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5 12:58:48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同学搜集了有关艰苦奋斗品质的材料想要展示在文化墙上,但不小心弄乱了顺序。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要敢于同自己较劲。把同自己较劲付诸实践,就可能超越自我。然而现实中, , 。 , , 。
①勇于在充满挑战的环境里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②在锻造与重塑中实现境界的升华
③这是不愿经受磨砺、害怕遭遇失败的表现
④同自己较劲,就要敢于走出“舒适区”
⑤有的人口号喊得响,却总是不见行动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④①②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句子④提出了“同自己较劲”的概念,接着句子①解释了如何“同自己较劲”,即勇于挑战和锻炼。然后,句子②说明了通过这种较劲可以达到的境界升华。最后,句子⑤和③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同自己较劲”的态度进行了评价。这个顺序逻辑清晰,从提出概念到具体实践,再到境界的升华,最后进行评价,符合一般的论述文结构。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2.【梳理维度四:学习常识,了解背景】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合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B.骈句和散句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两种句式,《陋室铭》以骈句为主,《爱莲说》则以散句为主。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答案】A
【知识点】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A:错误。唐宋八大家没有刘禹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小言提前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请你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木兰诗》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点明了诗歌的主人公,“诗”交代了文章体裁。
B.《木兰诗》中所写的“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C.《乐府诗集》是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
D.《木兰诗》又名《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答案】A
【知识点】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二、语言表达
4.(中考新考法·提供示范性支架)同学们准备进行写作实践,请你参考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描写
示例:春风——春风,轻轻地吹红了树上的桃花,柔柔地吹绿了地上的小草,暖暖地吹醒了沉睡的燕子。
备选词语:秋雨 雪花 湖水
【答案】秋雨——秋雨,轻轻地敲开了秋天的大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吹过来,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注意题目要求,仿写参考格式即可。如秋雨,轻轻地带来了秋的气息,为大地洒上了滋养的肥力,让人有了一个丰收年。
雪花,轻轻地带来了冬的气息,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滋养着肥沃的土地。
湖水,轻轻地吹皱一池湖水,打湿了前来喝水的河马的脸,让它倍觉清凉。
故答案为:秋雨——秋雨,轻轻地敲开了秋天的大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吹过来,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5.(中考新考法·做批注)阅读课上,你们组成员运用做批注的形式对搜集到的句子进行品析,请你将批注补充完整。
(1)白天,花园里可热闹了,花儿和蜜蜂一起唱歌,小草随风一起跳舞。但是等到月亮出来,花园里就变得安静了。
批注:从“    “   ”这两个动词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2)树上熟了的李子在风中晃悠着,黄的,晶莹剔透;红的,红得发紫,如紫玉般稠密地垂挂在枝头;青的,色泽翠亮,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品尝。
批注: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历史不容忘却,往昔历历在目。我们怎能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批注:由“怎能”这一疑问    (词性)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答案】(1)唱歌;跳舞
(2)比喻
(3)副词;反问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比喻;拟人;反问
【解析】【分析】(1)花儿和蜜蜂一起唱歌,小草随风一起跳舞,拟人,赋予花儿和蜜蜂、小草人的情态和动作。
(2)如紫玉般,比喻。生动的写出了李子成熟的颜色样子。
(3)怎能,副词。我们怎能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是反问句。
故答案为:(1)唱歌、跳舞
(2) 比喻
(3)副词。反问句。
【点评】(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词语词性、修辞手法。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掌握定义能够分辨即可。2)修辞手法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6.【活动感悟】报告会结尾,语文老师向大家拓展了有关古人的一些其他“雅趣",如“对弈”“焚香"“寻幽"等,提倡同学们课外多参与。有同学说,这些都是古人的爱好,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做这些没什么用处。请你进行反驳。
【答案】这些“雅趣”自古传承而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人的审美意趣,我们现在进行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获得放松,还能够涵养情操、净化心灵、提升自我。比如焚香静坐可以让我们抚平心中的烦乱;对弈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专注力;寻幽可以消除心中杂念,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知识点】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理由注意言之合理,如这些“雅趣",古人一直传承至今,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这些活动让人感受到古人乐趣的同时,也是在放松身体,净化心灵。如“对弈”让人注意力集中;“焚香"让人排除心中杂念。我们应该多参加。
故答案为:这些“雅趣”自古传承而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人的审美意趣,我们现在进行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获得放松,还能够涵养情操、净化心灵、提升自我。比如焚香静坐可以让我们抚平心中的烦乱;对弈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专注力;寻幽可以消除心中杂念,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点评】本题考查个人看法。注意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结合自身经历谈对古人“雅趣”的看法,态度要积极向上,言之合理。
三、综合题
情境剧本表演:班级准备开展《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 以下是课本剧中的一个片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要点: 分析人物对话, 把提人物形象)
片段一
孙权:____(神态)吕蒙,你现在都当权管事了, 不能再不学习啊!
