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9 18:47:04

文档简介

学习活动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基础知识学一学
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推理是从一个或若干个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推理要得出正确结论,既要求前提为真,也要求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这里重点介绍以下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1.“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
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有的S都是P
这就是“三段论”的一种基本形式。掌握了这一推理形式,今后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再把M、S、P换成具体的概念或事物,就会构造出新的推理。例如:
所有的比喻都是修辞
所有的借喻都是比喻
所有的借喻都是修辞
2.“三段论”式的假设推理
①如果长期积累和运用熟语,那么词汇量会增加
做到了长期积累和运用熟语
词汇量会增加
②如果长期积累和运用熟语,那么词汇量会增加
词汇量没有增加
没有长期积累和运用熟语
这两则推理的前提为真、形式有效,因而结论正确。①②中可替换的不是事物或概念,而是事件或判断,我们可以用p、q、r等小写字母来表示;另外上述推理中还出现了否定词“没有”,我们统一用“并非”来表示。这样,①②的推理形式就表示为如下形式:
如果p,那么q    如果p,那么q
p____________ 和并非q________
q          并非p
视野拓展读一读
复句与推理
所谓“推理”,即以一个已知的判断作根据,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逻辑思维形式。“判断”是推理的直接组成部分,而“概念”是判断的直接组成部分,是推理的间接组成部分。语法中的“推论关系复句”即逻辑推理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这个推论关系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也是这个推理中的两个判断。其中的第二个判断,就是在第一个判断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在推理过程中,作为根据的已知判断叫“前提”,如果有两个判断作为根据,那么第一个判断叫“大前提”,第二个判断叫“小前提”。由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结论”。任何推理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的。例如“凡是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大前提);‘四人帮’是搞阴谋诡计的(小前提);因此,‘四人帮’是没有好下场的(结论)。”这类由两个直言判断和一个结论组成的基本而典型的推理步骤,逻辑上把它叫做“三段论推理”。不过,人们在运用三段论推理时,常常只使用两段(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这样文字既简洁,又能达到推理的目的,在逻辑上叫做“推理的简略式”。例如:
(A)“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所以我们一定能胜利。”
(B)“一切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例(A)省略了大前提——“凡是正义事业一定能胜利”。例(B)省略了小前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
按“前提”的多少划分,推理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依据一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叫“直接推理”。依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叫“间接推理”。按推理的性质划分,又可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根据某个一般的原理,推出与这个一般原理相关的个别事物的结论,即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例如前面列举的一个三段论推理:“凡是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四人帮’是搞阴谋诡计的,所以‘四人帮’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就是一般原理,小前提指的是个别事物,最后推出来的,是“四人帮”这一个别事物“没有好下场”的结论。所以这个三段论就是演绎推理的形式。在这个三段论的每一个分句中都有一个判断联系词“是”字,表示三个分句都是直言判断中的“肯定判断”。由此可知,演绎推理是由三个判断组成的,前两个判断是大、小前提,最后一个判断是结论。
既然演绎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而判断又可分为直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三种形式,所以演绎推理也相应可分为“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三种形式。现分别论述如下。
(1)直言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判断(肯定或否定)作前提,一个直言判断作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比泰山还重的(直言判断——表示肯定的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直言判断——表示肯定的小前提);所以,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直言判断——表示肯定的结论)。”这个推理中的大前提反映的就是“一般原理”,小前提反映的就是“个别事物”。
直言三段论中一共包括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出现的频率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在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都分别出现两次。如上例的“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一概念,在大、小前提中各出现一次;“比泰山还重”,在大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张思德同志”在小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因此,我们可以把直言三段论的推理形式用符合程式表述为:“A是B(大前提);C是A(小前提);所以,C是B(结论)。”从这个简明的程式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A/B/C这三个概念在整个直言三段论中各自先后出现两次。值得注意的是,直言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当它们各自出现两次的时候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绝不是也绝对不允许增加第四个新概念。