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八单元 异域风情—一世界民族音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八单元 异域风情—一世界民族音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19 10: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异域风情——世界民族音乐》教案
课题 异域风情——世界民族音乐 讲课类型 鉴赏课
教学目标 1.欣赏具有代表性的4首亚洲与非洲、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各大洲的音乐风格特征,识记4首乐曲的旋律、乐器及歌曲背景。 2.了解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以及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记乐曲对应的国家和乐器,初步体验和了解各大洲的音乐风格及音乐特点 难点:识记所学乐曲的主题旋律,和乐曲使用的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世界地图动画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单元的异域风情——世界民族音乐,大家可以把书本翻到第92页。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环球旅行,去世界各地聆听当地的民族音乐。我们会从亚洲出发,再到非洲,第三站到达欧洲,最后飞到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 新课教授 (一)亚洲音乐 师: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亚洲的印度,请同学们欣赏印度的民间乐曲《欢迎》,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这首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这么样的,乐曲中使用了哪一些乐器。 生:情绪抒情,速度舒缓。 师:没错,这首乐曲情绪是比较抒情,悠扬的。速度是比较舒缓的。那么大家有听到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吗? 生:萨朗吉 师: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萨朗吉,伴奏乐器有西塔尔、笛子,还有鼓和铃(画知识点P92) 师: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中亚(画知识点P94)。有同学知道刚刚我们听的印度的《欢迎》是属于哪个区的吗? 生:南亚
师:没错,是南亚,南亚主要是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有着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东亚包括了中国,以及受中国音乐文化影响的日本和朝鲜,东亚有着多种多样的民歌、戏曲和说唱。东南亚有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中亚和西亚阿拉伯地区,属于伊斯兰文化,主要采用七声音阶。 (二)非洲音乐 师:第二站我们来到非洲的布隆迪,我们同样也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欣赏一下布隆迪的《鼓舞》。 师: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舞曲中用到了什么乐器? 生:鼓 师:没错,是鼓,并且是叫做圣鼓。第二个问题,采用了什么样的歌唱形式? 生:一领众和 师:没错,是一领众和的歌唱形式 师:我们需要记住,布隆迪的圣鼓象征着国王的权利,象征着皇族的正统和种族的延续,并且它是在特定的场合进行表演的,比如说国王加冕和播种季节的时候(画知识点P93) 师:非洲音乐的特点,大家也可以听到这首《鼓舞》和我们上一首听的印度的《欢迎》是不一样的,《欢迎》从头到尾都有着比较明显的旋律线条,曲调优美,而这首《鼓舞》我们听到的都是富有节奏的打鼓的声音,以及呼喊,没有什么旋律,更偏重节奏。 欧洲音乐 师:我们的第三站来到了欧洲。欣赏一首苏格兰的《优雅》。大家觉得这首乐曲乐器的音色是怎么样的? 生:高亢嘹亮 师:很棒,是比较高亢嘹亮的,有人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生:风笛 师:乐曲用到的乐器是苏格兰风笛 师:风笛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风笛主要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左边这个是苏格兰风笛,也就是我们刚刚听到的《优雅》这首乐曲中所用到的风笛。右边这个是爱尔兰风笛,爱尔兰风笛是不需要用嘴吹的,发音柔和,适于抒情。(画知识点P96) 师:欧洲的民族民间音乐,音阶呈多样化,主要使用七声音阶,体裁主要有叙事歌曲,爱情歌曲和节庆歌曲 欧洲音乐 师:离开欧洲,我们来到最后一站的拉丁美洲,欣赏一下秘鲁的民间乐曲《告别》。这首乐曲是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或者说是秘鲁的民间乐曲,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之前告别的情境。主要使用了三种乐器,分别是排箫,盖那笛和恰朗戈,我们主要是记住它的主奏乐器,排箫。
教学过程设计
师:我们来看一下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首先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第五,包括了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歌舞音乐史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巴西的狂欢节,大家都会穿着非常夸张的服饰,一起走到街上唱歌跳舞。拉丁美洲的歌舞艺术非常的热情奔放和粗犷豪迈。 三、总结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第一站亚洲,听了印度的《欢迎》,主奏乐器是萨朗吉。第二站非洲我们来到了布隆吉,听了他们用圣鼓演奏的鼓舞。第三站来到苏格兰,听了用高亢嘹亮的风笛演奏的《优雅》。最后一站拉丁美洲,在秘鲁,听课一曲用排箫演奏的《告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