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2024年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2024年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22:24:35

文档简介

细胞的生命历程
1.(2021·广东广州阶段训练)细胞体积大小与其代谢活动的要求相适应,不同的细胞存在着不同的适应方式,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B.草履虫体积较大,有两个细胞核,利于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C.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大细胞的生物膜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
D.卵细胞体积较大能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受精卵的分裂、分化
2.(2022·辽宁大连质检)图甲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乙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每个
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 c→c 或者 a→a 均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图甲中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是①,消失的时期是④
C. 图乙中 g 组细胞全部处于图甲中的 c→a ,e 组细胞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和④时期
3.(2022· 山西临汾联考)下列对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往往先进行 DNA 的复制
B.细菌细胞在繁殖后代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C.高等植物细胞中若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
D.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叶绿体和中心体不可能同时存在
4.(2022· 山西晋中联考)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 c 是高尔基体,图中 e 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B. 图中 a 结构是赤道板,将形成新的细胞壁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 d 表示内质网
D.该细胞的核 DNA 在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转录,但是此时仍能够进行翻译
5.(2022· 山东烟台开学考)如图表示某人体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已缩小到最小程度
B.①在 G2 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作用于②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
C.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D.⑤由前期时核膜解体成的小泡组成,最终聚集成细胞板
6.(2022·江苏南京调研)将核 DNA 链均被 3H 标记的洋葱(2n =16)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定期剪
取根尖制片并检测染色体的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有放射性
B.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 32 条
C.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可能没有放射性
D.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一定没有放射性
7.(2022· 河南郑州一中开学测试)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 制成临时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正确的做法是( )
A.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遮光器或反光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伸长区细胞中寻找
C.可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应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
8.(2022·河北唐山调研)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各时期持续的时间占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例与相应时期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为正相关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C.选择某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
D.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均为分生区细胞
10.(2022· 陕西西安模拟)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
A.RNA 聚合酶结合到 DNA 上 B.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中有胰岛素的 DNA D.细胞中有胰岛素的 mRNA
11.(2022·河北唐山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B.一般情况下,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C.受精卵能在自然状态下发育成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D.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12.(2021·1 月八省联考湖南卷, 4)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 细胞增殖与分化相伴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核 DNA 序列和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
B.体细胞克隆猴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 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异常增殖,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
D.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13.(2022· 山东莱州开学考)理论上来说, 正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A.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该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B.一般来说,植物体内分化程度越高的体细胞,其全能性越低
C.一粒玉米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D.花药在体外被诱导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不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
14.(2022· 山东一诊)下列关于高等生物体的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
B.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完成正常的发育起关键作用
D.细胞凋亡对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15.(2021·德州期中)如图是动物体内细胞凋亡及清除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②过程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识别的功能
B.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的功能有关
D.细胞凋亡由自身基因控制,与外部因素无关
16.(2022· 山东潍坊期中)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存在如下过程: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母细
胞转移到不同器官可分别分化为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分化过程未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适宜条件下各细胞均能体现全能性
B.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活动状态
C.浆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不能表达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17.(2021·江苏连云港赣榆月考改编)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B.细胞坏死最终会导致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容物外溢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
1.(2022· 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中)如图为某同学观察一高等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中,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 图中 M 为赤道板、 N 为核仁、 P 为星射线
C.细胞周期中,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2.(2021· 山东日照一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正常的染色体容易断裂,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个末端,那 么断裂下来的两个片段彼此可以黏合成无着丝粒片段,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黏合形成环状染色体 (如图)。不带着丝粒的片段往往消失, 而带着丝粒的部分能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已知基因型为 Aa 的细胞中含有
一条环状染色体,关于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时可形成两条环状染色单体 B.其子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环状染色体
C.其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D.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 、a 或 Aa
4.(2021· 山东新高考联盟联考)分别用胰高血糖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和 ATP 水解酶基因的片段制成探针, 与人
的胰岛 A 细胞、中幼红细胞和肾小管管壁细胞中提取的总 RNA 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 + 表示阳性,
“ - 表示阴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探针 细胞总 RNA 胰高血糖素基因 血红蛋白基 因 ATP 水解酶基因
胰岛 A 细胞 + - +
中幼红细胞 - + +
肾小管管壁细胞 - - +
A.在中幼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胰高血糖素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 肾小管管壁细胞中存在 ATP 水解酶基因,缺少血红蛋白基因、胰高血糖素基因
C.ATP 水解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各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3.(2021· 山东临沂期末)2019 年 4 月,科学家首次成功设计打印出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人造心脏。他 们先将干细胞制成“生物墨汁” ,然后利用生物 3D 打印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引导,在生物支架上培育出所
需的组织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 3D 打印技术中的“生物墨汁”也可用肌肉细胞替代
B.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所需人体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引导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
D.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分化等
