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9 18:43:46

文档简介

第8课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绅士狄更斯
一个有狄更斯这样的作家的民族是幸福的,因为他使得她平稳渡过了伴随经济腾飞而来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作为作家的狄更斯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有阅读习惯的民族中,这个民族乐于被自己喜爱的作家所感动和感化,竭力摒除一切极端的、非理性的和情绪化的冲动,去追求生活中精致高雅的绅士理想。于是,一个作家塑造了一个民族,一个民族成全了一位作家。
从狄更斯的小说里我们能看得到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它就像巨轮船舱底部的压载,保证了社会在持久稳妥的改革进程中不致倾覆。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学常识
查尔斯·狄更斯 (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狄更斯出身清贫之家,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狄更斯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地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的情况。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
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他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
狄更斯既是一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儿童教唆犯费金、吝啬鬼斯克鲁奇、骗子金洛尔、伪君子裴斯匿夫、债多不愁又乐天知命的米考伯等。
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文学界造成了轰动,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只需寥寥数语,那一个个男女老少就鲜活得要从书页中跳将出来。
狄更斯从来不以激起怨愤和仇恨为目的,他以宽厚仁爱的大心融化坚冰。社会有负于他,可他绝不会因此自鸣不幸,与社会为敌。
狄更斯生活的19世纪中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结出辉煌硕果而又给许多人带来痛苦、困惑的时代:“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
写作背景  
狄更斯的童年是不幸的。虽然父母健在,但由于家计窘迫,双亲对他的教育和前途颇为疏忽,所以狄更斯童年在家中孤寂的情况,并不亚于小说中的孤儿大卫。父亲负债入狱,他不得不在十一岁就独立谋生,像大卫在枚·货栈那样去当童工。随后也像大卫一样,在律师事务所做学徒,学习速记;当记者,采访议会辩论……小说中有的段落,几乎是作家全部从自传中移植而来。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全家人中只有他俩没有在狱中居住。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十五岁时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他学会速记,被伦敦民事律师议会聘为审案记录员。1831至1832年间,狄更斯先后担任《议会镜报》和《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些经历有助于他日后走上写作的道路。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炼。1836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1848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死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小说,根据的正是这篇回忆。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他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狄更斯早期的作品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流浪汉传奇”,是凭借灵感信笔挥洒的即兴创作,而该书则是他的中期作品,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狄更斯在该书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
狄更斯则是一位温情脉脉的城市作家,他漫步伦敦街头,仁慈的目光扫过普通人的生活角落。狄更斯通过文学手段唤醒良知,推动进步,但是他并不会假定,社会的变革必然有利于世道人心。他让人们意识到,只有靠道德的力量渐渐改变人性,制度上的变革才有真正的意义。
相关知识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中国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属于批判小说。
批判现实主义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
第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19世纪60年代之后,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走下坡路,欧洲文坛上出现了自然主义流派,这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这一资产阶级艺术潮流的败落。批判现实主义的中心由英、法两国转移到俄国。这时,继普希金、果戈理之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契诃夫等纷纷登上世界文坛,代表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成就。19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揭开了文学艺术的新篇章。
名言警句
狄更斯名言
①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
②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延宕是偷光阴的贼。抓住他吧!
③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④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附带有一个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勇敢地捍卫生命,直到最后一分钟。
⑤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⑥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⑦宝贵的光阴,总是像箭一样地飞逝着。
⑧浑身刻板死沉、满面阴惨抑郁的人,不论其生相如何,衣饰如何,都是天上人间最坏的人。
⑨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①镶有(  ) ②污垢(  )
③诨名(  ) ④胖墩墩(  )
⑤褐色(  ) ⑥佣金(  )
⑦邋遢(  )(  ) ⑧褴褛(  )(  )
⑨慰藉(  ) 孑然一身(  )
2.辨认字形
①②
③④
3.辨析词义
(1)分辨·分辩
[辨词] 分辨:辨别。分辩:辩白。
相同点:二者都是动词。
不同点:“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选词] ①多年的经验使他一下子   出哪件玉器是假的。
②小明    说:这件事不是我干的。
(2)指使·支使
[辨词]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支使:命令人做事。
相同点:二者都有“让别人做事”的意思。
不同点:词义侧重不同。“指使”指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或唆使别人做坏事。而“支使”指命令人做事或使唤人。
[选词]①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    你这么干的?
②企业管理者在分配工作时最忌随意    员工。
(3)羞愧·羞赧
[辨词]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羞赧:羞惭得脸发红。
不同点:“羞愧”指人的难为情,感到不体面的心理状态,如满脸羞愧,内心羞愧。“羞赧”因害羞而脸红,如令人羞赧。它是文言词。
[选词] ①曾经被美国肆意打压的华为,在疫情期间雪中送炭,让美国感到    。
②乒乓球卡塔尔公开赛中,丁宁忘记规定找裁判握手,突然记起后露出    的微笑。
(4)指望·期望
[辨词] 指望:一心期待,盼望。
期望:对未来的人或事物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不同点:“指望”一心一意地盼望,多指用于某些具体的希望,如指望好收成,指望身体早日康复等。“期望”对前途、对未来有所希望,如期望入党,期望升学,殷切期望,寄予期望。“指望”程度比“期望”深,含有一心一意地仰仗依靠的意味。
[选词] ①刚刚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此外,在大学生眼中的“    就业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三。
②养了碗莲不开花,赶紧给它晒一晒,见了太阳,种子发芽、开花有    。
4.成语运用
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正误并解释。
(1)贾府中的咄咄怪事,即便是一个丫头(准姨娘)出门,也要派了八个下人,两辆豪车跟随。(  )
咄咄怪事:                                    
(2)某位清洁工人虽然坐拥千万房产,但是仍然坚持清洁工作,并且教育子女应该自食其力,不能坐享清福。(  )
自食其力:                                    
(3)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
能屈能伸:                                    
(4)才女李清照中年丧夫被骗,老年孤苦伶仃,被生活逼成“怨妇”!(  )
孤苦伶仃:                                    
5.积累词语
(1)诨名:                                    
(2)孩提:                                    
(3)落魄:                                    
(4)咄咄怪事:                                    
(5)屈尊:                                    
(6)俯就:                                    
(7)能屈能伸:                                    
(8)孑然一身: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本文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2.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特点?
答:                                    
                                    
                                    
                                    
