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9 16: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出现了“荷兰病”,如辽宁阜新,面对“荷兰病”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读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图(下图),据图分析,阜新等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出现了“荷兰病”,如辽宁阜新,面对“荷兰病”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读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图(下图),据图分析,阜新等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3.大冶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下图为大冶市工矿产业结构图,以此判断大冶市( )

A.农业产值占比增加 B.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C.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强 D.服务业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4.下图为某市产业转型路线示意图,该市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特征是( )
A.发展多元化工业体系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突出壮大现代服务业 D.基于原有产业拓展升级
5.经济韧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从单一资源禀赋型产业结构向多样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大冶市是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读图,大冶市( )
A.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B.经济韧性与产业多样化变化同步
C.服务业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D.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强
6.如图为资源型企业不同时期成本与产量图。读图,当资源型企业进入减产期后,资源型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是( )
①关闭资源型企业②积极发展新兴工业③积极发展第一产业④治理环境污染⑤提高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效率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7.读“我国四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为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纺织、制糖工业
8.读图,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扩大传统工业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1年2月23日,山西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贾汪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部,采矿历史悠久,素有“苏北煤城”之称,地下煤炭资源丰富,伴生有大量可制作瓷器的高岭土,但近年来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下图示意贾汪区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贾汪区在衰退+转型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特点是( )
A.发展速度快 B.人口增长快 C.劳动力富余 D.产业结构优
13.促进贾汪区城市转型的可行措施是( )
A.全面关停煤炭相关产业 B.着重发展瓷器相关产业
C.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 D.严格禁止矿区人为活动
读某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示工业区优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是( )
A.便利的水陆交通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充足的水源 D.丰富的铁矿资源
15.该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经济衰退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对工矿企业的改造和转型帮助最大的是( )
A.加大政策对传统工业的扶持力度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第三产业
C.完善交通网络 D.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焦作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依煤而兴的城市。其拥有丰富的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资源,还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所产小麦、玉米品质优良。出产的怀药,历史悠久,远销国内外。
材料二:2008年,焦作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此开始了产业和城市转型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焦作逐渐改变了传统产业,形成了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体系;另外,再以旅游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城市品牌,实施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现已成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1)指出焦作市主要的传统产业。
(2)简述焦作市打造山水旅游城市的优势条件。
(3)简述焦作市为促进城市及产业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7.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拥有著名云台山、青龙峡等风景名胜区;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中药在国内享有盛名。历史上因煤而兴,资源型产业比重一度超过90%。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集中暴露,焦作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焦作市被列入其中。下图示意焦作市的地理位置。
(1)焦作煤炭产业兴起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2)列举焦作煤炭资源枯竭后,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3)说明焦作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商贸发达。2009年万山区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是万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汞原料,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
(1)说明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万山区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出谋划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有色金属矿产丰富。1965年,建立了以女性职工为主的白银纺织机械针布厂。1985年,国家投入巨资展开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1989年,白银市成为仅次于兰州的甘肃省第二大工业城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白银市遭遇资源危机,2008年,白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11年,白银市发布相关文件,将城市转型后的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西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加工基地”。下图为白银市位置及周边信息简图。
(1)简述白银市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推测20世纪90年代白银市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可能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②阶段正是资源产业促进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伴随资源产业的壮大,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不需要产业结构调整,A选项错误;③-④阶段是资源产业发展的缓慢增长阶段,此时受资源产业的带动,城市的经济仍保持增长状态,此阶段资源产业对经济发展仍起推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还为时尚早,B选项错误;④-⑤阶段此时资源产业开始出现衰退,而资源型城市仍保持较高水平,此时城市活力依旧在,但是资源产业却出现了倒退,产业对经济城市的推动力减小,阻力增大,此时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⑤-⑥阶段资源产业大范围衰减,而此时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大量人口流失,经济倒退的局面,此时已经错失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必要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转型的原因 :(1)传统产业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2)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统产业存在着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不可持续性;3)传统产业发展的方向: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2.C