三个概念的任何一个概念在字面上重复时,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完全一致。因此,实际上还是同一个概念。如上述程式中的A必须是A,B必须是B,C必须是C。在一个严密规范的直言三段论中,是不允许出现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概念的。否则就推不出结论,即便推出结论,也必定是错误的。例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是群众;所以,他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三段论中的“群众”“英雄”“他”这三个概念尽管在形式上也各自出现两次,似乎没有出现第四个概念。其实不然,那就是“群众”这个概念两次出现的含义不同(即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前提中的“群众”是指人民群众,而小前提中的“群众”是指个人(“他”),前后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这个推理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2)假言三段论
“假言三段论”即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作前提的一种演绎推理。它的大前提是一个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判断。假言推理是根据大前提的假言判断中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推出结论来的。请看下例一个假言三段论:
参谋长接到我的情报以后,同志们才会来。(大前提——假言判断)
这个时候参谋长还没有接到我的情报,(小前提——直言判断)
所以,这个时候同志们是不会来的。(结论——直言判断)
这个三段论大前提中的“参谋长接到情报”是条件,“同志们才会来”是结果。这是杨子荣上山前和参谋长约定的。小前提是“参谋长还没有接到我的情报”。因此,根据“参谋长接到情报”的条件不存在,而推出“这个时候同志们是不会来”的结论。
(3)选言三段论
“选言三段论”即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作前提的一种演绎推理。它的大前提是一个选言判断,列举几种可能性。小前提是直言判断,对几种可能进行选择,予以肯定或否定。结论是一个直言判断。例如:
(A)或者是奴隶社会,或者是封建社会,或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社会主义社会。(大前提——选言判断)
我国不是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小前提——否定判断)
所以,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结论——肯定判断)
(B)要么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么走资本主义道路。(大前提——选言判断)
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小前提——肯定判断)
所以,我们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结论——直言判断)
“选言三段论”也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运用选言三段论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大前提中列举的供选择的几种可能,其中必须有一个是真实的,这就要求把供选择的所有可能全部列出来,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没有列举出来的,正好是唯一正确的。这样的大前提就是一个虚假的选言判断。如例(A)中的大前提所列举的四种可能,便能包括迄今为止所有人类社会形态。因为人类阶级社会除了上述四种形态,没有第五种可能,所以其中必有一种可能是真实的。在否定排除了三种虚假的可能性,剩下的无疑就是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归纳推理
在我们掌握了“演绎推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归纳推理”的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它的推理顺序,与演绎推理正好相反。例如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论证近代前工业社会,“劳动者在大生产活动中的联合行动,正在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这一观点时,就是运用了从许多具体的个别事例中总结归纳出一般原理的归纳推理方式。这个归纳推理的结构形式如下:
(1)现代工业代替了各个分散的生产者的小作坊;
(2)火车代替了客运马车和货运马车;
(3)大资本家代替了小自耕农;
(4)现代工业、火车、大资本家,都是大联合活动代替了个人的独立活动。
(5)所以,联合活动正在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
归纳推理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前提,虽然数量不定,但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个别性前提和概括性前提。“个别性前提”是对所要考察的个别事物的一系列判断,如上例归纳推理的前三句话。“概括性前提”是对各个个别事物进行概括的判断,如上例推理的第四句话。概括性前提在归纳推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它把个别上升到一般,即把若干有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概念归纳为一个总的概念,然后才得出结论,对一类事物作出一般性的判断。运用归纳推理应注意的是:用来作为前提的各个事例必须真实可靠,而且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典型材料。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常用的两种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这两种推理方法结合运用,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便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收到更好的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的表达效果。因此,掌握这两种推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写好议论文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双基巩固练一练
探究以下各个案例,概括其中的推理形式。
①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②《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③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还可以进一步探析:概括出的几种推理形式,有些推理形式可以保证前提为真则结论一定为真,有些则不能保证。你觉得哪些推理不能保证?为什么?
答:                                    
                                    
