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设计塔台模型》教案设计
课题 设计塔台模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工程设计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 科学思维:能深人思考,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难点问题。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 探究实践:能够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态度责任:对工程设计抱有极强的兴趣。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具有反思意识,能听取同学意见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
重点 认识并理解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关联。
难点 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在限制条件下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教学过程
科学聚焦
塔台竞标标书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也要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经历建造塔台的过程。让我们从设计塔台开始吧!?
科学探索
(一)明确任务
阅读教科书,一起来看看学校对建造塔台有什么要求。
工程要求的关键点:
塔台高度60厘米;
底部不得粘在桌上;
具有抗风抗震能力;
坚固并有承重能力;
节省材料;
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设计图纸和设计活动的要求:
设计图纸清楚明了,有条理,表达方式全面,有文字、图画、数字、标记等。
小组分工明确、系统,有序开展设计活动。
我们面临的工程任务的要求,哪些是必须达到的?哪些是重点考虑的?哪些是均衡考虑完成的?
工程设计活动的三个层次:
高度、安全、承重是必须要达到的要求。
底部能够移动、具有抗风抗震能力、坚固耐用是重点考虑的要求。
成本、美观、设计方式、分工等是均衡考虑的要求。
(二)制订方案
材料和工具要求: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正方形和三角形哪个形状更稳定?
用食指分别从两种形状物体上部中点往下压,感受它们的承受力,观察它们形状的改变。
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抗震设计示意图
三种抗震方法:
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
制震——塔台底部加弹簧。
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
科学研讨
研讨一: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研讨二: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科学拓展
请同学们借鉴其他小组优秀的设计方案,学习其中可以移用的巧思,继续研讨解决方案,及时调整设计方案,调整改进发现的问题。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