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 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制度的变动 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
2.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陆续废止了种种变法政令,但她认识到在领导权以外的各项事业,必须依靠新人去办;而新的人才旧办法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改用新办法,为此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其根本目的是( )
A.借此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B.培养精通西学的各类人才
C.改变自己的政治保守形象 D.认识到新式教育的先进性
3.1898年,清朝官员上奏,“自德人据有胶澳(胶州湾),意直以山东为其所有。入其教者……鱼肉乡邻,无所不至。地方官……一味庇教而抑民。以致良懦者赴诉无门,狡黠者蓄谋潜煽……小民以自卫无术,往往人拳会以求保护”。该官员意在( )
A.说明中外冲突根源于文化差异 B.支持清廷招抚义和团的政策
C.剖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强调清朝统治危机的严重性
4.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的流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 )
A.改革开放的效果显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乡镇企业激发社会活力 D.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推动人口流动
5.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 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
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 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
6.古印度键陀罗佛像(如图),是古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远征来到印度,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后形成的艺术成果。据此可知,键陀罗佛像( )
A.是研究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珍贵资料
B.证实了古代印度佛教起源于古代希腊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D.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彻底征服了印度
7.1570年,尼德兰制图学派绘制的《寰宇大观》,对欧、亚、非、北美、南美五大洲上的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状况进行了概述。至1612年,该书相继推出了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共31个版本,所收录的地图数量也不断增多。《寰宇大观》的绘制及发展反映出( )
A.各大洲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开阔
C.欧洲人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8.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用陆军占领的方式直接统治殖民地,英国人通过公司来经营管理殖民地。英国通过贵族和商人一起开公司把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融为一体,既为未来美国社会涂上民主底色,又使后来国内革命没有必要血洗贵族。由此可知( )
A.特权公司的民主管理促进北美社会进步
B.治理模式影响社会发展
C.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方式体现其国力落后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9.从铸造“半两”钱开始,货币主要以重量为名。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唐代的币制改革( )
A.推动了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B.反映了政府信用体系的发展
C.体现了国家铸币技术提升 D.适应了政府税制改革的需求
10.据记载,宋真宗曾经特别召见能够“敦睦宗族、不损家声”的大臣。在述及此事时,真宗说道:“朕嗣守二圣基业,亦如卿辈之保守门户也。”材料说明宋代( )
A.将“祖宗基业”与“保守门户”等量齐观
B.试图建立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C.将道德准则与国家治理相结合
D.开启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统治模式
11.唐宪宗时,商业领域出现了“飞钱”。“飞钱”亦称“便换”,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长安的进奏院,或者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再到指定地方取现钱。“飞钱”的出现(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直接催生了商帮出现
C.有效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完善货币体系
12.据王祯《农书》记载,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以遍,岁收绢百匹”;柞树“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经营漆树的民户,有的“资至巨万”。这些现象( )
A.表明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巩固了江南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
C.有利于解决当时严重的资源危机 D.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13.下表为明代医学家孙一奎生平一览表,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条目 内容
学医动机 自述“先父……攻制艺过苦……体罢惫而弱益甚……见之恻隐心焉事亲者不可不知医”
习医过程 初行商,偶遇异人授秘方,而后钻研历代的“脉象说”、《黄帝内经》等医学理论
行医经历 因医术高超显于士大夫,后遇妓者李双,患痼疾,予诊之
医学成果 《赤水玄珠》(广辑《黄帝内经》成果)、《医旨绪余》(评述前朝诸家学说)、《孙氏医案》(记录临床案例)
A.学医动机体现传统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B.习医具有偶然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C.行医经历反映其阶级固化观念被打破 D.其医学成果重视理论创新与实践
14.唐朝时,许多国家多次派遣唐使来华。653年,日本吉士长丹出使长安,随其而来的学生和僧人等共一百余人,他们不但研究佛教经典,更研究中国的儒学、经济制度、医药等知识,他们带回去了大量的典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唐朝时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中华文明圈不断向外辐射 D.遣唐使推动中日友好交流
15.唐代人口迁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
A.反映了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地位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D.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16.作为浙江宋韵文化的地标,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建筑复原方面,可谓面面俱到。比如《思陵录》记载德寿宫“正殿五间、朵殿两间,各深五丈。内心间阔二丈,次间各阔一丈八尺……”。考古也出土了一些建筑基址、建筑构件,这些记录和发现首先提供了德寿宫的部分原貌。有些内容没有记载,比如飞檐起翘多高、上面装什么脊兽……如何复刻,除了《营造法式》和现存宋代建筑,宋代绘画成为交叉考证的依据。由此可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
A.完全复原了南宋时期宫殿的景象 B.已具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C.复原过程中采取的是二重证据法 D.作为新建筑没有任何研究的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3年2月27日,202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等成功入选。
材料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松山考古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从2192座墓葬中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这些出土物几乎涵盖了黔中地区1400年的生活、商贸、信仰到丧葬等方方面面,集中展现出这一时期贵州生产、生活的社会变迁与历史的进步。在此之前,历史学界认为贵州有一段模糊的“中世纪”,秦汉以后的文献,记载或从侧面记载贵州高原的文献,主要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晋人常琼编写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而之后关于贵州的记述,多为只言片语,极为简略,甚至语焉不详。如今能见到的最早一部记载贵州历史的志书是《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而那已经是15世纪中叶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贵州古代的历史面貌一定会走出“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
