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7课《溜索》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2.下面对《溜索》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C.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D.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展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谁也不能不否认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B.“拾荒老娘”于化玲,九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C.而对卷土重来的疫情,我们只要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D.运动会上,九年级1班和九年级3班角逐男子篮球赛冠军,最后他们班取得了胜利。
4.下列对《溜索》一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C.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D.“(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标题《溜索》,既点出核心事件,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B.《溜索》的作者阿城,原名钟阿城,是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C.“(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D.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翻照移去。”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名词、数量词、副词。
B.“隐隐闷雷”“捏紧了心”“站起来”“牛嘴咧开”依次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
C.“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鹰移来移去”。
D.“牛们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二、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优秀的作品会给人有益的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100字。
8.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三、综合题
宏远初中九年级(1)班打算举行“漫步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9.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
类型 年级 不够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很感兴趣
七年级 47.2% 34.7% 18.1%
八年级 42.8% 37.5% 19.7%
九年级 32.7% 43% 24.3%
结论:
10.在诗歌朗诵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组织部的同学负责组织“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演讲与朗诵汇报展示活动。
11.为参加活动,小彦创作了一首表达对英烈敬仰并传承其精神的小诗,最后一句没有想好,请你仿照格式,帮她将诗歌补充完整。
你看锦绣江河, 那些岁月铭记了勇者。 风雨之后,千万次坚信过的 黎明从此来了! 英雄的身影, 是猎猎风旗,插遍祖国的大地; 英雄的故事, 是铿锵音符,谱成豪迈的壮歌; 英雄的品质, ▲,▲。
12.下面是小彦设计的小诗的诵读脚本,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看”后要稍作停顿,引出对英雄的赞美,引起听众注意。
B.“千万次”要重读,强调英雄的信仰对民族解放的重要意义,表达由衷的敬佩,要读得低沉平缓。
C.“是猎猎风旗”“是铿锵音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英雄铁骨铮铮、一往无前的形象,要读得高亢有力。
四、现代文阅读
比较阅读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找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4.按要求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①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加点字)
②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③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从描写的角度)
15.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这句话把生命分别比作是树、火、鹰,把尊严分别比作跟、燃烧、飞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几个相同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又构成排比。
C.“偷偷溜”把乌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很显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2.【答案】A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慵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对文章的理解。
3.【答案】C
【知识点】表意不明;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否定词使用不当,删除“不否认”中的“不”;B.语意重复,删去“独自”或“孤身一人”;C.正确。D.表意不明,“他们”改为“九年级1班”或“九年级3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A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A.“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 D.“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而不是“心不在焉”;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动词;名词;量词;介词;主谓句;并列复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解析】【分析】A.“在”是介词,而不是副词;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的分析理解能力。现代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短语类型主要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五种类型。学生平时要加强对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与练习,以提高理解辨析能力。
7.【答案】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可见材料中动物管理员加高笼子防止袋鼠逃跑的做法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以为是笼子的高度不够,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总是忘记关门。因为笼子能否关住袋鼠的关键是门是否关好。关键信息揭了材料内容的核心。所以我们阐述启示时应该围绕:抓住关键;把握问题的根源;做事不要舍本逐末等内容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观点明确,字数不少于100字。
故答案为: 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8.【答案】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中的赏析角度“写景视角”;然后根据“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确定观察点为:壁顶;根据“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俯望那江"可确定是视觉角度;根据“隐隐喧声腾上来”可确定是听觉角度;根据“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惊恐。据此可知这段话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写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故答案为: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语句要找到赏析的点,是语言方面还是情感的抒发,还是主旨的揭示,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等等,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
【答案】9.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10.要有称呼,主题明确,语言尽量有文采。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表转换与概括。答题顺序是:观察图表,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不要遗漏信息,不要推断错误,不要出现具体数字,要用“绝大多数、多数、大部分、极少部分”等词语。
(2)本题考查对开场白的写作。内容包括:称谓、问候语+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或意义(鼓动语)+导入语(激情洋溢的语言)。表述时要注意设悬念、提问题以吸引注意,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使用排比的句式。
9.通过横看纵看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不感兴趣的越来越少,比较感兴趣和感兴趣的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 第1空、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10.首先要交待活动的主题“古诗苑漫步”,其次要表明活动的意义,设计时语言尽量简单,铿锵有力,富有号召和感染力。还要有称呼。
故答案为:
同学们,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价值观念,还有音韵美、节奏美和绘画美。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古诗的国度里漫步,在诗情画意中品味闲情逸致,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答案】11.示例1:是汩汩清流;流过辽阔的土地