                                    
                                    
                                    
                                    
                                    
                                    
                                    
                                    
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双基巩固练一练
答案:第一问:
①如果p(从狗门入),那么q(是出使狗国);
并非q(是出使狗国);
并非p(从狗门入)。
②如果p(在原地和下游都找不到石兽),那么q(石兽在上游);
p(在原地和下游都找不到石兽);
q(石兽在上游)
③贾宝玉的思想过程可简化为一个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表示如下:如果贾宝玉去林妹妹处,足致疾;如果贾宝玉不去林妹妹处,也足致疾;或者去林妹妹处,或者不去林妹妹处,总之皆足致疾。二难推理可用p、q、r表示为:(p→r)∧(q→r)∧(p∨q)→r。
④此处采用归纳推理,即由“白菜从北京运往浙江后,被尊为‘胶菜’”(个别)和“芦荟从福建运往北京后,美其名曰‘龙舌兰’”(个别)两个例子得出“物以稀为贵”(一般原理)的观点。
⑤邹忌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运用类比推理(以事设喻)的方法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这样没有单刀直入而是措辞委婉的劝谏,使齐威王乐于纳谏。
第二问: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如④中的“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鲁迅用“大概”加以修饰,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又如“红牵牛花、红大理花、一品红等红花都不香。所以,一切红花都不香”。这一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前提概括的事例过少,也没有注意搜集反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由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如“老鼠是高级哺乳动物,对这种新药的反应很灵敏;人是高级哺乳动物,对这种新药的反应肯定也很灵敏”。这一推断是正确的。又如“地球既自转又绕太阳公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既自转也绕太阳公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有生命存在”。这一推断就是不正确的。
演绎推理一般的模式是“三段论”的形式,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如果要证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我们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要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往往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因此,我们在进行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时,一定要注意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基础知识学一学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规范的论证总是包含由多个判断构成的逻辑链条。适当运用我们掌握的逻辑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提高论证的水平。
1.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论证过程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的每一个环节,在论证中省略的部分,往往潜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例如惠子反驳庄子的时候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论点是“(子)安知鱼之乐”,所用的论据是“子非鱼”。这里的论证就包含着一个隐含的前提——人和鱼是异类,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两个。许多时候,如果深入追问,往往会发现还有其他隐含前提。比如,论点是“工作效率低的员工要被淘汰”,论据为“工作效率低的员工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一论证过程中隐含的前提至少有两个:一是“凡是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员工都要被淘汰”,这一前提建立起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二是“已经有了准确评价员工工作效率的方法”,这一前提与原有的论据有着纵向的联系。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并对它的可靠性进行考察,是评估和改进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逻辑方法,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捕捉隐含前提,能够推断出许多问题背后的基本假定,由此可以进入文本的深层,探究其深层意蕴。这是深度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
2.学会间接论证
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而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更有效地进行论证。
(1)排除法。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运用。如鲁迅的《拿来主义》采用逐层排除法,即先排除“闭关主义”,再排除“送去主义”,又排除“拿来”时的三种错误做法,最后推出唯一正确的做法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这样的论证使人无可辩驳。
(2)反证法。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所依据的是逻辑的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比如,论证“时间的重要性”,可先从不重视时间入手,论证它的危害和错误,由此间接证明了时间的重要性。又如,司马光《训俭示康》的最后一段,通过列举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准等人“以侈自败”的反面例子对“生活奢侈”作出否定,从而间接论证了“俭朴”的重要性。
(3)归谬法。反证法着眼于证明,而归谬法则立足于反驳。归谬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比如,赫尔岑(俄国著名的哲学家)受邀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吃惊,说道:“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由此“流行的就是高尚的”这一论点就不攻自破了。
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通过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
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点。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一大堆例子,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论点:兼听则明
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
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
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
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三人成虎”“父子骑驴”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
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
为了应对质疑、驳斥攻击、解释反例,写作者就得对“兼听”的内涵作出阐述,对现有的例子进行分析,甚至还要主动对论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由此,改进论证提纲如下: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
“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同时阐述如何“兼听”):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
“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以上论证的改进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只要讲逻辑,肯思考,多一个“虚拟论敌”就会少一个真实论敌。
视野拓展读一读
常见论证方法概述
议论文的写作宗旨,是通过严密的逻辑力量和无可辩驳的论证手段,来证明或反驳某一观点的正确与否。论证方法的适当运用,是写好一篇议论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议论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领,成功地写好一篇议论文,先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
一、事实论证
事实论证,又叫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二、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这也包括有些文章中所谓的“引用论证”。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例如《谈读书》(人教版九上课文)第十段列举“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六门科学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归纳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列举的内容丰富详实,得出的论断令人信服。由于道理论证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客观实际所证实的科学结论,或是被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此外,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我们要注意区分,切勿混淆。
三、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偶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真实。
类比论证有一定的哲学依据,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从思维方式来看,类比论证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是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的,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其意义,许多类比的结论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方式,由于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另外,即使一个基本正确的类比结论中,也包含着某些谬误。一般来说,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如果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密切,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如果联系程度低,结论的可靠程度就低;如果是无关的,就不能进行类比。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四、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二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它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三是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五、因果论证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
主要原因,有时指的是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会因不同的议论目的而发生转变。应当根据各种原因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主要原因来论证结果,对其他次要原因,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论点的关系,有所区别地对待,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简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这样,论证过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练。
2.分析产生的原因。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3.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这类分析也就是力图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是辩证逻辑的要求。关键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异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在它们的背后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这时就排除了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质。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非。
六、引用论证
(初中高中语文将其归类到道理论证中)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和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七、理论论证
(初中语文将其归类到道理论证中)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双基巩固练一练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
逻辑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行文的思路,或者说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文章内在逻辑链条的推展过程。读者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论证。小组合作,先分头搜集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再共同剖析文章的论证过程,分清其中包含的逻辑链条,推敲其论证的逻辑性,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1.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都非常优秀,我们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一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
②那里摆放着一堆上等的好砖,你能说它就是一座好房子吗?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反驳:①                                    
②                                    
2.高考成绩揭晓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填报志愿展开讨论。
甲说:“生物工程类专业将来可能难就业,填报需谨慎。”
乙说:“我报的是医学专业,这样就一定能实现我当医生的梦想。”
丙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热冷之分,谁知道大学毕业之后哪个会更好?”
丁说:“我报的都是财经类专业,竞争激烈,要是没被录取,我就没有前途了。”
以上四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的推断存在问题,请找到并说明原因。
①                                    
②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埃及的象形文字约产生于50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朝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的灭亡而消失了。埃及的象形文字约到公元前5世纪也消失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
(1)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有力反驳材料中提到的西方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约8000年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B.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就绝迹了。
C.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变化轨迹清晰可见。
D.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拟写分论点,证明甲骨文有“独特的异彩之处”。
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分析其在论证上的特点。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的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生活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2019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2016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流行语中的时代活力》)
答: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5.小组一起先确定辩题,然后从逻辑的角度对辩题进行分析,对辩论进行谋划。分析和谋划的思路可以参考下面的示例。
示例:假设抽到了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辨析。
(1)观点分析
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哪些都不是?
没有温饱免谈道德
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
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
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
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2)概念界定
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
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
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
温饱就是或温或饱
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3)论证思路
以下的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的理由。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
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4)攻防策略
以下哪些属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属于反方的策略?
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
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
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
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
答:                                    
                                    