吕蒙: (推能) 主公, 军中的事务那么多,我哪有空呵!
孙权: ____ (动作、神态) 我难道是想让你专门研究学问、当学官吗? 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各类书籍, 了解下历史罢了。
吕蒙: (无奈) 那好吧。
片段二
鲁肃: ____ (表情)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初的你了!
吕蒙: ____(神态、心理)
7. 请根据文章内容, 将课本剧片段补充完整。
8. 你想要饰演吕蒙这一人物角色, 请你在发表竞选发言时分析吕蒙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案】7.严肃摇头;语重心长;惊讶坦然;自豪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8.吕蒙是一个非常听劝且执行力强的人。他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极大的自我提升,以至于鲁肃都感叹他不是“吴下阿蒙”了。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人物对话的内容分析人物的神态。
故答案为:严肃摇头;语重心长;惊讶坦然;自豪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8.本题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依据“ 蒙乃始就学。 ”鲁肃的语言“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知吕蒙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吕蒙是一个非常听劝且执行力强的人。他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极大的自我提升,以至于鲁肃都感叹他不是“吴下阿蒙”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①,房舍亦然。处士②之庐,难免卑阻,然卑者不能耸之使高,随者不能扩之使广,而污秽者、充塞者则能去之使净,净则卑③者高而隘④者广矣。吾贫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虽债而食,赁而居,总未尝稍污其座。性嗜花竹,而购之无资,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奉,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
(选自《闲情偶寄·房舍第一》,有删减)
【注释】①燠(yù):热,暖。②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③卑:低,与“高”相反。④隘:狭窄。
9.(中考新考法·提供策略支架)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中语句 方法指引 释义
总未尝稍污其座 迁移课内法:尝射于家 ⑴   
性嗜花竹 语境推断法:结合句意 ⑵    
而购之无资 查阅词典法:①财物,钱财;②资历,资望;③资质,禀赋 ⑶    (只填序号)
以娱耳目 成语助记法:老莱娱亲 ⑷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处士之庐 学而时习之
B.隘者广矣 同予者何人
C.而我怡然自得也 思而不学则殆
D.人则笑之 以身作则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
②吾貧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
12.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居所体现居室主人生活态度的。
【答案】9.曾经;爱好;⑦;使……欢乐
10.C
11.①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
②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
12.本文通过描写居所简陋低窄却干净无污、环境清幽,体现了居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衣服宝贵在夏季凉冬季暖,房屋也是一样。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的房屋,难免低且狭窄,然而低的地方不能让它高耸使它变得高大,狭窄的地方不能扩展使它变得宽广,但污秽的地方、堆塞的地方则能打扫疏通使它变得干净,干净了就(会使)低的地方(显得)高大、狭窄的地方(显得)宽广。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虽然借债度日,租赁而居,(但)房子都未曾稍有污染。(我)天性爱好花和竹,但没有钱财购买,有时忍耐一整个冬天的严寒,省下口中食、身上衣的费用,(买来花和竹)使视听欢乐。人家就笑我(这样做),但是我怡然自得。
9.①句意为:房子都未曾稍有污染。
②句意为:天性爱好花和竹。
③句意为:但没有钱财购买。
④句意为:使视听欢乐。
故答案为:曾经;爱好;⑦;使……欢乐
10.A.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B.……的地方/……的人
C.相同,表转折。
D.表顺承/准则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犹,如同;处,住所。
故答案为:①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
②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房屋环境:" 污秽者充塞者则能去之使净。"和房屋装饰:"性嗜花竹,以娱耳目。"可知主人的人生态度。
故答案为:本文通过描写居所简陋低窄却干净无污、环境清幽,体现了居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语文老师推荐了下面两篇文言文,让大家感受并传承古人的勤学精神。请你阅读并完成 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①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②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③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释】①更适:改嫁。②戚同文:五代至北宋初年教育家。③糜(mi):粥。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往事耳 见:   
②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③乃感泣辞母 辞:   
④更其名 更:   
1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水沃面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遂为苏州吴县人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去之应天府
D.结友而别 仲淹二岁而孤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16.为突出人物品质,本期公众号编辑准备给文言文写一段评论,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万:两则故事都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小文:是的,吕蒙本是一介武夫,听从孙权的劝诫,坚持读书一段时间后,才略有了很大提升,由此可见读书学习能够①   