示例2:是潺潺泉水;滋养人们的心田
12.B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仿写。仿写句子,首先要注意分析例句所运用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要点;然后归纳概括相关段落的内容,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进行仿写。
(2)本题考查朗读和赏析诗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这样,既写出具体手法和它的作用就符合题意了。
11.根据"是猎猎风旗,插遍祖国的大地""是铿锵音符,谱成豪迈的壮歌"可仿写为:如汩汩清流,滋养人们的心田。
故答案为:示例1:是汩汩清流;流过辽阔的土地;示例2:是潺潺泉水;滋养人们的心田。
12.AC .正确;
B .有误,"要读得低沉平缓"不正确,应读得"高昂有气势"。
故答案为: B 。
【答案】13.“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4.①“小”形象地写出瘦小汉子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能和英勇无畏。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索比成刀,生动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及其锋利,写出溜索时的危险。 ③语言描写极为简洁,写出了马帮汉子的木讷,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歇”“不消”等方言的运用,写出了特定的人物和环境,有乡野气息,又经过锤炼,充满诗意。
15.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3.结合" 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可知,这里是用来描写精瘦短小的汉子快速划过峡谷的情状,从视觉上写出人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直观感受,侧面表现了精瘦短小的汉子动作利索和勇敢的精神。 “磨得赛刀”运用比喻的惨辞,将索比成刀,结合第⑦段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松开,撕得钻心一疼”可知,这里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锋利无比,也说明溜索时的危险程度,再结合第⑧段“猛听得空中-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可知,也为下文做铺垫,表现领队的动作利索,为人勇收。
故答案为: ①“小”形象地写出瘦小汉子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能和英勇无畏。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索比成刀,生动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及其锋利,写出溜索时的危险。 ③语言描写极为简洁,写出了马帮汉子的木讷,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歇”“不消”等方言的运用,写出了特定的人物和环境,有乡野气息,又经过锤炼,充满诗意。
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开头写领队是“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在“我”看到怒江两腿发软时,第③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可见他处事的沉着,从容不迫。怒江这种吓人的场景他有信心可以应对。第⑤段:“不一-刻,-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 拍拍屁股, 一个-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 ‘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可知,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第⑦段,在过溜索时,“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首领吼-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提醒我如何应对这种恐惧,表现了他对他人的关爱,并不如先前所见的那般冷漠。第⑧段猛听得空中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素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描写了领队溜索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动作利索,为人勇敢。
故答案为: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开头处写鹰,“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然后就写“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可见作者意在以鹰来暗示环境的不平凡,为下文写怒江溜索的凶险作铺垫。结尾处再次写鹰,“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是为了与前文写鹰的内容相照应,并引发读者的想.象:那鹰究竟去了哪里,面对这样的凶险的怒江它是不是也胆怯了
故答案为: 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7课《溜索》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答案】A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这句话把生命分别比作是树、火、鹰,把尊严分别比作跟、燃烧、飞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几个相同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又构成排比。
C.“偷偷溜”把乌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很显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2.下面对《溜索》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C.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D.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展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答案】A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慵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对文章的理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谁也不能不否认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B.“拾荒老娘”于化玲,九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C.而对卷土重来的疫情,我们只要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D.运动会上,九年级1班和九年级3班角逐男子篮球赛冠军,最后他们班取得了胜利。
【答案】C
【知识点】表意不明;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否定词使用不当,删除“不否认”中的“不”;B.语意重复,删去“独自”或“孤身一人”;C.正确。D.表意不明,“他们”改为“九年级1班”或“九年级3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下列对《溜索》一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C.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D.“(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答案】A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A.“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标题《溜索》,既点出核心事件,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B.《溜索》的作者阿城,原名钟阿城,是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C.“(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D.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 D.“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而不是“心不在焉”;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翻照移去。”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名词、数量词、副词。
B.“隐隐闷雷”“捏紧了心”“站起来”“牛嘴咧开”依次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
C.“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鹰移来移去”。
D.“牛们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答案】A
【知识点】动词;名词;量词;介词;主谓句;并列复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解析】【分析】A.“在”是介词,而不是副词;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的分析理解能力。现代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短语类型主要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五种类型。学生平时要加强对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与练习,以提高理解辨析能力。
二、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优秀的作品会给人有益的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可见材料中动物管理员加高笼子防止袋鼠逃跑的做法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以为是笼子的高度不够,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总是忘记关门。因为笼子能否关住袋鼠的关键是门是否关好。关键信息揭了材料内容的核心。所以我们阐述启示时应该围绕:抓住关键;把握问题的根源;做事不要舍本逐末等内容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观点明确,字数不少于100字。