                                    
                                    
                                    
                                    
[片段欣赏]
温饱为什么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呢?因为谈道德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没有温饱都可以谈道德。
《小珊迪》一文中,在大冬天里赤着脚、穿着单衣卖火柴的珊迪被轧断了双腿,但是他坚持要把4便士还给客人。您可还记得珊迪是如何恳求客人买火柴的吗?“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连温饱都难以为继的小男孩,至死都不放弃对道德的坚守,而正方学习着以道德为基础建立的法律的法学系同学却告诉我们,珊迪没解决温饱的问题,就没有资格谈道德,这样的观点让您学习的法律情何以堪,何以自容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陈光标做慈善是在谈道德,难道在不温不饱的情况下,在狱中写下名篇《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不是在谈道德?难道贫病交加的朱自清拒食美国面粉不是在谈道德?难道靠拾垃圾收养弃婴的老夫妇不是在谈道德?
温饱时有时无,谈道德却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从未间断。正因为如此,我们伟大的中国虽然历经战火与饥荒的洗礼,依然能以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身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综上所述,为了人类社会的稳定,为了光明美好的希望,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谈道德!
任务3:尝试写驳论文。
驳论文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写驳论文,会促使你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帮助你学会表达合理诉求、参与公共讨论。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的一篇,针对其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6.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其中提到的两种说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等,无不带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加之视频中低沉悠扬的中国传统曲风,山居生活的诗意呼之欲出。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量。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成名引发国内对其是否属于文化传播的讨论。这种讨论涉及文化传播的路径、方式及内容等问题,也涉及我们一直在探讨的如何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问题。
在最近的讨论中,有两个说法值得注意:一是说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二是说这样的传播是刻意的扭曲与迎合,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因此李子柒的视频算不上是文化传播。
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双基巩固练一练
1.答案:①小强没来上班可能有多种原因,一天不上班不能说明他就是自暴自弃、心理有问题。②听说你现在还没谈女朋友,你是不是看破红尘、悲观厌世了?
2.答案:①乙虽然报了医学专业,但不一定会被录取,即使乙被录取了,将来也不一定能当医生。②丁即使没有被财经类专业录取,也还有其他选择,并非没有前途了。
3.解析:(1)西方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埃及的象形文字约产生于5000年前,A项,“距今约8000年”远早于“5000年前”,用此可以反驳西方的观点。
答案:(1)A
(2)①甲骨文起源时间早。②甲骨文有后人传承,能被人解读。③甲骨文和后世的汉字一脉相承。
4.答案: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总结并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侧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③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5.答案:(1)正方观点: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
反方观点: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
哪方都不是的观点: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2)对正方有利: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对反方有利: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温饱就是或温或饱
(3)是反方设计的。理由:“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言外之意是,不论温饱与否都得谈道德。“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对正方的“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直接反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反驳了正方的“在温饱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谈道德”的条件限制。“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强调了谈道德在“走向温饱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比正方的观点高了一个层次。
(4)正方的策略: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
反方的策略: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
6.佳作展台:
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
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走红,拥有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传播度最广的视频能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量,其影响力毋庸置疑。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让外国人看到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破除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是我们常说的“走出去”的一部分。虽然它看起来可能还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其亲和力与生动性足以让外国人看到一个有趣可爱的“活的中国”,这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众文化传播极为重要,因为大众文化更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更能够让人们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文化的魅力。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正确看待中国文化,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李子柒的视频当然不可能实现全面、整体地反映中国形象的愿景,但这个愿景的实现需要的就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片断所形成的生动鲜活的立体形象,没有许许多多不全面、不整体的传播,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传播丰富性和完整性。
最后,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的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的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李子柒的视频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真实存在的生活场景,能够吸引对这样的文化和生活状态缺少了解的人们的强烈兴趣,这显然不是刻意的扭曲与迎合,也没有流于粗俗和低级,而是注重传播题材的吸引力,这也说明选择合适的素材是传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李子柒走红是文化传播规律和特征的具体展现。它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文化传播的例子。我们要避免大众文化传播产生消极的效果,但我们更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生动鲜活地创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需要更多的路径、方式和内容。
名师赏评:文章开篇肯定网络红人李子柒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随后列出两种荒谬的论点,并用“过于狭隘”对此加以否定。在下文具体的驳斥过程中,作者针对错误观点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论证,有的放矢,驳斥有力。结尾总结全文,认为李子柒走红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文化传播的例子”,并呼吁“我们更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呼应了标题,深化了论证力度。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基础知识学一学
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逻辑的基本规律一共有四条,分别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二)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对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的学习完全可以和对这个国家历史的学习同时进行。我主张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就会造成地理和历史的分裂,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
二、不矛盾律
(一)不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二)常见的违反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
例如下面的一则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例如:
一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
