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练习)-2024年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练习)-2024年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22:29:59

文档简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且只能产生体细胞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 DNA 数目相同
C. 1 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多只能形成 2 种类型的精细胞
D. 同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2. 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
B. C~D 段、 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
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 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 A~B 段和 I~M 段
3. 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
A. 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 A/a 和 B/b 能实现自由组合
B. 该个体有丝分裂中期会出现 2 个四分体
C. 该个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一级的基因可能是 abc
D.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能产生 2 种卵细胞
4. 甲至丁为某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 甲→丁
B.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8 、4 、2
C.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D. 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5. 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 X 染色体
B. 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两个 X 染色体
C.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D.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6.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XBY 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
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 、Y 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但能发生联会
B. A 与 a 、XB 与 Y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A 、a 与 XB 、Y 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D.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7.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 1/2 的遗传物质
B. 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因此,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
多种表现型
D. 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
8. 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雌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基因 a 是由基因 A 突变而来的或者来自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B. 该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形成两种极体或一种极体和一种卵细胞
C. 此细胞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
D. 此动物的体细胞最多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9. 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含有 2 个四分体
B. 乙图中含有 4 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 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 92 条染色体
D. 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10. 一个基因型为 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的卵原细胞, 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 如果它所产生
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 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或 tm
D.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或 tm
11.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 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 图 1 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2 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 ,它属于图 2 中类型 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 c ,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
(3)若类型 b 、d 、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4)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 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 2 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 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用图
中字母表述)。
(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 B 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 3 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 B 分别阻滞卵母 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
,理由是 。
12. 如图 1 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图2 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3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
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4 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 4 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该动物是一个 (雌/雄) 性动物。乙图产生的子
细胞名称为 。
(2)图 1 中 a 、b 、c 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图 1 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
源染色体。
(3) 图 2 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 填数字序号) 阶段 ;B 过程表示生物体 内发生 了
作用。
(4) 图 3 中 AB 段形成 的原 因是 , 图 3 中 CD 段形成 的原 因是

(5)图 4 中 细胞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图 4 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 2 中 (填
数字序号)阶段。图 4 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 1 中的 。
13. 图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 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
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在 (填“①、“②③"
成“①②③”)过程中由于 而分开。
(2)图甲中的Ⅲ和Ⅳ的细胞名称分别是 , 。
(3)若已知图甲②过程中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则细胞Ⅳ的基因型为 。
(4)图乙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编号有,图乙中曲线⑥、⑨两个阶段形成的原因 (填“相同” 、“不
相同” )。图乙中曲线⑤的细胞核 DNA 数: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比值为 。
2022 年高考真题
1 .(2022·全国乙卷 · 高考真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 Aa, 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发生了互换, 则通常情况下姐妹
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 A 和 a 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 .有丝分裂的后期 B .有丝分裂的末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
2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其中①~
④表示染色体, a~h 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前期Ⅱ
B . 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Ⅱ
C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 2 倍
D .a 和 e 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 1/16
4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 4 个蓝色(2 个 5cm 、2 个
8cm)和 4 个红色(2 个 5cm ,2 个 8cm)的橡皮泥条, 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将 2 个 5cm 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 1 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
B .将 4 个 8cm 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 1 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C .模拟减数分裂后期 I 时,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
D .模拟减数分裂后期 II 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
2021 年高考真题:
1 .(2021 年湖北高考真题) 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 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子融 合。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 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 ECS1 和 ECS2。这两种酶能降解一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子, 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精入卵会产生更多的种子
B .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
C .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ECS1 和 ECS2
D .ECS1 和 ECS2 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2 .(2021 年海南高考真题)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 XX 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为 XO 型。关于基因型为 AaXRO 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 条或 0 条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 .该蝗虫可产生 4 种精子,其基因型为 AO 、aO 、AXR 、aXR
3 .(2021 年福建高考真题)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 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
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 )
A .
C .
B .
D .