4. (2022·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调研)图 A 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 、S 、 G2 组成分裂间期, 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C 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
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
(1)图 A 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
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2)若图 A 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写出两种)。
(3)图 C 中的核 DNA 含量由 2C 到 4C 的细胞处在图 B 的 期(填写图 B 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图 C 中核 DNA 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5.(2021· 山东临沂期中)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
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 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 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结构
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
(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不属于 (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 能力的细胞。
(3)研究发现, M 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 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 M 的
线粒体转移对 N 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处理 方法 用含有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 N 进行培养 用不含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 N 进行培养 用不含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__ ?__进行培养
①第 3 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
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 ATP 水平相对值如图。
由图分析比较可知,第 1 组神经细胞内 ATP 水平 正常水平,第 2 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 综 合 上 述 研 究 资 料 和 实 验 结 果 , 推 测 M 对 脑 缺 血 损 伤 后 恢 复 的 可 能 作 用 机 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22·山东 · 高考真题) 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 APOE 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
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细胞核中的 APOE 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 .敲除 APOE 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 .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 .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2 .(2022·湖南 · 高考真题)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8 对,细胞周期约 12 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 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 .b 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 16 条,核 DNA 分子 32 个
C .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 .根尖培养过程中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3 .(2022·湖南 · 高考真题)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3 .(2022·广东 · 高考真题) 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 .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4 .(2022·广东 · 高考真题)为研究人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 、Ras
及 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 B .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 .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 .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5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 .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C .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 D .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
9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 S 期, 放射性同位
素最适合标记在( )
A .胞嘧啶 B .胸腺嘧啶 C .腺嘌呤 D .鸟嘌呤
7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在某些因素诱导下, 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此
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 )
A .分裂与分化 B .分化与癌变 C .癌变与衰老 D .衰老与分裂
8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 CDK-cyclin 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
B .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
C .抑制某种 CDK-cyclin 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
D .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 CDK-cyclin 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
9 .(2021 年江苏高考真题) A 和 a ,B 和 b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叙
述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体内都同时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
B .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 DNA 的复制
C .有丝分裂的 2 个子细胞中都含有 Aa,减数分裂 Ⅰ 的 2 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 Aa
D .有丝分裂都形成 AaBb 型 2 个子细胞,减数分裂都形成 AB 、Ab 、aB 、ab 型 4 个子细胞
10 .(2021 年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B .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11 .(2021 湖南高考真题)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B .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C .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
D .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12 .(2021 年海南高考真题)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 B . 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
C . 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D .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
13 .(2021 年北京高考真题) 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 7 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
下。
处理检测项目 对照组 连续 9 天给予海洛因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活胚胎数/胚胎总数(%) 100 76 65 55
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 0 33 55 79
脑中促凋亡蛋白 Bax 含量(ug·L-l) 6 .7 7 .5 10 .0 12 .5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B .海洛因促进 Bax 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C .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D .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14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所
示。下列属于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的特点是( )
A .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 B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染色体凝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D .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15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 。有些“合子”
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 .“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16 .(2021 年全国乙卷) 果蝇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在间期,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 16 个 DNA 分子
B .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 2 条染色单体组成,含 2 个 DNA 分子
C .在中期, 8 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 .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 16 条染色体
17.(2021 年广东卷)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 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 .PKR 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18.(2021 年河北卷)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 .紫外线照射导致的 DNA 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18.(2021 年山东卷)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KFERQ 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 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
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 . 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 .抑制 L 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 . 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19.(2021 年 1 月浙江卷) 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 1090 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 959
个。体细胞减少的原因是( )
A .细胞凋亡 B .细胞衰老 C .细胞癌变 D .细胞分裂
