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3)(物质的转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3)(物质的转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8-03 21:39:37

文档简介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3)
(物质的转化)
[知识梳理]
1、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这种转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21cnjy.com
5、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6、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www-2-1-cnjy-com
7、除杂原则:
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 (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注意点:
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哪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所需物质的方法,即“化敌为友”、“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4)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所需物质的原有状态.
8、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
9、物质间相互转化规律:
[典例精选]
[例1] 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由化合物变为单质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
解析: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可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只是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B、由化合物变成单质的过程产生了新物质单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只是物质间的状态发生变化,并不需要产生新物质,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D、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可通过粉碎实现,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并不需要产生新物质,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B
[例2] 要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进行情况的是( )
A.稀硫酸和氧化铁 B.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A、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现象明显,故A不需要;B、氢氧化铜溶于盐酸,沉淀溶解现象明显,故B不需要;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需借助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故C需要;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现象明显,故D不需要。 答案:C
[例3] 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C、D为盐和水,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B.若A、B为化合物,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A为可溶性碱,B为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物
D.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解析: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A正确;B、由概念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可知此说法正确,故B正确;C、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有水、气体、沉淀生成,可知判断C选项正确,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就会生成两种沉淀,故C正确;D、由置换反应的定义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 答案:D2-1-c-n-j-y
[例4] 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溶液,溶液为(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 HCl + NaOH="NaCl" +H2O,参加反应的NaOH和HCl 之间质量比为40∶36.5,当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后,NaOH溶液和盐酸中溶质质量相等,由于恰好反应时NaOH用量多,所以 HCl剩余,反应后溶液呈酸性,故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C【版权所有:21教育】
[例5] 为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下列试剂不可行的是( )
A.CuCl2溶液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稀盐酸
解析:A.铝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铜单质和氯化铝,过滤即可分开,故A正确;B.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不反应,故B错误;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过滤即可分开,故C正确;D.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过滤即可分开,故D正确。 答案:B21*cnjy*com
[例6]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 C→CO→CO2 ② Cu→CuO→CuSO4
③ Na2CO3→NaCl→NaNO3 ④ CaCO3→CaO→Ca(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中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答案:D
[例7] 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 ;
(2)B的化学式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
解析::(1)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所以E是硫酸,硫酸和C会发生反应,所以C是铁,A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A和硫酸不会反应,所以A是二氧化碳,氯化铜不与硫酸反应,能够和铁反应,因此D是氯化铜;因此E的化学式为H2SO4,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何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B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3)铁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4)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自测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面实验细节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先进行预热
B.利用研钵把胆矾研碎,颜色略微变浅
C.加热燃烧匙中的硫磺,燃烧前先熔化成深褐色液体
D.检验氢气纯度时,产生尖锐爆鸣声
2.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C.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加入Ba(OH)2,试液变红
D.用铜、稀硫酸和空气为原料制取CuSO4
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CO3→Ca(OH)2 B.CaO→CaCl2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Cu→Cu(OH)2 D.Ba(NO3)2→BaCl2
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C.用碳酸钙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D.用点燃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5.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
A.稀盐酸 B.水 C.加强热 D.CaCl2溶液
6.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下列符合要求的试剂是( )21·cn·jy·com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硫酸 C.氢氧化钙溶液 D.酚酞试液
