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 2.6透镜和视觉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 2.6透镜和视觉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08: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2.6透镜和视觉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 F 以内的光源 s 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焦点 F 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
C.该光路可以表示照相机成像时的情况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3.如图所示,一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在平面镜和凸透镜之间有一发光棒,当发光棒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整个系统成像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www.21-cn-jy.com
A.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 B.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C.两个虚像,无实像 D.两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4.“停课不停学”,张同学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5.眼睛、照相机、幻灯机这三种凸透镜成像系统在调节成像清晰度时,各采用下述方式: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像距;乙,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物距: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调节焦距。可知甲、乙、丙应该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眼睛甲、照相机乙、幻灯机丙 B.眼睛丙、照相机甲、幻灯机乙
C.眼睛乙、照相机甲、幻灯机丙 D.眼睛甲、照相机丙、幻灯机乙
6.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二、填空题
7.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
21cnjy.com
8.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虛像的是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填序号)www-2-1-cnjy-com
9.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的。2-1-c-n-j-y
10.人看远处物体时,物距(u)与焦距(f)间的关系为   。如图为某人眼睛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眼睛疾病为   。21*cnjy*com
三、解答题
11.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在花或者草的叶子表面很容易形成圆形的水滴,而水滴的形状是凸透镜的形状,因此晶莹剔透的水滴就有了凸透镜的性质。【来源:21cnj*y.co*m】
夏日中午,温度比较高,太阳光含有的能量多,在水滴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下,能量更强,所以很容易就会把叶子烧焦。【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D
2.D
【解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S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虽然不能相交于一点,但是光柱比原来变细了,即发散程度减小了,因此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A、B错误;
发光点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故C错误。
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判断。
A.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将在左侧成正立的虚像,物体在平面镜内也会成虚像,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凸透镜又会成实像,所以情况是两个虚像,一个实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物体在焦点上时,物体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但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经凸透镜成实像,所 以可以成一个实像,一个虚像,故B正确不合题意;
D.物体在焦点与平面镜之间时,即f和2f之间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经平面镜反射 后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所以此时成两个实像一个虚像,故D正确不合题意;
C.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情况,都能成实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结合成像特点分析判断。
A.根据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知,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都是实像,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时,成缩小的实像,作业本到镜的距离在2f以外,所以拍照作业像都是缩小的,故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成实像时,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 一头离得远,故C正确;
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由于作业本上亮度不同,拍出来的拍照亮度也会不一样亮,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的知识分析判断。
根据题意可知,甲应该为照相机,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像距;乙应该为幻灯机,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物距:丙为眼睛,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调节焦距,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根据人眼视觉的形成过程分析解答。
人眼就是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此在视网膜上成像。而形成的视觉信号通过视觉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缩小;抽水
【解析】(1)根据图示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可判断出所成像的特点;(2)在装置成清晰像后,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透镜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现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增大像距,可增大水透镜的焦距。21*cnjy*com
图中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物距大于像距可知,物体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增大水透镜的焦距,所以应该抽水。
故答案为:缩小;抽水
8.①;②③④;②③④;①
【解析】(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④水面的倒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1)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属于虛像的是 ②③④ ;
(2)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②③④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① 。21·世纪*教育网
9.凸;照相机;远离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不成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版权所有:21教育】
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远离
10.u>2f;近视
【解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解答;
(2)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1)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u>2f;
(2)根据图片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则人所患眼病的类型为近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解: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
(1)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光线一侧的虚焦点;
(2)射向光心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作图如下:
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