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8 11:49:14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驻扎在利比里亚的中国维和部队,是唯一敢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非洲开油罐车的运输部队。关于维和部队,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
B.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
C.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
D.维和部队拥有优先于主权国家的军事权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简称,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维和部队的权力不能优先于主权国家的军事权,D符合题意;
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表述正确,排除A;
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表述正确,排除B;
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表述正确,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此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信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此界....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5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B符合题意;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没有关系,排除A;
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题干信息未说明,排除C;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面对国家之间的冲突局势,我国政府始终认为“一是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坚持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这表明我国.(  )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B.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C.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D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一是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坚持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可知,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4.“男女平等”(见右下图)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和要求,对于这一要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由于性别差异,不应该实现平等
B.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
C.实现完全平等,还需要社会不断努力
D.家庭束缚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唯一障碍
【答案】C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由于性别差异,不应该实现平等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说法绝对,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男女平等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和要求”可知,实现完全平等,还需要社会不断努力,C项符合题意;
D:家庭束缚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唯一障碍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5.大众汽车(VOLKSWAGEN)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业务遍及27个国家。这一企业现象表明(  )
A.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 B.世界各国贫富差距逐步减小
C.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发展 D.培育品牌是国家发展的重心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大众汽车(VOLKSWAGEN)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业务遍及27个国家。”可知,材料中的大众汽车公司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业务遍及27个国家,这体现了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A符合题意;
世界各国贫富差距逐步减小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
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培育品牌是国家发展的重心,说法错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位期间,曾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之所以提出这一口号,是因为(  )
A.美国受到“9●11”事件的刺激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 D.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美国受到“9·11”事件的刺激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所以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是因为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C项符合题意;
D: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的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7.2017年11月13日《生物科学)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称,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恐怖主义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贫富分化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可知,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环境恶化问题,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毒品泛滥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环境恶化问题。
8.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全人类要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常见的生态问题有(  )
①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
②森林资源被乱砍滥伐
③污染浪费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④过度使用燃料,加剧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常见的生态问题。
9.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这说明互联网(  )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可知,互联网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C: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C项不符合题意;
D: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0.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些原因包括(  )
①民族矛盾②不结盟运动③宗教纷争④地区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D: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准确记忆,难度中等。
1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形势发展总体走向级和,但仍然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这一发展阶段的前置背景是(  )
A.冷战阶段的结束 B.多极化世界已完全形成
C.两极格局正式开启 D.超级大国的力量被遏制
【答案】A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A项符合题意;
B:多极化世界已完全形成表述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1955年成立华约,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超级大国的力量被遏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准确记忆,难度中等。
12.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  )
A.二十国集团、联合国 B.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 D.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符合题意;
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
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二者都是经济组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金融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难度较低,熟练掌握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评价即可。
13.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一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可知,支配世界的力量呈现了多元化,说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符合题意;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说法绝对,B项不符合题意;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说法绝对,C项不符合题意;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4.英国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道:“过去我认为是男人单独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这句话说明了(  )
A.英国政治上的民主是经过不断的斗争逐渐扩大的
B.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的权利越来越多
C.英国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当时妇女已取得广泛的普选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高了
【答案】C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英国政治上的民主是经过不断的斗争逐渐扩大的,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的权利越来越多,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可知,英国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当时妇女已取得广泛的普选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15.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这表明(  )
A.歧视妇女的现象已经消除
B.妇女可以拥有与男性公民一样的权利
C.杜绝了男女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现象
D.实现了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
【答案】B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歧视妇女的现象已经消除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可知,妇女地位提高,可以拥有与男性公民一样的权利,B项符合题意;
C:杜绝了男女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现象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实现了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16.(2024九下·期末)下列属于信息时代的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B.美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通过电子书籍等形式使未成年人享有无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
D.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妇女获得更多技能,就业率持续提升
【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属于积极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美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属于消极影响,B项符合题意;
C:通过电子书籍等形式使未成年人享有无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属于积极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D: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妇女获得更多技能,就业率持续提升属于积极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信息时代的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影响。
17.(2024九下·期末)人口、粮食、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维护本国利益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优先发展农业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人口、粮食、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和结合所学可知,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问题,C项符合题意;