                                    
3.《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你对此写法的优劣有何认识?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遗腹子。作者描写了大卫·科波菲尔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大卫的形象直接、准确、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狄更斯试图通过他所刻画的儿童形象,展现他的“仁爱”精神以反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渴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的道德理想。
他希望英国儿童也能通过良好的教育,成为高尚而且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对大卫的刻画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这是狄更斯个体生命的创作本能,是他表达自我的最佳形式。
适用话题 “诚挚”“自强不息”“创作观”“人道主义”等。
课外素材
《大卫·科波菲尔》名句摘抄
①她的影子是我在失望和痛苦中的避难所。
②满意的小屋胜于无情的宫殿,爱情所在,一切皆备。
③任何人不能在不断的不幸、痛苦、忧虑中好好地做事。
④缺乏修养的内心,常是错误冲动发生的原因。
⑤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⑥我相信,每一个人生都有无法言语的魅力,独一无二。
⑦我们并不预备长大起来,正如我们并不预备更幼稚下去一般。
⑧回首往事是徒劳无益的,除非这对于当前的事会产生什么影响。
素材这样运用
致狄更斯的一封信
亲爱的狄更斯先生:
祝您208岁生日快乐!您自己是不常参加周日纪念活动的,但在1864年4月,您却“平和、宁静”地与罗伯特·勃朗宁、威尔基·科林斯和约翰·福斯特(编者注:前两人为英国剧作家,第三人为同时代的狄更斯传记作家)一道,前往埃文河畔,庆祝莎士比亚诞辰300周年。另外,1849年1月30日,您和友人沃尔特·萨维奇·兰多(编者注:英国作家及诗人)一起庆祝处决查理一世200周年。这样一来,人们自然也知道了,您是多么崇敬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样的人物从未有过!”也知道了您对坏政府是多么痛恨!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您的小说、杂志以及《圣诞颂歌》。您在《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中,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即一个像样的社会需要富人慷慨、穷人脱离无知和短缺。我们依然在讨论您笔下的好人和坏蛋、玩笑和悲伤,您笔下那些傻气、漂亮的小女人,那些坚强或滑稽可爱的女性。
我们注意到您赞美残疾人的坚强与达观。您的笔下有身体残缺、病痛缠身的洋娃娃裁缝珍妮·瑞恩,不能直着走路、相貌被毁但勤劳、忠诚、善良的菲尔·斯阔德,还有发疯却看到真相的弗莱特小姐、疯子巴纳比、没头发的玛吉以及脑袋瓜太小的斯洛比。
您的小说和书信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英国的全景。然而,您会怎么看21世纪、2012年的世界呢?
在伦敦,您马上会发现,您笔下圣保罗大教堂的巨大黑色圆屋顶,现在不再是黑色的了。那些烟雾、尘土及邋遢的贫民窟已不见踪影。您会为济贫院的消失、街头流浪儿的减少感到欣慰,为“干草市场”不再娼妓如织而高兴。
但您仍会看到贫富悬殊,富人们享受着金钱权势,穷人们靠超市扔掉的过期食品和慈善机构的救济过日子,他们无时无刻不担心失业。您一生都对监狱有着痴迷般的兴趣,我们现在的监狱和囚犯的数量大大增加,您可能会对此震惊。
现在的英国已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社会。这一定会使您大吃一惊,一开始,您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您很快会发现,这是丰富的小说创作素材,许多伟大的作家已将其出色运用。
您也会注意到技术变革并对它产生兴趣。飞机可以把您带到澳大利亚,那是您的向往之地。您肯定会马上喜欢上广播、电视、电影。您会丢掉羽毛笔和墨水,使用电脑吗?我猜您会的。您肯定会高兴地看到自己的书在书店和网上销售。
多少次我们想去您那位于威灵顿街的办公室拜访您——它依然矗立在那儿,然后邀您去一家舒适的餐馆,带上美酒和雪茄,叫上三五好友,来一个快乐的聚会。我们或许还得请上列夫·托尔斯泰。他虽然从未见过您本人,但认为您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之后,您可能会悄悄离开(是坐直升机吗?),回到盖德山庄,在您亲手建造的温房(是用您最喜欢的鲜红色天竺葵装点的)里,点上一支雪茄,喝几口甜酒。
狄更斯先生,您依然并将永远是“独一无二”的。愿您年年有今日!
用理解和宽恕弥补置身事外的冷漠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我读了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看完后,我被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大卫·科波菲尔。他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惨:父亲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摩德斯通先生严酷残暴,他的姐姐摩德斯通小姐也一样铁石心肠,不近人情。后来他被送往学校——英国最糟糕的学校之一,那里的人也并不友善——残忍的校长,狡诈的朋友……大卫在学校里饱受煎熬,然而他那善良的母亲却只能忍气吞声。不久之后,大卫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继父便霸占了家产,还把大卫送去工厂工作,尽管他当时只有十岁。读到这里,我不免为大卫的悲惨童年感到万分同情与难过。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简直太幸福了。我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有和蔼的老师与友爱的同学,我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大卫却生活得如此悲苦,这是多么的可怜啊!
然而大卫却没有放弃一切希望,他逃离了工厂,准备投奔他的姨婆——一位貌似严肃却有着菩萨心肠的人。在她的帮助下,大卫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被送往一所正规的学校并且在那里完成了学业。然后就做了一名律师。尽管大卫现在生活得很好,但他周围仍有心怀歹意的人——尤赖亚·希普。
大卫的生活还真是一波接一波。他摆脱了残暴的继父却又碰到了很有心机的希普。我想,如果换作是我,也许早就放弃了,然而大卫凭着他坚定的毅力,勇敢地走下去了。
邪不胜正!大卫同善良的米考伯以及知心朋友阿格尼斯等人战胜了尤赖亚·希普。
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大卫终于打败了敌人,战胜了困难与挫折。
如果你认为从此大卫的生活就会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卫与他最喜爱的朵拉——一位最最可爱的女孩,金发碧眼,甜美漂亮,天真无邪……结了婚。然而,朵拉却因病去世,因此大卫十分痛苦。在经历过太多波折后,大卫发现,原来在他生命中还有一位十分关心他的人,那就是恬静温柔的阿格斯。从此他们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也许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大卫虽然经历过无数的困难,遇到过许多不友善的人,但在他的生活中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爱的保姆辟果提,少言寡语不善言辞的巴克斯先生,还有生活不如意的米考伯夫妇。他们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忧郁不安,却始终期待着“转机”的到来。当然,还有聪慧的阿格斯和可爱的朵拉。他们都带给了大卫无穷的欢乐与帮助,使大卫更加坚强地生活下去。
读完了《大卫·科波菲尔》一书,我领悟到了许多。他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一样,坚强、勇敢……
我想:我们应向大卫学习,尽管人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但我相信,只要坚强,有信心勇敢地去面对它,就一定会成功!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相关主题阅读
关于《大卫·科波菲尔》
小说取材广泛,语言通俗、夸张,充满幽默和讽刺,人物塑造手法独特,其中孤儿大卫、贝西姨婆、米考伯先生等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有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卫·科波菲尔》是)“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内容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他乳母的兄弟辟果提先生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汉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后父家。然而后父不但常常责打他,甚至剥夺了母亲对他关怀和爱抚的权利。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拜访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艾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贝西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米考伯,米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服罪。
与此同时,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蒂福兹。艾米丽为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
人物介绍
主人公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是个遗腹子,他的父亲闭上眼睛不再看到世界光明的六个月之后,他便带着一片头膜出生了。作者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大卫的形象直接、准确、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狄更斯在企图通过儿童形象的代言,展现他以“仁爱”精神反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渴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并希望所有的英国儿童也能通过良好的教育,最后成为高尚而且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体现了作家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大卫的刻画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这是狄更斯个体生命的创作本能,是他表达自我的最佳形式。
女性形象
1.摩德斯通小姐
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摩德斯通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2.贝西姨婆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摩德斯通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摩德斯通姐弟骂得痛快淋漓。她对大卫的教导: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在她的抚养爱护下,大卫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贝西姨婆可怜迪克,收留他,欣赏他,给他舒适安逸的生活。她是珍妮的监护人,还监护其他一些人,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她对朵拉那么疼惜与宠爱,一点也不嫌弃她,还给她起了可爱的名字:小花。
贝西姨婆对她的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来向贝西姨婆要钱,她就会给,虽然受他的威胁,但这也说明贝西姨婆重感情、有情义。贝西姨婆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干的女人,她了解许多商业活动,她在破产时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她故意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大卫,让他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能够承担生活的重任。那段时间给了大卫很好的锻炼,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不负贝西姨婆的一番苦心。贝西姨婆虽然脾气古怪,性情奇特,但她的品德却令人尊敬,值得信赖。
3.克拉拉
克拉拉与朵拉也是极为相似的。她们都非常年轻、漂亮,天真幼稚,孩子气很浓,很善良。她们的不同在于:克拉拉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结婚才一年丈夫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摩德斯通又是那样一个冷酷、贪婪、残暴的商人,他与克拉拉结婚完全是为了金钱,而天真单纯的克拉拉并没有察觉到,再加上摩德斯通小姐的折磨,她没有了任何自由,连疼爱自己孩子的权利都没有,最后在忧愁、孤单、担惊受怕中凄惨地死去,竟没有与相依为命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但是,克拉拉并非纯粹是一个玩具娃娃,她有知识有学问,可以自己教大卫,她也能够管家,家庭料理得不错,她还有一个很好的佣人兼朋友——辟果提。
4.朵拉
大卫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和他可爱的“小花”。大卫那么爱她,捧在手心里,装在心坎里,又有贝西姨婆的呵护与照顾,艾妮斯的喜爱。她天真美丽而善良,虽然完全不懂家务,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但她是如此善良而爱着大卫。在生命的终了时把最珍贵的遗产——她深爱的丈夫,托付给朋友艾妮斯,希望丈夫可以在自己离开后有幸福的生活,她是无私的。可爱的“娃娃妻”朵拉这时候显得如此成熟,令人难忘。
5.艾妮斯
艾妮斯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方面,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的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艾妮斯从小就是父亲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于对父亲的爱,她过早的成熟,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了父亲她不得不讨好希普这个卑鄙小人,但是她是决不会屈服于希普的,不会让希普的险恶目的得逞的。艾妮斯虽然没有过多和斯蒂福接触,但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中判断出他在大卫身边的危险,她的洞察力是敏锐的,与大卫对斯蒂福感性的崇拜相比,艾妮斯是理智的。艾妮斯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长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爱着大卫,只不过大卫反应迟钝,而且对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斯特朗太太的这句话在大卫心中掀起了波澜。在朵拉死后,在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之后,在海外历练数年之后,大卫终于明白了他对艾妮斯的爱,他们结婚了。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艾妮斯都是大卫理想的伴侣。
对于大卫来说,最爱的女人是朵拉,而最敬慕的是艾妮斯。
6.辟果提
在大卫的成长经历中,不能不提到的还有一个人——辟果提,大卫的老奶妈。她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童年的大卫在她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辟果提对大卫母子俩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在大卫被继父打得遍体鳞伤之后,锁在房里,母亲不敢去看他,只有辟果提顺着锁眼去安慰他。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把大卫照顾得很好,她的家永远有大卫的位置。她对大卫的爱是那么真挚、淳朴,她心地善良,她也很能干,家务井井有条。
7.艾米丽
艾米丽的渔民父母在风暴中遇难,被大卫奶妈的兄弟收养,幼年时大卫去那里度假与她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两周时光,产生了爱情萌芽。她生活在穷人家,周围有视她为掌上明珠的养父和深爱她的忠厚善良的工人吉姆,在那个小渔村里,嫁给吉姆似乎是她唯一正确的选择,但不幸的是,艾米丽天生美丽而又才华横溢,那个落后的小小的空间不能满足她的欲望,而贫穷生活和保守的民风又把她牢牢束缚,无奈之下,她接受了吉姆的求爱与他订了婚,但就在订婚的当天,大卫和他的朋友斯蒂夫来拜访,斯蒂夫相貌英俊口齿伶俐,但为人自私不负责任,他疯狂地爱上了艾米丽,艾米丽也觉得找到了知己,最终,他们私奔了,但斯蒂夫在母亲的威胁和自己的感情动摇下,很快抛弃了她,她的养父千方百计找到了她,把她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艾米丽最终选择了没有爱情的生活,孤独地陪伴着她的养父。艾米丽是当时保守社会的牺牲品。
《大卫·科波菲尔》的主题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艾米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冀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这部作品中处处体现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怀的体现,同时也是对那些需要社会关怀和救助的弱势群体带来的精神抚慰。人性即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道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社会的批判则是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社会进行观察和评价的结果。
《大卫·科波菲尔》通篇都在弘扬着人道主义的博爱和仁慈,这与作家自身的基督教信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导致其原有的封建社会制度被撼动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随之,文艺复兴时期一直提倡的人性回归和解放则迅速被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所取代。正是在这一社会大环境下,很多作家都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宗教上,特别是基督教及其所宣扬的博爱、宽容等思想,更是成为了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的主要来源。作家们一方面倡导着“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个人权利,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对世间所有人拥有大爱、宽容,赞颂弘扬那些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幸福而献身的行为。
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中,读者们不难发现大卫悲惨的遭遇只不过是种表象,狄更斯真正想透过这表象揭露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即物质利益之下造成的婚姻、家庭的悲剧,深刻批判了物质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偏差。批判的同时狄更斯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对美好事物——高尚、真诚、慈爱、宽容、正直等纯良人性的弘扬上。比如作品中辟果提在大卫的母亲过世后,对他无私的关爱和抚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狄更斯心中的那种“大爱”和“大善”。人如果像辟果提这般善良慈爱地去对待正经历苦痛的他人,这种关爱真会如春雨滋润大地一般抚平受伤的心灵,使其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看待生活,对待人生,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精神,而其人道主义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探索和道德的弘扬。狄更斯主张平等和博爱,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诟病的同时向往世界能够变成一个具有道德秩序、饱含人性的“天国”。这种对人性的探索和道德的弘扬在狄更斯的作品中相当广泛和深刻:无论是整部作品的思想基调,还是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在《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狄更斯正是利用大卫经历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深切同情的同时,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但也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慈爱、纯良、高尚、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的许多人物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就是一个善良宽厚、正直勤奋、积极向上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他的人格也是在历经种种磨炼后不断成熟、完善的,最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家庭上获得了幸福。他真诚、善良、勤奋、刻苦,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坚定不动摇,任何时候都满怀信心和希望,从这一人物身上也能看出来作者狄更斯所寄托的道德情感。大卫无论是儿时遭受的磨难,抑或是青年时代不屈不挠的痛苦抗争,无时无刻不在向读者诉说着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努力奋斗,与命运抗争的血泪史。最后品尝到幸福与甜蜜的大卫靠的就是自身拥有的纯朴善良的品格,发愤图强的自立精神,以及对他人宽厚、仁爱的温暖之心。无论遇到何种磨难、苦痛、诱惑,大卫仍能保留最至纯至真的高尚品德。无疑作者在塑造大卫·科波菲尔这一形象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再比如作品中的另外一位青年汉姆。他忠厚、善良、勇敢,有高尚的情操。他的家境虽然贫寒,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却拥有一颗质朴、善良的心。每次大卫到辟果提先生的小屋时,汉姆总是热情招待。对待并无血缘关系的艾米丽,就像亲兄弟一样呵护,关爱着她。当纨绔子弟斯蒂福斯将他的未婚妻艾米丽诱拐时,他抑制住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每天努力干活,并用挣来的钱帮助辟果提先生出去寻找艾米丽。当汉姆见到斯蒂福兹乘坐的船即将沉没的时候,他却抛下了个人恩怨奋不顾身跳海救人,却不幸被大海淹没。汉姆虽然貌不惊人,性格木讷,但他的心胸却比大海还要宽广。可以说汉姆这一人物形象是狄更斯博爱、宽容的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
第8课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xiāng ②gòu ③hùn ④dūn ⑤hè ⑥yòng ⑦lāta ⑧lánlǚ ⑨jiè ⑩jié
2.答案:①duō咄咄怪事 zhuō弄巧成拙 chù相形见绌 ②shuā洗刷 shuàn洗涮 ③dīng孤苦伶仃 tīng汀洲 ④liū溜达 liù遛弯
3.答案:(1)①分辨 ②分辩
(2)①指使 ②支使
(3)①羞愧 ②羞赧
(4)①期望 ②指望
4.答案:(1)√ 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咄咄,表示吃惊的声音。
(2)√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3)√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4)√ 孤单困苦,没有依靠。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答案:(1)外号。
(2)①指幼儿时期。②儿童;幼儿。
(3)①潦倒失意。②放荡不羁。
(4)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
(5)客套话,降低身份。
(6)①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②迁就;将就。
(7)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8)孤独一人。孑然,孤单的样子。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自幼成为孤儿的大卫被继父虐待,在10岁时被送到伦敦一个货行当童工,这对于“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大卫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他感到身心俱伤,对当时“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的社会感到奇怪和不满。
大卫感情细腻、聪明好学,在妈妈和老保姆的影响下,他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诚挚友爱。童工生活的折磨,没有改变他坦荡、友爱、诚挚的高尚品格。他对处于困境中的不幸者米考伯夫妇深表同情,他不但不厌倦米考伯太太向他反复诉苦的话,反而把这些话视为知心话;他在得知米考伯一家生活困难到几乎断粮的情况下,掏出自己剩余的不多的工资,真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他借给对方的;他欢欣地听取米考伯太太的支使,并不止一次地为她典当银餐具换钱度日;米考伯先生因债务被捕入狱,他前去探望并为对方的狱中处境而担忧;他最后在监狱附近租房,与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
大卫·科波菲尔有自强不息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做童工虽然辛苦、屈辱,但大卫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领到了相应的工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还把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撰写成文,创造出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2.答案:一是滑稽可笑。他的外貌滑稽可笑,他长得“胖墩墩”的;“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穿着滑稽可笑,他衣服破旧,但“衬衣硬领”颇为神气,他还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他的言行更是滑稽可笑,他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俯就的口气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二是债多不愁,得乐且乐。米考伯先生替各式各样的商家招揽生意,收入却很少,甚至有时候一无所得,为了维持生存,他卖尽当空,颠沛流离,债主们经常上门叫骂,随时有被债主控告和被法警逮捕入狱的危险。但他一生都在等待“机会”,“时来运转”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他得乐且乐,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但机会却从来不曾在他面前出现。
三是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不得不变卖家当甚至四处举债。当陷入困境、债主们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而债主一走,他顷刻之间又把皮鞋擦得锃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他多次向大卫传授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道理,可自己总是陷于债务之中不能自拔。
3.答案: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是小说常用的叙事策略。《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主人公视角(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小说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以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故事的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读者也会把这当作他性格的外现。课文节选部分以“我”叙事,让读者了解了“我”做童工时的真实遭遇,了解了与“我”所接触的工友们的状况,了解了“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的个性特点、生活窘况以及“我”与他们的交往情谊。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亲切的,主人公视角便于抒发情感,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比如,课文叙述到米考伯先生前来货行给大卫·科波菲尔提供租房时,小说以大卫·科波菲尔的口吻说道:“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这就表明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可以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感情,从而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并引发读者思考提供了方便。又比如,课文最后一段:“可是我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如此叙述,可以拉近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叙述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人物本身的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的限制,处理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的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等的错位,结果就会不可信。由此生出的另一个缺陷是,第一人称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如《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娜塔莎·罗斯托娃来作为小说总的叙述者。再者,第一人称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如本文就没有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肖像描写。第9课 复活(节选)
沧桑的面孔却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学常识
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828年8月28日~1910年11月7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剧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一位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甚至有些蒙昧阴沉,但依靠一双锐利异常的眼睛,揭示了文坛宇宙的广袤无垠,丝毫不留恋曾经拥有的荣华,那灵魂之光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作者在参加了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后,体会到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个人背景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创作过程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小说写于1889至1899年,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他的罪过,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托尔斯泰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小说原计划创作四部,但只创作了三部。
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的学说“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
列宁说:“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相关知识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的《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10年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是托尔斯泰创作的巅峰,代表了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小说开始采用的是倒叙手法,从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法庭上认出被告玛丝洛娃开始。
玛丝洛娃沦落成为妓女,聂赫留朵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10年前,还在上学的聂赫留朵夫爱上了姑母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最初的爱情是纯洁的,但聂赫留朵夫经历了4年的军队生涯之后,思想和行为上发生了变化。他占有了玛丝洛娃,并抛弃了她。玛丝洛娃因为怀孕被赶出家门,为了生计沦为妓女。
10年后,玛丝洛娃被冤枉谋财害命,被判4年苦役和流放。聂赫留朵夫因为这件事决心悔过,他要为玛丝洛娃申冤。在上诉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四处奔走,看清了监狱、法庭、官场的种种黑暗和下层人民生活上的苦难,这使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上诉失败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跟玛丝洛娃同去西伯利亚流放地,并且希望同她结婚。
玛丝洛娃被感动了,又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也逐渐摆脱了以前生活上的阴影,恢复了人的尊严。为了不连累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拒绝了求婚,同流放犯中的革命者西蒙松走了,她得到了新生。而聂赫留朵夫也在《圣经》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复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出发点,反映了城市、乡村、衙门、监狱、流放地等俄国社会各方面的黑暗以及人民生活的苦难。
托尔斯泰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惊人的真实”“极度的真实”。他善于观察生活并从自己的观察中抓住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如实地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的矛盾。因此,列宁认为托尔斯泰创作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他像一个威严正义的法官,无情地撕下一切假面具。
他,为理想,舍弃富贵,众叛亲离。此后生命变得一片荒芜。但他并未放弃与国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期盼黎明的出现。洞察世事的眼睛,成功地将文字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为文学世界再次创造奇迹!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①嫣然一笑(  ) ②斜睨(  )
③衣衫褴褛(  )(  ) ④擤鼻涕(  )
⑤鬈发(  ) ⑥瞟(  )
⑦一刹那(  ) ⑧鄙夷不屑(  )
⑨媚笑(  ) ⑩害臊(  )
腥臊(  )
2.辨认字形
①②