4 .(2021 年北京高考真题) 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 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 .含有 12 条染色体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含有同源染色体 D .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5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 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①~⑥表示细胞, 基因未发生
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⑥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C . ②与③中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B .若④的基因型是 AbY,则⑤是 abY
D . ①为 4 个染色体组的初级精母细胞
6 .(2021 年河北卷)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 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
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 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 . 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 .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 4 种基因型配子
D . 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7.(2021 年天津卷)下图为某二倍体昆虫精巢中一个异常精原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若该细胞可以正
常分裂,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
A .
C .
B .
D .
8 .(2021 年 1 月浙江卷)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 个精原细胞(假定 DNA
中的 P 元素都为 32P,其它分子不含 32P)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 2 个子细胞,其中 1 个子细
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H(h)、R(r )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
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B .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 32P
C .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 32P 的染色体数相等
D .细胞④~⑦中含 32P 的核 DNA 分子数可能分别是 2 、1 、1 、1
2020 年高考真题
1 .(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2)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
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 4 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 .图乙细胞中 5 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 .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 乙→丙→丁
2 .(2020 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 月选考)·21)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 DdEe,其 1 个精原 细胞(DNA 被 32P 全部标记) 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 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 1 个细胞如图所示, 图中细胞
有 2 条染色体 DNA 含有 32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 4 种基因型的 4 个精细胞
C .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 .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且只能产生体细胞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 DNA 数目相同
C. 1 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多只能形成 2 种类型的精细胞
D. 同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 项。 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 2 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 2 个基因 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
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 分子数
有 丝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分裂期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末期 4n→2n 0 4n→2n
减 数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减 Ⅰ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A.花粉粒细胞经分裂形成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能形成两个精子,由此可见,不是只有体细
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并且有丝分裂产生的也不一定是体细胞, A 错误;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 DNA 数目只有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 DNA 数目的一半, B 错误;
C.在没有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情况下,1 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 2 种类型的精细胞,C 错
误;
D. 同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正确。
2. 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
B. C~D 段、 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
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 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 A~B 段和 I~M 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难度中等,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
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 A-C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C-H 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H-I 表示受精 作用;I-M 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
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A.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分裂结束后染色体
数目减半,故对应 A~C 段, A 正确;
B.CD 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是 1: 2,而 GH 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结束,着丝点已分裂,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 1:1 ,B
错误;
C. 图示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且 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C 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和受精作用以后进行的有丝分裂
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 A~B 段和 I~M 段, D 正确。
3. 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
A. 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 A/a 和 B/b 能实现自由组合
B. 该个体有丝分裂中期会出现 2 个四分体
C. 该个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一级的基因可能是 abc
D.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能产生 2 种卵细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对减数分裂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A.A 和 a ,B 和 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只能分离, A/a 和 B/b 不能实
现自由组合, A 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无四分体出现, B 错误;
C.该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一级的基因可能
是 abc ,C 正确;
D.该个体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 1 个且 1 种种卵细胞, D 错误。
4. 甲 至 丁 为 某 生 物 卵 巢 中 的 一 些 细 胞 分 裂 图 , 有 关 判 断 正 确 的 是 ()
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 甲→丁
B.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8 、4 、2
C.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D. 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象辨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要求能运
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丁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 由上面分析可知,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 乙→丙→丁, A 错误;
B. 由图可知,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8 、4 、2 ,B 正确;
C. 由分析可知,甲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都有同源染色体,丙图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无同源染色体, C 错误;
D. 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
卵细胞,也可能为极体, D 错误。
故选 B。
5. 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 X 染色体
B. 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两个 X 染色体
C.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D.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A.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含有一个 X 染色体, A 错误;
B.丈夫所产生的精子含有一个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 B 错误;
CD.每次受精时都是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C 错误, D 正确。
