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8 16:40:08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拉丁美洲是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的美洲地区,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拉丁语源自印第安人 B.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两种语言通过新航路得以传播 D.美国独立战争推动文化传播
2.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彼得一世改革中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3.作为同时代的产物,1861年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奴隶们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
4.与玻利瓦尔有关的历史情境是(  )
A.率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者
B.领导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C.率领起义军打败了西班牙军队
D.领导阿根廷、秘鲁的独立运动
5.史载,德川氏族的权力和封地被剥夺,其地位为萨长诸氏族所取代,并以新的明治天皇名义控制了全国。这一过程史称(  )
A.“王政复古” B.明治维新
C.光荣革命 D.幕府新政
6.1894年,日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同时日本赢得了侵略中国的胜利。这表明(  )
A.改革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B.改革没有彻底根除残余,日本依然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
C.英国和美国放弃对亚洲国家的殖民掠夺,转而扶持发展
D.日本倡导废藩置县的政治举措,期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
7.“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演说中“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  )
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B.南方种植园经济
C.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 D.南方农奴制经济
8.“沙皇”一词来自拉丁语,意即“皇帝”。最早采用“沙皇”称号的俄国统治者是(  )
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伊凡四世 D.亚历山大二世
9.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对“带来更多的东西"最好的诠释是(  )
A.欧洲国家的军事援助 B.获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C.刺激_工商业的新发展 D.赢得南方军队的拥护
10.1861年的马纳萨斯会战中,北方军队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而南方军队早已列阵相迎,在相持后,预先埋伏的南军援军赶到,发起反攻,北军一触即溃。此段记述可以说明(  )
①北方军事准备不足②北方缺少援军③南方军队蓄谋已久④政府效率低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0九下·平定月考)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  )
A.独立与统一 B.独立与民主 C.改革与人权 D.人权与新政
12.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废除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工业化建设
13.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14.“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材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维护了农民阶级利益
15.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林尔零宣称" (1861年的农奴)解放是种欺骗”的历史事件是 (  )
A.十月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修
16.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发表《脱亚论》,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的进程。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措施是(  )
A.部民收归国有 B.实施“废藩置县”
C.提倡“文明开化” D.对外侵略扩张
17.(2020九下·复兴月考)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8.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19.(2019九下·中山模拟)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之一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国民平等
20.(2019九下·镇原期中)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有改动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22.(2024九下·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变成了世界强国。”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货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1)材料一中,为何对彼得大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请结合材料二予以具体说明。
(2)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指出材料四中反映的事件及其领导人,并说出这一事件是何种性质的改革。
(4)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在材料四中找出相关证据并加以解读。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材料二】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货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间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三】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废除了旧的薄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
一一沐涛、李宏图等《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概括材料一中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
(2)材料二中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这场变革的正确认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1862年5月20日,政府法规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都可在西部地区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宅地上连续耕种5年,土地即归个人所有。该法律文件颁布后的三十年间,西部大量荒芜的、闲置的、无主的土地得到了开脣。1850-1900年间,耕地面积从原有的2.93亿英亩增加到8.38亿英亩。1863年1月1日,政府颁布的新法令消灭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南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改动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政治主张及目的分别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 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探究“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4)有人说,美国内战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意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说出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是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因此,拉丁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项正确,排除C项;
拉丁语是从罗马语发展而来的,排除A项;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北美洲,与拉丁美洲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殖民掠夺的认识。
2.【答案】A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在军事方面,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大大提高了俄国军队的战斗力,故选A项。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经济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文教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
彼得一世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1862年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由此可知,两者的共同点是奴隶们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故选D项。
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升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
“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只是解放黑奴为自由人,排除B项。
俄国对外战争失败,暴露农奴制的问题,美国则是为扭转内战局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C项正确;
华盛顿率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者,排除A项;
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排除B项;
圣马丁领导阿根廷、秘鲁的独立运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玻利瓦尔相关知识的掌握。
5.【答案】A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德川氏族的权力和封地被剥夺,其地位为萨长诸氏族所取代,并以新的明治天皇名义控制了全国”,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故选A项。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宣布日本开始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与日本“王政复古”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幕府统治权力被剥夺,与幕府新政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日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收回了国家权益,根据“1894年,日本赢得了侵略中国的胜利”,由此表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增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选A项。
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日本争取独立自主,并非是英国和美国放弃对亚洲国家的殖民掠夺,排除C项。
日本实施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新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但南方却盛行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人奴隶劳动,所以,“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南方种植园经济,故选B项。
“半奴隶”经济形式是南方使用黑奴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并非方资本主义工商业,排除A项。
“半奴隶”经济形式是指南方种植园经济,不是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排除C项。
南方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并不是农奴制经济,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方种植园经济,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伊凡四世执政时期最先采用了“沙皇”的,强化了专制统治,故选C项。
尼古拉一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并不是最早采用者,排除A项。
彼得一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 推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排除B项。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推行改革,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沙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俄国“沙皇”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对比评价华盛顿、林肯对美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结合所学可知,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林肯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所以“.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表明解放黑人奴隶有利于争取人民的支持,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从而扭转了战局,故选B项。