20.(2021 年 1 月浙江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核 DNA 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C .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D .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1 .(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 .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 .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 一般会走向衰老
D .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2. .(2020 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 月选考)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 mRNA 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3.(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9)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 ,根据 DNA 合成情况,分裂 间期又分为 G1 期、 S 期和 G2 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 , 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
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 G1 期细胞相比, G2 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 DNA 数量的变化是 。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 ,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 1 、2 和 3 的作用在于检验 DNA 分子是否 (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 ;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
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 。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 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 合成阻断法、分裂 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 DNA 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将癌细胞阻滞在 S 期;后者
可用秋水仙碱抑制 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细胞的生命历程
1.(2021·广东广州阶段训练)细胞体积大小与其代谢活动的要求相适应,不同的细胞存在着不同的适应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B.草履虫体积较大,有两个细胞核,利于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C.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大细胞的生物膜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
D.卵细胞体积较大能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受精卵的分裂、分化
答案 A
解析 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A 错误;细胞核是细 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草履虫体积较大,有两个细胞核,对于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有利, B 正确;变 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大细胞的生物膜面积,对物质交换有利, C 正确;卵细胞体积较大,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
质,可为受精卵的分裂、分化提供能量, D 正确。
2.(2022·辽宁大连质检)图甲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 图乙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每
个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 c→c 或者 a→a 均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图甲中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是①,消失的时期是④
C. 图乙中 g 组细胞全部处于图甲中的 c→a ,e 组细胞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和④时期
答案 D
解析 图甲中 a→c 表示分裂间期, c→a 表示分裂期, 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 分裂期在后, 故 a→a 表示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A 错误;图甲中染色单体形成的时间是⑤分裂间期,消失的时期是③有丝分裂后期, B 错误;图乙中 g 组细胞所处时期为分裂间期 DNA 复制后、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 DNA 复制后的时期不 属于图甲中的 c→a ;图乙中 e 组细胞数量最多,处于分裂间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C 错误;动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机制和④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D 正确。
3.(2022· 山西临汾联考)下列对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往往先进行 DNA 的复制
B.细菌细胞在繁殖后代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C.高等植物细胞中若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
D.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叶绿体和中心体不可能同时存在
答案 A
解析 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也要先进行 DNA 的复制, A 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染色 体,故也无同源染色体, B 错误;单倍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但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C 错
误;分裂过程中的绿色低等植物细胞,叶绿体和中心体可能同时存在, D 错误。
4.(2022· 山西晋中联考)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 c 是高尔基体,图中 e 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B. 图中 a 结构是赤道板,将形成新的细胞壁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 d 表示内质网
D.该细胞的核 DNA 在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转录,但是此时仍能够进行翻译
答案 D
解析 图中 c 是高尔基体, e 为囊泡, 是由高尔基体膜出芽形成的, 其成分应与高尔基体膜成分相似, 为蛋 白质和脂质等,囊泡内是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蛋白质, A 错误;图中 a 结构为细胞板,将形成新的细胞壁, B 错误;图示为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过程,而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 期,其中 d 为内质网, C 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 DNA 高度螺旋化,不易解旋进行转录过程,但 细胞中仍留有部分 mRNA,因此该细胞的核 DNA 在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转录, 但是能够进行翻译, 合成蛋白
质, D 正确。
5.(2022· 山东烟台开学考)如图表示某人体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已缩小到最小程度
B.①在 G2 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作用于②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
C.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D.⑤由前期时核膜解体成的小泡组成,最终聚集成细胞板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裂中期时, 染色体缩小到最小程度, A 错误;①中心体在 G2 期已经复制完成, 前期时作用于② 染色体的着丝粒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 B 正确;图中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
式不同, C 错误;⑤中含有细胞壁物质,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组成,最终聚集成细胞板, D 错误。
6.(2022·江苏南京调研)将核 DNA 链均被 3H 标记的洋葱(2n =16)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定期
剪取根尖制片并检测染色体的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有放射性
B.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 32 条
C.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可能没有放射性
D.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一定没有放射性
答案 C
解析 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由于核 DNA 的每条链均被 3H 标记, 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完成 DNA 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都含有一条 3H 标记的 DNA 链,另一条 DNA 链未被标记, A 错误; 在第二次分裂间期 DNA 复制完成后, 细胞核内含有 16 条染色体、32 条染色单体, 且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 色单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的一条 DNA 链含有 3H、另一条 DNA 链不含 3H,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 DNA 链 都不含 3H,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 着丝粒分裂, 细胞中有 32 条染色体, 其中有 16 条含有 3H,具有放射 性, B 错误;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可能没有放射性, C 正确;根尖伸长区细胞可
由分生区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也可具有放射性, D 错误。
7.(2022· 河南郑州一中开学测试)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的做法
是( )
A.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遮光器或反光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伸长区细胞中寻找
C.可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应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
答案 A
解析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遮光器或反光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A 正确;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 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B 错误;不可能持续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因为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C 错误;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 应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
再换上高倍镜, D 错误。
8.(2022·河北唐山调研)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各时期持续的时间占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例与相应时期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为正相关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C.选择某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
