的个数,然后把所有个数相加,据此解答。
【详解】小三角形个数如图:,共5个;
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如图:,共3个。
,左图中有5个三角形,3个平行四边形。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顺序数,不要遗漏。
14.√
【分析】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在计算86-35+42时,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表内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即可解答。
【详解】求30里面有几个5,列式为:30÷5=6。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表内除法的灵活运用。
16.√
【解析】略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小明身高152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42;7;3;45;
6;8;7;63;
49;48;8;81
【解析】略
19.95;12
58;34
【分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位和结借位。
【详解】24+30+41=95 96-39-45=12

52-9+15=58 57+22-45=34

20.48÷6=8
【分析】把48个,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个,用除法列式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48÷6=8(个)
21.9个
【分析】还剩的萝卜数量=白兔拔的数量+灰兔拔的数量-送给兔爷爷的数量,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26+18-35=9(个)
答:还剩9个。
22.82块
【分析】用文具店原有的橡皮数量减去上午卖出去的数量,求出差,再加上下午又进了的数量,求出和,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85-58+55
=27+55
=82(块)
答:现在文具店里有82块橡皮。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3.(1)9画
(2)15画
【分析】(1)汉字“口”的笔画是3画,汉字“品”有3个“口”字组成,求汉字“品”的笔画是几画,也就是求3个3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2)汉字“口”的笔画是3画,一个小朋友名叫“吕品”共有5个“口”字组成,求汉字“吕品”的共有几画,也就是求5个3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1)3×3=9(画)
答:汉字“品”的笔画是9画。
(2)5×3=15(画)
答:他的名字一共有15画。
24.5盆
【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计算。
【详解】15÷3=5(盆)
答:每行有5盆。
25.1米60厘米
【分析】用刻度1米70厘米减去踩去的10厘米,得到张老师的实际身高;据此解答。
【详解】1米70厘米-10厘米=1米60厘米
答: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米和厘米的实际应用。
26.(1)40元
(2)36元
(3)够
【分析】(1)求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5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2)求小明有多少钱,也就是求3个12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先求出4只小熊多少钱,再与小红的钱比较大小,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1)8×5=40(元)
答:一架玩具飞机40元。
(2)12+12+12
=24+12
=36(元)
答:小明有36元钱。
(3)8×4=32(元)
36元>32元
答:够。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及连加运算的应用,要找准数量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