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小学科学 三 年级 下 册第 5 单元
《 观测天气 》大单元教学设计
跨学科概念 物质与能量 系统与模型
核心概念 (十)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 10.1 天气和气候 内容要求 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学业要求 能读懂天气预报,知道大气是运动的。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气象数据,描述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能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使用仪器测量气象数据; 初步具备记录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天气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动手实验,如实记录观察结果,具有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单元内容 1.本单元教材地位①本单元位于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内容为天气与气候,天气的变化对动植物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与前两单元有着密切联系;除了从“量”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本单元内容与第三、四单元也注重建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因此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②本单元位于小学中段学习内容,中年级学生在低段对天气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天气的变化,知道天气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对动植物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不会从量的意义上判断影响的程度,并且无法准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单元学情 三年级学生对世界的探索保持着热情,对世界已经建立起了一部分认知,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会对于“天气”的知识掌握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低年级时他们学过《关心天气》这个单元,已经认识了天气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产生影响,但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量”的概念,对天气不会进行定量观测,也不知道定量观测天气对人类预防灾害、减少损失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本单元,将通过学习使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通过认识云量、雨量建立云量雨量之间的联系,通过风向标和风力计认识风力和风向等几个重要的气象因素,帮助学生建立“量”的概念,了解天气与气候的相关知识,通过观测天气把握几个重要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学会科学的描述天气情况。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①知道气温、云量、雨量、风力、风向等因素是重要的气象因素②知道观测天气情况应该借用气温计、风向标、风力计、雨量器等工具进行观测。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测量结果,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量化测量气象数据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探究实践:借用气温计、风向标、风力计、雨量器等工具测量气象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描述天气状况。态度责任:认识到天气定量观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建立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科学的作用。
单元实施 序号 教学主题 课时安排 主要教学活动
1 见习气象员 1 讨论交流:出去旅游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可以了解哪些方面呢?你可以通过哪些办法了解呢?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结合图示,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气象因素布置任务:对比家庭所在地区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观察天气预报是否完全准确。
2 气象要素 4 分享交流上节课的任务成果认识气温、云量、雨量、风力、风向并学会通过相应工具测量气象数据自制测量数据的气象工具并尝试测量布置任务:分组监测一周西安不同的气象因素(监测气温需要每天相同时间点三次),并做好记录
3 合格气象员 1 分享交流上节课任务数据,将数据进行整理,作为气象员尝试将天气情况进行播报出示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等图示,分析交流得结论讨论交流气象数据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合格气象员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主题为“合格气象员”,将上节课课后任务的实践数据进行整理,尝试整体性描述“天气”情况,借助图表数据对不同地区天气状况进行分析,认识到不同天气情况会让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进一步认识到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气象要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能够用合适的工具科学测量各个气象要素,但是对于“天气”情况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总结整理,学生会建立整体认知。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准确区分天气与气候,用科学语言描述天气与气候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地区气象数据的分析、比较,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探究实践:能量化描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态度责任:知道定量观测天气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社会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准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学习难点 能科学描述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
学习准备 不同地区气象数据图表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讨论交流上节课的课后任务,试着根据数据对天气进行描述 学生分享交流 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帮助学生提升科学表述的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对气象要素的认识。
二、 1.出示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说说这些地区的天气情况。2.这样的天气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你能一一对应起来吗? 1.学生交流讨论2.小组交流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不仅锻炼了科学描述能力,又提升了合作交流能力
三、 根据天气状况,所以说你所在城市的气候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区分天气和气候
板书设计 合格气象员气温、云量、雨量、风力、风向(短时间综合状况为天气)四季如春、全年严寒、梅雨季节(长时间天气特征为气候)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气候特征,并列举在适宜气候下生活的动植物
教学反思改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能够正确区分,并且经过课堂多次练习,表述的准确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是给学生普及到的气候类型非常局限,环节也不够有趣新颖,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在此方面应该继续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