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9 11: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生物起源与生命进化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大量的证据表明,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可能是( )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火山
2.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D.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
3.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下列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 )
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B.在月球上发现了多种无机盐
C.1953 年米勒的模拟实验
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
4.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5.“腐肉生蛆”“腐草化萤”是古代人们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解,这种理解属于以下哪种观点?( )
A.神创论 B.自然发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
6.1953 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的指导下完成的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C.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 D.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7.依据始祖鸟化石可推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 )
A.鱼类—鸟类 B.两栖类—鸟类
C.爬行类—鸟类 D.两栖类—爬行类
8.长着五只眼睛的虾形化石——章氏麒麟虾,其身体具有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分节的腿肢和掠夺性附肢等特征。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研究动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多节的躯干与环节动物有相似之处
C.硬化的表皮与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相似
D.该化石可以证明节肢动物起源于虾
9.如图为不同地层化石金字塔模型。位于地层2的生物是( )
A.种子植物 B.祼子植物 C.细菌、真菌 D.藻类植物
10.当我们漫步郊外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缤纷的植物世界,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
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
12.河源恐龙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数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是无脊椎动物 B.恐龙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高等
A.从F1可以判断出花色的显隐性
B.F1中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
C.F2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与亲代相同
D.若F2中紫花自交,产生的后代全为紫花
1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下图表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D.●—▲—◎
14.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5.云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亿年,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寒武纪早期,种类繁多的多细胞动物突然在海洋里大量出现。澄江化石记录了这段特殊时期生物群的全貌,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C.寒武纪之前地球上没有生命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6.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c类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B.图中a、b、c类动物的体温都是恒定的
C.图中d、e类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D.图中a、b、c类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
C.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18.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雪兔随着季节的不同改变毛色的深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利于雪兔防御敌害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不利于物种的繁衍
19.家禽、家畜新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神创造的结果
C.生存竞争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甲—含X的卵细胞,乙—含X和Y的两种精子
20.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石和泥土吸收,进而被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贫瘠的土壤使黄山松的祖先中出现根系不断分泌有机酸的变异
B.分泌有机酸的根系的变异对松树而言是有利变异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
2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的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
B.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
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
2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下列争论错误的是( )
A.因为长期滥用抗生素,所以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3.信天翁生活在沿海地区,以海洋鱼类和沿岸软体动物为食,其鼻孔处形成专门的泌盐结构。近年来,由于食物短缺,信天翁不得不迁徙到海水盐浓度更高的高纬度地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泌盐结构变发达利于信天翁再次回到沿海地区
B.环境的选择作用使信天翁鼻孔处的泌盐结构发生定向变异
C.信天翁的泌盐结构会往更发达的方向进化
D.信天翁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多样性不发生改变
2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的现象
B.生物的变异对其生存都是有利的
C.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存斗争中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
25.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4分)进化树又称“系统树”,它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起源于________。
(2)图中B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
(3)A是由________进化来的。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进化的时候,由于________的不同,分别进化为植物和动物
27.(每空2分,共10分)“进化树”能简明地表示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动植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生物之所以能够进化,是因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2)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__,它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而来。
28.(每空2分,共10分)看图填空。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短存在着_____
____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
(3)图③说明___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______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
29.(每空2分,共8分)囊鼠有一个巨大的颊囊可以贮存食物,囊鼠的毛色与环境差异大,易被天敌捕食,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区域囊鼠的数量,如图一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浅色岩P区的深色囊鼠相对较少,而深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相对较多,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囊鼠的天敌有蛇、狐狸、猫头鹰等动物,其中囊鼠与上述天敌中____________的共同特征最多。
(3)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图二代表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物种丙、物种甲、物种乙的化石分别在I层、Ⅱ层和Ⅲ层首次被发现。在Ⅱ层内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可能找到物种丙的化石。
30.(每空1分,共8分)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种类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20只、灰色昆虫________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④重复步骤③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A.第三代中_________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_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________ (填“相似”或“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A 3.A 4.D 5.B 6.C 7.C 8.D 9.B 10.D 11.C
12C 13A 14A 15C 16B 17B 18D 19D 20A 21B 22A 23C 24B 25B
二、26(1)原始海洋
(2)被子植物
(3)爬行动物
(4)由水生到陆生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5)营养方式
27(1)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
(2)④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
28(1)变异
(2)颈长
(3)颈短
(4)生存斗争 淘汰
29(1)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2)狐狸
(3)有
30(1)昆虫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2)①相同 20
④A绿色 灰色 B相似 自然选择
(3)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