6.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 AaXBY 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 、Y 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但能发生联会
B. A 与 a 、XB 与 Y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A 、a 与 XB 、Y 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D.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A.X 、Y 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能发生联会, A 错误;
B.A 与 a 、XB 与 Y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正确;
C.A 、a 与 XB 、Y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存在
精卵随机结合, C 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染色体数目减半在末期细胞分裂后,D 错
误。
7.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 1/2 的遗传物质
B. 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因此,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
多种表现型
D. 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精子形成过程中需要变 形,变形后精子中基本不含细胞质;明确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掌握受精作用的过
程及特征,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 1/4 的遗传物质, A 错误;
B.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没有进入卵细胞, B 错误;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
多种表现型, C 正确;
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与亲代的相同, D 错误。
8. 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雌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基因 a 是由基因 A 突变而来的或者来自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B. 该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形成两种极体或一种极体和一种卵细胞
C. 此细胞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
D. 此动物的体细胞最多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而可处在这个时期的细胞还可能是 (第一)极体。细胞中左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 A 和 a ,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本题巧妙的通过细胞分裂图解综合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精子形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基因突变及染
色体组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A、该生物基因型为 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 a 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 A 经突变产
生, A 错误;
B、该细胞是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形成两种极体或一种极体和一种卵细胞, B
正确;
C、此细胞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C 正确;
D、此动物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D 正确。
故选: A。
9. 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含有 2 个四分体
B. 乙图中含有 4 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 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 92 条染色体
D. 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识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的能力。
A. 甲图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 2 个四分体, A 正确;
B. 乙图有 2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B 正确;
C.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 2N,即 46 条, C 错误;
D.丙图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可判断是雄性,丁图为有丝分裂,既有减数分裂又有有丝分裂,一定是动物的
精巢, D 正确。
10. 一个基因型为 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的卵原细胞, 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 如果它所产生
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 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或 tm
D.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或 tm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根据卵原细胞和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推断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 在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 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的基因型相同,由第一极体分裂产生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
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TtMm,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TM,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 T 和基因 M 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共同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为 TTMM),而含有基因 t 和基
因 m 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 ttmm )。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基因型为 TM)和一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 TM),而第一极体分裂形
成两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 tm )。
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 ttm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 TM 和 tm。
综上所述, D 正确, ABC 错误。
11.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 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 图 1 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2 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 ,它属于图 2 中类型 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 c ,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
(3)若类型 b 、d 、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4)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 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 2 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 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用图
中字母表述)。
(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 B 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 3 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 B 分别阻滞卵母 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
,理由是 。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a(2)次级精母细胞 (3)b 、d 、e (4)a 、b (5)b→a 、d→c
(6)阻滞第一次卵裂;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点,熟知细胞分裂过程和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分析题 1 可知,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该图是有丝分裂后期;图 2 中,a 染 色体数目为 4n,是有丝分裂后期;b 是 DNA 含量为 4n,染色体数目为 2n ,b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中期、后期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原始生殖细胞;d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或中期; e 是成熟的配子,据此做题。
(1)根据分析可知,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 2 中类型 a 的细胞。
(2)根据分析, c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
母细胞。
(3)根据分析可知,若类型 b 、d 、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 、d 、e。 (4)处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根据分析,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一
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a 、b。
(5)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所以发生在 b→a 、d→c。
(6)根据题意, 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阻滞第一次卵裂, 理由是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加倍后
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12. 如图 1 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图2 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3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
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4 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 4 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该动物是一个 (雌/雄) 性动物。乙图产生的子
细胞名称为 。
(2)图 1 中 a 、b 、c 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图 1 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
源染色体。
