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21:53:5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中考新考法·引用教材图片)小玉将课本上诗歌的配图——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登飞来峰》打印出来,同学们据此进行了赏析和讨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错落有致,轻重混搭,上下贯穿。
B.用笔简省,以圆转代替方折。
C.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D.字形方整,横平竖直,点画完整,结构合理。
【答案】D
【知识点】书法
【解析】【分析】D:错误。该书法作品是行书。字形方整,横平竖直,点画完整,结构合理是楷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要求掌握常见书法字体及特点。小篆字体特点: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隶书:蚕头燕尾,左右分展。楷书:清寒硬瘦,神气充足。行书:笔断意连,潇洒自如。草书:笔意奔放,体势连绵。篆书:比较圆滑,简洁明了。
2.讨论会上,主持人组织诗歌朗诵,请你参与并进行朗读设计。
(1)小琪对几首诗歌的朗读节奏进行了划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2)(中考新考法·跨音乐)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时,应该使用下面哪种类型的音乐作为配乐(  )
A.和缓抒情 B.高亢激昂 C.沉郁悲伤 D.轻快愉悦
【答案】(1)C
(2)A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停顿与节奏;创新题型;体会现代诗歌意境;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1)C:错误。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应该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同时侧面反映出,人在逆境当中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以及勇敢坚强的品质。读的时候语气要舒缓坚定,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可。
故答案为:(1)C
(2)A
【点评】(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本题考查诗歌配乐。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感情基调。选择配乐的时候注意与诗歌感情基调相吻合即可。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对语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放眼广袤的非洲大地,从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到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蒙内铁路……②在真实亲诚理念引领下,中非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从“鲁班工坊”中职业技能的培训交流,到“光明行"“爱心行”等义诊活动助力提升非洲人民健康福祉…③一幅中非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前行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④对待非洲朋友,中国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中国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关系,中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中国讲一个“诚”字。⑤中国以行践言、一诺千金。
A.语段中“放眼”“共建”“引领”“丰硕”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第②句中加点词“在"“从”“到”都是连词。
C.第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非人民关系的友好亲密。
D.第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中国对待非洲的真诚。
【答案】D
【知识点】动词;形容词;比喻
【解析】【分析】A 错误,放眼,动词。共建,动词。引领,动词。丰硕,形容词。
B 错误,在是形容词。 从,到是动词。
C 错误,是比喻。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词性、修辞手法。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掌握定义能够分辨即可。2)修辞手法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二、语言表达
4. 颁奖结束后,小同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词云图。请你从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抒发你从本次活动中获得的感悟。(120 字左右)
【答案】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从词云图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有沥尽心血、卓越、当之无愧、大无畏、卓越等,这些都是对闻一多、邓稼先等这些伟大人物的高度评价,答题时结合这些人物的事迹来谈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比如: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故答案为: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回答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点要明确,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中考新考法·跨音乐)小歌想向电台节目投稿下面两首歌曲,请你任选一首并帮他写明投稿理由。
歌曲《小草》部分歌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裸无人知道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歌曲《蜗牛》部分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襄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拉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答案】《小草》这首歌曲寓意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像小草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 根据文章关键语句“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分析文章中心。
故答案为:《小草》这首歌曲寓意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像小草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三、综合题
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开展“孝德与感恩”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6.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小语拟写的开场白,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形式再补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亲爱的同学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浩浩历史经久不息的文明之火,是泱泱大国源远流长的美德之波,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让我们用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孝老爱亲蔚然成风!