——摘编自范同寿《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证明通道贵州的存在》
材料二: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是大运河通济梁开封段的重要文化遗产。汴河是流经开封的一条古老水系,古称派水。战国时期魏忠王利用派水开凿鸿沟,水行大梁。汉晋南北朝时期,改派为汴,汴河由此而来。隋大业元年开凿大运河,利用汴河改建通济渠,连通黄河淮河水系。《宋史·志·卷四十六》记载北宋时期都城开封“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汴河成为保障东京城物资供应的重要通道,堪称京师生命线。州桥是跨越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唐建中年间,初以汴州桥命名,俗称州桥。其建筑也最为精美华丽气势宏大,《东京梦华录》记载“其柱皆青石为之……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锵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州桥明月是闻名遐迩的汴京八景之一。汴京州桥不仅是运河与御街中轴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东京城最繁华最具烟火气的商业中心,甚至演变成为北宋东京城的文化标识。明初洪武年间重修后的州桥,桥高水深。此后一百余年,由于运河淤塞,州桥亦渐荒废。明末崇祯十五年,州桥与开封城一同被洪水淤埋于地下。
——摘编自中国文物报《2022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汴河发展历史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你对考古新发现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体育口号作为体育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表述内容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新中国各个时期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提出来的体育口号
时间 口号
1949—1956年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此外还有“为革命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健康的身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等口号
1957—1966年 20世纪60年代初喊出了“敢笑珠峰不高,定叫红旗上飘”的口号
1967—1979年 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接见中国乒乓球队时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一扇窗
1980—1990年 中国足球队喊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
1991—2000年 国家提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增强群众体魄”。20世纪90年代后期,体育健身消费悄然兴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等体育口号应时而出
2001年至今 中国将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确定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摘编自高慧妮等《新中国体育口号演变及其功能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口号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体育口号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据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示意图三:主题
( 年— 年)
参照示意图一、二,绘制示意图三,并加以说明。(要求:示意图三要反映1950年至21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情况,至少绘制4个国家或地区,且自拟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该条约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截至2021年,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名录,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部分)
名称 地点 列入时间 名称 地点 列入时间
明清敌宫 北京 1987年 曲阜三孔 山东 1994年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陕西 1987年 平遥古城 山西 1997年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 1987年 颐和园 北京 1998年
长城 15省市 1987年 皖南古村落 安徽 2000年
布达拉宫 西藏 1994年 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 2000年
——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相关材料整理
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上表(或其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任意选取其中两处并分别论证其历史文化价值。(要求:角度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合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中所提及的陈国司徒向封疆内的田地征取赋纳,却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体现了春秋末年分封制和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一定程度上私有化,土地制度发生变动,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尚未确立官僚政治,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说明贵族和农民的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的挑战,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戊戌政变后,为维护统治,需要新式人才,慈禧太后便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培养新人去办领导权以外的各项事业,可见其根本目的是借此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A项正确。“培养精通西学的各类人才”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不是改变慈禧太后的政治保守形象,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根本目的是利用京师大学堂培养新人,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认识到新式教育的先进性”不是目的,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官员的奏疏中提及德国强租胶州湾和图谋山东、地方官庇教抑民、民众入拳会自保等,这些状况均对清王朝统治构成严重威胁,D项正确;该官员认识到西方教会成为侵华工具,并非强调文化差异对中外冲突的影响,排除A项;1900年,清廷对义和团实行招抚政策,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识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排除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劳动力出现剩余,大量劳动力向发达城市流入,而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沿海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它们需要也有能力接纳大批劳动力,这推动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繁荣。