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勾股定理课件( 第1课时) 19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7.1 勾股定理课件( 第1课时) 19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0: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2.能掌握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二、新课导入
由于安全问题,工人小戴打算加一条钢索用来稳固电线杆.从电线杆离地面8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m,那么工人小戴应准备多长的钢索?
三、概念剖析
如图,每一组图中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A
A
B
B
C
C
想一想
三、概念剖析
A
B
C
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完成下列表格.
A的面积(单位 面积) B的面积(单位 面积) C的面积(单位 面积)
左图
右图
A、B、C 面积关系
A
B
C
4
4

9
9

怎样计算正方形C的面积呢?
方法一:割
方法二:补
方法三:拼
分割为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补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将几个小块拼成若干个小正方形,图中两块红色(或绿色)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
三、概念剖析
三、概念剖析
A
B
C
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完成下列表格.
A的面积(单位 面积) B的面积(单位 面积) C的面积(单位 面积)
左图
右图
A、B、C 面积关系
A
B
C
4
4
8
9
9
18
SA+SB=SC
三、概念剖析
A
B
C
a
b
c
勾股定理:
SA=a2
SB=b2
SC=c2
a2+b2=c2
SA+SB=SC
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四、典型例题
例1.求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的长度.
解:在Rt△ABC中,∠B=900 ,AB=8,BC=6.
8
6
A
B
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C2=AB2+BC2=82+62=100
∴AC=10
四、典型例题
例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ABC的三边,求△ABC的周长.
解:由网格可知:
b= =5;
a= = ;
c=4;
a+b+c=5+ +4=9+
∴△ABC的周长是9+
四、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边的数量关系,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长,使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长.
【当堂检测】
1.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
(1)如果a=5,b=12,那么c= .
(2)如果c=61,a=60,那么b= .
(3)若∠A=45°,a=2,则c= .
13
11
【当堂检测】
2.求斜边长为17 cm、一条直角边长为15 cm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设另一条直角边长是x cm,由勾股定理得:
故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所以另一直角边长为8 cm,
152+ x2 =172,x2=172-152=289–225=64,
解得 x=±8(负值舍去),
四、典型例题
例3.[定理表述]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写出勾股定理内容;
[尝试证明]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a+b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
四、典型例题
定理表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证明:∵SABCD=S△ABE+S△AED+S△CDE,
又∵SABCD= (b+a)(a+b)=
∴ =
∴(a+b)2=2ab+c2,
∴a2+2ab+b2=2ab+c2,
∴a2+b2=c2.
四、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
勾股定理的证明,一般都是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即等面积法得证.
【当堂检测】
3.学完了勾股定理后,张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香烟盒按照图1放置,从正前方看图1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你能运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赶紧试一试吧,相信你一定能行!(提示:连接AC、CF、AF)
【当堂检测】
证明:连接AC、CF、AF.
两者列成等式化简即可得:a2+c2=b2.
由上图我们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知,梯形的面积= (a+c)(a+c).
从上图我们还发现梯形的面积=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 ( ac+ ac+b2).
五、课堂总结
1.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的证明
一般都是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即等面积法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