7.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和“孝”字的金文字形,谈谈你对“孝"字内涵的理解。
8.班会上,李老师提议大家周末去敬老院进行敬老活动,并推荐了以下活动形式,请你参考已有内容,再提出一条,供同学们选择参与。
活动一:演——文艺演出:怡身怡情怡心,满足审美享受。
活动二:陪——棋牌活动:愉悦放松心情,陪伴温暖心田。
活动三:   
【答案】6.是茫茫人世盎然恒驻的心灵之露
7.图片上一个弯着腰的老人将手放在孩童的头顶,似在抚摸孩童的头,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金文的“孝”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下面的“子”字像孩童在搀扶着老人行走。形象地表达了“孝”字的内涵,即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奉养。
8.游——青游园:漫步绿树花海,亲近自然美景
【知识点】词义理解;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活动设计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⑶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环节时,环节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环节名称要简洁明了,易于识记。
6.本题考查仿写。依据“是-----的----”的形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恰当即可。
故答案为:是茫茫人世盎然恒驻的心灵之露
7.本题考查词语意义的理解。结合字体的特点,可以得知“孝”的内涵为“尊敬、奉养”。
故答案为:图片上一个弯着腰的老人将手放在孩童的头顶,似在抚摸孩童的头,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金文的“孝”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下面的“子”字像孩童在搀扶着老人行走。形象地表达了“孝”字的内涵,即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奉养。
8.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故答案为:游——青游园:漫步绿树花海,亲近自然美景
四、现代文阅读
班级准备在公众号推文中推送下面的文章,请你品鉴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
①1913年,浙江绍兴的一户书香门第诞生了一个名叫“钱秉穹”的男孩,他从小喜欢运动,身体强壮,又在家里排行老三,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三强”。
②“三强”的父亲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钱玄同。一天,他在儿子跟同学的信件中看见“三强”这个称呼,觉得这个绰号起得很好,他鼓励儿子,不能光是身体强壮,还要立志争取德、智、体都强,于是,在父亲的肯定下,“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
③更名后的钱三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奋发图强,在物理学方面展现出卓绝的天赋。④1937年,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钱三强通过了公费留法考试,即将前往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中华民族的苦难变得愈发深重,身负家国之痛的钱三强无法坐视同胞蒙难,奔赴前程的脚步不免踌躇起来,病榻上的父亲劝勉他:“你学的东西将来对国家是有用的,男儿之志不能只顾近忧啊!”从此钱三强下定决心,以“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为座右铭,立志努力读书,学成归国,帮助国家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
⑤1940年,钱三强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钱三强迎来了科学事业的第一个巅峰,他的团队在研究铀核裂变中取得重大成果,他和夫人何泽慧被国外媒体盛赞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⑥居里实验室的同事们都认为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再接再厉,取得更多科研成果,钱三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到中国去,很多人对此报以不解和惋惜,他们说:“回到中国,太影响发展了。”“回去的道路,恐怕不会平坦。”而钱三强的回答是:“继续留在巴黎对科学工作当然是有利的,回到贫穷落后、战火纷飞的中国恐怕很难在科学实验上有所作为,不过我们更清楚的是,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懈努力来改变她的面貌。”
⑦1948年,钱三强夫妇克服种种困难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将全副身心投入到对祖国的建设中。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钱三强被委以重任,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1960年,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每天,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孜孜不倦地工作,既耍参与科学组织工作,又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仿佛被法国的同事们言中,曾经在学界崭露头角的钱三强变得欢默无闻。但是,他从不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惋惜,他很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⑨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就在他51岁生日当天,那颗凝聚着一代人心血、庇护着世代人和平的“大炮仗”在罗布泊炸响,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仅仅2年零8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钱三强的名字再一次随着东方巨龙的长啸震撼世界。
⑩“学以致用,报效祖国”,这是年轻的钱三强的座右铭。面对异国他乡优厚的待遇,他不为所动,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是他最大的心愿。
从青丝到白发,从年少立志到一生耕耘,钱三强用不变的信念,完成了“德、智、体三强”的期许,实现了“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座右铭,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巨震。
而面对"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呼,他却是这样说的:“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始终将自己当成一块砖石,是科研中连接中央与科研者的青石板,是中国物理从无到有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无怨无悔又无比坚定地叩响未来黎明的敲门砖。
如今,他离开我们三十一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从未离去,他的功勋万古长青。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向“两弹一星”元勋致敬,向伟大的国之栋梁致敬,人民从未忘记!