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三、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二)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
例如:
有人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说,“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
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这明显是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四、充足理由律
(一)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真A能推出真B”。
2.要求:①理由必须真实;②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③理由必须充足。
(二)常见的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1.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
2.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
3.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
例如:
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视野拓展读一读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宋怀常
逻辑能够对人的思维起到规范作用,让人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和理性,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正确,对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合适。
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学时,涉及极少。在高校中,也主要是文科的学生在学。很多人感觉逻辑学不过是文科中的一个科目罢了,没有必要大家都学。这是错误的认识,逻辑学应该从高中就开始学,而逻辑思维则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训练。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举个简单的例子,几个人讨论马。第一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第二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第三个人说,你们是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第一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第二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正是因为他们对“马”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观点。
再如范伟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的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争论,往往各说各理,谁都不服气,虽然大家说的是同一个词语,但是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却千差万别。即这同一个词语,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概念。既然大家讨论的是不同的概念,根本不是一个话题,怎么会有结果呢?当然,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我们应该按约定俗成的理解来讨论。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也可以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做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有很多人分不清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差别,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又由于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批评某个集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就等于批评个人。对群体的批评常会造成中国人之间窝里斗,地域之间、贫富之间、职业之间,互相攻击,这就是因为没有分清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实际上,当我们说某个集合概念有某种特征时,并不能得出这个集合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这种特征的结论。当我们说某个群体具有一个特点的时候,不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这个特点。比如说,我们说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再如说山东人长得比较高大,这里的“山东人”也是集合概念,并不能证明每个山东人都长得高大。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理解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差别。有不少人认为谈论中国人的缺点时应该说成是“有的中国人……”这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其实这种人主要是心胸问题,心胸狭隘,他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只喜欢听别人的表扬,当别人夸奖中国人的时候,他不会要求在“中国人”前面加上“有的”。这里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不代表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在不同场合,同一语词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不表达集合概念。如:“人”,在“人是由猿转化而来的”这一判断中,“人”是集合概念,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由猿转化的性质;在“张三是人”这一判断中,“人”是非集合概念,表示人这一类动物或其中一分子。区别某个语词是否表达集合概念,须结合语言环境而定,即需要把某一领域的每一个对象与概念反映的性质联系起来考察。准确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有助于避免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三、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既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地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周星驰的电影《审死官》一开始,水师提督之子宾少爷的狗阿才咬了肉贩,肉贩将狗打跑,结果宾少爷要求肉贩赔偿他300两银子;而状师宋世杰则让自己的仆人咬了宾少爷,被宾少爷打跑,宋世杰按照宾少爷的逻辑类比推理,要求宾少爷赔自己1000两银子。后来,富商的儿子打死人,宋世杰也是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为富商之子辩护,这种诡辩方法歪曲了事实。他当堂踢打凶手,凶手没有死,如果几年后死了与此无关;而凶手也没有当场打死被害人,是第二天才死。宋世杰用这个类比说明被害者的死与凶手无关,毫无疑问,他的逻辑是荒唐的。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四、二元思维
某教授有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中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大学的高材生就问他:“难道要做小做弱吗?”这是推论错误,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并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好坏人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这种思维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维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比较明显,很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成明显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诸葛亮等,似乎他们是没有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们一无是处。这种思维是片面的,没有认清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对待现代人同样如此,中国人很容易将某一地区、某一阶层或是某一职业的人妖魔化。(有删改)
双基巩固练一练
1.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2.反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得到原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其依据的逻辑基本规律是(  )
A.不矛盾律B.同一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
3.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人的口供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4.下列各句中,合乎逻辑、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
B.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D.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是工作之余忙里偷闲的消遣,而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则是他们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乃至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5.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它们分别违背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③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⑤《儒林外史》第三回中,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说:“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⑥《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答:                                    
                                    
