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9 18:59:2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皇帝——隋炀帝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七上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篇: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第二篇: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第三篇: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第四篇:国祚速亡惕后世——隋朝的灭亡
(1)能够了解隋朝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隋朝统一和开通大运河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能够对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科举取士制度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能够通过隋朝经济发展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通过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建元开皇奠隋基
——隋朝的统一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南朝(420-589)
(266-316)

383年淝水之战
回顾历史:
从东汉到隋朝的政权更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阅读教材P2,简述隋朝建立的概况。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杨坚(隋文帝)
公元581年
长安(今西安)
北周外戚
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杨坚以太后父亲的身份总理朝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Yù chí jiǒ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清)赵翼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2、隋朝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示意图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结束大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有哪些?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合作探究:
隋朝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
隋灭陈前,南方民间传唱:“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①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融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国力强盛
③南陈统治腐败
④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陈叔宝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玉树后庭花》
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措施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影响
开皇元年(581年)九月所铸,并下令禁用前代旧钱。
隋朝“三省六部制”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壹·建元开皇奠隋基——隋朝的统一
隋炀帝 杨广(604- 618年在位)
隋炀帝杨广少敏慧,好学善文,仪容俊美。600年,太子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太子,604年,文帝病逝,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长城驰道,开通京杭大运河
确立科举制
耗费民力营建系列重大工程,三征辽东,导致农民起义,隋亡
千里运河通南北
——开通大运河
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材料1: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隋统一后,如何把逐渐南移的经济重心和留在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
材料2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材料1(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阎毗传》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2、概况:
阅读课本第二目结合《隋大运河示意图》,获取运河信息,手绘运河示意图,完善档案基本信息(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个河段,五大水系)
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位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端点: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河段: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
隋朝大运河档案
605年
隋炀帝
洛阳
永通邗江
海黄淮长钱
(北)涿郡,(南)余杭
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2、概况: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今杭州)
三点
四段
五河
涿郡 洛阳 余杭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2700公里
610年
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3、大运河的评价:
材料一:
唐·杜佑《通典》记:大运河开通后,“运漕商旅,来往不绝”。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材料二:
大运河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大运河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认为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贰·千里运河通南北——开通大运河
3、大运河的评价:
年代 河段 征发民工
605年 通济渠 100万
605年 邗沟 10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万
610年 江南河 10万
材料二:
材料一
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大意:汴水连通淮水本来好处很多,但既有利又有弊。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条水上运输线搜刮东南四十三州的民脂民膏的。
消极:过度役使民力,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打破门第开科举
——开创科举制
叁·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世卿世官制
贵族子弟世袭官职
军功授爵制
军功大小
察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品行和才能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品门第授官
夏商周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以后
知识拓展:
隋朝以前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图
魏文帝曹丕时,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小中正一人,由他们按照中央分发的人才调查表品评人才,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品行、才能三者并重,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叁·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1、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张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富家子弟
学识: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李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平民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PK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叁·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2、科举制的创立: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隋文帝杨坚,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杨广,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叁·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3、科举制的意义:
③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最大不同?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2: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叁·打破门第开科举——开创科举制
知识拓展:
一个“状元”的晋级之路
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国祚速亡惕后世
——隋朝的灭亡
肆·国祚速亡惕后世——隋朝的灭亡
1、原因: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滥用民力, 大兴土木
好大喜功,巡幸游玩
穷兵黩武,连年用兵
隋炀帝的暴政
肆·国祚速亡惕后世——隋朝的灭亡
2、隋朝的灭亡:
隋末农民起义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重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缢法解》
“炀”字何意?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灭亡根本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
灭亡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
肆·国祚速亡惕后世——隋朝的灭亡
知识拓展:
隋朝与秦朝的历史相似性
秦朝与隋朝
1.重新统一: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
3.大型工程:
秦朝建万里长城,
隋朝开凿大运河。
2.制度创举: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
隋朝首创科举制。
4.短命而亡:
秦朝暴政而亡,存在17年
隋朝暴政而亡,存在37年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成由节俭败由奢”
课堂小结
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制:隋炀帝创建进士科,正式建立;
加强皇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推动教育发展
反隋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隋的统一
隋朝建立:杨坚、581年、都城长安
隋的成就
隋的灭亡
炀帝暴政: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隋的富庶:国力强盛、疆域辽阔
统一天下:589年,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随堂训练
1.下列事件与隋文帝有关的是(  )
①统一南北;②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③开通大运河;④科举制度的诞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这种不
论出身和门第,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随堂训练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几句诗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当今举世瞩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运河——这个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隋朝大运河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隋炀帝巡游江都 B.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防止匈奴南下侵扰 D.平定南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