小语:范仲淹“少有志操”,后来他发奋读书,能够做到“②   
(用原文回答),最后成功考中进士并被授予官职。
小诗: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③   
【答案】13.了解;到,等到;告别;改变
14.B
15.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16.增长知识和才干;昼夜不息,冬月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乙】范仲淹,字希文,(是)唐朝宇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原来)是州人,后来全家迁徙到江南,于是成为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失去了父亲,母亲嫁给长山县一位姓来的人,(他也就)跟随朱姓,取名为说。(他)少年时就有志气和操宁,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世族亲属,于是感激(养育之思),流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家)前往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洗脸;(有时)食物不完足,甚至靠喝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他)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家(并)奉养。(范仲淹)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才恢复原来的姓,改回原来的名字。
13.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
②句意为:等到鲁肃到浔阳的时候。
③句意为:于是感激(养育之思),流着眼泪告别母亲。
④句意为:改回原来的名字。
故答案为: 了解 ; 到,等到 ; 告别 ; 改变。
14.A.认为/用
B.相同,成为
C.助词,不译/动词,前往
D.表顺承/表状态
故答案为:B。
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卿 ,你; 非复 ,不再是; 堪 ,忍受
故答案为: 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小万提到了两则故事都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小文补充说,吕蒙通过听从孙权的劝诫并坚持读书,才略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表明读书学习能够增长知识和才干。小语引用了范仲淹的例子,他少有志操,后来发奋读书,能够昼夜不息地学习,最终成功考中进士并被授予官职。小诗则呼吁大家要像吕蒙和范仲淹一样,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故答案为: 增长知识和才干 ; 昼夜不息,冬月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 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同学搜集了有关艰苦奋斗品质的材料想要展示在文化墙上,但不小心弄乱了顺序。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要敢于同自己较劲。把同自己较劲付诸实践,就可能超越自我。然而现实中, , 。 , , 。
①勇于在充满挑战的环境里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②在锻造与重塑中实现境界的升华
③这是不愿经受磨砺、害怕遭遇失败的表现
④同自己较劲,就要敢于走出“舒适区”
⑤有的人口号喊得响,却总是不见行动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④①②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③②①
2.【梳理维度四:学习常识,了解背景】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合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B.骈句和散句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两种句式,《陋室铭》以骈句为主,《爱莲说》则以散句为主。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3.小言提前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请你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木兰诗》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点明了诗歌的主人公,“诗”交代了文章体裁。
B.《木兰诗》中所写的“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C.《乐府诗集》是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
D.《木兰诗》又名《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二、语言表达
4.(中考新考法·提供示范性支架)同学们准备进行写作实践,请你参考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描写
示例:春风——春风,轻轻地吹红了树上的桃花,柔柔地吹绿了地上的小草,暖暖地吹醒了沉睡的燕子。
备选词语:秋雨 雪花 湖水
5.(中考新考法·做批注)阅读课上,你们组成员运用做批注的形式对搜集到的句子进行品析,请你将批注补充完整。
(1)白天,花园里可热闹了,花儿和蜜蜂一起唱歌,小草随风一起跳舞。但是等到月亮出来,花园里就变得安静了。
批注:从“    “   ”这两个动词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2)树上熟了的李子在风中晃悠着,黄的,晶莹剔透;红的,红得发紫,如紫玉般稠密地垂挂在枝头;青的,色泽翠亮,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品尝。
批注: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历史不容忘却,往昔历历在目。我们怎能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批注:由“怎能”这一疑问    (词性)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6.【活动感悟】报告会结尾,语文老师向大家拓展了有关古人的一些其他“雅趣",如“对弈”“焚香"“寻幽"等,提倡同学们课外多参与。有同学说,这些都是古人的爱好,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做这些没什么用处。请你进行反驳。
三、综合题
情境剧本表演:班级准备开展《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 以下是课本剧中的一个片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要点: 分析人物对话, 把提人物形象)
片段一
孙权:____(神态)吕蒙,你现在都当权管事了, 不能再不学习啊!