【详解】①-②阶段正是资源产业促进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伴随资源产业的壮大,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不需要产业结构调整, A选项错误;③-④阶段是资源产业发展的缓慢增长阶段,此时受资源产业的带动,城市的经济仍保持增长状态,此阶段资源产业对经济发展仍起推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还为时尚早,B选项错误;④-⑤阶段此时资源产业开始出现衰退,而资源型城市仍保持较高水平,此时城市活力依旧在,但是资源产业却出现了倒退,产业对经济城市的推动力减小,阻力增大,此时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⑤-⑥阶段资源产业大范围衰减,而此时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大量人口流失,经济倒退的局面,此时已经错失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必要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C。
3.B
【详解】图示为大冶市工矿产业结构图,因此无法反映农业产值变化状况 ,A错误。2000年时大冶市的采矿业的产值占比超过60%,说明其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之后的年份其重工业比重显著下降,工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B正确;采矿业的产值占比显著下降,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下降,C错误。图示中大冶市现有的产业类型中主要是第二产业,服务业占比小,不是主导产业,D错误;故选B。
4.D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还是围绕能源、钢铁等建材及运输三大方面展开,工业体系仍然是能源工业和冶金等工业,并没有发展多元化工业体系,A错误;没有出现高新技术产业,B错误;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原有运输业升级为物流业,没有体现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C错误;原有采煤升级为新能源产业,原有钢铁升级为基础材料,原有运输业升级为物流业,都是基于原有产业拓展升级,D正确;故选D。
【点睛】鲁尔区工业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A
【详解】2000年时大冶市的采矿业的产值占比超过60%,说明其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之后的年份其重工业比重显著下降,工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A正确;如图示在2000年-2003年间和2012年-2015年间产业多样化经历显著的波动,但经济韧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说明经济韧性与产业多样化变化并非同步,B错误;图示中大冶市现有的产业类型中主要是第二产业,服务业占比小,不是主导产业,C错误;采矿业的产值占比显著下降,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下降,D错误。故选A。
6.D
【详解】资源型企业进入减产期后,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应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型企业生产效率,直接关闭资源型企业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经济发展,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对资源型企业问题的解决没有意义,因此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故选D。
7.D
【详解】为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应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A正确;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B正确;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C正确;发展纺织、制糖传统工业,不利于该地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环境治理,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点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应发展新兴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污染,改善交通。
8.A
【详解】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路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重工业为主的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①②对;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对该地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作用不大,③错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减少高耗能产业,④对;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C
【详解】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结构单一,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结构单一,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①正确;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是传统工业区的做法,②错误;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③正确;传统工艺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新兴工业,④错误。综上所述,C对应的①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型城市的转变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技术进行产业转型);②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③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10.D 11.C
【解析】10. 读图,从图中显示的生产结构看,该地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④正确。减少了煤炭的输出比重,就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①正确。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而且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现象,②错误。当地产业结构改变,优化升级,没有进行产业转移,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从图中看,工业生产的产生的废气只是部分回收,①错误;在当地进行煤炭深加工,,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不能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②错误;图中产业部门中,焦化、炼钢等会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③正确;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一、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用地紧张,交通拥堵;诱发地质灾害。二、措施:(1)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2)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3)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环境: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12.C 13.C
【解析】12.从图中看,衰退+转型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没有持续增加,可推测出人口增长较慢,城市发展速度慢,AB错;由于传统产业衰退,会造成部分员工下岗,劳动力富余,C正确;衰退阶段,需进行产业转型发展,转型成功后才能会使产业结构优化,D错。故选C。
13.全面关停煤炭相关产业和严格禁止矿区人为活动会对就业、生活、经济等各方面带来影响,不符合实际,AD错;由材料可知制作瓷器的高岭土是伴生在煤炭资源中的,煤炭资源几近枯竭,可推测出高岭土资源也几近枯竭,不适宜重点发展瓷器相关产业,B错;由于资源枯竭,可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C正确。故选C。
【点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首先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D 15.B
【解析】14.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工业区缺乏铁矿资源,D正确;两工业区都有铁路和公路,且美国东北工业区临海和五大湖,鲁尔工业区有莱茵河和运河,所以两地水陆交通都便利,A错误;两工业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错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临近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鲁尔工业区临近莱茵河,水源都丰富,C错误。故答案选D。