(3) 图 2 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 填数字序号) 阶段 ;B 过程表示生物体 内发生 了
作用。
(4) 图 3 中 AB 段形成 的原 因是 , 图 3 中 CD 段形成 的原 因是

(5)图 4 中 细胞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图 4 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 2 中 (填
数字序号)阶段。图 4 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 1 中的 。
【答案】(1)甲;雌;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a ;Ⅲ和Ⅳ
(3)③⑥;受精 (4)DNA 复制;着丝点分裂 (5)甲;②; Ⅱ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学生对两者的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及
DNA 数量变化的掌握与理解对细胞分裂图形的判断能力。
(1)图 4 中, 甲图和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但甲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和同源染色 体分离等特殊行为,属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的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乙图细胞质的 分裂不均等,所以乙图的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该动物是一个雌性动物,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
母细胞和极体。
(2)图 1 中 a 的数量变化是 4→4→2→2,减少 1 次, 表示的是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b 的数量变化 是 0→8→4→0,表示的是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c 的数量变化是 4→8→4→2,连续减少两次, 表示的是减 数分裂 DNA 数量的变化。因为Ⅲ和Ⅳ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所以在Ⅲ和Ⅳ中
没有同源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通过着丝点分裂来实现的,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所以对应图 2 曲线中的③和⑥。B 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后染色体又增加一倍进行有丝分裂,说明配
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即 B 阶段发生了受精作用。
(4)图 3 中 AB 段是一个染色体的 DNA 数量增加一倍, 是通过 DNA 分子复制实现的, CD 段一个染色体
中 DNA 分子数量减少一半,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实现的。
(5)图 3 的 DE 段是着丝点分裂之后染色体中没有染色单体的阶段, 所以图 4 中的甲图与其对应。丙图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应属于图 2 中的②阶段。图 4 中的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每
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应对应图 1 中的Ⅱ。
13. 图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高等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 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
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在 (填“①、“②③"
成“①②③”)过程中由于 而分开。
(2)图甲中的Ⅲ和Ⅳ的细胞名称分别是 , 。
(3)若已知图甲②过程中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则细胞Ⅳ的基因型为 。
(4)图乙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编号有,图乙中曲线⑥、⑨两个阶段形成的原因 (填“相同” 、“不
相同” )。图乙中曲线⑤的细胞核 DNA 数: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比值为 。
【答案】(1)②③;着丝点分裂;(2)极体;卵细胞;(3)aB;(4)⑤⑥;相同; 2:1: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减数分
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由甲图可知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由细胞大小可知Ⅱ为次级卵母细胞、Ⅲ为第一
极体、 Ⅳ为卵细胞、 Ⅴ为第二极体。由乙图可知 A 为减数分裂、 B 为受精作用、 C 为有丝分裂。
(1)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其复制形成的两个 DNA 分
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而分开。
(2)根据卵原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大小可知, Ⅲ为第一极体, Ⅳ为卵细胞。
(3)若Ⅲ的基因型为 AAbb,则Ⅱ基因型为 aaB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故得到的卵细胞基
因型为 aB。
(4)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故有⑤⑥。⑥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⑨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者原因相同。图中⑤
表示第二次减数分裂前、中期,此时着丝点未分裂,故核 DNA 数: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比值为 2:1:2。
2022 年高考真题
1 .(2022·全国乙卷 · 高考真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 Aa, 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发生了互换, 则通常情况下姐妹
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 A 和 a 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 .有丝分裂的后期 B .有丝分裂的末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 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
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 也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 A 和 a 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 A 、B 错误;
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 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 AAaa 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
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涉及 A 和 a 的交换, 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 A 和 a 基
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 Aa 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至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
所以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 A 和 a 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
致其上的等位基因 A 和 a 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2 .(2022 年 6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 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其中①~
④表示染色体, a~h 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前期Ⅱ
B . 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Ⅱ
C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 2 倍
D .a 和 e 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 1/16
【答案】D
【解析】题图分析,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
为初级卵母细胞,据此答题。
A、根据形成四分体可知,该时期处于前期Ⅰ,为初级卵母细胞, A 错误;
B、①与②为同源染色体,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均发生在后期Ⅰ , B 错误;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4,核 DNA 分子数为 8,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核 DNA 分子数为 2,
C 错误;
D 、a 和 e 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 1/2×1/2=1/4,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
1/2×1/2=1/4,因此 a 和 e 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 1/4×1/4=1/16 ,D 正确。
故选 D。
4 .(2022 年 1 月 · 浙江 · 高考真题)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 4 个蓝色(2 个 5cm 、2 个
8cm)和 4 个红色(2 个 5cm ,2 个 8cm)的橡皮泥条, 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将 2 个 5cm 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 1 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
B .将 4 个 8cm 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 1 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C .模拟减数分裂后期 I 时,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
D .模拟减数分裂后期 II 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 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 、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经过复制而来,大小一样,故将 2 个 5cm 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 1
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 A 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相同, 一条来自母方, 一条来自父方(用不同颜色表示),故将 4 个 8cm 橡皮泥条按同
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 1 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B 正确;
C、减数分裂后期 I 时,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可能相同, 可能不
同, C 错误;
D、减数分裂后期 II 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细胞两级,故模拟减数分裂后期 II 时,
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 D 正确。
2021 年高考真题:
1 .(2021 年湖北高考真题) 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 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子融 合。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 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 ECS1 和 ECS2。这两种酶能降解一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子, 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精入卵会产生更多的种子
