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
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大臣、军事家。著有《于忠肃集》十三卷,系其被害约二十年后汇集而成。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自由朗读古诗,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准生字,读通诗句,画出节奏。
石灰 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 出深山,
烈火焚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 浑不怕,
要留清白 在人间。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赞颂石灰。
不要读成:粉身碎骨
词句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浑:亦作“全”;怕:也作“惜”。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千锤万凿 出深山,
烈火焚烧 若等闲。
虚词,形容很多
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意思是: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大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石灰石在烈火中从容不迫,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
粉骨碎身 浑 不怕,
要留 清白 在人间。
浑:亦作“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大意: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石灰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强不屈、不怕牺牲,最终将自身的廉洁与清白留在了世间。
所以,作者也借石灰来激励自己,希望自己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也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绝不屈服。
诗的后两句你读出了什么精神?
坚强不屈
为人正直
不怕牺牲
诗人吟咏石灰,也是吟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状态,吟咏自己磊落的襟怀。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
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
我的朋友都是一些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中也不难看出我和他们都是一样的积极上进的学生。
例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可以读得稍有力度一些,“若等闲”可以读得平稳、舒缓,读出其中的从容之意。
第三句语调可昂扬一些,最后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可以读得坚定、有力,传递出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
《石灰吟》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 ,由此来证明自己 、
的心性。
视若等闲
坚贞不屈
持身清白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