(刊载于2023年7月9日,有剧改)
9.班级同学在公众号上推送本文时,提议将其改编成话剧,并设置了下列四个场景,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场景一:①   
场景二:留法前夕,钱三强立下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志向
场景三:②   
场景四:钱三强带领团队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10.文章两次写到钱三强在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有什么作用
11.结合语境,按要求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钱三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到中国去,很多人对此报以不解和惋惜。(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他始终将自己当成一块砖石,是科研中连接中央与科研者的青石板,是中国物理从无到有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无怨无悔又无比坚定地叩响未来黎明的敲门砖。(从修辞角度赏析)
12.作者为何不用“钱三强传"作为标题 请简要分析。
13.请简要分析,文中的钱三强和【链接材料】中的"邓稼先"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品质
【链接材料】——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选自《邓稼先》)
【答案】9.父亲认为"三强"这个绰号很好并以此鼓励儿子,钱三强正式改名。;钱三强在法事业达到巅峰时毅然决定回国。
10.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对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解和惋惜,衬托出钱三强不顾一切回国的决心和放弃法国优越环境的付出之大,突出表现了钱三强伟大的爱国情怀。
11.①“惊人"突出了钱三强做出回国决定的出人意料,更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钱三强谦虚的品质以及对祖国的贡献之大,抒发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12.“钱三强传"这个标题只能表明文章是钱三强的传记。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这个标题突出了钱三强对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同时,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钱三强在中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回国,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并取得丰硕成果;邓稼先意姓理名多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坚定不移地领导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们都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己为人、无私奉献以及尽职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依据”他鼓励儿子,不能光是身体强壮,还要立志争取德、智、体都强,于是,在父亲的肯定下,“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钱三强在法国的事业达到巅峰时,他毅然决定回国。这一场景描绘了钱三强在法国的事业取得成功后,他选择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父亲认为"三强"这个绰号很好并以此鼓励儿子,钱三强正式改名。钱三强在法事业达到巅峰时毅然决定回国。
10.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 文章两次提到钱三强在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主要是为了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钱三强的爱国情怀和决心。当钱三强决定回国时,他的同事们对他的决定感到不解和惋惜。这表明钱三强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和环境,选择回国为祖国服务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牺牲。通过同事们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钱三强的决定并不是轻易做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当钱三强回到祖国后,他的同事们对他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贡献表示钦佩和祝贺。这进一步衬托出钱三强回国后的努力和奉献,以及他在原子能事业上的杰出贡献。同时,这也反映出钱三强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和肯定。
故答案为: 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对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解和惋惜,衬托出钱三强不顾一切回国的决心和放弃法国优越环境的付出之大,突出表现了钱三强伟大的爱国情怀。
11.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①中加点的“惊人"一词的表达效果。“惊人"一词用来形容钱三强做出的决定,说明这个决定是不寻常的、出人意料的。通过使用“惊人"这个词,作者强调了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易和勇气,突出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决心。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钱三强比喻为“砖石”、“青石板”、“奠基石”和“敲门砖”,通过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三强在科研和祖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排比的修辞手法则增强了语势,强调了钱三强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让句子更加生动有力,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①“惊人"突出了钱三强做出回国决定的出人意料,更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钱三强谦虚的品质以及对祖国的贡献之大,抒发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12.本题考查文章的标题。 “钱三强传”这个标题过于直接和简单,只表明文章是关于钱三强的传记,没有突出他对于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而题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则更加具体和聚焦,突出了钱三强在这个领域的特殊地位和贡献。采用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读者会更加关注文章内容,探究答案的背后含义。而“钱三强传”则可能无法产生这样的效果。
故答案为:“钱三强传"这个标题只能表明文章是钱三强的传记。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这个标题突出了钱三强对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同时,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钱三强和邓稼先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都表现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钱三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原子能事业的研究,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个人的安逸生活。而邓稼先则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带领团队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研制核武器,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钱三强为了研究原子能事业,长期默默无闻地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邓稼先同样也是无私奉献的代表,他一生致力于核武器研制工作,没有为自己的私利着想,为国家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故答案为: 钱三强在中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回国,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并取得丰硕成果;邓稼先意姓理名多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坚定不移地领导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们都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己为人、无私奉献以及尽职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育)本次活动的评审长张老师告诉大家,本次“最美中国人”评选活动,也是一次大型“美 育”活动,并向大家推荐了下面有关“美育”的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果说,传统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关注人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美育更强调人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更重视人情感世界的丰沛和意义世界的建构。美育既可作为普及性的艺术人文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强调教育审美的理念与方法贯穿于全部育人活动之中。美育有别于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其载体和路径更为广泛,艺术人文经典作品的鉴赏、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体验、自然景观与历史名胜的游览等,校园之中乃至天地之间但凡有美之处,无不具有美育的意义。只有贯穿于全部育人活动中的整体性美育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涵养高雅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刊载于2023年7月18日,有删改)