3.辨析词义
(1)径自·径直·竟自
[辨词]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强调不与别人商量便自作主张去做某事,多含贬义。
径直: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
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选词] ①主管部门在无专家评估影响、无公众听会的情况下     修改标准,暴露出无专业、无良知的低水平。
②刚结束女子4×100米接力比赛的秦梦丽来不及休息和调整,     跑向下一个比赛场地。
③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    学会了画画。
(2)驱除·祛除
[辨词] 驱除:赶走;除掉。一般用于具体的对象。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多用于抽象的对象。
[选词] ①    蚊蝇。
②    紧张心理。
(3)温顺·温和
[辨词] 温顺:温和顺从。温和:(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温顺”指温和顺从,按别人意见不违抗,常形容小姑娘、小孩等。“温和”意义范围比“温顺”广。常形容性格、态度、说话口气等的和气平和,使人感到亲切,如温和的脸;它还指气候的不冷不热,如厦门气候温和。
[选词] ①每个人都希望被   对待,孩子也一样。不过,道理谁都懂,能做到的父母,却不多。
②鹿是腿长尾短、性情    、惹人喜爱的动物,毛色黄褐,杂有白斑,有的头上还有树枝一样的角。
(4)堕落·腐化
[辨词] 都是贬义词,常“腐化堕落”连用。堕落:思想、行为变坏或日趋反动。腐化:思想行为变坏(多用于贪图享乐等)。“堕落”多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变坏或日趋反动,如她堕落为人民的敌人,堕落为贪污分子,堕落为娼妓,一直堕落下去等。“腐化”着重于贪图享受,生活糜烂,思想行为变坏,如贪污腐化分子。
[选词] ①国家公务人员要秉公办事,杜绝贪污    ,才可以做到风清弊绝。
②遭遇失败挫折就自甘    的人,一生很难成就大事。
4.积累词语
①    :形容女子优美动人的笑容。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
②    :斜着眼睛看。
③    :眼泪猛然从眼里涌出。
④    :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⑤    :轻视;看不起。
⑥    :远远地将人挡开。形容态度傲慢,拒绝别人的要求或不愿与别人接近。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简述文中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情节。
答:                                    
                                    
                                    
                                    
2.概述本文中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                                    
                                    
                                    
3.玛丝洛娃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有何意义?请联系整部小说简要分析。
答:                                    
                                    
                                    
4.“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你认为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真实的吗?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身上有着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子,聂赫留朵夫的某些经历、性格特征都暗合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与内心体验。我们虽然不能简单地把聂赫留朵夫看作列夫·托尔斯泰的化身,但是《复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中的聂赫留朵夫不断地进行着道德的自我完善,不贪财,不纵欲,与人亲善。这种爱的宗教,正是晚年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投射。
但是聂赫留朵夫的形象并非单一化的,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年少时,聂赫留朵夫是正直、纯洁、善良的,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己,改善社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这种美好的品质与那个虚荣腐朽的贵族圈子是格格不入的。聂赫留朵夫的善良遭到一些人的批评和奚落,甚至被认为是荒唐和可笑的。而当他随波逐流的时候,他却受到了人们的称赞。聂赫留朵夫身上的腐朽性与邪恶性是能够在每一个平凡人身上找到影子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刻画了聂赫留朵夫的复杂人格,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对人性的戕害,而且深刻地挖掘了人自身具有的人性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危害。
适用话题 “人性的复杂性”“环境的影响”“忏悔之心”等。
课外素材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警句
①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②当困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
③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④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⑤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⑥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
⑦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⑧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⑨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人物评价
①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②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素材这样运用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
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相关主题阅读
关于《复活》
翻译家力冈:“《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内容简介
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而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松结合,从而走向“新生”。
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
人物介绍
聂赫留朵夫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那时的爱是纯洁美好的。“在他眼里,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而只是人”。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沙俄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
玛丝洛娃
作品通过玛丝洛娃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痛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忆,“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并使她重新“爱”上他。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作者让玛丝洛娃进入政治犯的圈子;跟这些人接触,使玛丝洛娃感到亲切和自然。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情,虽然说是出于同情,却也是合适的。这能使她的灵魂感到轻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结合将会把玛丝洛娃带入革命者的队伍。而聂赫留朵夫的那种仁慈的“忏悔”,无论怎样真诚,却终究免不了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宽宏大量的意味。玛丝洛娃意识到过去的爱情已经永远不能“复活”,她也不再需要这一切了。而此时在她面前展现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新生和灵魂的“复活”。
作品主题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的《复活》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一方面,在对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反动的国家、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宗教对于托尔斯泰非常重要,而“托尔斯泰主义”也与他的宗教思想密切相关。托尔斯泰历来被看作集多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而其最显著的矛盾就表现在他的宗教思想上:一方面,他激烈地揭露和抨击俄国黑暗的教会;另一方面,又热烈宣扬宗教道德思想。但是如果结合19世纪俄国现实的话,就会理解他身上的矛盾性。首先,俄罗斯民族信仰宗教,托尔斯泰要宣扬其思想就必须顾及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这一特点。当时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腐败、残暴使得生活其下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无奈之下只有从宗教中寻求慰藉和解脱。所以,作为宗法制农民代言人的托尔斯泰也必须从宗教角度为俄国人民寻求摆脱的路径。托尔斯泰是艺术家和思想家,而并非政治家和革命家,又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有把改造社会的关键点寄希望于以博爱为核心的宗教道德理念上,希望以此来解决社会矛盾。要注意的是,托尔斯泰主义虽然来源于宗教思想,但在托尔斯泰那里,他将现代宗教意识概括为全人类兄弟姐妹般的友爱团结。可以说在这里宗教就不是一种迷信思想,而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复活》中,道德问题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大量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价值。过去很多观点认为,书中充满了托尔斯泰布道式的道德说教,并把这些视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有些批评家甚至干脆认为《复活》是托尔斯泰变成道德家之后艺术走下坡路的一个证明。比如小说中含有教会无法接受的渎神言论,也含有社会批判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书中所反映的司法环境:诉讼过程不公正,监狱关押缺少人性,只会增加犯罪率;另外,根据福音书的说法,人也没有权力审判别人。
宗教的救赎
托尔斯泰主义和俄罗斯的宗教哲学有很多关联之处,但在《复活》一文中,这种精神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与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结合在一起,因而这种解决的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并充满了内在的矛盾。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一员,自然在认识到自身的罪恶之后,可以通过宗教的手段,来实现自我救赎。然而对于从来就处于下层的穷苦百姓,他们的救赎要依靠什么呢?显然只能靠宗教。由于这种局限,托尔斯泰艺术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在失足后仍可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所以才会造就典型的托尔斯泰式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他作为陪审员出席庭审时意外看到被控杀人的妓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十年前他诱奸并抛弃了她,从而导致她沦落风尘。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他想和她结婚,并跟随她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他抛开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把大部分土地分给农民,奔赴西伯利亚。但玛丝洛娃拒绝这种“牺牲”,嫁给了一个政治犯。
其实,岂止是平民,对于贵族也一样,《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主题当作贵族的专利,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人若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人一旦自觉,则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不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
玛丝洛娃最后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可这并没有改变她被流放的命运。人是一个作为过程的存在,当人的物质形式消灭以后,无论是托尔斯泰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任何一位有理性的文学家都难于讨论关于灵魂的问题。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面对着无处不在的恶,人们怎么样才能摆脱。原谅与宽恕对恶能起到任何作用吗?当然,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尤其不能解决人性深处的、不依赖社会制度而存在的矛盾,例如贪婪、妒忌、淫欲、暴力等。但是,幻想在一个恶的环境中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来达到自我解放,是不现实的,只有在实现物质上的解放后,才有条件实现精神上的解放。只有在每个人摆脱了饥饿、寒冷、奴役、压迫的束缚之后,才有可能追求灵魂的自由。
矛盾的诉求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最终也没能找到解决俄国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方法,作品最后也只写了聂赫留朵夫希望从福音书找到解决的方法。不少人认为这是托尔斯泰的一个局限,他在小说中对革命者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所以也就没有深入去探讨这些革命者并持一定的反对态度。他宣扬的只是一种非暴力政策,即“不以暴力抗恶”,他虽然厌恶当局者,但是却反对报复政府的统治,所以他通过革命者表达了这个思想,即书中纳巴托夫说的:“不应该摧毁整个大厦,只要把这个美丽、坚固、雄伟,为他们所热爱的古老大厦内的房间作一次重新分配就行了。”只希望通过福音书里的教义教导人们向善,企图以此感动所有的人,使统治者也向善,达到社会的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可是,这种改良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聂赫留朵夫最终也没有真正找到出路。
托尔斯泰虽然没有找到社会的真正出路,但他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思想以及其忏悔过程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复活》中最后男女主人公在心灵上、道德上都达到了复活,实际上也是作者心灵和道德的复活,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并且思想上也达到了新的飞跃。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尽管不赞成摧毁当时的制度,但托尔斯泰对俄国统治机关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法院唯一的宗旨就是维持社会现状,因此他要迫害和处决那些品德高于一般水平并想提高这个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政治犯,同时又要迫害和处决那些品德低于一般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犯罪型。”
第9课 复活(节选)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yān ②nì ③lán lǚ ④xǐng ⑤quán ⑥piǎo ⑦chà ⑧xiè ⑨mèi ⑩sào  sāo
2.答案:①zhà铁栅栏 shān珊珊可爱 shān姗姗来迟 ②sào害臊 zào枯燥 zào焦躁 zǎo辞藻 ③shú赎罪 dú亵渎 dú穷兵黩武 dú买椟还珠
3.答案:(1)①径自 ②径直 ③竟自
(2)①驱除 ②祛除
(3)①温和 ②温顺
(4)①腐化 ②堕落
4.答案:①嫣然一笑 ②斜睨 ③夺眶而出 ④衣冠楚楚 ⑤鄙夷不屑 ⑥拒人于千里之外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可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他,后来看到他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觉得很惊奇。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她不愿触动心底的创伤,用简短愤恨的话对答,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微笑着向他要了十卢布。聂赫留朵夫从玛丝洛娃的言语、神情中觉察到她“已经丧失生命了”,但他仍坚持请求她的宽恕。
2.答案:玛丝洛娃受审时,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多年前被他抛弃的玛丝洛娃,良心受到了谴责。为了给自己赎罪,聂赫留朵夫通过副典狱长,在监狱里见到了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起初为自己大声说出“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而感到害臊,为自己的罪过感到羞耻。面对可怜的受害者,他感到又惊又怕,心中交织着震惊、怜悯与悔恨等各种复杂的情感。法庭判决玛丝洛娃服苦役,这一残酷的事实加剧了聂赫留朵夫的负罪感,他决心帮她上诉,给予她物质、精神上的帮助,并打算说出要同她结婚的想法。最终,虽然聂赫留朵夫仍不被玛丝洛娃理解,但他还是说出“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这表明聂赫留朵夫的赎罪是发自内心的,也说明开始“复活”了的聂赫留朵夫想要竭尽自己的力量去救助玛丝洛娃,“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3.答案: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最终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
作品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揭露了当时俄国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以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表达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革命要求。《复活》以玛丝洛娃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沉浮为主线索,深入探讨了其精神复活的必然性,不仅凸显了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更突出了这一形象对俄国底层人民实现精神复活的重大意义。
4.答案:观点一:不是真实的。聂赫留朵夫“不敢开口了”,是在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因为他要同玛丝洛娃结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渥的贵族生活。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粗野可怕,已不再是往日自己爱过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了。
观点二:是真实的。他之所以不敢开口了,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想法不被玛丝洛娃理解,怕因此惹恼她。再者,在探望的时间结束,玛丝洛娃站起来要走时,他告诉她,“我还要来的”,“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他已把玛丝洛娃视为自己的亲人,这些都表明他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真实的。第10课 老人与海(节选)
向硬汉致敬
你是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两次世界大战使你遍体鳞伤,但你仍用你有力的文体、出色的手法、精练的语言和简洁的文风掀起了一场完美的“文学革命”。“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你虽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但你性格中的刚毅、勇敢和坚韧却给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你是美利坚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学常识
硬汉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一生中感情错综复杂,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1961年,因不堪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1953年,他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他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流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同时,他又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的作品在内容上大都围绕着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风格”,他擅长用极其精练、朴实、直观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着墨不多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地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创作上,海明威采用“冰山原则”,留下八分之七的空间让读者思考。同时,海明威不用深奥冷僻的词,而采用“风格化了的口语”,以对话的形式抹去叙述的痕迹。他的写作姿势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其代表作品有小说《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大海里,你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一个人,一身胆,在汹涌的急流中,你坚定得像一座山!蔚蓝的大海印下你搏击鲨鱼的雄姿,清澈的海水溶进你无边的智慧,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你的心比天高,你的胆比海大,你是自信的化身,是乐观的给予,是勇敢的代言!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相关知识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代表作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作品主题集中在对战争的反对和对“硬汉”精神的倡导。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代表作品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作品主题集中在“美国梦”及其幻灭,展示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
约翰·多斯·帕索斯,代表作品是《美国》三部曲。帕索斯也是一个在立场上摇摆不定的人,对美国社会未来感到担忧又不知如何解决,找不到确定的方向。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1)单音字
①吞噬(  ) ②残骸(  )
③鳍(  ) ④舵柄(  )
⑤灰鲭鲨(  ) ⑥桅杆(  )
⑦撬开(  ) ⑧黏液(  )
⑨麻痹(  )
(2)多音字
①臭②扛
③扎④累
⑤胳
2.辨认字形
①②
③④

