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制作塔台模型》知识点+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知识点
1.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2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
3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4.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5.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6.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要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7为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如:围栏防护型、脚手架型、底托抗震型、金字塔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制作塔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 )。
A.按设计方案 B.按组员的想法 C.按老师的意见
2.搭建塔台模型时,一般按照( )的顺序搭建更合适。
A.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B.底座搭建—整体搭建—侧面搭建
C.整体搭建—侧面搭建—底座搭建 D.从任意部位开始搭建
3.制作塔台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要与设计方案一致
B.立柱要尽量等高,防止倾斜
C.多使用四边形结构,使搭建更方便
4.下列关于塔台模型搭建完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
B.要检查有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
C.不需要检查
5.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一致。
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6.规定制作塔台的材料有:吸管若干、剪刀、胶带、尺子。其中,使用( )作为主要材料决定着设计模型的形式与样式。
A.剪刀 B.胶带 C.吸管
二、填空题
7.为了使连接处更加牢固,可以调整塔台模型中吸管的 。
8.塔台的接口处要用 固定,同时也要节省材料。
9.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 ,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10.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步骤是 、 、 。
三、判断题
11.制作塔台模型时,在制作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准确测量,避免误差。( )
12.在制作塔台模型时,为了使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使用的胶带越多越好。( )
13.制作塔台时,我们要依据评价量表设计塔台、思考问题。( )
14.制作塔台模型时使用吸管和胶带过多,会使成本增加。( )
15.建造塔台模型时小组一个人动手制作即可。( )
四、简答题
16.用吸管和胶带制作塔台模型时,哪些办法能让模型抗风能力强?
五、实验题
状状学习了建造塔台后,他对高塔不倒的秘密展开了如下探究。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① 取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瓶口向下和向上放置,观察瓶身的稳定性 装半瓶水且瓶口向上放置的塑料瓶最不容易倒
② 向两个塑料瓶中装入半瓶水,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瓶身的稳定性
③ 向两个塑料瓶中装满水,继续用同样的方法比较瓶身的稳定性
17.结合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可以结归纳出结论:上 下 、上 下重的物体稳定性更好。
18.根据我们所学知识以及上述探究结论,分析下列做法中能增加高塔稳定性的有( )。
A.多使用三角形结构 B.增加塔顶的重量 C.建一个更大的塔基
19.用塑料瓶建造“高塔”,检测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看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B.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倾斜纸板,看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C.用电风扇不同等级的风力吹“塔”,看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六、综合题
小明和班级的同学一起建造了几个塔台模型,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20.从左到右,1—4号四个塔台模型分别属于( )型、( )型、( )型、( )型。
21.小明想要增强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效果,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增加塔台底部的重量 B.提高塔台底部吸管的强度 C.增加塔台顶端的重量
22.为了让塔台模型更加稳固,我们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 )结构。
23.某实验小组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在塔台模型底部加入弹簧,这样操作是为了提高塔台模型的( )。
A.承重能力 B.抗震能力 C.抗风能力
24.小明和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测算、修改才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个完整的塔台建造要经历由设计到( )、( )、( )的过程。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B
6.C
7.角度
8.胶带
9.等高
10. 底座搭建 侧面搭建 整体搭建
11.√
12.×
13.√
14.√
15.×
16.滚珠和钩码可以用来增加塔台底部重量,以增强抗风能力。
17. 小 大 轻 18.AC 19.A
20. 围栏防护性 脚手架型 底托抗震型 金字塔型 21.C 22.三角形 23.B 24. 制作 测试 评估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