材料二: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美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24名受访家长进行了调查:
(刊载于2022年6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
当前,社会呼唤高质量的儿童美育。首先要推动美育的均等化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均等的美育资源。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其次,要推进美育普惠化。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形成人人参与的美育机制。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艺术感觉,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是应对未来生活的必备素养。应当树立优质的儿童美育是人人参与的美育观,将美育的重点从学科性的知识和技能获取,转变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当前,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依旧面临美育资源不均衡、师资不足的难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美育,是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的未来,描绘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美育图景。
(刊载于2023年6月1日,有删改)
材料四:
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如今,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甲】____,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就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之作。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乙】____。近年来,馆校合作项目精彩纷呈,以开放的姿态推动美育落实落地、让艺术的种子开花结果。2022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合作开办暑期研学营,以馆校共建“美育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打造系列博物馆美育课程。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丙】____。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等,立足中华历史文脉,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拓展着大众对传统文化之美的认知。
(刊载于2023年7月16日,有改)
14.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育是一种强调教育审美的理念与方法,其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
B.有超过七成的家长认为青少年的美育重要,是因为要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
C.当前应树立人人参与的美育观,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作为美育的重点。
D.如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文化遗产都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
15.小文在整理材料四时不小心漏掉了几个句子,请你根据横线后的内容,帮他将下列句子还原到合适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重在培养兼收并蓄、融通古今的博大胸怀
②应坚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
③要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16.小诗看完这几则材料后,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向学校、家庭、教育局各提出一条关于“美育”的建议。
17.张老师提到,学校打算增加艺术课的课时,并在艺术课中融入文化遗产元素,但有家长认为这样做会挤占文化课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学校还在考虑当中。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C
15.③①
16.①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开展家校合作。②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③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
17.我认同学校的做法。增加艺术课的课时,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使其人格发展更健全;融入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新闻、材料类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2)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4)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4.A.有误, 原文提到“美育的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但并未明确指出“其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B.有误, 原文中提到家长认为美育重要是为了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但并未明确指出这是家长认为美育重要的原因,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C.正确。
D.有误, 原文中提到“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都是美育的载体”,但并未明确指出这些文化遗产都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可知是 :要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依据” 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就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之作。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 “可知是 重在培养兼收并蓄、融通古今的博大胸怀 ,
故答案为: ③①②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美好氛围的家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创造力。家长可以通过摆放艺术品、种植花草、音乐欣赏等方式来美化家庭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艺术活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开展艺术教育。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这是因为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还涉及到对学生审美、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了解和体验美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生的美育教育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派遣专业的美育教师去这些地区可以帮助当地学生更好地了解美育,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对当地教育的支持和补充,有助于提高当地教育的整体水平。
故答案为: ①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开展家校合作。②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③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我支持学校增加艺术课课时并在其中融入文化遗产元素的做法。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全面发展的平衡方案。
故答案为: 我认同学校的做法。增加艺术课的课时,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使其人格发展更健全;融入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中考新考法·引用教材图片)小玉将课本上诗歌的配图——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登飞来峰》打印出来,同学们据此进行了赏析和讨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错落有致,轻重混搭,上下贯穿。