3.辨析词义
(1)坚韧·坚忍
[辨词] “坚韧”,坚固有韧性,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重在不动摇,多用来指人(意志)。
[选词] ①质地     ②    的意志
(2)十足·实足
[辨词] “十足”指十分充分,“实足”指确实足数的,有时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
[选词] ①对于完成这项考察任务,同学们有    的信心。
②今天参加义务劳动的    五十人。
③鲁迅     是青年的楷模。
4.成语运用
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正误并解释。
(1)人类在地球上目空一切,肆意妄为,结果把环境破坏殆尽。 (  )
肆意妄为:                                    
(2)居家学习,你可以自欺欺人,但成绩不会无中生有。孩子,请不要假装努力,成绩不会陪你演戏!(  )
自欺欺人:                                    
(3)考试前切忌疲劳过度,应该养精蓄锐,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考出好成绩。 (  )
养精蓄锐:                                    
(4)市面上出售的口罩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五花八门。(  )
参差不齐:                                    
(5)近日,广东一女子门前哄娃突遭疯牛顶撞,白衣男子赤手空拳勇斗疯牛。(  )
赤手空拳:                                    
5.积累词语
①    :吞食,并吞。
②    :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③    :某种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种事物,或者某种事物专门有另一种事物来制伏。
④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⑤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的典型形象,请阅读课文,分析这一形象的特点。
答:                                    
                                    
                                    
                                    
                                    
                                    
                                    
2.在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老人的性格似乎比较矛盾,因为他经常会自我否定,找出这些自我否定的句子,并进行解析。
答:                                    
                                    
                                    
                                    
                                    
                                    
                                    
                                    
