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巩固复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尼玛同学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成(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改变物体位置当光屏放在距凸透镜14厘米处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6厘米 B.13厘米 C.10厘米 D.7厘米
3.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透镜看到墙上的“物理世界”的“理世”二字的情境,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是一个凹透镜
B.“理世”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C.“理世”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让透镜靠近墙一些,“理世”会变大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呈现一清晰倒立的像。现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左半部挡住,则光屏上的像( )
A.亮度不变,仍然完整
B.亮度不变,像的右半部消失
C.亮度变暗,像的左半部消失
D.亮度变暗,仍然完整
5.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A.物距减小时,像距也减小
B.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C.当物距u=30cm时,像距v=30cm
D.当物距u=25cm时,成的是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
6.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选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可以成缩小的像,此时这个二维码图案到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7.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MN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选填“A的左侧”“AB之间”“BC之间”“C的右侧”)
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把一个物体放到距离该凸透镜1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
9.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为: ;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 ;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L1 L2。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若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2.常用体温计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分别沿A、B、C、D方向(如左图)观察读数。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镜。右图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温计的示数,她的体温是 ℃。
1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小王同学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等大的像。现将物体放在了凸透镜前的某处,光屏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出现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出现的像是 、 的 像。
14.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5cm的地面上能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一个物体到该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原理与 的工作原理相同。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 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5.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在 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6.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 镜,看到的是叶脉的正立、放大的 像。
17.如图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实验过程中一只小飞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是否出现飞虫的像?答: 。
18.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相当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像。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帅选用了焦距为的凸透镜。
(1)小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实验时,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方移动;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小帅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形光源(如图甲)代替蜡烛,放在离透镜处,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的形状应该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参考答案:
1.A
2.B
3.ABC
4.D
5.B
6. 反
7.A的左侧
8. 10.0 放大
9.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越大 小于
10. 高度 不能
11. 10 右
12. B 凸透 36.3
13. 倒立 缩小 实
14. 15 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2 缩小
15. 4 先变大再变小
16. 凸透 虚
17. 可逆 不出现
18. 照相机 能
19. 缩小 上 不能 放大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