7.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AgNO3 B.Ca(OH)2 C.H2SO4 D.NaOH
8.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10.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结顺序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用石灰乳粉刷墙壁能形成坚硬的墙面 ;
(2)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3)不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
12. 将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红色固体会变成黑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将黑色固体变回红色,可以通过某个置换反应实现,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将上述黑色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变成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来源:21cnj*y.co*m】
1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Na+、Fe3+、CO32-、H+、OH-、SO42-,经pH试纸测定pH为4,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 ,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 。  21*cnjy*com
14.某学习小组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在试管内加入氧化铜固体10克,通入氢气一会儿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反应完全后撤去酒精灯并停止通入氢气,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发现部分红色团体又变回黑色.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8.32克。
(1)“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会导致______,使“部分红色固体又变回黑色”;
(2)按此实验操作及获得的数据,可知试管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铜______克。
15.小王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右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出处:21教育名师】
(1)“A+H2O=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
16.请回答物质提纯和鉴别的下列问题。
(1)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杂质HCl,可加入过量的 ;
(2)探究K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间,两两混合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除指示剂外,烧杯中最终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 。21教育网
17.下图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A、X的化学式:A ;X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1·世纪*教育网
18. 如图,甲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快速实验装置,实验前先将铜丝1处理成下端弯曲的一小圆环,并用铁锤锤击成带小孔的小匙,将铜丝2一段弯曲成螺旋状,试回答下列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在图甲的试管I中先加入的试剂是 ;
(2)操作铜丝2的方法是 ;
(3)实验现象:I中 ,Ⅱ中 ;
(4)这样处理铜丝1的优点是 ,这样处理铜丝2的目的是 。
(5)某学生吧图甲改成图乙,容器内加有某液体X,稍加热,铜丝的操作方法同铜丝2,若发现铜丝由黑变红,则液体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异常现象,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1)做过滤实验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2)某同学将BaCl2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时,发现冒出气泡,则BaCl2溶液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作出假设:
假设Ⅰ: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
假设Ⅱ: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混有HCl气体。
为了验证假设Ⅱ,将气体X通过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的现象是 ,A试管的作用是 ,说明假设Ⅱ成立。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H2+CuO△Cu+H2O,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写出“a”所指仪器名称 ;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 ;
(3)在实验室里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只要求答一种)
(4)本实验缺少的仪器是 ;除此之外,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四、解答题(2小题,共12分)
21.(6分)将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12g放入一个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123.4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31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6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2·1·c·n·j·y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是_________(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D 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先进行预热,是利用移动酒精灯或移动试管的方法,使试管受热均匀.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位置的移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利用研钵把胆矾研碎,颜色略微变浅,只是胆矾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加热燃烧匙中的硫磺,燃烧前先熔化成深褐色液体,属于硫磺的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检验氢气纯度时,产生尖锐爆鸣声,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因为氢气不很纯,发生了轻微的爆炸,有新的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2.A 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碳酸钙与盐酸不能共存,因此不符合实验事实,故选项正确; B、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实验事实,故选项错误; C、酚酞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符合实验事实,故选项错误; 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符合实验事实,故选项错误;21教育网
3. B 解析:A、碳酸钙是难溶性盐,不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碱,故A错误;B、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B正确;C、铜不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错误;D、硝酸钡不能与盐酸或盐酸盐反应生成氯化钡,D错误;21cnjy.com
4. C 解析:加入硫酸铜把铁粉除掉了,不是除铜而是除铁了,故A错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所以是点不着一氧化碳的,故D 错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选C
5.B 解析:A、盐酸和碳酸钙,碳酸钠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鉴别;B、碳酸钙不溶与水,碳酸钠溶于水,氧化钙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C,碳酸钙,碳酸钠加热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鉴别;D,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沉淀碳酸钙,与碳酸钙和氧化钙吧反应,不能鉴别。  21*cnjy*com
