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19 16: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木 星
土 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注意:存在小行星带
太阳系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太阳处于中年,状态稳定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安全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存在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原始地球重力收缩
产生水汽,形成降水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波长/微米
3.0
2.0
1.5
1.0
0.8
0.6
0.4
0.2
辐射能力/[焦/(厘米2 分 微米)]
0
2
4
6
8
10
12
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可见光区
红外区
紫外区
0.76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高值中心为
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为
四川盆地
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太阳内部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由内而外厚度温度增加
由外而内亮度增加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太阳内部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风
耀斑、日珥
黑子
黑子和耀斑的活动都有周期
黑子活跃的年份耀斑也活跃
黑子活跃的区域耀斑也活跃
周期长约 11 年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罗盘等无法指示方向
导致磁暴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大气层
在两极地区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产生极光
扰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
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
干扰通讯
虽然影响机制仍是未解之谜,但众多统计数据表明太阳活动与天气和农业有相关性
影响气候
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直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现阶段几乎不可能
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奥秘的
本节课我们将来揭秘这些问题
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并能说明科学家如何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1
了解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2
能从不同层面(宏观、微观)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3
地震和地震波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目 录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
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包括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示意图
我国地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世界地震带。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5级以上造成破坏,7级以上破坏极大。
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如同一个炸弹,其所含的炸药量相当于震级;炸弹爆炸后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有大有小,这相当于地震烈度。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的好坏、抗震结构和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
震级和烈度一样吗
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震源深度
震中
等震线
震中距
震源
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震源的点。
从震中到震源垂直距离。
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位置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
地震构造示意图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叫纵波(P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叫横波(S波)
质点振动方向
纵波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横波
波的传播方向
怎么样?通过上面两幅图你理解并且认识纵波和横波了吗?
如果没理解,不要紧,接下来通过动态图演示帮助你理解!
纵波横波
动态演示
一目了然
轻松应对
传播方向
振动方向
振动方向
纵波(P)
横波(S)
传播方向
速度 传播介质 感受
横波(S波)
纵波(P波)
速度慢
速度快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固、液、气均可传播
左右摇晃
上下颠簸
质点振动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横波
纵波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纵波,上下颠簸
D. 横波,左右摇晃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
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
思考
A
C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3691215深度:km速度:km/s地壳地幔外核内核33km2900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球的圈层
名称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km
2900km
横、纵波明显增加
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壳
地幔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km
2900km
不连续面
的特点
地壳:
固态
地幔:可能为固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0
80
400
900
2900
5150
6370
内核
深度/km
外核
地核
地幔
下地幔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山地
海洋
岩石圈
上地幔
地壳
软流层
莫霍界面
平原
地球各处地壳厚度均匀吗?
400
300
200
100
深度/千米
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
莫霍面
软流层
岩石圈
上地幔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面
6371千米
2900千米
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厚度不均
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陆 地
海洋
深度/KM
0
80
400
900
2900
5150
6370
地壳
下地









上地

软流层
岩石圈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 幔
海平面
0
10
20
30
40
深度 (千米)




1.地壳从物质结构上主要分为哪两层?为什么?
A
B
2.从图中总结地壳在全球分布的特点?
硅铝层与硅镁层,因为组成地壳最多的元素为O、Si、Al
①厚度不均(海拔越高,厚度越大)
②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即在大洋底部硅铝层消失,硅镁层直接露出洋底
硅 镁 层
硅 铝 层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如上图所示,我们将煮熟的鸡蛋一切两半,便会呈现蛋壳、蛋白、蛋黄三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
地核
地幔
地壳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地球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环境的总称
多数生物集中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接触带
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这张图助你理解四个圈层的关系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本节课小结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第7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图中X处为古登堡面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减慢
地壳
莫霍面
地 幔
古登堡面
外核
内核
横波
(S)
纵波
(P)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千米
速度/(千米/秒)
B
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完成8~9题。
2.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圈层属于内部圈层 B.②圈层密度最大
C.②③圈层属于外部圈层 D.③圈层厚度有8~18 km
9.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C
A
(1)左图中的地震波,虚线代表的是________,实线代表的是________。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面;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面。
(3)三个圈层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4)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________(填字母)层。
(5)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横波
纵波
莫霍
古登堡
地壳
地幔
地核
B
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本节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