吕蒙: (推能) 主公, 军中的事务那么多,我哪有空呵!
孙权: ____ (动作、神态) 我难道是想让你专门研究学问、当学官吗? 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各类书籍, 了解下历史罢了。
吕蒙: (无奈) 那好吧。
片段二
鲁肃: ____ (表情)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初的你了!
吕蒙: ____(神态、心理)
7. 请根据文章内容, 将课本剧片段补充完整。
8. 你想要饰演吕蒙这一人物角色, 请你在发表竞选发言时分析吕蒙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①,房舍亦然。处士②之庐,难免卑阻,然卑者不能耸之使高,随者不能扩之使广,而污秽者、充塞者则能去之使净,净则卑③者高而隘④者广矣。吾贫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虽债而食,赁而居,总未尝稍污其座。性嗜花竹,而购之无资,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奉,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
(选自《闲情偶寄·房舍第一》,有删减)
【注释】①燠(yù):热,暖。②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③卑:低,与“高”相反。④隘:狭窄。
9.(中考新考法·提供策略支架)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中语句 方法指引 释义
总未尝稍污其座 迁移课内法:尝射于家 ⑴   
性嗜花竹 语境推断法:结合句意 ⑵    
而购之无资 查阅词典法:①财物,钱财;②资历,资望;③资质,禀赋 ⑶    (只填序号)
以娱耳目 成语助记法:老莱娱亲 ⑷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处士之庐 学而时习之
B.隘者广矣 同予者何人
C.而我怡然自得也 思而不学则殆
D.人则笑之 以身作则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
②吾貧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
12.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居所体现居室主人生活态度的。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语文老师推荐了下面两篇文言文,让大家感受并传承古人的勤学精神。请你阅读并完成 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①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②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③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释】①更适:改嫁。②戚同文:五代至北宋初年教育家。③糜(mi):粥。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往事耳 见:   
②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③乃感泣辞母 辞:   
④更其名 更:   
1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水沃面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遂为苏州吴县人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去之应天府
D.结友而别 仲淹二岁而孤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16.为突出人物品质,本期公众号编辑准备给文言文写一段评论,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万:两则故事都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小文:是的,吕蒙本是一介武夫,听从孙权的劝诫,坚持读书一段时间后,才略有了很大提升,由此可见读书学习能够①   
小语:范仲淹“少有志操”,后来他发奋读书,能够做到“②   
(用原文回答),最后成功考中进士并被授予官职。
小诗: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句子④提出了“同自己较劲”的概念,接着句子①解释了如何“同自己较劲”,即勇于挑战和锻炼。然后,句子②说明了通过这种较劲可以达到的境界升华。最后,句子⑤和③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同自己较劲”的态度进行了评价。这个顺序逻辑清晰,从提出概念到具体实践,再到境界的升华,最后进行评价,符合一般的论述文结构。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2.【答案】A
【知识点】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A:错误。唐宋八大家没有刘禹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答案】A
【知识点】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答案】秋雨——秋雨,轻轻地敲开了秋天的大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吹过来,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注意题目要求,仿写参考格式即可。如秋雨,轻轻地带来了秋的气息,为大地洒上了滋养的肥力,让人有了一个丰收年。
雪花,轻轻地带来了冬的气息,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滋养着肥沃的土地。
湖水,轻轻地吹皱一池湖水,打湿了前来喝水的河马的脸,让它倍觉清凉。
故答案为:秋雨——秋雨,轻轻地敲开了秋天的大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吹过来,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5.【答案】(1)唱歌;跳舞
(2)比喻
(3)副词;反问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比喻;拟人;反问
【解析】【分析】(1)花儿和蜜蜂一起唱歌,小草随风一起跳舞,拟人,赋予花儿和蜜蜂、小草人的情态和动作。
(2)如紫玉般,比喻。生动的写出了李子成熟的颜色样子。
(3)怎能,副词。我们怎能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是反问句。
故答案为:(1)唱歌、跳舞
(2) 比喻
(3)副词。反问句。
【点评】(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词语词性、修辞手法。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掌握定义能够分辨即可。2)修辞手法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6.【答案】这些“雅趣”自古传承而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人的审美意趣,我们现在进行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获得放松,还能够涵养情操、净化心灵、提升自我。比如焚香静坐可以让我们抚平心中的烦乱;对弈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专注力;寻幽可以消除心中杂念,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知识点】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理由注意言之合理,如这些“雅趣",古人一直传承至今,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这些活动让人感受到古人乐趣的同时,也是在放松身体,净化心灵。如“对弈”让人注意力集中;“焚香"让人排除心中杂念。我们应该多参加。