D.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均为分生区细胞
答案 A
解析 某一时期持续时间在细胞周期总时间中所占比例越大,该时期的细胞数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 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越大,A 正确;细胞所处的时期不同,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中期 的 2 倍, B 错误;经过解离过程,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持续观察到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 C 错误;尽管取 材只有洋葱根尖的 2~3 mm,但该长度下可能包含根冠及伸长区细胞,应在低倍镜下找到呈正方形、排列
紧密的细胞进行观察, D 错误。
10.(2022· 陕西西安模拟)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
A.RNA 聚合酶结合到 DNA 上
B.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中有胰岛素的 DNA
D.细胞中有胰岛素的 mRNA
答案 D
解析 RNA 聚合酶结合到 DNA 上说明该 DNA 正在进行转录,不能说明细胞是否分化, A 错误;绝大多数 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与细胞是否分化无直接关系, B 错误;通常同一生物体所有具核体细 胞都含有全部相同的基因,因此具有胰岛素的 DNA,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C 错误;只有胰岛 B 细
胞能合成胰岛素, 其他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 mRNA,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 D 正确。
11.(2022·河北唐山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B.一般情况下,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C.受精卵能在自然状态下发育成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D.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答案 D
解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 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A 正确;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B 正确;受精卵在自然状态下能发育成个 体, 说明其全能性最高, C 正确;种子中的胚是植物的幼体,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属于个体的发育过程,
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D 错误。
12.(2021·1 月八省联考湖南卷, 4)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 细胞增殖与分化相伴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肝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核 DNA 序列和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
B.体细胞克隆猴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 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异常增殖,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
D.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 B
解析 同一个体肝细胞和肌细胞核 DNA 序列相同, A 错误;克隆动物实验利用了核移植技术,证明动物体 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B 正确;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的白细胞,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
C 错误;乳腺细胞已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和分化能力, D 错误。
13.(2022· 山东莱州开学考)理论上来说,正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该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B.一般来说,植物体内分化程度越高的体细胞,其全能性越低
C.一粒玉米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D.花药在体外被诱导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不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
答案 C
解析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植物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A 正确;植物体细胞的全能 性与分化程度相关, 一般来说,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B 正确;玉米种子不是一个细胞,由胚发育成 个体是正常的生长发育, 而不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C 错误;植物花药在体外被诱导成为完整的单倍体植株,
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的是生殖细胞的全能性而不是体细胞的全能性, D 正确。
14.(2022· 山东一诊)下列关于高等生物体的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
B.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完成正常的发育起关键作用
D.细胞凋亡对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答案 B
解析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减小,相对表面积增大,A 正确;衰老细胞内与衰老有关酶 的活性会增强, B 错误;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完成正常的发育, C 正确;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生物体内部
环境的稳定,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D 正确。
15.(2021·德州期中)如图是动物体内细胞凋亡及清除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②过程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识别的功能
B.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的功能有关
D.细胞凋亡由自身基因控制,与外部因素无关
答案 D
解析 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识别的功能,A 正确;由图可知,凋
亡信号激活凋亡相关基因进行表达,从而使细胞凋亡,说明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正确;溶
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等,吞噬细胞清
除凋亡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的功能有关, C 正确;细胞凋亡由自身基因控制,与外部因素也有关, D 错误。
16.(2022· 山东潍坊期中)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存在如下过程: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
母细胞转移到不同器官可分别分化为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分化过程未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适宜条件下各细胞均能体现全能性
B.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活动状态
C.浆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不能表达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未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 全能性, A 错误;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活动状态,如 ATP 合成酶基因, B 正确;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在表达, C 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
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 错误。
17.(2021·江苏连云港赣榆月考改编)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B.细胞坏死最终会导致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容物外溢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
答案 D
解析 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 错误。
1.(2022· 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中)如图为某同学观察一高等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 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中,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 图中 M 为赤道板、 N 为核仁、 P 为星射线
C.细胞周期中,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 B
解析 有丝分裂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④为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A 正确;题述细胞为 高等植物细胞,故 M 为细胞板, P 为纺锤丝, B 错误;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所以核 DNA 的 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应同步进行, C 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分裂间期,该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完成 DNA 的
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 D 正确。
2.(2021· 山东日照一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正常的染色体容易断裂,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个末端, 那么断裂下来的两个片段彼此可以黏合成无着丝粒片段,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黏合形成环状 染色体(如图)。不带着丝粒的片段往往消失,而带着丝粒的部分能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已知基因型为 Aa 的
细胞中含有一条环状染色体,关于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时可形成两条环状染色单体 B.其子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环状染色体
C.其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D.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 、a 或 Aa
答案 B
解析 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 分裂间期环状染色体复制后可形成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的两个环状染色单体, A 正确;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子细胞中均存在环状染色体, B 错误;虽然环状染色体的形成是由正常染 色体断裂所致,但环状染色体能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子细胞与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 正确;不清 楚 A 、a 基因的位置, 有可能其中一个基因随无着丝粒片段丢失, 所以子细胞基因型可能为 A 、a 或 Aa,D
正确。
4.(2021· 山东新高考联盟联考)分别用胰高血糖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和 ATP 水解酶基因的片段制成探针, 与人的胰岛 A 细胞、中幼红细胞和肾小管管壁细胞中提取的总 RNA 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 + 表
示阳性, - 表示阴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探针 胰高血糖素基因 血红蛋白基 ATP 水解酶基因