争取欧洲国家的军事援助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材料中林肯主张解放奴隶没有关联,排除A项。
材料表明解放黑奴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没有体现工商业的新发展,排除C项。
材料表明解放黑奴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不是赢得南方军队的拥护,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861年的马纳萨斯会战中,北方军队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而南方军队早已列阵相迎,在相持后,预先埋伏的南军援军赶到,发起反攻,北军一触即溃”,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南北战争初期,由于南军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而北方军事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导致北方在军事上节节失利,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②④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排除含有②④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国内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美国内战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姿势可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独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和美国内战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因此:
ABC与拉美独立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拉美的独立运动,难度不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即可作答。
14.【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民没有获得多少政治权利,就连基本的土地也要花钱购买,说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
AB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5.【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作答。
16.【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日本“脱亚入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
ABD表述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C表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较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7.【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8.【答案】D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亨利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1857-1859年,印度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起因是“涂油子弹事件”,起义席卷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城市,同时受到了本国封建王公的支持,1858年章西女女王牺牲后,起义部队化解成无数小部分,最终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反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印度反殖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影响是题干材料旨在表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印度民族起义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19.【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井上馨说的话表明其主张日本向欧美学习。根据所学可知,井上馨等学者志士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认识到了在幕府的封建统治下国家不可能获得民族独立,进而广泛宣传西方近代化思想,倒幕运动便在这一背景下爆发并获得成功,倒幕派随后尊奉明治天皇并实行近代化改革,这一改革即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通过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近代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的民族危机,并使日本走上近代化,成为亚洲的强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0.【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颁布了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文献,对以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分析。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弄懂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内容影响等,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一一对照。
21.【答案】(1)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自救运动:中国——洋务 运动;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推行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以图“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根据材料二“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结合所学可知,农奴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根据材料二“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材料表明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办了洋务运动,俄国推行了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故答案为:
(1)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自救运动:中国——洋务 运动;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
结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的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洋务运动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22.【答案】(1)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信息: 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问题: 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事件: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领导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材料四中“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 $2 \sim 3$ 倍的椟金” “付出的赎金高达 20 亿卢布”说明农民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 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 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 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假若能够写出沙皇政府需要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冲突,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亦可)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彼得大帝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根据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和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根据所学知,该学者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材料四“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可知,1861年农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奴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故答案为:
(1)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明: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信息:19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问题: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事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领导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材料四中“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说明农民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假若能够写出沙皇政府需要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冲突,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亦可)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23.【答案】(1)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明治维新。
(3)措施: 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一方面,日本的改革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中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一方面 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
故答案为:(1) 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明治维新
(3)措施: 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 一方面,日本的改革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点评】(1)(3)属于同一类型,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注意一定要紧贴材料信息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对明治维新进行评价,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回答。
24.【答案】(1)“他”: 林肯。政治主张: 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同意。理由: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的政治主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是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前,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联邦政府颁布的 《宅地法》;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之后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 ,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 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说 美国内战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意义;
故答案为:(1)“他”: 林肯。政治主张: 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
(2)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 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 同意。理由: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在准确记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拉丁美洲是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的美洲地区,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拉丁语源自印第安人 B.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两种语言通过新航路得以传播 D.美国独立战争推动文化传播
