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2)齐桓晋文之事
一、课内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长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喜爱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莅临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陷害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疾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用“臣未之闻也”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把行霸道之事撇开而转入谈论行王道之事。
B.老百姓看到齐宣王“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C.孟子用启发的方式解决了齐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因此他对孟子说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话表示衷心悦服,从“于我心有戚戚焉”可以看出齐宣王的内心有所触动。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有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这些比喻十分精当生动,体现了孟子长于比喻的特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了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①____________。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在自己致力于②____________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不为统治者接受的时候,并不改变初衷,③____________,而是遵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原则。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的榜样。
孟子明确表示生存和道义,都是可贵的,但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则“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成为烛照中华民族奋然前行的心灵力量。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坚持真理,不“卖论取官”,便是在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④____________下的结果。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大丈夫”气节的思想,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
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不仅坚守气节,而且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B.这种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坚守气节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C.这种坚守气节,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D.这种不仅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而且坚守气节的顶天立地的精神
三、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文本二: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以上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8.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
晋A国B天下C莫强焉D叟之E所F知也G及寡H人之身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愿安承教”中的“承”,与姚鼐《登泰山记》中“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的“承”字含义相同。
B.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例如《淮南子·天文训》:“天圆地方,道在中央。”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王往而征之”的“征”指“讨伐”,与《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征”含义不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二均运用了比喻论证,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文本一、二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对话时,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等行为,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强民富。
D.从文本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的思想。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孔子和孟子的治国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文本一中表现得稍有不同。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 (2)齐桓晋文之事
1.B [“超”在这里是“跃过”的意思。]
2.C [A项爱:吝惜,舍不得。B项莅:统治。D项疾:憎恨。]
3.A [A项均为副词,相当于“本来”。B项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可译为“而”。C项介词,对/介词,引出对象。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表递进关系。]
4.C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并非孟子所说。]
5.(示例)①苟且偷生 ②河清海晏 ③曲意逢迎 ④潜移默化
解析 第①处,根据语境“牺牲自己的生命”,可填“苟且偷生”。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强调没有尊严地活着。第②处,语境修饰的是“治国平天下方略”,可填“河清海晏”。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第③处,根据语境中的“改变初衷”,可填“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第④处,语境中句子的主语是“传统的独立人格思想”,可填“潜移默化”。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6.(示例)因而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重,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的榜样。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广泛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语序不当,错把定语当作状语,应将“广泛”放在“人们”的后面;二是“坚持以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为追求”结构混乱,“坚持……”“以……为追求”两个句式杂糅。
7.B [“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坚守气节”的具体表现,两者不存在递进关系,排除A、D两项。“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是具体表述,应放在前面;“坚守气节”是概括升华,应放在后面,排除C项。故选B。]
8.BDG
解析 句意: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
9.A [A项含义不同,前者是敬辞,“受到,蒙受”之意;后者是“托着,承载”之意。D项“从此替爷征”中“征”是“出发、出征”之意。]
10.C [“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错,孟子没有提及为战死者报仇。]
11.(1)(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2)果真如此,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那盛大的水势谁能阻挡得住呢?
12.孔子强调“礼治”“为国以礼”;孟子强调“仁政”,希望君主“施仁政于民”。前者侧重“礼”,后者侧重“仁”。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开始用木偶土偶殉葬的人,大概会没有后代吧?’这是因为木偶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用木偶土偶殉葬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国分晋之后的魏国)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的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身披坚硬盔甲、手执锐利刀枪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文本二: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们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又问)‘谁能统一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大王又问)‘谁会来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萎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了。果真如此,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那盛大的水势谁能阻挡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