因此,材料现象说明了改革开放效果显著,A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提出的,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B项;乡镇企业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现代企业制度侧重于企业管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产自中亚的青金石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得以交换和使用,有利于各地区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往来,而不涉及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向,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统治者对青金石的使用,而不是百姓日常生活,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古埃及和苏美人国家,而没有涉及某个帝国的扩展,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材料中的陀罗佛像属于希腊化佛像,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C项正确。键陀罗佛像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关于种姓制度的结论,排除A项;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B项;亚历山大没有彻底征服印度,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寰宇大观》介绍了五大洲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状况,从侧面展现了新航路开辟的成果,该书的绘制和发展反映出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不断深入,B项正确。1570年之前,各大洲相互隔绝的状态已经被打破,欧洲已经与亚、非、北美、南美等洲有联系,排除A项;1570年以前,西葡两国已开始殖民扩张,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新航路开辟以来,与西班牙统治殖民地不同,英国人通过公司来管理殖民地,通过商人和贵族一起开公司来融合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且影响未来美国的政治。因此英国对北美治理模式影响到美国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特权公司经营殖民地,没有提到特权公司是否民主管理,排除A项;西班牙人占领,直接统治殖民地,其国力并非落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殖民地的经济基础,而是提到经营方式,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开始,货币铭文重量,体现了货币本身的价值,但唐高祖铸造的“开元通宝”,不再标识重量,反映了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购买力之间的逐渐分离,为年号钱和纸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政府信用体系的发展,B项正确。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从铭文标识重量到不再标识重量并没有体现铸造技术的提升,排除C项;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与货币的改革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将道德准则与国家治理相结合,无疑增强了国家治理的力度,C项正确。“祖宗基业”与“保守门户”等量齐观是一种误解,太宗重视的依然是“保守门户”,排除A项;试图建立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应该是在西周,排除B项;家国一体的模式,指的是家庭、家族和国家一体,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飞钱”出现后,商人们出行不必携带大量现金,凭文券可在指定地方取现钱,这样不仅安全,还免去了许多麻烦和劳顿,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A项正确。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飞钱”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政府财政无关,排除C项;“飞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汇兑业务形式,不属于货币,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岁收绢百匹……资至巨万”,可知经营植树,经营漆器的农户,收入可观,说明在传统小农经济下,农户的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与江南经济重心巩固无关,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其对当时的资源危机的影响,排除C项;虽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但仍是小农经济的范畴,并没有突破,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偶遇异人授秘方”“钻研历代的‘脉象说’、《黄帝内经》等医学理论”等信息可知,孙一奎的习医具有偶然性和传承性的特点,B项正确。孙一奎的学医动机很大程度出于对父亲的孝道,体现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主流价值观并未发生转变,排除A项;根据“遇妓者李双,患痼疾,予诊之”这一信息难以得出孙一奎的“阶级固化观念被打破”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广辑《黄帝内经》成果”“评述前朝诸家学说”等无法体现创新性,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许多国家多次派遣唐使来华”“他们不但研究佛教经典,更研究中国的儒学、经济制度、医药等知识,他们带回去了大量的典籍”可知,唐朝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日本积极向中国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经济文化世界领先,故选B;A、C、D不是外国来华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正确。
15.答案:C
解析:根据“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得出宋代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减弱,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排除A项;材料与农民地位的提高无关,也不能有效缓和矛盾,排除BD两项。
16.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复原采纳了《思陵录》和《营造法式》等文献记载,也参考了考古出土的建筑基址、建筑构件等等,反映了复原过程中采取的是二重证据法,C项正确。“完全复原”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复原过程中采取的是二重证据法,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D项说法不恰当,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具有重要价值,排除D项。
17.答案:(1)类型:实物史料(一手史料、考古史料)均可。
历史价值:研究贵州历史的一手史料;与史籍相互印证;补充史籍记载的空缺;有助于完善对贵州古代历史的研究。
(2)特点: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政府重视;受经济发展影响;成为文化符号。
历史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向京城供应财货;巩固边防;沟通南北;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展现了古代中国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平;留下丰富历史文化遗产。
(3)认识:提高历史文化自信、历史研究、填补历史空白,刷新历史认知、宣传考古活动、扩宽历史的深度厚度广度,丰富历史细节、汲取古人智慧,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等。
解析:第(1)题第一问类型,由材料“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松山考古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从2192座墓葬中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及所学可得出实物史料(或者一手史料、考古史料)。第二问历史价值,由材料“这些出土物几乎涵盖了黔中地区1400年的生活、商贸、信仰到丧葬等方方面面,集中展现出这一时期贵州生产、生活的社会变迁与历史的进步。”可得出研究贵州历史的一手史料;由材料“在此之前,历史学界认为贵州有一段模糊的‘中世纪’,秦汉以后的文献,记载或从侧面记载贵州高原的文献,主要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晋人常琼编写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而之后关于贵州的记述,多为只言片语,极为简略,甚至语焉不详。”可得出与史籍相互印证,补充史籍记载的空缺;由材料“如今能见到的最早一部记载贵州历史的志书是《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而那已经是15世纪中叶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贵州古代的历史面貌一定会走出‘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可得出有助于完善对贵州古代历史的研究。