                                    
3.[观点争鸣]《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它确实是一部好书,一部让人受益终生的好书,因为它给予人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虽然这篇小说剧情非常简单,但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伟大的勇气和信心使圣地亚哥出发去深海打鱼,在八十四天以后捉住鱼。坚强的意志和令人惊讶的耐力使圣地亚哥与马林鱼战斗三天,最终捕获它。虽然圣地亚哥在战斗期间始终处于不利位置,但这种硬汉精神使他从未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使圣地亚哥击退许多鲨鱼群,与来毁坏马林鱼的鲨鱼坚持作战。他的硬汉精神为每个人提供鼓励和启示。圣地亚哥是一个真正的硬汉。这个不朽的硬汉形象永远活在每个人心中。
课外素材
《老人与海》好词好句好段
①他眼下已看不见海岸的那一道绿色了,只看得见那些青山的仿佛积着白雪的山峰,以及山峰上空像是高耸的雪山般的云块。海水颜色深极了,阳光在海水中幻成彩虹七色。那数不清的斑斑点点的浮游生物,由于此刻太阳升到了头顶上空,都看不见了,眼下老人看得见的仅仅是蓝色海水深处幻成的巨大的七色光带,还有他那几根笔直垂在有一英里深的水中的钓索。
②他喜欢绿色的海龟和玳瑁,它们形态优美,游水迅速,价值很高,他还对那又大又笨的蠵龟抱着不怀恶意的轻蔑。
③为什么我们要比基督严厉呢?这个世界为了要显示它的强大,故作严厉,我们也就顽固地接受了它的成见。为什么我们要和它一样丢弃那些伤口里流着血的灵魂呢?从这些伤口里,像病人渗出污血一样渗出了他们过去的罪恶。这些灵魂在等待着一只友谊的手来包扎他们的伤口,治愈他们心头的创伤。
④他从容地划着,对他说来并不吃力,因为他保持在自己的最高速度以内,而且除了偶尔水流打个旋儿以外,海面是平坦无浪的。他正让海流帮他干三分之一的活儿,这时天渐渐亮了,他发现自己已经划到比预期此刻能达到的地方更远了。
⑤通常一闻到陆地上刮来的风,他就醒来,穿上衣裳去叫醒那孩子。然而今夜陆地上刮来的风的气息来得很早,他在梦中知道时间尚早,就继续把梦做下去,看见群岛的白色顶峰从海面上升起,随后梦见了加那利群岛的各个港湾和锚泊地。
⑥他们顺着大路一起走到老人的窝棚,从敞开的门走进去。老人把绕着帆的桅杆靠在墙上,孩子把木箱和其他家什搁在它的旁边。桅杆跟这窝棚内的单间屋子差不多一般长。窝棚用大椰子树的叫做“海鸟粪”的坚韧的苞壳做成,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
⑦生命是一条河,河水中波澜起伏,这条河其实也可以叫做死亡之河,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每个人都一步步地走向死亡,那汹涌的波涛淹没了每个人在世间的努力,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只能是保持一份尊严。
⑧生死之河,也是遗忘与记忆之河,人们用无数的盛宴、欢快的乐声、激烈的爱情、如火的信仰来一次次地遗忘死亡这个命定的事实。这些用自杀来结束故事的作家是脆弱的,因为他们最终没能用乐观的天命来对待死亡,然而,他们也同样是坚强的,因为他们穿越了世间的所有喧哗与骚动,去到了那片寂静的所在,生死本无界,自然寂寂无声。
⑨老人瘦骨嶙峋,颈背上刻着深深的皱纹,脸上留着良性皮肤肿瘤引起的褐色斑块,那是阳光在热带洋面上的反射造成的。褐斑布满了他的双颊,双手因为常常拽住钓线把大鱼往上拉,镌刻着很深的伤疤。不过,没有一处伤疤是新的,每个伤疤都像无雨的沙漠里风化了的沙土一样古老。
素材这样运用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是一部历时一个世纪的巨作,它告诉了我们人生哲学中的诸多道理,同时就我看来,其中也不乏蕴涵着一些程序方面的重大道理。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这是一篇让看过它的人都感动其中、感悟其中的故事: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在茫茫黑夜的巨浪中,弱小的人类与强大的自然在奋勇抗争,如同面对命运莫测的人生,可以消灭的是肉体,不可以征服的是意志和精神。清晨归来,老人并非一无所有,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而获得的生命自由就是他胜利的象征。
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圣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当我们读到在大海中苦苦鏖战的老人和拼死也要活口的鱼类的时候,我们愿意相信这就是活着之所以应该活着的价值,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年轻人以及中年人来说更应该多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本书的内涵,奋斗可能没有结果,可能一切都会是一场空空的“骨架”,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奋斗的过程是何其令人赞赏!正像某书评作家解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读者最喜欢的还是西行中的孙行者,而不是已经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
人生就如一片汪洋,很宽,也很危险。它可以把你推向一个高度,也会瞬间让你失去自己所有的幸福。我们为了保留这一丝幸福,会努力地向浪尖奔去,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化解有时愤怒的海洋。要知道,一个好渔人,是拥有圣地亚哥的意志和精神的。
我想:人生即是海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在风里你可以感受坚毅,在浪里你可以感受激昂!这些都是过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相关主题阅读
《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
聂珍钊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创作的一部优秀小说,于1952年出版,当时《纽约时报书评》的专栏作家哈维布雷特称之为“一部伟大而真实的小说,既动人心弦,又让人震撼;既是悲剧性的,又是乐观的”。
福克纳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小说家,他发表评论说:“时间将会证明,这篇小说是包括我和他的同时代的人在内写得最出色的一篇。”艺术史家贝纳德·贝瑞孙也高度赞扬这部小说:“《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乐曲,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也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出自荷马的手笔;行文像荷马史诗一样平静,令人佩服。”著名的海明威传记作家、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学教授卡洛斯贝克也在《星期六评论》上发表文章说:“就其悲剧形式而论,它接近《李尔王》的故事。”
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内涵十分丰富,海明威因此而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自问世以来,国内外众多的批评家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部作品。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反映了人类敢于直面大自然的斗争精神,代表人类精神的老人同代表着自然力量的大海、鲨鱼之间进行的殊死搏斗表现了人类精神的伟大、崇高,认为老人与大鱼的较量是一曲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命运抗争的颂歌,老人是海明威创造的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在命运重压下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我国的海明威研究专家董衡巽先生说:“作为读者,读了《老人与海》,各人可以有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不过从海明威一贯表现的主题来考察,我以为《老人与海》是‘硬汉子’精神的表现,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寓言式故事说明,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以是战争、是黑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界不可阻挡的异己力量;在这些强大的对手面前,孤立无援的人免不了失败,但是海明威强调的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
实际上,这也是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例如,利奥顾尔科评论说:“海明威的大多数小说强调人不可为之事,解释世界的局限、残酷或固有罪恶。但《老人与海》突出地强调了人的可为之事,强调了在世界这个竞技场上英雄行为是可能的。”
因此,以往的评论大多把老人圣地亚哥看成人类的“硬汉子”代表,把他出海捕鱼的遭遇看成人类同厄运不断抗争的象征,把老人看成一个遭受不幸但没有被打败的英雄形象。
上述评论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老人与海》。但是,如果把老人置于人与自然两种不同伦理秩序之中加以理解,我们就可能对老人的捕鱼行为和在海上的失败有新的体会,发现我们一旦放弃了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则的时候,会给我们人类带来怎样的问题。下面将主要就这部小说中老人同狮子以及老人同大马林鱼和鲨鱼之间的搏斗进行分析,探讨作品表达的伦理思想。
一、老人与狮子的寓意
在小说中,海明威描写老人出海捕鱼,一共有五次写到狮子。老人到海里去捕鱼,所处的环境同陆地不同,但是他为什么要提到和反复梦见陆地上的狮子?狮子对于老人和这部小说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解释小说中出现的狮子的形象?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讨论的问题。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塑造了许多象征意蕴很强的形象。众多的评论家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认为马林鱼是人生理想的象征,鲨鱼是人类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象征,大海是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的象征,狮子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和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就小说中具体的狮子形象而言,大多数人把狮子看成是老人硬汉精神的象征,认为是海明威用来塑造老人圣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的,认为狮子体现了老人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
在小说开头部分,老人出海前同孩子谈论棒球赛时说:“我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就在一条去非洲的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还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顾尔科教授认为,海明威把棒球队员同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联系在一起,“为老人增添了英雄的成分。即使时运不济,他也是勇敢的”。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老人是否在非洲看见过海滩上的狮子,但是很明显,老人在一种强者的语境中通过谈论狮子表达了自己是一个强者即我们称之为“硬汉子”的伦理信念。在他谈到狮子之前,老人表达了他对美国棒球运动史上最卓越的队员迪马吉奥的崇拜。此后,孩子称赞他是最好的渔夫,老人也高兴地接受了孩子的评价。如果把老人对美国职业棒球界的强队纽约扬基队和伟大的队员迪马吉奥同老人将要出海捕鱼的行动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老人谈论狮子是一种有意识的伦理表达,即老人要做一个最好的渔夫,做一头在海里捕鱼的狮子。
后来,老人又多次在睡梦中梦见狮子。通过这种方式,小说对狮子表达伦理作了进一步强化。老人出海前在自己的窝棚里睡着了,进入了梦乡。他梦见小时候见到的非洲,梦见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梦见加那利群岛的各个港湾和锚泊地。海明威这时写老人在睡梦中梦见狮子:
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轰动的大事,不再梦见大鱼、打架、斗力,也不再梦见妻子。他只梦见眼前的地方以及沙滩上的狮子。薄暮中,狮子们像小猫那样在嬉戏,他喜爱它们,就像喜爱那个男孩一样。
对于老人梦到的这些狮子,评论家往往认为它们表达的是老人关于和谐的自然思想,表达的是老人对大自然中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处女地的向往。对于老人这个有关狮子的梦,塞尔吉奥博卡兹教授解释说,老人不断梦见在海滩上玩耍的小狮子,是“小说作者利用梦的因素处理失乐园的神话”,表达“自然同狮子一样美丽”的思想,认为“海明威借助海洋和沙滩上玩耍的幼狮,在描写失乐园的过程中实现了崇高美的象征”。但是,这些解释还不足以说明老人为什么梦见狮子。
从小说的描述里可以看出,在通过梦表现的老人的潜意识里,一切对他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只有狮子。那么,老人梦见狮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在老人的潜意识里,狮子为什么会比风暴、大鱼、角斗,甚至比妻子还要重要?当我们把老人出海前梦见狮子同老人出海后梦见狮子联系起来的时候,或许就能理解狮子在这个特殊语境中表达的伦理含义。
老人从梦见狮子的睡梦中醒来后,独自一人肩扛桅杆,在黎明前驾船向海洋深处进发。在过去的84天里,老人一无所获,只是到了第85天,他才在深海中钓住了一条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马林鱼。这条鱼比老人的小船还要长两英尺,拖曳着小船向深海逃去。在老人看来,大鱼显得高尚伟大和富有力量,但是老人一定要制服它,以此来显示自己比鱼更有智慧和更强大。在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老人累了,这时候他想:“但愿它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这时老人问自己:“为什么如今剩下的主要的事都是狮子?”(Whyarethelionsthemainthingthatisleft?)实际上,老人的追问是同他出海前梦见狮子遥相呼应的,但有所不同的是,老人这时在海上钓住了大鱼,他是在同大鱼进行生死搏斗中想到狮子的。显然,狮子在这儿体现的是老人有意表达的一种伦理原则,即老人在同大鱼、大海搏斗中所坚持的生存竞争的伦理信念。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随着狮子形象的反复出现,老人生存竞争的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当拖曳着小船的大马林鱼由于太累而开始安静和稳定下来的时候,老人睡着了,开始做梦:
后来他开始梦见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狮群中的第一头狮子傍晚时下到海滩。接着,其余的狮子也来了。他把下巴靠在船头的木板上。船抛了锚停在那里,晚风徐徐吹向海面。他等着看更多的狮子来,心里很愉快。
菲利浦·梅尔林认为“老人在黄昏看见的小狮子都是他的宠物”,表达了一种和谐的自然观念。然而,当我们考察一下老人梦见狮子之前生存斗争的伦理环境时,就会发现老人梦见狮子仍然是老人生存伦理被强化的结果。
在有关狮子形象的解释中,有人认为狮子是力的表现,是强者的象征,因为“老渔夫一再梦见狮子,象征着他对力的追求、对强者的向往”。美国海明威研究专家杰克逊·本生也认为,“狮子为老人的搏斗提供了一种英雄的视角”。诚然,正如大多数批评家所说,狮子是老人的象征。老人一再梦到狮子或提到狮子,这是因为老人把狮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要用狮子的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实现战胜大马林鱼的人生目标。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狮子是否是老人的象征,而在于狮子象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不可否认,尽管小说中的狮子是老人圣地亚哥的象征,但是我们如果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狮子表达的象征含义并非老人的英雄品质或硬汉精神,而是老人的丛林法则意识。在自然界,狮子是群兽之王,体现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那部划时代的著作《物种的起源》里,达尔文阐述了生物进化和生存竞争的规律,即以弱肉强食为典型特征的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存竞争的基本法则,是维护自然秩序的规则。无论陆地还是海洋,除人之外一切生物的进化过程都是生存竞争的过程,所有的生存竞争都要遵守弱肉强食的规则。丛林法则是自然界的伦理。只有遵守丛林法则,自然界才能维持生态的平衡,建立自然界的秩序,保证物种不断进化。陆地上的狮子和海洋中的鲨鱼,都是生物界不同环境中的强者,处于各自的生物链顶端,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代表。在小说中,老人反复提到狮子和梦见狮子,这实际上揭示了潜藏于老人潜意识里的秘密,即生存竞争的伦理意识。而老人生存竞争的伦理意识,就是通过狮子体现的丛林法则。
老人有意无意中借助狮子表达自己生存竞争的伦理,这不仅可以通过狮子作为百兽之王的自身形象得到体现,而且还可以从老人所处的伦理环境中得到旁证。老人从出海捕鱼开始,就将自己置于一个生存竞争的伦理环境中,而这个伦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就是弱肉强食。例如,老人在同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钓住了一条鳅,把它拉到了船边。鳅在空中弯起身子,疯狂地扑打着,绝望地乱窜乱跳。老人用木棍打在它金光闪亮的脑袋上,它才抖动了一下后死去。这实际上表现的是老人同鳅之间的生存斗争。老人从刀鞘中拔出刀子,用一只脚踩在鱼身上,用刀剖开鱼腹,发现鱼腹里面有两条小飞鱼。鳅吃掉小飞鱼,这是在鳅和小飞鱼之间发生的生存竞争。还有海龟的命运,也是颇有意味的。鲨鱼如果遇上了海龟,会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的时候咬掉它们的脚和鳍状肢。在这里,海龟同人以及鲨鱼同海龟之间的关系就是生存竞争的关系。鲨鱼也是如此。鲨鱼同老人争夺大马林鱼,被老人杀死了,鲨鱼放开咬住的鱼,身子往海底沉去,临死之前还要把咬下的肉吞吃掉。因此可以看出,在大自然里,生存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
另外,老人同大马林鱼的搏斗亦是一个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动范例。在海明威笔下,我们看到上钩后的大马林鱼企图逃走,一次又一次地从海面上跳起来,使海面迸裂,然后沉重地掉下来,浪花飞溅。为了逃命,大鱼一次次把钓索拉到快要绷断的程度,再用它的长嘴猛烈撞击铁丝导线,可就是挣不脱嘴里的钓钩。大鱼用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无法摆脱老人的控制。而老人在搏斗中也不轻松,钓索勒伤了他的脊背和左手,到处都是新勒破的伤口。他疲乏之极,头昏目眩,几乎就要死在大鱼的手里。但是他忍住一切痛楚,拿出剩余的力气终于把大鱼拉到了船边。老人看见了大鱼庞大的身躯和周身的紫色条纹,看见它的脊鳍朝下耷拉着,巨大的胸鳍大张着。老人在自己垮掉之前,高高地举起早已准备好的鱼叉,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它扎进大鱼的心脏。
这就是丛林法则,这就是弱肉强食。老人是这场生存竞争中的狮子,他按照弱肉强食的伦理规则同大马林鱼搏斗,用杀死大马林鱼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像狮子一样强大。
二、老人捕鱼与丛林法则
老人捕杀了大马林鱼,但这不是一场弱肉强食的结束,而是另一场生存竞争的开始。新的生存竞争是在老人和鲨鱼之间发生的,其目的是争夺作为食物的大马林鱼。老人把大马林鱼绑在船头,驾船回家,但是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寻找食物的鲨鱼。这样,争夺食物的另一场生存竞争也就开始了。老人同鲨鱼的搏斗表现出生存竞争的残酷和血腥的一面。在自然界,老人的象征物狮子和大海里的鲨鱼都是猛兽,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因此二者的相争也就最能体现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特点。
首先前来争夺食物的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它残忍、强壮而聪明,连老人都承认自己仅仅是武器比它强大。鲨鱼嘴巴的八排牙齿全都朝里倾斜着,两边都有刀片般锋利的快口,这种鱼生来就是要拿海里所有的鱼当作食物。它的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地响,老人听见大鱼皮肉被鲨鱼撕裂的声音,他使出全身的力气,用糊着鲜血的双手,把一支渔叉猛地扎进鲨鱼的脑袋。