B.用笔简省,以圆转代替方折。
C.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D.字形方整,横平竖直,点画完整,结构合理。
2.讨论会上,主持人组织诗歌朗诵,请你参与并进行朗读设计。
(1)小琪对几首诗歌的朗读节奏进行了划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2)(中考新考法·跨音乐)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时,应该使用下面哪种类型的音乐作为配乐(  )
A.和缓抒情 B.高亢激昂 C.沉郁悲伤 D.轻快愉悦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对语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放眼广袤的非洲大地,从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到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蒙内铁路……②在真实亲诚理念引领下,中非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从“鲁班工坊”中职业技能的培训交流,到“光明行"“爱心行”等义诊活动助力提升非洲人民健康福祉…③一幅中非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前行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④对待非洲朋友,中国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中国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关系,中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中国讲一个“诚”字。⑤中国以行践言、一诺千金。
A.语段中“放眼”“共建”“引领”“丰硕”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第②句中加点词“在"“从”“到”都是连词。
C.第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非人民关系的友好亲密。
D.第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中国对待非洲的真诚。
二、语言表达
4. 颁奖结束后,小同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词云图。请你从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抒发你从本次活动中获得的感悟。(120 字左右)
5.(中考新考法·跨音乐)小歌想向电台节目投稿下面两首歌曲,请你任选一首并帮他写明投稿理由。
歌曲《小草》部分歌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裸无人知道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歌曲《蜗牛》部分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襄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拉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三、综合题
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开展“孝德与感恩”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6.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小语拟写的开场白,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形式再补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亲爱的同学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浩浩历史经久不息的文明之火,是泱泱大国源远流长的美德之波,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让我们用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孝老爱亲蔚然成风!
7.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和“孝”字的金文字形,谈谈你对“孝"字内涵的理解。
8.班会上,李老师提议大家周末去敬老院进行敬老活动,并推荐了以下活动形式,请你参考已有内容,再提出一条,供同学们选择参与。
活动一:演——文艺演出:怡身怡情怡心,满足审美享受。
活动二:陪——棋牌活动:愉悦放松心情,陪伴温暖心田。
活动三:   
四、现代文阅读
班级准备在公众号推文中推送下面的文章,请你品鉴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
①1913年,浙江绍兴的一户书香门第诞生了一个名叫“钱秉穹”的男孩,他从小喜欢运动,身体强壮,又在家里排行老三,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三强”。
②“三强”的父亲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钱玄同。一天,他在儿子跟同学的信件中看见“三强”这个称呼,觉得这个绰号起得很好,他鼓励儿子,不能光是身体强壮,还要立志争取德、智、体都强,于是,在父亲的肯定下,“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
③更名后的钱三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奋发图强,在物理学方面展现出卓绝的天赋。④1937年,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钱三强通过了公费留法考试,即将前往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中华民族的苦难变得愈发深重,身负家国之痛的钱三强无法坐视同胞蒙难,奔赴前程的脚步不免踌躇起来,病榻上的父亲劝勉他:“你学的东西将来对国家是有用的,男儿之志不能只顾近忧啊!”从此钱三强下定决心,以“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为座右铭,立志努力读书,学成归国,帮助国家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
⑤1940年,钱三强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钱三强迎来了科学事业的第一个巅峰,他的团队在研究铀核裂变中取得重大成果,他和夫人何泽慧被国外媒体盛赞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⑥居里实验室的同事们都认为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再接再厉,取得更多科研成果,钱三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到中国去,很多人对此报以不解和惋惜,他们说:“回到中国,太影响发展了。”“回去的道路,恐怕不会平坦。”而钱三强的回答是:“继续留在巴黎对科学工作当然是有利的,回到贫穷落后、战火纷飞的中国恐怕很难在科学实验上有所作为,不过我们更清楚的是,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懈努力来改变她的面貌。”
⑦1948年,钱三强夫妇克服种种困难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将全副身心投入到对祖国的建设中。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钱三强被委以重任,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1960年,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每天,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孜孜不倦地工作,既耍参与科学组织工作,又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仿佛被法国的同事们言中,曾经在学界崭露头角的钱三强变得欢默无闻。但是,他从不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惋惜,他很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⑨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就在他51岁生日当天,那颗凝聚着一代人心血、庇护着世代人和平的“大炮仗”在罗布泊炸响,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仅仅2年零8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钱三强的名字再一次随着东方巨龙的长啸震撼世界。
⑩“学以致用,报效祖国”,这是年轻的钱三强的座右铭。面对异国他乡优厚的待遇,他不为所动,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是他最大的心愿。
从青丝到白发,从年少立志到一生耕耘,钱三强用不变的信念,完成了“德、智、体三强”的期许,实现了“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座右铭,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巨震。
而面对"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呼,他却是这样说的:“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始终将自己当成一块砖石,是科研中连接中央与科研者的青石板,是中国物理从无到有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无怨无悔又无比坚定地叩响未来黎明的敲门砖。
如今,他离开我们三十一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从未离去,他的功勋万古长青。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向“两弹一星”元勋致敬,向伟大的国之栋梁致敬,人民从未忘记!