【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是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因此,拉丁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项正确,排除C项;
拉丁语是从罗马语发展而来的,排除A项;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北美洲,与拉丁美洲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殖民掠夺的认识。
2.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彼得一世改革中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在军事方面,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大大提高了俄国军队的战斗力,故选A项。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经济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文教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
彼得一世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
3.作为同时代的产物,1861年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奴隶们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
【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1862年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由此可知,两者的共同点是奴隶们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故选D项。
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升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
“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只是解放黑奴为自由人,排除B项。
俄国对外战争失败,暴露农奴制的问题,美国则是为扭转内战局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4.与玻利瓦尔有关的历史情境是(  )
A.率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者
B.领导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C.率领起义军打败了西班牙军队
D.领导阿根廷、秘鲁的独立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C项正确;
华盛顿率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者,排除A项;
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排除B项;
圣马丁领导阿根廷、秘鲁的独立运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玻利瓦尔相关知识的掌握。
5.史载,德川氏族的权力和封地被剥夺,其地位为萨长诸氏族所取代,并以新的明治天皇名义控制了全国。这一过程史称(  )
A.“王政复古” B.明治维新
C.光荣革命 D.幕府新政
【答案】A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德川氏族的权力和封地被剥夺,其地位为萨长诸氏族所取代,并以新的明治天皇名义控制了全国”,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故选A项。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宣布日本开始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与日本“王政复古”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幕府统治权力被剥夺,与幕府新政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维新,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6.1894年,日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同时日本赢得了侵略中国的胜利。这表明(  )
A.改革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B.改革没有彻底根除残余,日本依然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
C.英国和美国放弃对亚洲国家的殖民掠夺,转而扶持发展
D.日本倡导废藩置县的政治举措,期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日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收回了国家权益,根据“1894年,日本赢得了侵略中国的胜利”,由此表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增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选A项。
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日本争取独立自主,并非是英国和美国放弃对亚洲国家的殖民掠夺,排除C项。
日本实施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明治新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7.“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演说中“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  )
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B.南方种植园经济
C.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 D.南方农奴制经济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但南方却盛行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人奴隶劳动,所以,“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南方种植园经济,故选B项。
“半奴隶”经济形式是南方使用黑奴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并非方资本主义工商业,排除A项。
“半奴隶”经济形式是指南方种植园经济,不是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排除C项。
南方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并不是农奴制经济,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方种植园经济,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8.“沙皇”一词来自拉丁语,意即“皇帝”。最早采用“沙皇”称号的俄国统治者是(  )
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伊凡四世 D.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伊凡四世执政时期最先采用了“沙皇”的,强化了专制统治,故选C项。
尼古拉一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并不是最早采用者,排除A项。
彼得一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 推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排除B项。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沙皇”的继任者,推行改革,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国“沙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俄国“沙皇”的相关史实。
9.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对“带来更多的东西"最好的诠释是(  )
A.欧洲国家的军事援助 B.获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C.刺激_工商业的新发展 D.赢得南方军队的拥护
【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对比评价华盛顿、林肯对美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结合所学可知,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林肯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所以“.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表明解放黑人奴隶有利于争取人民的支持,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从而扭转了战局,故选B项。
争取欧洲国家的军事援助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材料中林肯主张解放奴隶没有关联,排除A项。
材料表明解放黑奴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没有体现工商业的新发展,排除C项。
材料表明解放黑奴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不是赢得南方军队的拥护,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0.1861年的马纳萨斯会战中,北方军队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而南方军队早已列阵相迎,在相持后,预先埋伏的南军援军赶到,发起反攻,北军一触即溃。此段记述可以说明(  )
①北方军事准备不足②北方缺少援军③南方军队蓄谋已久④政府效率低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861年的马纳萨斯会战中,北方军队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而南方军队早已列阵相迎,在相持后,预先埋伏的南军援军赶到,发起反攻,北军一触即溃”,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南北战争初期,由于南军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而北方军事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导致北方在军事上节节失利,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②④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排除含有②④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国内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美国内战的相关史实。
11.(2020九下·平定月考)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  )
A.独立与统一 B.独立与民主 C.改革与人权 D.人权与新政
【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姿势可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独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和美国内战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废除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工业化建设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因此:
ABC与拉美独立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拉美的独立运动,难度不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即可作答。
14.“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材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维护了农民阶级利益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民没有获得多少政治权利,就连基本的土地也要花钱购买,说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
AB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5.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林尔零宣称" (1861年的农奴)解放是种欺骗”的历史事件是 (  )
A.十月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修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作答。
16.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发表《脱亚论》,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的进程。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措施是(  )
A.部民收归国有 B.实施“废藩置县”
C.提倡“文明开化” D.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日本“脱亚入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