故答案为: 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8.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答案】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中的赏析角度“写景视角”;然后根据“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确定观察点为:壁顶;根据“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俯望那江"可确定是视觉角度;根据“隐隐喧声腾上来”可确定是听觉角度;根据“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惊恐。据此可知这段话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写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故答案为: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语句要找到赏析的点,是语言方面还是情感的抒发,还是主旨的揭示,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等等,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
三、综合题
宏远初中九年级(1)班打算举行“漫步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9.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
类型 年级 不够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很感兴趣
七年级 47.2% 34.7% 18.1%
八年级 42.8% 37.5% 19.7%
九年级 32.7% 43% 24.3%
结论:
10.在诗歌朗诵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答案】9.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10.要有称呼,主题明确,语言尽量有文采。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表转换与概括。答题顺序是:观察图表,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不要遗漏信息,不要推断错误,不要出现具体数字,要用“绝大多数、多数、大部分、极少部分”等词语。
(2)本题考查对开场白的写作。内容包括:称谓、问候语+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或意义(鼓动语)+导入语(激情洋溢的语言)。表述时要注意设悬念、提问题以吸引注意,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使用排比的句式。
9.通过横看纵看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不感兴趣的越来越少,比较感兴趣和感兴趣的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 第1空、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10.首先要交待活动的主题“古诗苑漫步”,其次要表明活动的意义,设计时语言尽量简单,铿锵有力,富有号召和感染力。还要有称呼。
故答案为:
同学们,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价值观念,还有音韵美、节奏美和绘画美。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古诗的国度里漫步,在诗情画意中品味闲情逸致,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组织部的同学负责组织“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演讲与朗诵汇报展示活动。
11.为参加活动,小彦创作了一首表达对英烈敬仰并传承其精神的小诗,最后一句没有想好,请你仿照格式,帮她将诗歌补充完整。
你看锦绣江河, 那些岁月铭记了勇者。 风雨之后,千万次坚信过的 黎明从此来了! 英雄的身影, 是猎猎风旗,插遍祖国的大地; 英雄的故事, 是铿锵音符,谱成豪迈的壮歌; 英雄的品质, ▲,▲。
12.下面是小彦设计的小诗的诵读脚本,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看”后要稍作停顿,引出对英雄的赞美,引起听众注意。
B.“千万次”要重读,强调英雄的信仰对民族解放的重要意义,表达由衷的敬佩,要读得低沉平缓。
C.“是猎猎风旗”“是铿锵音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英雄铁骨铮铮、一往无前的形象,要读得高亢有力。
【答案】11.示例1:是汩汩清流;流过辽阔的土地
示例2:是潺潺泉水;滋养人们的心田
12.B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活动设计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仿写。仿写句子,首先要注意分析例句所运用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要点;然后归纳概括相关段落的内容,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进行仿写。
(2)本题考查朗读和赏析诗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这样,既写出具体手法和它的作用就符合题意了。
11.根据"是猎猎风旗,插遍祖国的大地""是铿锵音符,谱成豪迈的壮歌"可仿写为:如汩汩清流,滋养人们的心田。
故答案为:示例1:是汩汩清流;流过辽阔的土地;示例2:是潺潺泉水;滋养人们的心田。
12.AC .正确;
B .有误,"要读得低沉平缓"不正确,应读得"高昂有气势"。
故答案为: B 。
四、现代文阅读
比较阅读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找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4.按要求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①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加点字)
②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③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从描写的角度)
15.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
【答案】13.“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4.①“小”形象地写出瘦小汉子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能和英勇无畏。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索比成刀,生动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及其锋利,写出溜索时的危险。 ③语言描写极为简洁,写出了马帮汉子的木讷,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歇”“不消”等方言的运用,写出了特定的人物和环境,有乡野气息,又经过锤炼,充满诗意。
15.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3.结合" 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可知,这里是用来描写精瘦短小的汉子快速划过峡谷的情状,从视觉上写出人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直观感受,侧面表现了精瘦短小的汉子动作利索和勇敢的精神。 “磨得赛刀”运用比喻的惨辞,将索比成刀,结合第⑦段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松开,撕得钻心一疼”可知,这里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锋利无比,也说明溜索时的危险程度,再结合第⑧段“猛听得空中-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可知,也为下文做铺垫,表现领队的动作利索,为人勇收。
故答案为: ①“小”形象地写出瘦小汉子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能和英勇无畏。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索比成刀,生动形象地写出索被磨得及其锋利,写出溜索时的危险。 ③语言描写极为简洁,写出了马帮汉子的木讷,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歇”“不消”等方言的运用,写出了特定的人物和环境,有乡野气息,又经过锤炼,充满诗意。
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开头写领队是“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在“我”看到怒江两腿发软时,第③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可见他处事的沉着,从容不迫。怒江这种吓人的场景他有信心可以应对。第⑤段:“不一-刻,-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 拍拍屁股, 一个-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 ‘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可知,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第⑦段,在过溜索时,“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首领吼-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提醒我如何应对这种恐惧,表现了他对他人的关爱,并不如先前所见的那般冷漠。第⑧段猛听得空中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素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描写了领队溜索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动作利索,为人勇敢。
故答案为: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开头处写鹰,“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然后就写“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可见作者意在以鹰来暗示环境的不平凡,为下文写怒江溜索的凶险作铺垫。结尾处再次写鹰,“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是为了与前文写鹰的内容相照应,并引发读者的想.象:那鹰究竟去了哪里,面对这样的凶险的怒江它是不是也胆怯了
故答案为: 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