鲨鱼是海中猛兽,老人是陆地上的狮子。为了争夺大马林鱼,老人同鲨鱼的搏斗就变成了在大海里发生的另一场生存竞争,所以“当大马林鱼遭到攻击的时候,他就好像自己在遭到攻击一样”。鲨鱼为了生存,吃掉了大约四十磅鱼肉,结果被老人杀死了,这正是遵照丛林法则而进行生存竞争的结果。在同鲨鱼进行的生死搏斗中,老人把丛林法则作为自己的伦理指引,并为自己杀死鲨鱼做了解释:“每样东西都杀死别的东西,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实际上,这既是老人为自己杀死鲨鱼在伦理上找到的理由,也是老人为自己信奉的丛林法则作出的伦理诠释。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当老人进入海洋之后,就生存竞争和竞争的伦理规则而言,在陆地上生活的老人同在海洋中生活的鲨鱼几乎没有本质的不同,在它们之间进行的是一场弱肉强食的竞争,区别仅仅在于老人会使用诡计,会制造工具,会利用手里的武器去杀死鲨鱼,因此他是竞争中的强者。他在杀死鲨鱼后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往往被看成是圣地亚哥表现自己硬汉性格的一句宣言,但是如果把它放在狮子象征的伦理环境里,就不难发现这句话正是老人在海中捕鱼所坚持的弱肉强食的伦理,表达的是老人在生存竞争中要当狮子的愿望与决心。在老人的伦理理解中,老人同鲨鱼的搏斗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毁灭,没有失败。或者说,老人这句话是对自然界弱肉强食特点的诠释和另一种形式的表达:按照丛林法则,人要么是胜利者,要么就是被毁灭。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描写的生存竞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因此对于老人这头狮子而言,杀死一头鲨鱼只是生存竞争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老人赶走了鲨鱼,但是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这时候,老人终于明白在这场生存竞争中,他也同样被打败了,因为他们按照丛林法则相互争夺的食物大马林鱼,老人最终还是失去了。
在这场老人同鲨鱼之间的生存竞争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对老人的丛林法则作出评价了。丛林法则是动物界在自然中形成的规则,是动物界的伦理。动物世界的秩序依靠弱肉强食的方法加以维持,因此狮子是陆地主宰者,鲨鱼是海洋的主宰者。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动物生存竞争的基本规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老人出海捕鱼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是动物界的伦理,因此老人同大马林鱼和鲨鱼之间的斗争是按照动物界的伦理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血腥搏斗。
丛林法则是维护动物界秩序的法则,它同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法则不同。人类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着同动物类似的特点,但是人的理性使人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并形成自己的生活伦理。人类社会虽然用法律维护整个社会秩序,但是伦理、道德、习俗等共同构建的伦理体系,才是整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动物界的伦理同人类社会的伦理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伦理体系。动物界的伦理是一种非理性伦理,它是在弱肉强食中自然形成的秩序,所以赖安海第格尔认为,《老人与海》中的“伦理就是既定秩序”。动物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只能凭借习惯遵守弱肉强食的规则,而人是有理性有道德的动物,因此人类社会的伦理是人类凭借理性在不断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的。人不仅具有人类社会的善恶观念,而且还能够调节同动物界、植物界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到同自己周围的世界和平相处、共生共存。由于人不是兽,因此丛林法则不适合人类社会;同样,由于兽不是人,因此人类的社会伦理也不适用于动物界。但是,由于人是有理性的生物,因此人可以凭借理性认识自然,在人与动物界之间建立起既有利于人也有利于动物的伦理关系。
老人在捕鱼时没有把两种本质不同的伦理区别开来,在观念中出现了伦理混乱,他放弃了人类社会的伦理而接受了动物界的伦理——丛林法则,把自己当成了海洋生物的同类。正因为这样,在老人同大马林鱼和鲨鱼之间进行的生存竞争中,人类社会独有的伦理禁忌消失了。例如,老人称呼大鱼为自己的兄弟,这并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在一个猎杀与被杀的世界里,兄弟情爱意识把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结合在一起,建立起超越毁灭法则的和谐与情感”,表达的是老人对大鱼的同情以及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相反,说明老人对人类社会伦理的放弃和对动物世界伦理的接受。正因为老人把自己当成了鱼,他才接受了丛林法则,由于老人接受了丛林法则,因此在老人的伦理意识里,动物界弱肉强食的法则被老人视作伦理正义,进而从根本上消解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伦理禁忌。由于没有了伦理禁忌,弱肉强食和同类相残就变成了一种伦理,从而成为老人追杀自己的兄弟大马林鱼的伦理动力。老人在同大马林鱼搏斗时也把自己当成了一条按照丛林法则生活的鱼。
三、老人捕鱼的启示
老人出海捕鱼,在第一次竞争中,他战胜了大马林鱼,是胜利者。但是在同鲨鱼斗争的过程中,尽管他运用人的智慧使用了自制的武器同鲨鱼战斗,但是鲨鱼采用了老人信奉的狮子的战术,群起攻击,吃完了大马林鱼身上的肉,只给老人留下不能食用的骨架。因此在第二次生存竞争的斗争中,老人是一个失败者。
老人在同鲨鱼的搏斗中丢失了渔叉、刀子、木桨、舵把等所有武器,好像是一个被解除了武装的败将。老人明白,他“此时终于被打败了,没法补救了”。从这时候开始,老人在意识里开始把自己看成一个失败者。老人回到岸上,也对孩子说:“它们把我打败了,马诺林。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
那么,老人的失败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那就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伦理越位,不能毫无限度地入侵大自然留给其他生物的领域。老人在思索是什么将他打败的问题时,实际上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怪我出海太远了。”这是老人的自我反省。
老人打了84天鱼,一条鱼也没有打到,这表明近海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这就是人类的伦理越位即入侵大海造成的后果。老人为了打鱼,进入了深海,但那儿是海鱼最后的生存之地,是人类不该进入的领域。因此老人的失败能够带给我们伦理上的教诲,即警示我们不要肆无忌惮地入侵、破坏或占领大自然中本应该属于其他物种的领域。
老人用自己的失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伦理混乱(ethicalchaos)的典型范例。丛林法则是动物界维护秩序的自然伦理,它只适用于没有理性的动物界。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人类不能按照丛林法则去同动物竞争。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伦理,它不仅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也规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自然伦理和社会伦理既不能互换,也不能共用。如果我们人类接受了丛林法则,我们就会变为野兽,不再为人。但是,作为人类代表的老人,他忘掉了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伦理,相反却接受了动物界的丛林法则,要做海洋中的狮子,争夺海洋中鲨鱼的食物,这正是一种伦理混乱。由于老人接受了丛林法则,老人就从人的角色转入了动物的角色,因此老人同鲨鱼之间的搏斗就不再是人与鲨鱼的搏斗,而变成了兽与兽之间弱肉强食的搏斗。人有理性,因而才能把人从兽中彻底解放出来进化成有理性的人,才能建立人类社会的伦理。人是自然界唯一的高级生物,不应该把自己降低到动物的认知水准上,按照动物界的丛林法则同动物作生存竞争,而应该担负起人类自身的伦理责任,建立人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世界。
马克·肖勒曾说:“《老人与海》不仅是一篇道德寓言,也是一篇宗教寓言故事。”的确,这篇小说蕴含的意义是十分丰富的,以上的解读只是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的一种阐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第10课 老人与海(节选)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①shì ②hái ③qí ④duò ⑤qīng ⑥wéi ⑦qiào ⑧nián ⑨bì (2)①xiù chòu ②káng gāng ③zā zhā zhá ④léi lěi lèi ⑤gē gé gā
2.答案:①zhuài生拉硬拽 yè摇曳 ②zhuāng木桩 zāng分赃 ③chóng崇高 suì鬼鬼祟祟 ④zuàn攥住 zuǎn编纂 cuàn篡夺 ⑤cuì啐唾沫 cuì精粹 cuì淬火 cuì憔悴
3.答案:(1)①坚韧 ②坚忍
(2)①十足 ②实足 ③实足
4.答案:(1)√ 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
(2)√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3)√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锐,锐气,力量。
(4)√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
(5)√ 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5.答案:①吞噬 ②手无寸铁 ③一物降一物 ④自欺欺人 ⑤自言自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作为“硬汉形象”的最典型代表,圣地亚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他具有一般硬汉所具有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圣地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大马林鱼,与之周旋了几天几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②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圣地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里,而圣地亚哥不同,他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在这种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性的意义;老人与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与自然、命运相抗争的颂歌,因而,老人的失败转化成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也由此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
2.答案:①也许杀了这条鱼是一桩罪过。
②我还有半条鱼,他想。也许我走运,能把前半条带回去呢。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
③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他想。不过,它们可能还会来袭击我。一个人在黑暗中手无寸铁,怎么对付它们呢?
这时候,他浑身僵硬、酸痛,在夜晚的寒气里,身上的伤口和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让他感到疼痛。但愿不用再搏斗了,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
④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他回到船尾,发现舵柄的一头尽管参差不齐,还是能塞进舵孔,让他凑合着掌舵。
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大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他的身体、精神疲惫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这些看似消极的心理描写,并没有削弱对老人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谈论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时曾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许多东西。”可见,作者要求笔下人物要有一个特性——真实。
老人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形象”,他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在与鲨鱼搏斗时,老人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3.答案:观点一:老人筋疲力尽地回到岸上,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连鱼叉、刀子都没有了。是的,他的确输了,可是在精神世界中,他却赢了!即便一无所获,仍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这不正是《老人与海》想要给人们的启示吗?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精神,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战胜的人!
观点二:人生谁能没有失败?就像人学走路会摔跤一样,但是只有经过摔跤,人才能学会走路。失败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有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追求成功,这就是弱者。一位真正的强者,不会因为面对失败而消沉悲观,更不会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观点三:做人应该这样,不要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便我们遇到重重困难,也决不应该被它们打倒,应该勇敢地去消灭它们。人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心。信心好比是汽车的马达,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时对自己充满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部书中的主人公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第11课 百年孤独(节选)
《百年孤独》既是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的兴衰史,也是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的兴衰史。经历了前期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清洗,以及白人和印第安人、黑人的人种融合,加之欧洲以及美国白人的种族优越感,让拉美人对自己的身世自卑又迷惑。拉美大地在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后,就一直背负着其他国家、民族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过往无法诉说、不愿回忆,却留下深深的伤痕在每个拉美人的血液里,世世代代痛楚又无处可逃。
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马尔克斯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学常识
哥伦比亚的“莎士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马尔克斯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小说出版后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马尔克斯潜心创作,不断有新作推出,《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和《迷宫中的将军》(1988)等都是影响比较大的作品。
马尔克斯简直在耗散自己的才华,因为到处都是密集而充满华彩的段落,每一页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句子,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高度紧张、凝练的能量。
写作背景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只要人类存在,孤独便不会从地球消失,但孤独却会因人不同。  
相关知识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它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它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①广袤(  ) ②伊始(  )
③呱呱坠地(  ) ④怪癖(  )
⑤蹉跎(  )(  ) ⑥吮(  )
⑦发髻(  ) ⑧沁染(  )
⑨汗渍(  ) ⑩狡黠(  )
呼号(  ) 杜撰(  )
铁砧(  ) 蘸上(  )
2.辨认字形
①②
③④
3.辨析词义
(1)废寝忘食·宵衣旰食
[辨词]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也说废寝忘餐。多形容专注努力,不限使用对象。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使用对象为政务人员。
[选词] ①白衣天使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抢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地战斗在救治一线。
②当时年过五旬的毛主席一边为国家大事    ,一边又能挤出时间学习外语,恰到好处地彰显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2)年龄·年纪
[辨词] 年龄:人或动植物已经生存的年数。
年纪:(人的)年龄;岁数。
[选词] 
①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    足有上千岁。
②你这把    了还带头干活,真让人钦佩。
(3)捉摸·琢磨
[辨词] 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读zhuō mō)
琢磨:思索,考虑。(读zuómo)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读zhuómó) 侧重“反复思考、仔细考虑”,多用于对某一具体问题采取何种对策或做法的考虑。
[选词] ①疫情来势汹汹,除了    不透的病情,还有不少揪心的险情。
②媒体人出身的他,一直在    着怎样找到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经营模式。
(4)抵御·抵抗
[辨词] 抵御:抵挡;抵抗。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抵御”着重于防御,如抵御恶劣气候,抵御沙丘进攻等。“抵抗”着重于抗拒反抗,对象常是进攻或威胁自己的人或事物,如抵抗敌人、抵抗灾害等。
[选词] 
①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袄,以   寒气的侵袭。
②每当遇到危险时,负鼠从不进行   ,而是爬到树上躲藏起来。
4.积累词语
①    :开始。
②    :指婴儿出生。
③    :光阴白白地过去。
④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⑤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⑥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本文塑造的乌尔苏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2.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答:                                    
                                    
