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收复新疆》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3课《收复新疆》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3 18: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收复新疆
 【课程导入】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土地面积166万平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6。你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知识,说说为什么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新疆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的西北门户。既然这个地区这么重要,会不会引起别的国家的侵略野心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出现了危机。围绕“塞防”和“海防”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一场大争论。你知道这次争论的主要内容吗?争论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面对边疆出现的危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派谁去收复新疆?他是怎样进军的呢?最终的结果又怎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叙述一下从汉朝至清朝,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是如何管辖的。
丝绸之路

2.根据下面的《收复新疆示意图》,讲讲左宗棠的进军路线及收复新疆的简单经过。你认为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哪些?

收复新疆示意图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张骞通西域

C.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为什么决定收复新疆?(  )

A.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B.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C.新疆物产丰富 D.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通过艰苦的外交谈判,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清朝外交官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奕山  D.曾纪泽

二、简答题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哪些历史功绩?





三、综合题

结合历史、地理知识,从土地资源、地理位置、人口、民族、矿产资源、农产品等方面分析新疆地区的战略地位。







【资料下载】

“塞防”“海防”之争

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展开了一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的狂潮。英、美、俄、日等国纷纷把侵略的黑手伸向中国广大边疆地区,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一场严重危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后派兵侵略中国台湾;在西南边疆,英国侵略势力也不断深入云南、西藏等地;与此同时,俄国也极力向我国新疆地区扩张。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英、俄两国为了在新疆扩大侵略势力,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1871年,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

新疆危机的严峻形势,加上东南沿海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张局面,特别是日本侵略台湾事件的影响,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在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以“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为由,主张“移西饷以助海防”,即不惜放弃新疆而全力经营由他控制的海军建设。湖南巡抚王文韶认为沙俄是中国最大的威胁,主张全力加强西北塞防。左宗棠则力排众议,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他指出,新疆乃中国西北门户,“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贼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把收复新疆提到保卫国家安全的高度。清政府接受了左宗棠的建议,并于1875年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武力收复新疆。

从本质上看,“塞防”“海防”之争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到要不要收复新疆、要不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海防并重论”,是符合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



【思维拓展】

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的一个重点。就左宗棠来看,他既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率军收复了新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你能否对左宗棠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