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的反射》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1.小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防止阳光直射,“树荫”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
2.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所示,“阳燧”是我国光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其作用相当于凹面镜,可以用来点火,俗称古代“打火机”。由此可知“阳燧”对光有 _____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凹面镜的一个例子_____。
3.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这种现象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着纸板沿AO方向入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OB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__度;若某次实验放置的硬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当光紧贴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路。
5.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度。
6.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20°角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请在图中正确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_____度;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_____ (“增大”或“减小”),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_____ (“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的。
8.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照射在黑板上的字发生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9.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OA的路径如图所示,已知∠NOA=30°,∠BON=30°,∠CON=45°,∠DON=60°,则反射光线OA对应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其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能是沿_______(选填“BO”、“CO”或“DO”)方向入射的。
10.小兰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她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她利用平面镜、可向后折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1)由图甲可得出给论$\angle$∠ FON______$\angle$∠ EON(选填“<”、“=”或“>”)。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
(3)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
11.如图是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法线.
12.如图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甲、乙两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情况。下列关于这两种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为镜面反射
B 均为漫反射
C 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均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为90°
B 图中的α角为反射角
C 反射光线OB是入射光线AO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D 纸板NOF沿NO边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
14.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20°,则反射角将会( )
A 减少20°
B 减少40°
C 增大20°
D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