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08: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2.甲同学家书房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的正前方用右手写字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写作业。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21*cnjy*com
A.把台灯的灯光调暗一些
B.在玻璃板上铺一层桌布
C.把玻璃换成表面粗糙的磨砂玻璃
D.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3.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
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
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
4.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了,如图。为了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币,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变,往杯中加适量的水
B.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左移
C.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右移
D.保持人位置不变,杯子往下移
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6.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的许多神奇现象不断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下列光现象主要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www-2-1-cnjy-com
A.海市蜃楼 B.水中倒影
C.树影斑驳 D.日食景观
二、填空题
7.上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需要   面。当影片中的女主角站在镜子前时,镜子中会出现无数个“女主角”,镜子中所有“女主角”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由近到远越来越小”、“由近到远越来越大”“不论远近,大小相等”)。【来源:21cnj*y.co*m】
8.早晨,阳光以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m/s照到地球,当与地面的夹角为40°时,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   (填“A”或“B”)侧移动。21·世纪*教育网
9.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   引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
10.小明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将温度计放在   (A/B)外侧,一段时间后示数会明显上升。
(2)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因为光屏表面是   (填“光滑”或“粗糙”)的。www.21-cn-jy.com
三、解答题
11.作图题。
(1)在图甲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条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析】(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1教育网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是70°,A不合题意;
B、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中,反射角也随着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B符合题意;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5°+5°=10°,C不合题意;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21cnjy.com
2.A
【解析】根据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晚上在灯的正前方用右手写字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其实是灯光在玻璃上发生镜面反射,其反射光射入眼镜所致。
A.把台灯的灯光调暗一些,仍然会发生镜面反射,还是看不清楚,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玻璃板上铺一层桌布,从而使其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射光的强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把玻璃换成表面粗糙的磨砂玻璃,和铺上桌布的道理一样,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使眼镜离开镜面反射的范围,可以缓解影响,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21·cn·jy·com
3.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减小,故B错误;
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大小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故D正确。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B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A.在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后,硬币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射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硬币,故A不合题意;
B.保持人的位置不变,杯子向左移动时,硬币发出的光会被右侧杯壁阻挡,我们仍然看不到硬币,故B符合题意;
C.保持人的位置不变,杯子向右移动,则硬币发出的光可能射入眼睛,可以看到硬币,故C不合题意;
D.保持人的位置不变,杯子向下移动时,则硬币发出的光可能射入眼睛,可以看到硬币,故D不合题意。
故选B。2·1·c·n·j·y
5.D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⑤上下不变,左右相反。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等于无得大小,则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物体不移动,铅笔的像不动,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与镜子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即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的像也将逆时针转过45°,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6.A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故B不合题意;
C.树影斑驳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C不合题意;
D.日食景观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7.2;不论远近,大小相等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解答。
(1)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可知,若只有对面的一块平面镜只能成一次像。根据成像的情况,说明有另一块平面镜与其相对且平行放置, 因此出现这样的场景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A在左右两个平面镜中分别成像为A1、A2,左边的像A1会在右边镜中成像为A3……,如下图所示: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因此镜子中所有“女主角”的大小关系是不论远近,大小相。21*cnjy*com
8.3×108;100°;A
【解析】(1)根据光的传播速度解答;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和入射角之和等于9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反射光的位置变化。
(1)早晨,阳光以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108 m/s照到地球;
(2)当与地面的夹角为40°时,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5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50°+50°=100°。
(3)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入射角逐渐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减小,即反射光线向A侧移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解答。
(1)“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而“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水中月、镜中花”也是光在水面或镜面上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2-1-c-n-j-y
10.(1)光的色散;A
(2)粗糙
【解析】(1)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解答。在红光外侧存在一种不可见光,可以使温度计示数升高,称为红外线。
(2)光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温度计放在A(红光)外侧,一段时间后示数会明显上升。
(2)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因为光屏表面是粗糙的。
11.(1)
(2)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所有的反射光线都经过像点。既然这条反射光线还经过A点,那么可将像点和A连接,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就是入射点,最后补充光路图即可。
(1)通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这条直线上找到对应的像点A'。同理,找到B点对应的像点B',最后将A'B'连接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首先通过S点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这条直线上找到像点S';
②连接A和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
③连接SO为入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