第(2)题第一问特点,由材料“汴河是流经开封的一条古老水系,古称派水。战国时期魏忠王利用派水开凿鸿沟,水行大梁。汉晋南北朝时期,改派为汴,汴河由此而来。隋大业元年开凿大运河,利用汴河改建通济渠,连通黄河淮河水系。……汴河成为保障东京城物资供应的重要通道,堪称京师生命线。……明末崇祯十五年,州桥与开封城一同被洪水淤埋于地下。”可得出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由材料“汴河成为保障东京城物资供应的重要通道,堪称京师生命线。州桥是跨越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唐建中年间,初以汴州桥命名,俗称州桥。”“明初洪武年间重修后的州桥,桥高水深。”及所学可得出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政府重视;由材料“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汴河成为保障东京城物资供应的重要通道,堪称京师生命线。”“汴京州桥不仅是运河与御街中轴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东京城最繁华最具烟火气的商业中心,甚至演变成为北宋东京城的文化标识。”可得出受经济发展影响,成为文化符号。第二问历史作用,由材料“隋大业元年开凿大运河,利用汴河改建通济渠,连通黄河淮河水系。”及所学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边防;沟通南北;由材料“汴河成为保障东京城物资供应的重要通道,堪称京师生命线。”可得出有利于向京城供应财货;由材料“汴京州桥不仅是运河与御街中轴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东京城最繁华最具烟火气的商业中心,甚至演变成为北宋东京城的文化标识。”可得出带动沿线城市发展;由材料“州桥是跨越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唐建中年间,初以汴州桥命名,俗称州桥。其建筑也最为精美华丽气势宏大”及所学可得出展现了古代中国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平;留下丰富历史文化遗产。
第(3)题由材料“这些出土物几乎涵盖了黔中地区1400年的生活、商贸、信仰到丧葬等方方面面,集中展现出这一时期贵州生产、生活的社会变迁与历史的进步。”及所学可得出提高历史文化自信、历史研究、填补历史空白,刷新历史认知、宣传考古活动、扩宽历史的深度厚度广度,丰富历史细节;由材料“汉晋南北朝时期,改派为汴,汴河由此而来。隋大业元年开凿大运河,利用汴河改建通济渠,连通黄河淮河水系。”“州桥是跨越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唐建中年间,初以汴州桥命名,俗称州桥。其建筑也最为精美华丽气势宏大”“其柱皆青石为之……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锵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及所学可得出汲取古人智慧,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等。
18.答案:(1)历史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想得到纠正,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外开放,中国融入世界。
(2)意义:促进了国家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质;推动中国融入世界。
解析:第(1)题历史背景如下表。
答项 材料信息/所学知识 信息解读
历史 背景 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大背景)
“国家提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增强群众体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
“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学知识: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
“中国足球队喊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 确定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对外开放,中国融入世界
第(2)题意义,根据材料“国家提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增强群众体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并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国家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质;根据材料“中国足球队喊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确定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中国融入世界。
19.答案:示例1绘图: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相互影响图。
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时间:1950年—2010年。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面对这一潮流,美国、日本主要提供资金和技术,俄罗斯出口资源,中国市场广大,资源、劳动力丰富,四国在经济上联系逐渐加强,利益互补,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示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
示例3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加强。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要求,绘制反映1950年至21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情况,至少绘制4个国家或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至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因此,可绘制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相互影响图,主题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时间是1950年—2010年。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可从二战后国际经济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互联网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论述它们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以及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相互影响等方面论述各国的影响。最后强调突出四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等等。也可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加强”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绘制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20.答案:案例一:明清故宫(北京故宫)
论证: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紫禁城)是明清北京城的核心,其设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见证了明朝的迁都、明清的改朝换代、近代的风云变幻和建国后的保护,是研究明清以来历史的重要资料。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
案例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论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29年被发现,不仅是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罕见的历史证据,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大量化石和遗迹对于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所给信息选择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两处进行论证。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两处文化遗址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进行论述。如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制结构古建筑之一,其设计的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见证了明清两朝、近代的风云变幻和建国后的保护,是研究明清以来历史的重要资料。故宫博物院则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主要的地位和价值在于它是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罕见的历史证据,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人类重要的起源地,对于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环境学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