D:转向海外投资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措施。
18.(2024九下·期末)有学者表示,美国对偌大的世界和诸多事务表现出力不从心,欧盟不会解体,俄罗斯的军事等各方实力堪称“一极”,新兴经济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势头不容忽视。该学者最想表达的是……(  )
A.美国已丧失大国地位 B.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D.俄罗斯是第一军事强国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美国已丧失大国地位,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美国对偌大的世界和诸多事务表现出力不从心,欧盟不会解体,俄罗斯的军事等各方实力堪称“一极”,新兴经济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势头不容忽视。”可知,美国不能一家独大,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俄罗斯是第一军事强国,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准确掌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9.(2024九下·期末)以下为部分世博会的举办情况列表,对表格内容补充正确的是...(  )
A.(①内燃机②飞机③长途电话 B.①蒸汽机车②汽车③智能手机
C.①蒸汽轮船②电脑③白炽灯泡 D.①发电机②电报③网上教育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主要科技成果是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等,190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等国发明汽车、飞机等,到了2010年,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智能化兴起得到发展,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出这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来回答。
20.30多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我国维和官兵行动的目的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打击区域性霸权主义
C.促进地区间社会发展 D.解决双边的贸易争端
【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简称维和部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打击区域性霸权主义 ,不是维和部队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 促进地区间社会发展 ,属于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
D. 解决双边的贸易争端 ,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需要学生识记维和部队的目的。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的全球“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的因素。
(2)对于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 简要说明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反全球化”: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知识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和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到实行新政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等因素使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世界。
(2)本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如果赞同,就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就从当今世界存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等方面回答。
(3)认识“全球化”,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回答;认识“反全球化”也要从利弊两方面回答。对于这两种历史发展趋势,要辩证地分析和评价。
故答案为:
(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2) 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反全球化”: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全球化的认识。
22.(2023·盐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国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它导致了旧制度的变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要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改编)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政府首脑在克里米亚半岛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同盟国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但有关中国的条款却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李春放《雅尔塔会议与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改编)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旧制度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该会议的名称并概括其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引发俄乌冲突的历史事件及各国家(组织)态度体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缓和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看法。
【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的行动,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安排;侵犯了中国等弱国的利益,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3)克里米亚公投。多极化趋势。
(4)加强国际协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各国一律平等的原则。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驻扎在利比里亚的中国维和部队,是唯一敢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非洲开油罐车的运输部队。关于维和部队,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
B.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
C.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
D.维和部队拥有优先于主权国家的军事权
2.“此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信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此界....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5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面对国家之间的冲突局势,我国政府始终认为“一是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坚持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这表明我国.(  )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B.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C.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男女平等”(见右下图)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和要求,对于这一要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由于性别差异,不应该实现平等
B.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
C.实现完全平等,还需要社会不断努力
D.家庭束缚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唯一障碍
5.大众汽车(VOLKSWAGEN)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业务遍及27个国家。这一企业现象表明(  )
A.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 B.世界各国贫富差距逐步减小
C.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发展 D.培育品牌是国家发展的重心
6.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位期间,曾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之所以提出这一口号,是因为(  )
A.美国受到“9●11”事件的刺激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 D.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7.2017年11月13日《生物科学)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称,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
8.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全人类要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常见的生态问题有(  )
①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
②森林资源被乱砍滥伐
③污染浪费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④过度使用燃料,加剧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这说明互联网(  )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些原因包括(  )
①民族矛盾②不结盟运动③宗教纷争④地区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形势发展总体走向级和,但仍然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这一发展阶段的前置背景是(  )
A.冷战阶段的结束 B.多极化世界已完全形成
C.两极格局正式开启 D.超级大国的力量被遏制
12.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  )
A.二十国集团、联合国 B.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 D.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3.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一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14.英国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道:“过去我认为是男人单独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这句话说明了(  )
A.英国政治上的民主是经过不断的斗争逐渐扩大的
B.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的权利越来越多
C.英国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当时妇女已取得广泛的普选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高了
15.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这表明(  )
A.歧视妇女的现象已经消除
B.妇女可以拥有与男性公民一样的权利
C.杜绝了男女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现象
D.实现了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
16.(2024九下·期末)下列属于信息时代的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B.美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通过电子书籍等形式使未成年人享有无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
D.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妇女获得更多技能,就业率持续提升
17.(2024九下·期末)人口、粮食、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18.(2024九下·期末)有学者表示,美国对偌大的世界和诸多事务表现出力不从心,欧盟不会解体,俄罗斯的军事等各方实力堪称“一极”,新兴经济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势头不容忽视。该学者最想表达的是……(  )
A.美国已丧失大国地位 B.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D.俄罗斯是第一军事强国
19.(2024九下·期末)以下为部分世博会的举办情况列表,对表格内容补充正确的是...(  )
A.(①内燃机②飞机③长途电话 B.①蒸汽机车②汽车③智能手机
C.①蒸汽轮船②电脑③白炽灯泡 D.①发电机②电报③网上教育
20.30多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我国维和官兵行动的目的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打击区域性霸权主义
C.促进地区间社会发展 D.解决双边的贸易争端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的全球“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的因素。
(2)对于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 简要说明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认识。