                                    
                                    
                                    
                                    
3.[观点争鸣]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4.本文有哪些特色?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百年孤独》不愧是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它的确与我之前所看过的很多小说都不一样。情节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达空间的压缩,因为篇幅摆在那里。
整整七代人的故事是在马不停蹄的快节奏情节中发展,而作者的表达并没有刻意地塞进字里行间,而是靠着整个情节的情绪基调的不变来达成。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整本书的情绪却如一只巨大的木桩钉进了大地一般纹丝不动。
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法来凸现出这种一成不变的情绪,那就是深深的孤独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觉到布恩迪亚家族百年间七代人的性格核心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这个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石头,抵挡得了过去,却无法与未来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他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数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一个死去的布恩迪亚,流出来的是孤独之血。火药的硝烟气味久久不散,萦绕在他的房子里,萦绕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贯穿百年的孤独那彻骨的荒凉!
好的小说,是会让人记住一辈子的。
课外素材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名言选
①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
②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③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④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⑤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⑥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⑦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素材这样运用
拉丁美洲的孤独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
加西亚·马尔克斯
随麦哲伦一道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水手安东尼奥·皮加菲塔,途经南美时如实记下的所见所闻,竟好似一部奇思妙想的历险记。他说见过肚脐长在背上的猪,雌鸟伏在雄鸟背上孵蛋的无爪鸟,以及形似鹈鹕、勺形喙的无舌鸟。他说见过骡头、骡耳、骆驼身、鹿脚、马嘶的怪物,还说曾给在巴塔哥尼亚遇上的第一个土著照镜子,那大个子土著一激灵,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得魂飞魄散。
在这本篇幅不长、引人入胜的小书里,甚至已能窥见现代小说的萌芽,但它还远非当年最令人瞠目的史料。西印度群岛的史学家们留下了更惊人的书山文海。令人垂涎的黄金国,本是虚构的产物,却长年出现在不少地图上,位置形状随绘图员的臆想千差万别。为了寻找永葆青春泉,传奇人物阿尔瓦尔·努涅斯·卡维萨·德巴卡耗时八年勘察墨西哥北部,远征队员痴念成疯,同类相食,六百人去,五人生还。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解之谜,如一万一千头各驮一百磅黄金的骡子,从库斯科出发去赎还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可一头也没到达目的地。后来,殖民时期,卡塔赫纳出售过一批在冲积土上饲养的母鸡,鸡胗里发现了金粒。我们那些开国者的黄金热,直到不久前还阴魂不散。上世纪,有个德国代表团研究在巴拿马地峡建造跨洋铁路的可能性,下结论说这地方铁少,要建,就得用金。
我们摆脱了西班牙人的统治,却没有摆脱疯狂。安东尼奥·洛佩斯·德圣安纳将军三任墨西哥独裁者,曾为自己在“糕点战争”中失去的右腿举办隆重的葬礼;加夫列尔·加西亚·莫雷诺将军如专制君主般统治了厄瓜多尔十六年,死后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端坐在总统宝座上供人吊唁;马克西米利亚诺·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将军,萨尔瓦多的暴君,神智学者,曾惨无人道地一次性屠杀了三万农民,还发明了检测食物是否有毒的钟摆,下令用红纸罩住路灯,以防猩红热;特古西加尔巴中心广场上的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将军像,其实根本是奈伊将军像,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货。
十一年前,当代著名诗人、智利的巴勃罗·聂鲁达曾用诗歌辉耀此地。那之后,拉丁美洲亦真亦幻的新闻如潮水般涌入了心地善良抑或居心不良的欧洲人的视野。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胡思乱想的男人,有载入史册的女人,永不妥协的精神铸就了一段段传奇。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从未享过片刻安宁。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总统曾困守在火光熊熊的总统府,孤身抵挡一支军队,直至战死;另一位高尚的总统与一名重塑民众尊严、推行民主制度的军人死于两起至今原因不明的可疑空难。
五次战争,十七次军事政变,还冒出一个恶魔似的独裁者,打着上帝的旗号率先开展了拉丁美洲当代的种族文化灭绝。与此同时,两千万拉美儿童不满两岁夭折,超过一九七○年以来欧洲出生的人口总数。镇压与迫害造成的失踪人口近十二万,好比乌普萨拉全城市民不知去向。难以计数的孕妇被捕后,在阿根廷监狱分娩,婴儿被军政府秘密送养或送进孤儿院,至今下落不明。为了让此类事件不再发生,约二十万拉美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十多万丧身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这三个中美洲恣意妄为的小国。若以相同比例换算至美国,相当于四年内横死了一百六十万人。
智利本是好客之国,居然也有百分之十的人口——一百万人亡命天涯。乌拉圭是个两百五十万人口的小国,在拉美国家中文明程度最高,却也流放了五分之一的人口。自一九七九年起,萨尔瓦多内战几乎每二十分钟就制造一名难民。拉美各国的流亡者与难民,加起来比挪威总人口还多。
我斗胆认为,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现实并非纸上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左右无数生死,同时也滋养着永不枯竭、充满了美好与不幸的创作源泉,我这个四处漂泊、思乡心切的哥伦比亚人只是蒙幸运女神的眷顾。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如果连我们自己也被难倒,那么,生活在地球这边、理性至上、沉醉于自身文化的人自然就更无法明白我们了。不难理解他们会坚持用衡量自身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忘记了生活的苦难因人而异、自我追寻的路上荆棘丛生、鲜血淋漓,他们走过,我们在走。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可敬的欧洲如果想想他们的过去,再来对比我们的现在——记起伦敦花了三百年才建起第一道城墙,又花三百年才有了一位主教;罗马迷失了两千年,才由一位伊鲁里亚国王确立其历史地位;如今爱好和平,出产有孔奶酪、精密钟表的瑞士,十六世纪还在以雇佣兵的身份血洗欧洲;即使在文艺复兴顶峰,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中的一万两千名德国雇佣兵也曾对罗马烧杀抢掠,刺死八千罗马人——也许会更理解我们一些。
托尼奥·克勒格尔的梦想是将纯洁的北方与热情的南方融为一体,五十三年前,托马斯·曼曾在此地对此大加赞赏。今天,我无意再次扮演这书中人的角色,但我相信,头脑清楚的欧洲人,只要彻底修正看待我们的方式,就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对于梦想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人民来说,如果支持仅限于声援,没有落实成合法的行动,我们的孤独感是丝毫不会因之减少的。
拉丁美洲不情愿,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此外也不会去幻想西方国家能打心眼里支持我们独立、独特的发展计划。航海技术的进步缩短了美洲与欧洲的地理距离,却加大了彼此的文化距离。为什么文学上的独立性可以被全盘接受,却对我们独立自主、举步维艰的社会变革疑虑重重、全盘否决呢?为什么认为欧洲发达国家在本国推行的社会公正无法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成为拉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历史上众多的战乱与伤痛,源于世世代代的不公和无休止的苦难,而非千里之外的诡计阴谋。可许多的欧洲领导人、思想家偏不信。他们忘了自己也曾年少轻狂、锐意进取,幼稚地以为不听两个超级大国的摆布,只会走投无路。朋友们,瞧,我们有多孤独!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无论洪水、瘟疫、饥荒、灾难,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都无法战胜生的顽强,生命对死亡的优势。
如今,这优势还在扩大,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年净增人口已达七千四百万,相当于纽约人口的七倍。人口大多出生在贫困国家,其中当然包括拉美。与此同时,最繁荣的几个国家却集聚了足够大的破坏力,不仅能将现存总人口毁灭一百次,还能将在这个倒霉星球上存在过的所有生物尽数毁灭。
也是在像今天这样的一个日子,我的导师威廉·福克纳在这里说:“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如果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三十二年前被他拒绝接受的巨大灾难,如今在人类历史上已首次从科学角度成为可能,我会愧对这个他曾经站过的位置。这令人震惊的现实在人类史上曾经只是个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寓言创造者有权相信:反转这个趋势,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那将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生活方式:不会连如何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也终于永远地享有了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
1982年12月8日 瑞典 斯德哥尔摩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相关主题阅读
关于《百年孤独》
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内容简介
家族第一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
他与乌尔苏拉新婚时,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尔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因此他遭到村民的耻笑。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一次斗鸡比赛胜利后杀死了讥笑他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他日夜不得安宁。于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家带着朋友及其家人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了两年多的跋涉,来到一片滩地上,由于受到梦的启示决定定居下来,建立村镇,这就是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在马孔多的历史由此开始。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极富创造性的人。他从吉卜赛人那里看到磁铁,便想用它来开采金子;看到放大镜可以聚焦太阳光,便试图研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从吉卜赛人那里得到航海用的观像仪和六分仪,通过实验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不满于自己所过的落后的生活,他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孔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孔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他带一帮人披荆斩棘干了两个多星期,却以失败告终。他痛苦地说:“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后来他又沉迷于炼金术,整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乌尔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去世时的年龄在115至122岁之间。
家族第二代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有两男一女:老大何塞·阿尔卡蒂奥是在来马孔多的路上出生的,他在路上长大,像他父亲一样固执,但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想象力;他和一个叫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女人私通,有了孩子,但在一次吉普赛人来马孔多表演时又与一名吉普赛女郎相爱,于是他选择了出走;后来他回来了,但是性情捉摸不定。最后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丽贝卡结婚,但被赶出家门,最后在家中被枪杀。
老二奥雷里亚诺生于马孔多,在娘肚里就会哭,睁着眼睛出世,从小就赋有预见事物的本领,少年时就像父亲一样沉默寡言,整天埋头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做小金鱼。长大后爱上马孔多里正千金年幼的蕾梅黛丝,在此之前,他与哥哥的情人生有一子,名叫奥雷里亚诺·何塞。他美丽的怀有双胞胎的妻子因被阿玛兰妲误杀死去。后来他参加了内战,当上上校。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当他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时候,便与政府签订和约,停止战争,然后对准心窝开枪自杀,可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与17个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个男孩。这些男孩以后不约而同回马孔多寻根,却被追杀,一星期后,只有老大活下来。奥雷里亚诺年老归家,每日炼金子作小金鱼,每天做两条,达到25条时便放到坩埚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
老三是女儿阿玛兰妲,爱上了意大利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在情敌丽贝卡放弃意大利人与何塞·阿尔卡蒂奥结婚后与意大利人交往,却又拒绝与意大利人结婚,意大利人为此自杀。由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她内心感到异常孤独、苦闷,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想用此作为“治疗病的临时药剂”。然而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家族第三代
第三代人只有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奥雷里亚诺·何塞。前者不知生母为谁,竟狂热地爱上自己的生母,几乎酿成大错。但又因生母的引见,爱上了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后来成为马孔多从未有过的暴君,贪赃枉法,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后者过早成熟,热恋着自己的姑母阿玛兰妲,因无法得到满足而陷入孤独之中,于是参军。进入军队之后仍然无法排遣对姑母的恋情,便去找妓女寻求安慰,借以摆脱孤独,最终也死于乱军之中。
家族第四代
第四代即是阿尔卡蒂奥与妻子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生下的一女两男。女儿美人儿蕾梅黛丝楚楚动人,散发着引人不安的气味,这种气味曾将几个男人置于死地。她全身不穿衣服,套着一个布袋,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服上。这个独特的姑娘世事洞明,超然于外,最后神奇地抓着一个雪白的床单乘风而去,永远消失在空中。
她的两个弟弟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是孪生子。阿尔卡蒂奥第二在美国人开办的香蕉公司里当监工,鼓动工人罢工,成为劳工领袖。后来,他带领三千多工人罢工,遭到军警的镇压,三千多人只他一人幸免。他目击政府用火车把工人们的尸体运往海边丢到大海,又通过电台宣布工人们暂时调到别处工作。阿尔卡蒂奥四处诉说他亲历的这场大屠杀揭露真相,反被认为神智不清。他无比恐惧失望,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潜心研究吉卜赛人留下的羊皮手稿,一直到死他都待在这个房间里。
奥雷里亚诺第二没有正当的职业,终日纵情酒色,弃妻子费尔南达于不顾,在情妇佩特拉家中厮混。奇怪的是每当他与情妇同居时,他家的牲畜迅速地繁殖,给他带来了财富,一旦回到妻子身边,便家业破败。他与妻子生有二女一男,最后在病痛中与阿尔卡蒂奥第二同时死去,从生到死,人们一直没有认清他们兄弟俩儿谁是谁。
家族第五代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五代是奥雷里亚诺第二的二女一男,长子何赛·阿尔卡蒂奥儿时便被送往罗马神学院去学习,母亲希望他日后能当主教,但他对此毫无兴趣,只是为了那假想中的遗产,才欺骗母亲说他在神学院学习。母亲死后,他回家靠变卖家业为生。后发现乌尔苏拉藏在地窖里的7000多个金币,从此过着更加放荡的生活,不久便被抢劫金币的歹徒杀死。
大女儿雷纳塔·蕾梅黛丝(梅梅)爱上了香蕉公司汽车库的机修工马乌里肖·巴比伦,母亲禁止他们来往,他们只好暗中在浴室相会,母亲发现后禁止女儿外出,并请了保镖守在家里。马乌里肖·巴比伦爬上梅梅家的屋顶,结果被保镖打中背部,终日卧病在床,被人当成偷鸡贼,孤独中老死。梅梅万念俱灰。她母亲认为家丑不外扬,将怀着身孕的她送往修道院,终生一言未发。
小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早年在布鲁塞尔上学,在那里与飞行员加斯通交往,交往后二人回到马孔多,见到一片凋敝,决心重整家园。她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仅三个月就使家园焕然一新。她的到来,使马孔多出现了一个最特别的人,她的情绪比这家族的人都好,她想把一切陈规陋习打入十八层地狱。她决定定居下来,拯救这个灾难深重的村镇。
家族第六代
布恩迪亚家的第六代是梅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他出生后一直在孤独中长大。他唯一的嗜好是躲在吉卜赛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里研究各种神秘的书籍和手稿。他能与死去多年的老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对话,并受到指示学习梵文。他一直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但对中世纪的学问却了如指掌。他和何赛·阿尔卡蒂奥拒绝收留奥雷里亚诺17个儿子中唯一幸存的老大,导致其被追杀的人用枪打死。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并发生了乱伦关系,尽管他们受到了孤独与爱情的折磨,但他们认为他们毕竟是人世间唯一最幸福的人。后来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然而,他身上竟长着一条猪尾巴。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也因产后大出血而死。