6. A 解析: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氯化钾溶液为中性、稀盐酸为酸性。2·1·c·n·j·y
7. B 解析:A、因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三者现象相同,故A错误;B、因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则三者现象不相同,故B正确;C、因硫酸与硫酸铜、盐酸都不反应,观察结果相同,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因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也是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 D 解析: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来源:21cnj*y.co*m】
9.D 解析:A、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如制取氧气的反应,故A说法正确;B、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故B说法正确;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气体,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于收集H2、O2,不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故D说法错误。
10.C 解析: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碳,检验是否除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生成二氧化碳、收集尾气,故装置连结顺序正确的是:乙→甲→丙→甲→丁,故答案选择C。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1.(1)Ca(OH)2+CO2=CaCO3+H2O (2)Fe2O3+6HCl=2FeCl3+3H2O
(3)Fe+CuSO4=Cu+FeSO4
12.2Cu+O2△2CuO ;C +2CuO高温 2Cu+CO2↑(或H2 +CuO△ Cu+H2O)
H2 SO4+CuO= CuSO4+ H2O 复分解反应
13. H+ , Fe3+ , SO42- , CO32-、OH-
14.(1) 铜被氧化 (2)1.6g
解析:(1)铜在较高温度时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固体质量减少量为:10g-8.32g=1.68g
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68g÷16/80=8.4g
故剩余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0g-8.4g=1.6g
解析:要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实质是除氢离子,并且过量的物质是容易和氯化钙溶液分离的,故应该为固体;K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之间,稀盐酸、与Ba(OH)2生成发生中和反应,氯化钡和水,K2CO3与Ba(OH)2不反应,K2CO3溶液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氯化钡与K2CO3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所以最终烧杯中一定含有反应最终生成的氯化钠溶质。21·cn·jy·com
17. (1)CO2 CaCO3 (2)CaO+ H2O =Ca(OH)2化合
解析:X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那么X是碳酸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那么A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那么B是氧化钙。
18. (1)盐酸或稀硫酸
(2)在Ⅰ中开始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伸入到Ⅱ中
(3)锌粒不断溶解,有气泡产生;红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
(4)铜丝1和锌形成原电池,产生氢气速率加快,实验完毕可将铜丝提起,反应随即停止;铜丝2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CuO在H2中持续、快速被还原; (5)乙醇www.21-cn-jy.com
解析:(1)金属锌可以和盐酸或是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图甲的试管I中先加入的试剂是盐酸或稀硫酸,故答案为:盐酸或稀硫酸;(2)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可以得到氧化铜,在Ⅰ中开始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伸入到Ⅱ中,即可引发氢气和氧化铜之间的反应,故答案为:在Ⅰ中开始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伸入到Ⅱ中;(3)金属锌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氢气,现象是:锌粒不断溶解,有气泡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金属铜和水,现象是:红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锌粒不断溶解,有气泡产生;红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4)处理铜丝1目的是让铜丝1和锌形成原电池,产生氢气速率加快,实验完毕可将铜丝提起,反应随即停止,铜丝2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CuO在H2中持续、快速被还原,故答案为:铜丝1和锌形成原电池,产生氢气速率加快,实验完毕可将铜丝提起,反应随即停止;铜丝2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CuO在H2中持续、快速被还原;(5)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下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乙醛,使得铜丝由黑变红,故答案为:乙醇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 (1)滤纸破损或待过滤的液体超出滤纸边缘(合理给分)
假设Ⅱ:两试管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并除尽氯化氢气体(答全给分)
20. (1)铁架台 (2)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固体 (3)二氧化碳
(4)酒精灯;在装置A、B之间添加干燥装置。
解析:(1)识别一些常见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
(2)硫酸铜固体是白色,硫酸铜和水生成五水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是蓝色,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21·世纪*教育网
(3)A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因此需要酒精灯。这个水可以是氧化铜和氢气的产物,也可以是从A装置出来的水蒸气.因此 需要排除A装置出来的水蒸气的干扰,即A、B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故答案为:酒精灯;在装置A、B之间添加干燥装置。www-2-1-cnjy-com
四、解答题(2小题,共12分)
2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g+123.4g﹣131g=4.4g;
(2)设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22.因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此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少量是氧化铜的质量。比较实验1、2可知,实验1中硫酸完全反应,比较实验2、3知,实验2中氧化铜完全反应,由此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8 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8g/10g=80%2-1-c-n-j-y
设实验1中20 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CuO + H2SO4====CuSO4+H2O
80 98
10 g-8.4 g x
=1.6 g
80∶98=1.6 g∶x x=1.96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20g=9.8%
答案:(1)铜(或Cu) (2)80%(3)9.8%(计算过程见解析)

201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13)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1. (1) (2)
(3)
12. ;

13. ;
14.(1) (2)
15.(1) (2) (3)
16.(1) (2)
17. (1) (2)
18. (1) (2) (3)
(4) (5)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 (1) (2)
(3)
20. (1) (2) (3)
(4)
四、解答题(2小题,共12分)
21.解:
2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