(刊载于2023年7月9日,有剧改)
9.班级同学在公众号上推送本文时,提议将其改编成话剧,并设置了下列四个场景,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场景一:①   
场景二:留法前夕,钱三强立下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志向
场景三:②   
场景四:钱三强带领团队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10.文章两次写到钱三强在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有什么作用
11.结合语境,按要求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钱三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回到中国去,很多人对此报以不解和惋惜。(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他始终将自己当成一块砖石,是科研中连接中央与科研者的青石板,是中国物理从无到有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无怨无悔又无比坚定地叩响未来黎明的敲门砖。(从修辞角度赏析)
12.作者为何不用“钱三强传"作为标题 请简要分析。
13.请简要分析,文中的钱三强和【链接材料】中的"邓稼先"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品质
【链接材料】——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选自《邓稼先》)
(美育)本次活动的评审长张老师告诉大家,本次“最美中国人”评选活动,也是一次大型“美 育”活动,并向大家推荐了下面有关“美育”的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果说,传统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关注人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美育更强调人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更重视人情感世界的丰沛和意义世界的建构。美育既可作为普及性的艺术人文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强调教育审美的理念与方法贯穿于全部育人活动之中。美育有别于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其载体和路径更为广泛,艺术人文经典作品的鉴赏、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体验、自然景观与历史名胜的游览等,校园之中乃至天地之间但凡有美之处,无不具有美育的意义。只有贯穿于全部育人活动中的整体性美育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涵养高雅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刊载于2023年7月18日,有删改)
材料二: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美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24名受访家长进行了调查:
(刊载于2022年6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
当前,社会呼唤高质量的儿童美育。首先要推动美育的均等化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均等的美育资源。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其次,要推进美育普惠化。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形成人人参与的美育机制。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艺术感觉,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是应对未来生活的必备素养。应当树立优质的儿童美育是人人参与的美育观,将美育的重点从学科性的知识和技能获取,转变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当前,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依旧面临美育资源不均衡、师资不足的难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美育,是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的未来,描绘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美育图景。
(刊载于2023年6月1日,有删改)
材料四:
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如今,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甲】____,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就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之作。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乙】____。近年来,馆校合作项目精彩纷呈,以开放的姿态推动美育落实落地、让艺术的种子开花结果。2022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合作开办暑期研学营,以馆校共建“美育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打造系列博物馆美育课程。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丙】____。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等,立足中华历史文脉,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拓展着大众对传统文化之美的认知。
(刊载于2023年7月16日,有改)
14.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育是一种强调教育审美的理念与方法,其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
B.有超过七成的家长认为青少年的美育重要,是因为要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
C.当前应树立人人参与的美育观,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作为美育的重点。
D.如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文化遗产都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
15.小文在整理材料四时不小心漏掉了几个句子,请你根据横线后的内容,帮他将下列句子还原到合适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重在培养兼收并蓄、融通古今的博大胸怀
②应坚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
③要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16.小诗看完这几则材料后,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向学校、家庭、教育局各提出一条关于“美育”的建议。
17.张老师提到,学校打算增加艺术课的课时,并在艺术课中融入文化遗产元素,但有家长认为这样做会挤占文化课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学校还在考虑当中。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书法
【解析】【分析】D:错误。该书法作品是行书。字形方整,横平竖直,点画完整,结构合理是楷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要求掌握常见书法字体及特点。小篆字体特点: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隶书:蚕头燕尾,左右分展。楷书:清寒硬瘦,神气充足。行书:笔断意连,潇洒自如。草书:笔意奔放,体势连绵。篆书:比较圆滑,简洁明了。
2.【答案】(1)C
(2)A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停顿与节奏;创新题型;体会现代诗歌意境;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1)C:错误。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应该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同时侧面反映出,人在逆境当中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以及勇敢坚强的品质。读的时候语气要舒缓坚定,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可。