ABD表述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C表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较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7.(2020九下·复兴月考)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8.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亨利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1857-1859年,印度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起因是“涂油子弹事件”,起义席卷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城市,同时受到了本国封建王公的支持,1858年章西女女王牺牲后,起义部队化解成无数小部分,最终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反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印度反殖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影响是题干材料旨在表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印度民族起义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19.(2019九下·中山模拟)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之一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国民平等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井上馨说的话表明其主张日本向欧美学习。根据所学可知,井上馨等学者志士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认识到了在幕府的封建统治下国家不可能获得民族独立,进而广泛宣传西方近代化思想,倒幕运动便在这一背景下爆发并获得成功,倒幕派随后尊奉明治天皇并实行近代化改革,这一改革即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通过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近代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的民族危机,并使日本走上近代化,成为亚洲的强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0.(2019九下·镇原期中)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颁布了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文献,对以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分析。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弄懂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内容影响等,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一一对照。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有改动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答案】(1)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自救运动:中国——洋务 运动;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推行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以图“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根据材料二“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结合所学可知,农奴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根据材料二“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材料表明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办了洋务运动,俄国推行了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故答案为:
(1)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自救运动:中国——洋务 运动;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
结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的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洋务运动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22.(2024九下·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变成了世界强国。”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货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1)材料一中,为何对彼得大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请结合材料二予以具体说明。
(2)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指出材料四中反映的事件及其领导人,并说出这一事件是何种性质的改革。
(4)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在材料四中找出相关证据并加以解读。
【答案】(1)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信息: 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问题: 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事件: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领导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材料四中“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 $2 \sim 3$ 倍的椟金” “付出的赎金高达 20 亿卢布”说明农民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 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 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 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假若能够写出沙皇政府需要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冲突,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亦可)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彼得大帝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根据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和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根据所学知,该学者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材料四“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可知,1861年农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奴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故答案为:
(1)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彼得大帝改革中提倡人产学习本文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图二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明:彼得大帝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既推动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其经济、军事实力。
(2)信息:19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问题: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事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领导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材料四中“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说明农民虽然获得自由并可以得到份地,但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款,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两者勾结起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假若能够写出沙皇政府需要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冲突,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亦可)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材料二】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货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间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三】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废除了旧的薄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
一一沐涛、李宏图等《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概括材料一中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
(2)材料二中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这场变革的正确认识。
【答案】(1)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明治维新。
(3)措施: 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一方面,日本的改革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中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一方面 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
故答案为:(1) 当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 造成了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明治维新
(3)措施: 以西方为榜样,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 一方面,日本的改革顺应了瓷本主义世界发展潮流, 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国军国主义色彩深厚,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点评】(1)(3)属于同一类型,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注意一定要紧贴材料信息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对明治维新进行评价,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回答。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1862年5月20日,政府法规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都可在西部地区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宅地上连续耕种5年,土地即归个人所有。该法律文件颁布后的三十年间,西部大量荒芜的、闲置的、无主的土地得到了开脣。1850-1900年间,耕地面积从原有的2.93亿英亩增加到8.38亿英亩。1863年1月1日,政府颁布的新法令消灭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南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改动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政治主张及目的分别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 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探究“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4)有人说,美国内战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意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说出理由。
【答案】(1)“他”: 林肯。政治主张: 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同意。理由: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的政治主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是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前,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联邦政府颁布的 《宅地法》;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之后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 ,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 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说 美国内战是第二次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意义;
故答案为:(1)“他”: 林肯。政治主张: 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目的: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奴隶制的存废。
(2)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 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 (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 (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4) 同意。理由: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在准确记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