细胞总 RNA 因
胰岛 A 细胞 + - +
中幼红细胞 - + +
肾小管管壁细胞 - - +
A.在中幼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胰高血糖素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 肾小管管壁细胞中存在 ATP 水解酶基因,缺少血红蛋白基因、胰高血糖素基因
C.ATP 水解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各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答案 B
解析 由题表可知, 在中幼红细胞中, 血红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该基因得到了表达, 检测结果呈阳性, 胰高血糖素基因处于关闭状态,没有表达,检测结果呈阴性,A 正确;同一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 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遗传物质, 其各种体细胞内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肾小管管壁细胞中存在 ATP 水解酶基因,也含有血红蛋白基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B 错误;由题表可知, 三种细胞中 ATP 水解酶基因都得到了表达, 因此可知 ATP 水解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各类细胞的基本生 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C 正确;题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正确。
3.(2021· 山东临沂期末)2019 年 4 月, 科学家首次成功设计打印出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人造心脏。 他们先将干细胞制成“生物墨汁” ,然后利用生物 3D 打印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引导, 在生物支架上培育
出所需的组织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 3D 打印技术中的“生物墨汁”也可用肌肉细胞替代
B.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所需人体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引导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
D.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分化等
答案 A
解析 肌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 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 因此生物 3D 打印技术中的“生物墨汁”不能用肌肉 细胞替代,A 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 胞的潜能和特性,利用干细胞培育出所需人体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 正确;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通
过技术引导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 C 正确;在培育器官的过程中, 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分化等, D 正确。
4. (2022·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调研)图 A 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 S 、G2 组成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C 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
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
(1)图 A 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中有 条染
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2)若图 A 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
有 (写出两种)。
(3)图 C 中的核 DNA 含量由 2C 到 4C 的细胞处在图 B 的 期(填写图 B 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图 C 中核 DNA 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答案 (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线粒体、核糖体 (3)S (4)2 (5)DNA 解析 分析图 A:图 A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 B:图 B 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 、S 、G2 组成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 化曲线。分析图 C:图 C 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 核 DNA 含量为 2C 的代表 G1 期;核 DNA 含量为 2C~4C 的代表 S 期;核 DNA 含量为 4C 的代表 G2 期和 M 期。(1)图 A 细胞没有细胞 壁, 为动物细胞,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此时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 8 条染色单体。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2)动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其中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 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所以与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线粒体。(3) 核 DNA 含量大于 2C 且小于 4C,说明核 DNA 正在复制,故处于图 B 中的 S 期。(4)DNA 合成抑制剂会抑 制 DNA 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进入 S 期,故核 DNA 含量为 2C 的细胞数量将增加。(5)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主要为蛋白质和 DNA,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解,剩下细丝状的 DNA。
5.(2021· 山东临沂期中)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
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 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 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
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
(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不属于 (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 能力的细胞。
(3)研究发现, M 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 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 M
的线粒体转移对 N 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处理 方法 用含有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 N 进行培养 用不含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 N 进行培养 用不含 M 线粒体的培 养基对__ ?__进行培养
①第 3 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
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 ATP 水平相对值如图。
由图分析比较可知,第 1 组神经细胞内 ATP 水平 正常水平,第 2 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 综 合 上 述 研 究 资 料 和 实 验 结 果 , 推 测 M 对 脑 缺 血 损 伤 后 恢 复 的 可 能 作 用 机 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凋亡 (2)分裂和分化 (3)①正常(或未受损)的脑神经细胞 ②高于(或大于) 对照 ③M 的 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 ATP,为损伤
细胞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
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 被动死亡,因此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2)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 分化能力的细胞。 (3)①第 3 组为正常对照组, 则培养的应该是正常脑神经细胞。②第 3 组的 ATP 水平属于 正常水平,则第 1 组神经细胞内 ATP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第 2 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③根据题述实验可 知 M 的线粒体转移可提高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的 ATP 水平, 由此可推测 M 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 作用机制为 M 的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
多 ATP,为损伤细胞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
1 .(2022·山东 · 高考真题) 某种干细胞中, 进入细胞核的蛋白 APOE 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 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细胞核中的 APOE 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 .敲除 APOE 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 .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 .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答案】C
【解析】 1 、异染色质是指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固缩特性的染色体。
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如动物) 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 降解自身组分以达到维持细胞内正常
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细胞代谢过程。
A、由“蛋白 APOE 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可知 APOE 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A 正确;
B、蛋白 APOE 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所以敲除 APOE 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B 正确;
C、自噬是在溶酶体(如动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中进行,不在细胞核内, C 错误;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 D 正确。
故选 C。
2 .(2022·湖南 · 高考真题)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8 对,细胞周期约 12 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
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 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 .b 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 16 条,核 DNA 分子 32 个
C .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 .根尖培养过程中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 图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示, 其中 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细胞处于有丝
分裂中期,据此分析作答。
A、图示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图,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 A 错误;