故答案为:(1)C
(2)A
【点评】(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本题考查诗歌配乐。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感情基调。选择配乐的时候注意与诗歌感情基调相吻合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动词;形容词;比喻
【解析】【分析】A 错误,放眼,动词。共建,动词。引领,动词。丰硕,形容词。
B 错误,在是形容词。 从,到是动词。
C 错误,是比喻。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词性、修辞手法。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掌握定义能够分辨即可。2)修辞手法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4.【答案】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从词云图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有沥尽心血、卓越、当之无愧、大无畏、卓越等,这些都是对闻一多、邓稼先等这些伟大人物的高度评价,答题时结合这些人物的事迹来谈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比如: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故答案为:选择"当之无愧”“尽心血”。此次颁奖晚会中的各位获奖者,都沥尽心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回答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点要明确,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答案】《小草》这首歌曲寓意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像小草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 根据文章关键语句“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分析文章中心。
故答案为:《小草》这首歌曲寓意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像小草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答案】6.是茫茫人世盎然恒驻的心灵之露
7.图片上一个弯着腰的老人将手放在孩童的头顶,似在抚摸孩童的头,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金文的“孝”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下面的“子”字像孩童在搀扶着老人行走。形象地表达了“孝”字的内涵,即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奉养。
8.游——青游园:漫步绿树花海,亲近自然美景
【知识点】词义理解;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活动设计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⑶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环节时,环节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环节名称要简洁明了,易于识记。
6.本题考查仿写。依据“是-----的----”的形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恰当即可。
故答案为:是茫茫人世盎然恒驻的心灵之露
7.本题考查词语意义的理解。结合字体的特点,可以得知“孝”的内涵为“尊敬、奉养”。
故答案为:图片上一个弯着腰的老人将手放在孩童的头顶,似在抚摸孩童的头,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金文的“孝”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下面的“子”字像孩童在搀扶着老人行走。形象地表达了“孝”字的内涵,即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奉养。
8.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故答案为:游——青游园:漫步绿树花海,亲近自然美景
【答案】9.父亲认为"三强"这个绰号很好并以此鼓励儿子,钱三强正式改名。;钱三强在法事业达到巅峰时毅然决定回国。
10.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对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解和惋惜,衬托出钱三强不顾一切回国的决心和放弃法国优越环境的付出之大,突出表现了钱三强伟大的爱国情怀。
11.①“惊人"突出了钱三强做出回国决定的出人意料,更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钱三强谦虚的品质以及对祖国的贡献之大,抒发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12.“钱三强传"这个标题只能表明文章是钱三强的传记。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这个标题突出了钱三强对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同时,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钱三强在中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回国,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并取得丰硕成果;邓稼先意姓理名多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坚定不移地领导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们都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己为人、无私奉献以及尽职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依据”他鼓励儿子,不能光是身体强壮,还要立志争取德、智、体都强,于是,在父亲的肯定下,“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钱三强在法国的事业达到巅峰时,他毅然决定回国。这一场景描绘了钱三强在法国的事业取得成功后,他选择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父亲认为"三强"这个绰号很好并以此鼓励儿子,钱三强正式改名。钱三强在法事业达到巅峰时毅然决定回国。
10.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 文章两次提到钱三强在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主要是为了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钱三强的爱国情怀和决心。当钱三强决定回国时,他的同事们对他的决定感到不解和惋惜。这表明钱三强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和环境,选择回国为祖国服务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牺牲。通过同事们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钱三强的决定并不是轻易做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当钱三强回到祖国后,他的同事们对他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贡献表示钦佩和祝贺。这进一步衬托出钱三强回国后的努力和奉献,以及他在原子能事业上的杰出贡献。同时,这也反映出钱三强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和肯定。
故答案为: 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法国实验室的同事们对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解和惋惜,衬托出钱三强不顾一切回国的决心和放弃法国优越环境的付出之大,突出表现了钱三强伟大的爱国情怀。