15.针对企业的改造和转型帮助最大的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B正确。加大政策对传统工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不能体现对传统工业的转型和改造。故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1、美国东北部工业基地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阿巴拉契亚山地煤炭资源量大、质量好,是美国最大的煤炭集中分布区及焦煤产区。2、苏必利尔湖西部沿岸蕴藏着丰富的铁矿。3、五大湖是美国内河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各湖间有天然水道和运河相通,是联系煤铁区的重要交通线,这为东北部煤铁资源开发提供了廉价的水陆运输。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拥有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等重要港口,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利。4、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发展工业。
16.(1)煤炭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金属矿产开采、金属冶炼等。
(2)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靠近东部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多条铁路、公路穿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树立城市旅游品牌。
(3)培育新型主导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依托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分析】本大题以焦作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工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焦作市资料信息可知,焦作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依煤而兴的城市。其拥有丰富的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资源。依托以上矿产资源,当地可发展的主要传统产业有:利用煤炭资源发展煤炭工业、化学工业;依托耐火黏土和铝矾土资源发展金属/非金属矿开采,机械工业等;依托煤炭资源发展金属冶炼加工、火力发电等。
(2)根据材料可知,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同时具有多个历史文化景观,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焦作位于河南省,周边人口密集,客源市场广阔;焦作公路、铁路线密集,交通线便利,且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根据材料可知,当地政府着力打造城市品牌,具有明显的政策支持优势。
(3)根据材料“焦作逐渐形成了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体系”可知,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根据材料“焦作以旅游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城市品牌,实施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可知当地大力开发旅游业,着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可知该地区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政策支持优势明显。
17.(1)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差。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失业人员增多。经济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缓慢。
(3)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地黄、牛膝、菊花、山药等优质农产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分析】本大题以焦作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措施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焦作市煤炭资源丰富,且焦作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因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从图中可知,焦作市距高速公路和铁路较近,其交通便利,同时焦作市位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并且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2)由材料“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集中暴露”可知,随资源枯竭,经济萎缩、失业率上升,就业率下降;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带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由材料“历史上因煤而兴,资源型产业比重一度超过90%”可知焦作市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差。
(3)由材料“拥有著名云台山、青龙峡等风景名胜区”可知,当地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由材料“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中药在国内享有盛名”可知,依托地黄、牛膝、菊花、山药等优质农产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因资源枯竭,应发展科技,发展新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8.(1)发展历史悠久;朱砂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国家政策扶持;技术支持。
(2)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上升
(3)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分析】本题以中国汞都为背景,涉及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措施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的素养。
【详解】(1)由材料"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可知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主要原因有位于两省交汇处,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朱砂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朱砂开采和加工历史悠久;材料“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说明朱砂相关的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技术支持等优越条件。
(2)万山区汞工业为支柱产业,生产结构单一;汞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影响大,环境污染严重;采矿业产品附加值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因此万山区逐渐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3)采矿业产品附加值低,应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产业结构单一,要积极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同时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变单一的产业结构为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19.(1)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丝绸之路的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府政策的扶持;邻近水电站和煤炭产地,动力充足。
(2)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发展困难;矿产资源储量减少,趋于枯竭;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增大,生产成本升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
【分析】本题以白银市位置及周边信息简图为背景,设置2小题,涉及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工业区位包括资源、动力、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等。由材料“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及图例可知,该地有丰富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的原料丰富;“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及图可知,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战略通道、通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走廊和能源物流通道,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所学已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据图可知,该地邻近水电站和煤炭产地,动力充足。据图可知,该地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1985年,国家投入巨资展开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可知,该地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白银市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依赖性过强,新兴产业难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白银市遭遇资源危机”可知,矿产资源枯竭,对白银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剩余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增大,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水平日益下降;同时,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等,导致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