故答案为:这些“雅趣”自古传承而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人的审美意趣,我们现在进行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获得放松,还能够涵养情操、净化心灵、提升自我。比如焚香静坐可以让我们抚平心中的烦乱;对弈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专注力;寻幽可以消除心中杂念,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点评】本题考查个人看法。注意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结合自身经历谈对古人“雅趣”的看法,态度要积极向上,言之合理。
【答案】7.严肃摇头;语重心长;惊讶坦然;自豪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8.吕蒙是一个非常听劝且执行力强的人。他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极大的自我提升,以至于鲁肃都感叹他不是“吴下阿蒙”了。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人物对话的内容分析人物的神态。
故答案为:严肃摇头;语重心长;惊讶坦然;自豪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8.本题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依据“ 蒙乃始就学。 ”鲁肃的语言“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知吕蒙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吕蒙是一个非常听劝且执行力强的人。他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极大的自我提升,以至于鲁肃都感叹他不是“吴下阿蒙”了。
【答案】9.曾经;爱好;⑦;使……欢乐
10.C
11.①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
②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
12.本文通过描写居所简陋低窄却干净无污、环境清幽,体现了居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衣服宝贵在夏季凉冬季暖,房屋也是一样。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的房屋,难免低且狭窄,然而低的地方不能让它高耸使它变得高大,狭窄的地方不能扩展使它变得宽广,但污秽的地方、堆塞的地方则能打扫疏通使它变得干净,干净了就(会使)低的地方(显得)高大、狭窄的地方(显得)宽广。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虽然借债度日,租赁而居,(但)房子都未曾稍有污染。(我)天性爱好花和竹,但没有钱财购买,有时忍耐一整个冬天的严寒,省下口中食、身上衣的费用,(买来花和竹)使视听欢乐。人家就笑我(这样做),但是我怡然自得。
9.①句意为:房子都未曾稍有污染。
②句意为:天性爱好花和竹。
③句意为:但没有钱财购买。
④句意为:使视听欢乐。
故答案为:曾经;爱好;⑦;使……欢乐
10.A.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B.……的地方/……的人
C.相同,表转折。
D.表顺承/准则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犹,如同;处,住所。
故答案为:①人不能没有房屋,如同身体不能没有衣服。
②我贫贱一生,迁徙离散、流落失散,没有固定的居所。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房屋环境:" 污秽者充塞者则能去之使净。"和房屋装饰:"性嗜花竹,以娱耳目。"可知主人的人生态度。
故答案为:本文通过描写居所简陋低窄却干净无污、环境清幽,体现了居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答案】13.了解;到,等到;告别;改变
14.B
15.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16.增长知识和才干;昼夜不息,冬月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乙】范仲淹,字希文,(是)唐朝宇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原来)是州人,后来全家迁徙到江南,于是成为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失去了父亲,母亲嫁给长山县一位姓来的人,(他也就)跟随朱姓,取名为说。(他)少年时就有志气和操宁,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世族亲属,于是感激(养育之思),流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家)前往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洗脸;(有时)食物不完足,甚至靠喝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他)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家(并)奉养。(范仲淹)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才恢复原来的姓,改回原来的名字。
13.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
②句意为:等到鲁肃到浔阳的时候。
③句意为:于是感激(养育之思),流着眼泪告别母亲。
④句意为:改回原来的名字。
故答案为: 了解 ; 到,等到 ; 告别 ; 改变。
14.A.认为/用
B.相同,成为
C.助词,不译/动词,前往
D.表顺承/表状态
故答案为:B。
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卿 ,你; 非复 ,不再是; 堪 ,忍受
故答案为: 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小万提到了两则故事都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小文补充说,吕蒙通过听从孙权的劝诫并坚持读书,才略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表明读书学习能够增长知识和才干。小语引用了范仲淹的例子,他少有志操,后来发奋读书,能够昼夜不息地学习,最终成功考中进士并被授予官职。小诗则呼吁大家要像吕蒙和范仲淹一样,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故答案为: 增长知识和才干 ; 昼夜不息,冬月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 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