B 、b 细胞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且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8 对(16
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但核 DNA 分子加倍, 故 b 细胞含染色体 16 条, 核 DNA 分
子 32 个, B 正确;
C、各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与其分裂周期所占时间成正相关, 故已知细胞周期时间, 根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
占比例可计算各时期的时间,但应统计多个视野中的比例,图中只有一个视野,无法准确推算, C 错误;
D、间期时的 S 期进行 DNA 分子复制,若根尖培养过程中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停滞在间期,故
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 D 错误。
3 .(2022·湖南 · 高考真题)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
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A、细胞癌变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如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 A 正确;
B、癌变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低频性, 故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 且癌症
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相关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B 正确;
C、人和动物细胞中的 DNA 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其中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 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的原
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C 错误;
D、开朗乐观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远离辐射等, 能降低
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D 正确。
3 .(2022·广东 · 高考真题)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 .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C
【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
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
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A 、 根尖解离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后再进行染色, A 错误;
B 、 将已经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 加一滴清水后 ,用镊子将根尖弄碎, 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个载玻片,
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再进行观察, B 错误;
C 、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后,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此时为使视野清晰,
需要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C 正确;
D 、 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据图可知,图示中期细胞位于左上方,故需要向左上
方移动装片将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错误。
4 .(2022·广东 · 高考真题) 为研究人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的功能, 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 及 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 B .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 .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 .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答案】D
【解析】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癌因子使原癌基
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A 错误;
B、肿瘤细胞可无限增殖, B 错误;
C、原癌基因的正常表达对于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是必须的,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
能正常的蛋白质, C 错误;
D、据图分析,同时转入 Myc 和 Ras 的小鼠中,肿瘤小鼠比例大于只转入 Myc 或 Ras 的小鼠,说明两种基
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D 正确。
5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 .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C .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 D .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
【答案】A
【解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 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
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 对生物体是有利 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
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 A 正确;
B、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B 错误;
C、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细胞的衰老, C 错误;
D、细胞衰老时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D 错误。
9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 S 期,放射性
同位素最适合标记在( )
A .胞嘧啶 B .胸腺嘧啶 C .腺嘌呤 D .鸟嘌呤
【答案】B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三个时期:
1.G1 期: DNA 合前期,主要合成 RNA 和蛋白质。
2.S 期: DNA 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该过程需要 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3.G2 期: DNA 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 RNA 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
4.M 期:细胞分裂期。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 S 期是 DNA 复制期, 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 该过程需要 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 为原料,与 RNA 相比, DNA 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故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最适合检测小鼠
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 S 期, B 正确。
7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在某些因素诱导下, 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
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 )
A .分裂与分化 B .分化与癌变 C .癌变与衰老 D .衰老与分裂
【答案】A
【解析】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鼻祖,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增殖为不
同的血细胞系,并进一步生成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高度未分化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 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
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A 正确, BCD 错误。
8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 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 CDK-cyclin 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
B .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
C .抑制某种 CDK-cyclin 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
D .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 CDK-cyclin 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
【答案】D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
期和分裂期。间期又分为 G1 、S 、G2 期, S 期主要完成 DNA 复制。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同, A 正确;
B、根据题意“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 ,可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
序转换受不同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 B 正确;
C、由于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 CDK-cyclin 复合体调控。因此抑制某种 CDK-cyclin 复合体
的活性可使对应阶段的转换受抑制,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 C 正确;
D、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调控不同阶段的 CDK-cyclin 复合体不会同步
发生周期性变化, D 错误。
9 .(2021 年江苏高考真题) A 和 a ,B 和 b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体内都同时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
B .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 DNA 的复制
C .有丝分裂的 2 个子细胞中都含有 Aa,减数分裂 Ⅰ 的 2 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 Aa
D .有丝分裂都形成 AaBb 型 2 个子细胞,减数分裂都形成 AB 、Ab 、aB 、ab 型 4 个子细胞
【答案】C
【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
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 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 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生物体内有些特殊的细胞如生殖器官中的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但体细胞只进行有
丝分裂, A 错误;
B、减数分裂只在第一次分裂前进行染色质 DNA 的复制, B 错误;
C、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得到的 2 个子细胞中都含有 Aa;减数分裂 Ⅰ若发生交叉
互换,则得到 的 2 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 Aa ,C 正确;
D、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都形成 AaBb 型 2 个子细胞;因 A 和 a ,B 和 b 为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减数分裂能得到两种类型(AB 、ab 或 Ab 、aB)的
子细胞, D 错误。