11.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①中加点的“惊人"一词的表达效果。“惊人"一词用来形容钱三强做出的决定,说明这个决定是不寻常的、出人意料的。通过使用“惊人"这个词,作者强调了钱三强决定回国的不易和勇气,突出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决心。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钱三强比喻为“砖石”、“青石板”、“奠基石”和“敲门砖”,通过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三强在科研和祖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排比的修辞手法则增强了语势,强调了钱三强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让句子更加生动有力,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①“惊人"突出了钱三强做出回国决定的出人意料,更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钱三强谦虚的品质以及对祖国的贡献之大,抒发了作者对钱三强的赞美之情。
12.本题考查文章的标题。 “钱三强传”这个标题过于直接和简单,只表明文章是关于钱三强的传记,没有突出他对于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而题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则更加具体和聚焦,突出了钱三强在这个领域的特殊地位和贡献。采用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提出一个问题,读者会更加关注文章内容,探究答案的背后含义。而“钱三强传”则可能无法产生这样的效果。
故答案为:“钱三强传"这个标题只能表明文章是钱三强的传记。而"'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哪‘三强'"这个标题突出了钱三强对中国原子弹事业的贡献;同时,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钱三强和邓稼先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都表现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钱三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原子能事业的研究,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个人的安逸生活。而邓稼先则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带领团队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研制核武器,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钱三强为了研究原子能事业,长期默默无闻地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邓稼先同样也是无私奉献的代表,他一生致力于核武器研制工作,没有为自己的私利着想,为国家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故答案为: 钱三强在中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回国,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并取得丰硕成果;邓稼先意姓理名多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坚定不移地领导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们都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己为人、无私奉献以及尽职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14.C
15.③①
16.①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开展家校合作。②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③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
17.我认同学校的做法。增加艺术课的课时,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使其人格发展更健全;融入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新闻、材料类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2)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4)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4.A.有误, 原文提到“美育的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但并未明确指出“其载体和路径不如传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广泛”,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B.有误, 原文中提到家长认为美育重要是为了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儿童美育体系,但并未明确指出这是家长认为美育重要的原因,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C.正确。
D.有误, 原文中提到“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都是美育的载体”,但并未明确指出这些文化遗产都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可知是 :要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依据” 根据馆藏文物《千里江山图卷》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就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之作。利用文化遗产开展美育, “可知是 重在培养兼收并蓄、融通古今的博大胸怀 ,
故答案为: ③①②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美好氛围的家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创造力。家长可以通过摆放艺术品、种植花草、音乐欣赏等方式来美化家庭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艺术活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开展艺术教育。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这是因为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还涉及到对学生审美、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了解和体验美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生的美育教育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派遣专业的美育教师去这些地区可以帮助当地学生更好地了解美育,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对当地教育的支持和补充,有助于提高当地教育的整体水平。
故答案为: ①学校:完善美育教育机制,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开展家校合作。②家庭:注重家庭环境的美化与艺术教育,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③教育局:派遣相关的美育教师去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美育教育。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我支持学校增加艺术课课时并在其中融入文化遗产元素的做法。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全面发展的平衡方案。
故答案为: 我认同学校的做法。增加艺术课的课时,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浩瀚的精神世界,使其人格发展更健全;融入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