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扇形统计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课程标准分析 《扇形统计图》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中的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包括数据的收集,用统计图表、平均数、百分数表达数据。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数据,其中蕴含着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可以呈现和刻画这些信息,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教学扇形统计图,学生要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单元目标 一、单元目标拟定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通过对数据的分组整理,能读懂统计图表所蕴含的信息,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二、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学生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二)教学难点 1.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一些简单分析,提出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统计图的选择 单元 一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六
学习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进行数据的正确分析。
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对三种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知,已经会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但是对于究竟如何选取适当的统计图去说明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深入的认识,学会选择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
核心素养 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巧设情境—引“探究” 这是某地的天气预报情况,你能概括一下这些天气信息吗? 学生观察出示的天气预报图片,进行自主思考。 通过直观图示获取数据,概括天气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初步数据统计的训练。
讲授新课 三种统计图的表示 1、教师提问: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去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同学们观察这三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喜欢哪种类型的读物的占比最大?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科普 问题二:哪个月看书数量最少?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11月 问题三:多少个同学看书八小时以上?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9个 教师提问:那你们觉得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统计图1表示阅读的各类课外书占比情况;统计图2不仅表示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表示了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3表示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 二、看图回答 1、教师提问: 看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 预判:扇形统计图。 看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 预判:折线统计图。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 预判: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补充提问:你还能从哪一幅统计图中获取到什么信息?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学习那么多统计图,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以前后桌为一小组自主完成题目,交流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巩固应用 课堂小游戏——智勇大闯关,展示题目学生进行抢答,加深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印象。 2050年世界人口的预测统计图 图1 图2 图3 这里有三幅2050年世界人口的预测统计图, 问题一:我们要分析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数量,应看哪幅统计图? 预判:第二幅图(图2) 问题二:我们要分析各大洲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应看哪幅统计图? 预判: 第一幅图(图1) 问题三:我们要分析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应看哪幅统计图?为什么? 预判:第三幅图(图3) 学生抢答回答问题。 四、课堂练习 学生举手教师提问。 1、下面这些情况,比较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来整理数据的是( )。 ①统计某省2016年至2021年工业收入变化情况。 ②统计某省城镇、农村、外来人口数。 ③统计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比例。 ④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统计班级喜欢某些水果的人数。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要反映某地区今年各类谷物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以上都可以 学校一共有80棵树,其中杨树有20棵,松树有30棵,要想清楚地看出各种树与总棵数之间的关系,应绘制( )统计图,其中杨树占( )%,松树占( )%。 4、张老师对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晚托各类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布情况如下图。 (1)参加体育运动一共有90人,那么本次六年级晚托学生有( )人。 (2)教室自习学生数和艺术类学生数之比是( )。 (3)学科类学生数比体育运动类学生数少( )%。 (4)如果张老师接下去几年要对参加学科类学生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用( )统计图最合适。 5、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统计图。 (1) 月利润最多,是 万元; 利润最少,是 万元。 (2) 到 月的利润持续上升, 月到 月的利润持续下降。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展示题目,每个小组派代表抢答。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练习题。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和做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三种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能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统计图的特点。让同学们体会三种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通过自主合作,思考和小组成员交流。有利于提高思考做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归纳。 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评讲,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知识点。 通过巩固练习的方式,让同学再次对知识点加以运用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2、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3、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板书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表示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 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折线统计图 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的关系 扇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后,继续通过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分析数据和解答问题,进一步深入理解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也从中领悟到了如何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最后再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对所学内容熟练运用,真正达到理解掌握。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学生的学习状态不错,教学效果也很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