10 .(2021 年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B .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
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
A、人体内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组织细胞的产生和凋亡, 新组织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 A 正
确;
B、造血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但仍能继续分化形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B 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 C 错误;
D、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错误。
11 .(2021 湖南高考真题) 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B .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C .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
D .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答案】C
【解析】1、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
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2、人类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
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A、据图分析可知,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不吸烟、 30 岁戒烟、 50 岁戒烟、长期吸烟的男性随年龄的增
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依次升高,即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A 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B 正确;
C、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原癌基因突变后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
裂失控, C 错误;
D、肺部细胞癌变后,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容易在
体内分散和转移, D 正确。
12 .(2021 年海南高考真题)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 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 B . 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
C . Ⅲ时期, 核膜组装完毕, 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D .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
【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核膜解体,对应图中的Ⅰ时期,末期核膜会重新合成,对应图中的Ⅲ
时期。
A、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核膜解体, 即图中的Ⅰ时期, 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 A
正确;
B、根据图形可知: 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的变化重新组装, B 正确;
C、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会重新合成, 即对应图中的Ⅲ时期, 重新合成的核膜为下一次细胞分裂做准
备, C 正确;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 但核孔具有选择性, 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
核孔, D 错误。
13 .(2021 年北京高考真题)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 7 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
果如下。
处理检测项目 对照组 连续 9 天给予海洛因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活胚胎数/胚胎总数(%) 100 76 65 55
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 0 33 55 79
脑中促凋亡蛋白 Bax 含量(ug·L-l) 6 .7 7 .5 10 .0 12 .5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B .海洛因促进 Bax 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C .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D .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海洛因的剂量,对照组为无海洛因的处理,因变量为大鼠的生 理状况,主要包括活胚胎数/胚胎总数(%)、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和脑中促凋亡蛋白 Bax 含量
(ug·L-l )等指标,据此分析作答。
A、据表分析,低剂量组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为 33%,与对照相比(0)明显升高,故低剂量海
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A 正确;
B、BaX 为脑中促凋亡蛋白,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与对照相比, 海洛因处理组的 Bax 含量升高, 故海洛因促
进 Bax 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B 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且据表可知, 对照组的 Bax 含量为
6.7,故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 C 错误;
D、据表格数据可知, 海洛因处理组的活胚胎数降低, 脑畸形胚胎数和脑细胞凋亡率均升高, 故推测孕妇吸
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D 正确。
14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 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
所示。下列属于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的特点是( )
A .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 B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染色体凝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D .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A、图中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 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所示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其上一时
期是有丝分裂中期,而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为有丝分裂前期, A 不符合题意;
B、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 图中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B 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凝聚,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图中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上一个时期即为
有丝分裂中期, C 符合题意;
D、纺锤体消失, 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为有丝分裂末期, 图中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D 不符合题
意。
15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 。有些“合
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 .“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答案】B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
性,植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的体细胞不表现出全能性,但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A、动物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 细胞质的成分已经发生改变, 原本能激发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已经消失, 故肠
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到了细胞内物质的限制, A 正确;
B 、“合子”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错误;
C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个体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
类, C 正确;
D、虽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失去了激发全能性的物质, 但细胞核仍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故动物细胞核具
有全能性, D 正确。
16 .(2021 年全国乙卷) 果蝇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在间期,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 16 个 DNA 分子
B .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 2 条染色单体组成,含 2 个 DNA 分子
C .在中期, 8 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 .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 16 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1 个 DNA 分子,共 8 个 DNA 分子,在间期,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 16 个 DNA 分子, A 正确;
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 2 条染色单体组成,含 2 个 DNA 分子, B 正确;
C、在中期, 8 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 C
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 8 条变成 16 条,同源染色体不
分离, D 错误。
17.(2021 年广东卷) 研究表明, 激活某种蛋白激酶 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 .PKR 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答案】D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
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
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 A 错误;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 B 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基因控制, 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 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 PKR 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
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D 正确。
18.(2021 年河北卷)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 .紫外线照射导致的 DNA 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答案】A
【解析】
A、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 需要新
合成蛋白质, A 错误;
B、在生命活动中, 细胞会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导致细
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B 正确;