B .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
C .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ECS1 和 ECS2
D .ECS1 和 ECS2 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答案】A
【解析】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
色体会合在一起。
AB、多精入卵会导致子代有来自卵细胞和多个精细胞的染色体, 破坏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因此一个 卵细胞与一个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子融合。防止多精入卵可以保证子代遗传信息来自一个精子和
一个卵细胞,能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C、结合题意“ 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 ECS1 和 ECS2”可知,未受
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ECS1 和 ECS2 ,C 正确;
D、据题意可知, ECS1 和 ECS2 能降解一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子, 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 推测该过程
是由于 ECS1 和 ECS2 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D 正确。
故选 A。
2 .(2021 年海南高考真题)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 XX 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为 XO 型。关于基因型为 AaXRO 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 条或 0 条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 .该蝗虫可产生 4 种精子,其基因型为 AO 、aO 、AXR 、aXR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 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 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结合题意可知,雄性蝗虫体内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雄性蝗虫细
胞中仅有一条 X 染色体, A 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雄蝗虫的性染色体为 X 和 O,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两个次级精
母细胞只有 1 个含有 X 染色体,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 条或 0 条, B 正确;
C、该蝗虫基因型为 AaXRO,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若不考虑变异, 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有 2 个次级精母细胞,两种基因型,但该个体有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有四种基因型, C 错误;
D、该蝗虫基因型为 AaXRO,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该个体产生的精子
类型为 AO 、aO 、AXR 、aXR ,D 正确。
3 .(2021 年福建高考真题)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 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
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
排列在赤道板上;(3)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
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次级卵母细胞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 A 正确;
B、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
离,与图示 a 和 B 、A 和 b 分离不符, B 错误;
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卵细胞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应不均等分裂, 与题图不符, C
错误;
D、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不可能产生,
D 错误。
4 .(2021 年北京高考真题) 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 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 .含有 12 条染色体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含有同源染色体 D .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 1、减数分裂是指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2、四分体指的是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 I)的前期, 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
染色单体的结合体。
A、图中显示是四分体时期, 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 每个四分体有 2 条染色体, 图中有 12 个 4 分体, 共
24 条染色体, A 错误;
B、四分期时期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正确;
C 、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 C 正确;
D、每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单体,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D 正确。
故选 A。
5 .(2021.6 月浙江高考真题) 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①~⑥表示细胞, 基因未发生
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⑥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B .若④的基因型是 AbY,则⑤是 abY
C . ②与③中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 . ①为 4 个染色体组的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 Y 染色体,故为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Y,
且 A 与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 与 b 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①为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的初
级精母细胞,其基因型为 AAaaBBbbXXYY,②③为次级精母细胞,④⑤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产生四个子
细胞中的三个精细胞。图中显示出来的最后一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
A、⑥是由③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已知的一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有两条 X 染色体, 说明③次级精母细胞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X 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则⑥中应该缺少一条 X 染色体, 故形成
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变异),A 正确;
B、④和⑤是由②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若④的基因型是 AbY,对比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 上的基因组成, 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过交叉互换, 即产生了同时含有 Ab 基因和 ab 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的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 即②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 AabbYY,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 AbY
和 abY,故⑤的基因组成是 abY ,B 正确;
C、根据 B 选项的分析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②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 AabbYY,③ 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X,故②与③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含有等位基因, 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可能
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Y,含有 2 个染色体组,①为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
制后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①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D 错误。
故选 D。
6 .(2021 年河北卷)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 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
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 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 . 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 .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 4 种基因型配子
D . 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1、精原细胞①中有四条染色体, 含有 A 、a 、R、r 四种基因, 对比正常精原细胞③可知, 精原细胞①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R 基因和 a 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
2、精原细胞②中含有 a 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A、①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A 正确;
B、②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最终产生的配子为
1/12AR 、1/12Ar 、1/12aar 、1/12aaR 、1/6AaR 、1/6Aar 、1/6ar 、1/6aR,其中正常配子为 1/12AR 、1/12Ar 、1/6ar、
1/6aR,刚好占一半, B 正确;
C、③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 4 个配子, 2 种基因型,为 AR 、AR 、ar 、ar
或 Ar 、Ar 、aR、aR ,C 错误;
D、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 D 正确。
7.(2021 年天津卷)下图为某二倍体昆虫精巢中一个异常精原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若该细胞可以正
常分裂,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
A .