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看到被蚂蚁吃的只剩下一小块皮的儿子时,他终于破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原来,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人物介绍
男性成员
家族中的男性成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精神继承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人类男性祖先的象征。他先以勇敢智慧开创世界,在困境中同恶劣的自然条件搏斗,建设家园,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柱。可后来他被吉普赛人从外界带来的象征人类文明的种种科学技术所吸引,以献身精神如痴如醉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虽然探寻到一些科学真理(如圆形地形说等),但同时也陷入了崇尚经济利益(炼金术)、暴力(发明武器)、征服(认识世界奇迹)等欲望中。至始,他的男性子孙们发展了始祖种种想象阶段的幻欲,承载了男性征服自然世界的各种欲望:放纵生理欲望(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和第四代奥雷里亚诺第二)、崇尚暴力战争(第二代奥雷里亚诺)、权力无限的统治欲(第三代阿尔卡蒂奥)、实业建设的创造欲(第三代奥雷里亚诺·特里斯特修铁路,奥雷里亚诺·森特诺制冰)、强烈的反抗性(第四代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陷入人类“崇高”劳动中又为重获人权而罢工)、精神寄托的依赖性(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依靠宗教寻求解脱)、强烈的求知性(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等。家族中第二代男性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嗜好几乎涵盖了人类男性的各种特质,只是在作家笔下表现得更为集中、夸张突出。
可以惊奇地发现,家族中男性成员都只有两种归宿:一是死于非命,一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独中退化。这里的“死于非命”,虽不是死于己手,却是死于整个男性欲望在现实中的交合(如战争、暴力),这也是男性自我戕害的象征。能逃出暴力劫数的人却逃不脱“孤独”。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是被捆缚在树上才陷入脱离同类群体的孤独中的,而是迷上科学——人类文明之后就开始了。自他始,后代男性要么陷入机械制造的孤独(理工学科),要么陷入研究家族历史即喻人类历史书籍的孤独(人文学科)。他们的“钻研”是一种退化,这时,男性已由建造世界征服世界的负有责任感的成熟男性退化到一种依赖母性维持自然生命的婴儿状态。最集中的体现是最后一代长着猪尾巴的小孩儿,“他强壮、好动,很像那些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但那睁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目光,却又酷似那些叫奥雷里亚诺的。”他一人集合了布恩迪亚家族男性的所有特点,是家族男性最终归宿的象征。这其实是表达作者欲意放弃处处碰壁,使人厌倦憎恶的男性统治秩序,是对男性所代表的道德、法律、军事、政治等制度的父权社会的叛逆,渴望退回到一无所知的原生命状态;或者依附于女性或母性获得一定的生命意义(如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的晚熟);或者干脆放弃对性别的认同,独自寻求生命的本源,探索人的本来面目(自性)。
这里的男性自我叛逆中包含两种潜在意旨:一是俄狄甫斯情结——对母性的依恋与崇尚,如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与庇拉·特内拉接触时想象的是母亲乌尔苏拉;第三代奥雷里亚诺·何塞与其姑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酿成的家族悲剧,无不显示男性对母性的依恋及强烈的占有欲。二是类似禅宗出世,觉悟自性的宗教情结,他们陷入孤独不能自拔,用与世隔绝的禁欲来逃避人类罪恶的惩罚。这似乎是在否定了男性价值体系后,作者重新构筑了或回归母性或彻底出世的两种终极模式,这难道是作者的双重认同吗?
女性成员
在作品中的女性中,乌尔苏拉是整个家族母性的代表,几乎是整个家族史的见证人。“如果让她死去,小说也就‘半途而废’”。这说明没有她的存在,这个家族就无法延续。乌尔苏拉是家族的支柱,也是家族(人类)的始母,具有女性几乎一切的优点。在丈夫退缩脱离男性统治秩序时,她又建立了一个与原男性统治秩序有继承性和否定性的女性统治秩序。实际上,乌尔苏拉才是世界人类不仅从生命意义更是从秩序意义上真正的创始人。她不仅抛弃男性的野蛮与荒诞而真正引入文明——“找到了她丈夫在失败的远征中没有找到的那条通向伟大发明的道路”,还以“她丈夫那种神魂颠倒的热情”创建家园,解决人类基本生存问题;而此时,她丈夫“在这场动乱中躬候着上帝的光临”。
乌尔苏拉夫妇的“创世记”有双重象征。既有对人类之初原始氏族母系社会女性对人类发展所起的启蒙性引导作用的象征;也象征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男女两性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男人开创世界时,女人援助;男人蛮干乱闯时,女人阻止;男人停止不前时,女人继承;男人退缩逃避时,女人支撑。马尔克斯认为“妇女是使世界不致毁灭的支柱,而男人则没法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但这里“创世纪”的寓言是对不切实际的男性的批判和对用实干苦干巧干而创立、引导与支撑世界或人类的女性的颂赞。
乌尔苏拉支撑家族,但她的理想女性统治秩序并不臣服于男性统治秩序,她反对暴力、权欲、空想(也许有一定价值)、纵欲(女性也不可避免)等消极因素,她努力使后代成为“永远听不到战争、斗鸡、生活淫荡的女人和胡思乱想的事业”的人,虽然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徒劳,但还是在力图阻止男性统治带来的恶果。
乌尔苏拉是书中女性形象的代表,是人类始母的象征,那么其他女性尤其是布恩迪亚家族成员更是“乌尔苏拉”的延续和补充。其中阿玛兰妲的高傲、丽贝卡的野性、雷梅黛丝(俏姑娘)的美丽、丽贝卡·雷梅黛丝(梅梅)的热情,以及雷梅黛丝·莫科特的纯真善良,都是女性相对男性的特质的承载。第五代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是“创世记”时期第一代的乌尔苏拉经过历史发展变迁,赋予了新的女性意义的,融入家族历史上女性特点的总合体。这一点从其名字包含了两类女性的名字也可看出。她既有原始女性(乌尔苏拉)的勤勉、细致、倔强、有主见等优点,也有发展中女性(第二代阿玛兰妲)对欲望的强烈渴求,更融入了男性的放纵,所以她是被男性统治秩序一定程度地同化了的女性形象。至于书中涉及的其他女性,其性格包含于家族主体女性中,起传宗接代的作用,但庇拉·特内拉尤为瞩目。如果说家族内的女性是以乌尔苏拉为统帅,那么族外女性的代表就是庇拉·特内拉。马尔克斯认为“她的人品与乌尔苏拉极为相似,但她是一个对现实的看法更为朴素的乌尔苏拉”。庇拉·特内拉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旁观者和几乎每起传宗接代交往的参与者。她以纸牌测出男女心中桩桩隐秘,简直是布恩迪亚家族(人类)的性女神。她比乌尔苏拉统治家族的时间长,从亲产第三代直至最后鼓励酿出第七代,她都以旺盛的精力作历史的见证;而乌尔苏拉在混乱不堪的家族后期就只是作者引以叙述的线索而基本失去了实际能力。乌尔苏拉努力维系家族,竭力避免由性乱导致的灾难,却终于在既继承她又是性欲占上风的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身上得到了非循环的实现。
拓展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探讨
主题
“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马尔克斯正是描写以死亡为背景的种种生活现象下的孤独。如:梦境中的孤独、困境中的孤独、面临他人死亡时的孤独、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独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孤独”思想的原因是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朵成功的花。作者表达含蓄,描写细腻,用平稳的叙述语气从意象的不确定性中让读者慢慢去体味孤独的更深层含义,让人们进入更为理性的思考,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它具有亦真亦幻、亦幻亦真的魔幻色彩,独具一格,“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贫困”。
又如,他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虚构了一个天使落难人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文本中“天使”的人间之旅不仅是展示人间的虚伪、残酷、自私以及人间与上帝,即人间与美德之间隔膜的过程,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宗教信仰、理性文明以及终极意义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过程,是揭示不确定因素,使读者摆脱时空界限,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审视文本,根据现实,重构文本的过程。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中,作者通过母亲为儿子上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南美洲人民的生存状态。她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人的心灵,也在拷问着南美洲人的心灵。人物角色戏剧性的置换,使母亲坚韧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深刻地隐喻着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在小说《家长的没落》中,他通过繁杂的细节描写,表现独裁者的兴盛衰败,暴露他们的残忍暴虐、腐朽无能的本质,同时揭露外国侵略者的罪行。小说的主要人物尼卡诺尔是一个地道的独裁暴君。他身为共和国总统,却权欲熏心,心肠歹毒,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品对他的揭露是淋漓尽致的,对侵略者的掠夺本性的暴露也是深刻有力的。
叙述
马尔克斯的创作文本,都有一个关键性的追忆往事的细节,涉及一个成年人对自己孩童生活的回忆,而追忆又涉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自身使命的认识。身份不是一种本质性存在,而是通过文学的讲述,从细微的追忆碎片中建立起来的。文学的追忆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通过想象的重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不仅包括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还包括对主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神奇与魔幻在拉美真实存在,他的作品只是真实再现而已。他一直强调,只有对处在理性和体制双重压迫下的记忆加以钩沉、开发、重组和重构,把散乱的记忆整理为叙事,让分散的经验凝聚起来,使之变得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深刻,才能建立起个人的或族群的身份认同。马尔克斯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马尔克斯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马尔克斯常说:“学习写作总归要以前贤为楷模。”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卡夫卡、海明威、福克纳、塞万提斯等艺术大师的影响。
小说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哥伦比亚现实,叙述的语言朴素、明快(照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的说法是,花了大力气从海明威那里学来的、非常经济的语言),小说注重结构,有明确的视角和精确的细节。如果我们抛开小说反映暴力问题的主题,从语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类型的小说,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低估的。
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这样一种表现手法,一来可以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意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创造条件;二来为题材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创作艺术的发挥提供极广阔的天地。“马孔多”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魔幻的世界,所以它的历史、人物怎样的离奇、怎样的古怪可笑都是可以理解的、自然的。这样一来便为作者更深刻地开拓主题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作家对于现实生活中“非存在”的关注与敏感,体现在一篇具体的小说中,它们不仅仅具有诗意的优美,而且还具有了诗的高度,这个突破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作家对现实生活“非存在”的表现,不仅大大拓宽了他们对拉美政治现实的认识,而且为小说的叙事法则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思想美学上的一个突出贡献。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枯枝败叶》里将死人变成活人,让他们从坟墓里站起来,为他带路。故事通过棺材里的一具尸体发出的曲折独白追述了反映在一家三代人命运中的马孔多的兴衰史。三代人,每代在故事中都有一位代表作为叙事者。首先出场的是一位老上校。他的第一位妻子死于难产,后来又续了室,得一女儿,起名伊莎贝尔,热情而富有个性。她被负心的丈夫遗弃后,同父母一起住在祖传的房子里——同加西亚·马尔克斯外祖父家的房子一模一样。老上校、伊莎贝尔和她的儿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子——是故事的见证人。
《百年孤独》里有很多奇异的、魔幻的东西,然而又都是不难理解的东西,都有特定的含义和所指。如乌尔苏拉的曾孙女,人称俏姑娘的雷梅苔丝,是那样的妩媚,使得男人们神魂颠倒,一位外乡绅士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丧了命。而她自己直到停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刻,丝毫不知道自己迷人女性的万劫不复的命运,每天都在给人们带来灾难。
马孔多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故乡阿拉卡塔卡非常特别,既神奇又普通:是那样一现即逝,好像一种预感;又是那样永恒,好像某种被遗忘情景的重现。它与其说是一个地方,倒不如说是一种气氛,存在于每个角落,但又不完全存在于任何一个地方。马尔克斯对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过的环境的这种永恒的、漂浮的、带有神秘和魔幻色彩的印象,成为他后来小说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在他的小说里,阿拉卡塔卡成了“马孔多”。从他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写的都是“马孔多”,可以说是“马孔多”系列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的主题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揭示贫穷、落后、闭塞、守旧、愚昧,渗透精神毒液、病入膏肓的“马孔多”。读者读完他的小说便自然得出这么个结论:“马孔多”必然要崩溃,要在地球上完全消灭。马尔克斯小说里的“马孔多”很大程度上是哥伦比亚的缩影,它的生活现实反映了整个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生活现实,有着深远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
第11课 百年孤独(节选)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mào ②yī ③gū ④pǐ ⑤cuō tuó ⑥shǔn ⑦jì ⑧qìn ⑨zì ⑩xiá  háo  zhuàn  zhēn  zhàn
2.答案:①gē搁置一旁 gé束之高阁 ②cuō蹉跎 cuō磋商 ③dú舐犊情深 dú穷兵黩武 dú上谄下渎 dú买椟还珠 shú百身莫赎 ④diàn玷污名声 niān拈轻怕重 zhān沾亲带故
3.答案:(1)①废寝忘食 ②宵衣旰食 (2)①年龄 ②年纪
(3)①捉摸 ②琢磨 (4)①抵御 ②抵抗
4.答案:①伊始 ②呱呱坠地 ③蹉跎 ④目瞪口呆 ⑤津津 ⑥杜撰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乌尔苏拉在《百年孤独》中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顽强、睿智、执着、独立,并不逊色于她的丈夫,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灵魂,是整个家族的支撑者。
她不愿与现实生活妥协,在一次次历史关头担当重任,从不愿意也未曾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屈服。在旁人无法治愈丽贝卡的吃土症的困境中,乌尔苏拉采取“药物治疗加上皮带抽打”的手段,不但让丽贝卡在几个星期后显出康复的迹象,还让丽贝卡把她视为家庭成员中最亲近的人。在危害十足的失眠症面前,一开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失眠症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而乌尔苏拉“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并用从母亲那里学过的对草药的认识,开展了草药治疗。她以全部的心力经营着整个家族。
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着一种维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顽强毅力,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表现出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孤独多病的远方表亲丽贝卡。
然而伟大的母爱在冷漠的现实、沉重的孤独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正当她哀叹自己命不好,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时,奥雷里亚诺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令她感到一阵茫然”。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伟大的孤独者。
2.答案:马孔多的居民在失眠症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可是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失忆。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3.答案: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从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观点二: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观点三: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成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4.答案:《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栩栩如生的世界。
(1)“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
(2)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先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
(3)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之后开始失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把日常用品贴上标签注明用途。人们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忘记了马孔多的过去和现在。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