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 紫外线照射会导致 DNA
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 正确;
D、克隆羊“多莉” 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 2017 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 中中”和“华华” ,就是
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D 正确。
18.(2021 年山东卷)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KFERQ 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
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
控细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 . 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 .抑制 L 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 . 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 通过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 调控细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 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 ,可以得出相应的
过程, α-酮戊二酸合成酶先形成复合体,与受体 L 结合,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导致 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
促进细胞分化。
A 、α-酮戊二酸合成酶被溶酶体降解,所以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A 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该过程可通过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 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
细胞分化” ,说明 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而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B 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 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 ,所以如果抑制 L
基因表达, 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 L 结合, 不利于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 细胞中 α-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
C 错误;
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D 正确。
19.(2021 年 1 月浙江卷)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 1090 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
有 959 个。体细胞减少的原因是( )
A .细胞凋亡 B .细胞衰老 C .细胞癌变 D .细胞分裂
【答案】A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 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
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秀丽新小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凋亡发生。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 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 1090 个, 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 959 个, 体细胞减少是细胞凋亡导致的, A 正确; B、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大小和形态改变,但细胞数目不会减少,衰老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B 错误;
C、癌变的细胞会导致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导致细胞数目增多而非减少, C 错误;
D、细胞分裂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而非减少, D 错误。
20.(2021 年 1 月浙江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核 DNA 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C .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D .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答案】C
【解析】A、由于间期时进行 DNA 的复制,在分裂前期核 DNA 已完成复制,但由于着丝点未分裂,染色
体数目未加倍, A 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 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
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B 错误;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细胞质开始分裂, 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之后发展成为新的
细胞壁, C 正确;
D、在有丝分裂中, 亲代细胞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
质不一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 错误。
1 .(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 .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 .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 一般会走向衰老
D .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答案】C
【解析】A、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 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 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
数分裂, A 错误;
B、癌变细胞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形成, 发生突变的基因
仍能表达, B 错误;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次数后一般都会走向衰老, C 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 它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 由于细
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 错误。
2. .(2020 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 月选考)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 mRNA 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A、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A 错误;
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B 错误;
C、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如胚胎发育过程胚柄的退化, C 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中的 mRNA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
错误。
3.(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9)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根据 DNA 合成情况,
分裂间期又分为 G1 期、 S 期和 G2 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 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
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
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 G1 期细胞相比, G2 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 DNA 数量的变化是 。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 ,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 1、2
和 3 的作用在于检验 DNA 分子是否 (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 ;检验发生分离的
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 。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 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DNA 合成阻 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 DNA 合成, 主要激活检验点 ,将癌细胞阻滞
在 S 期;后者可用秋水仙碱抑制 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答案】(1)染色体数不变,核 DNA 数加倍
(2)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 ①② 检验点 5
(3)细胞无限增殖 2 纺锤体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染色体及 DNA 的变化,分裂期的规律及癌细胞的特征。分裂间期 包括 G1 期、 S 期和 G2 期, 细胞进入 G1 期后, 各种与 DNA 复制有关的酶在 G1 期明显增加, 线粒体、叶绿 体、核糖体都增多了,内质网扩大,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的数目都增加了,动物细胞的 2 个中心粒也彼此 分离并开始复制;S 期主要完成 DNA 的复制和组蛋白合成; 在 G2 期,中心粒完成复制而形成两对中心粒, 微管蛋白以及一些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物质也在此时期大量合成。细胞周期中的检验点有五个,检验点 1 主 要检验 DNA 是否损伤,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检验点 2 主要检查 DNA 复制是否完 成;检验点 3 主要是检验 DNA 是否损伤,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检验点 4 主要检验纺锤体组装完成,着丝 点是否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检验点 5 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癌细胞的主要
特征有细胞无限增值,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失去接触抑制。
(1)G2 期细胞已完成 DNA 复制和组蛋白合成,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含有一个
DNA,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 加倍;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间期的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分裂期的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细胞的遗 传物质保持一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图中检验点 1 、2 和 3 依次处在间期的 G1-S 、S 、G2-M,其主要作用 在于检验 DNA 分子是否损伤和修复, DNA 是否完成复制;检验点 5 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
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无限增殖,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失去接触抑制;DNA 合成阻断法是用药物 特异性抑制癌细胞的 DNA 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2,将癌细胞阻断在 S 期;分裂中期阻断法可用秋水仙素
碱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故主要激活检验点 4,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