22.(2023·盐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国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它导致了旧制度的变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要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改编)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政府首脑在克里米亚半岛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同盟国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但有关中国的条款却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李春放《雅尔塔会议与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改编)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旧制度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该会议的名称并概括其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引发俄乌冲突的历史事件及各国家(组织)态度体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缓和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简称,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维和部队的权力不能优先于主权国家的军事权,D符合题意;
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的军事人员,表述正确,排除A;
维和部队是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表述正确,排除B;
维和部队的作用是恢复或维持冲突地区和平,表述正确,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B符合题意;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没有关系,排除A;
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题干信息未说明,排除C;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一是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坚持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可知,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4.【答案】C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由于性别差异,不应该实现平等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说法绝对,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男女平等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和要求”可知,实现完全平等,还需要社会不断努力,C项符合题意;
D:家庭束缚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唯一障碍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5.【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大众汽车(VOLKSWAGEN)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业务遍及27个国家。”可知,材料中的大众汽车公司是一家德国汽车跨国公司,业务遍及27个国家,这体现了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A符合题意;
世界各国贫富差距逐步减小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
社会就业的多元化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培育品牌是国家发展的重心,说法错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美国受到“9·11”事件的刺激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所以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是因为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C项符合题意;
D: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的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7.【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恐怖主义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贫富分化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可知,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环境恶化问题,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毒品泛滥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环境恶化问题。
8.【答案】D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人口过快增长带来沉重压力不属于生态问题,①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常见的生态问题。
9.【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可知,互联网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C: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C项不符合题意;
D:互联网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错误③,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0.【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D: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②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准确记忆,难度中等。
11.【答案】A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A项符合题意;
B:多极化世界已完全形成表述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1955年成立华约,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超级大国的力量被遏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准确记忆,难度中等。
12.【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符合题意;
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
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二者都是经济组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金融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难度较低,熟练掌握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评价即可。
13.【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可知,支配世界的力量呈现了多元化,说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符合题意;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说法绝对,B项不符合题意;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说法绝对,C项不符合题意;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4.【答案】C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英国政治上的民主是经过不断的斗争逐渐扩大的,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的权利越来越多,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必须同样依赖。”可知,英国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当时妇女已取得广泛的普选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15.【答案】B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解析】【分析】A:歧视妇女的现象已经消除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可知,妇女地位提高,可以拥有与男性公民一样的权利,B项符合题意;
C:杜绝了男女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现象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实现了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妇女地位的提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16.【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属于积极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美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属于消极影响,B项符合题意;
C:通过电子书籍等形式使未成年人享有无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属于积极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D: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妇女获得更多技能,就业率持续提升属于积极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信息时代的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影响。
17.【答案】C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维护本国利益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优先发展农业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人口、粮食、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和结合所学可知,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问题,C项符合题意;
D:转向海外投资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措施。
18.【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美国已丧失大国地位,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美国对偌大的世界和诸多事务表现出力不从心,欧盟不会解体,俄罗斯的军事等各方实力堪称“一极”,新兴经济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势头不容忽视。”可知,美国不能一家独大,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俄罗斯是第一军事强国,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准确掌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主要科技成果是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等,190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等国发明汽车、飞机等,到了2010年,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智能化兴起得到发展,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出这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来回答。
20.【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简称维和部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打击区域性霸权主义 ,不是维和部队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 促进地区间社会发展 ,属于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
D. 解决双边的贸易争端 ,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需要学生识记维和部队的目的。
21.【答案】(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反全球化”: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知识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和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到实行新政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等因素使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世界。
(2)本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如果赞同,就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就从当今世界存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等方面回答。
(3)认识“全球化”,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回答;认识“反全球化”也要从利弊两方面回答。对于这两种历史发展趋势,要辩证地分析和评价。
故答案为:
(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2) 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反全球化”: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全球化的认识。
22.【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的行动,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安排;侵犯了中国等弱国的利益,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3)克里米亚公投。多极化趋势。
(4)加强国际协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各国一律平等的原则。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