C .
B .
D .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二倍体昆虫的体细胞中各种形态的同源染色体应为两条,该异常精原细胞中某种形态的同
源染色体有三条。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A、若该细胞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则后期会出现如图 A 所示的情况, A 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异常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B 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为异常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C 不符合题意;
D、正常分裂时,形态较小的那对同源染色体应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该图所示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不会出现其同源染色体, D 符合题意。
8 .(2021 年 1 月浙江卷)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 个精原细胞(假定 DNA 中的 P 元素都为 32P,其它分子不含 32P)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 2 个子细胞,其中 1 个子细 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H(h)、R(r )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
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B .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 32P
C .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 32P 的染色体数相等
D .细胞④~⑦中含 32P 的核 DNA 分子数可能分别是 2 、1 、1 、1
【答案】D
【解析】图中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 点已经分裂,染色体分布在两极,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细胞③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④~⑦都是精细胞;细胞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A、图中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细胞①中基因组成可知,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A 错误;
B、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1 个精原细胞(DNA 中的 P 元素都为 32P),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 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 DNA 分子一条链含 32P 和另一链不含 32P。该子细胞经过减 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 形成的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 只有一条单体的 DNA 分子一条链含有含 32P(共 4 条染色单体含有 32P),细胞①形成细胞②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情况下,细胞②有两条染色体含有 32P (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但根据图可知, H 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很有可能 H 和 h 所在染色体都
含有 32P,因此细胞②中最多有 3 条染色体含有 32P ,B 错误;
C、根据 B 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两条染色体含有 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 于细胞①中发生了 H 和 h 的互换, 而发生互换的染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 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 32P
的染色体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C 错误;
D、如果细胞②的 H 和 R 所在染色体含有 32P,且细胞②中 h 所在染色体含有 32P,则 r 在染色体不含有 32P,因 此形成的细胞④含有 32P 的核 DNA 分子数为 2 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 32P 的核 DNA 分子数为 1 个,由于细胞③ 的基因型为 Hhrr(h 为互换的片段),h 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 r 所在染色体含有 32P(H 和另一个 r 所在染色 体不含 32P),如果含有 32P 的 2 条染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 32P 的核 DNA 分子数为 1 个,
D 正确。
故选 D。
2020 年高考真题
1 .(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2)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
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 4 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 .图乙细胞中 5 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 .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 乙→丙→丁
【答案】C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拟南芥的染色体数为 2n=10,故知其细胞内含有 5 对同源染色体,则甲表示同源 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中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 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每一极均有 5 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形成了四部分,且每部分
含有 5 条染色体,说明形成了 4 个配子。
A、由分析可知,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A 错误;
B、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正在联会, B 错误;
C、图乙细胞中 5 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为甲 → 乙→丙→丁, D 正确。
2 .(2020 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 月选考)·21)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 DdEe,其 1 个精原 细胞(DNA 被 32P 全部标记) 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 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 1 个细胞如图所示, 图中细胞
有 2 条染色体 DNA 含有 32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 4 种基因型的 4 个精细胞
C .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 .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
【答案】B
【解析】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 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两两
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 d 和 D,
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A 正确;
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 3 种基因型的 4 个精细胞, 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C 正确;
D、由于图中细胞只有 2 条染色体 DNA 含有 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 2 次 DNA 复制, 则至少经历了一次
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 D 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