                                    
                                    
6.阅读下面的故事,分析鲁迅在说话时故意违背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有何表达作用?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文庆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林文庆话音刚落,鲁迅一下子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答:                                    
                                    
                                    
7.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甲、乙两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答:                                    
                                    
                                    
                                    
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双基巩固练一练
1.解析:A、B、C三项都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因此跟排中律无关。D项,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可能性,而选项说“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
答案:D
2.解析: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
答案:C
3.解析:乙和丁的口供相互矛盾,根据不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甲和丙的口供是真的。因为甲的口供是真的,所以作案者为丙,加上丙的口供,故丁也是作案者,由此也可以断定乙和丁中,丁讲的是假话。
答案:B
4.解析:A.概念混乱。“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两者都不属于“体育活动”。B.因果关系倒置。《麦田里的守望者》被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不应该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C.自相矛盾。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那么“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的应该是后者。
答案:D
5.答案:①违背了同一律。属于偷换概念,“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不是同一个概念。
②违背了不矛盾律。前后观点相互冲突,相互否定。
③违背了排中律。在“值得读”与“不值得”二者之间必须选一个,而这里却“模棱两不可”。
④违背了同一律。此段原文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周在和惠施的论辩过程中,显然歪曲了惠施的原意,偷换了惠施的论点。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的原意是否定庄周会知道鱼的快乐。而在④这段对话中,庄周却把惠施的话歪曲成两个意思:其一,惠施承认了庄周知道鱼的快乐;其二,惠施是问庄周在什么地方知道鱼的快乐。其中第一个意思是庄周强加给惠施的,第二个意思是偷换论题,即把惠施对庄周表示怀疑的问话“安知鱼之乐”(“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偷换为“你在什么地方知道鱼的快乐”。综上所述,在庄周与惠施的对话中,庄周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⑤违背了不矛盾律。胡屠户对中举前后范进的评判自相矛盾。
⑥违背了充足理由律。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是“谬种”的理由不充分,甚至是谬论。
6.答案:违背了同一律。林文庆说的“有钱人”是“投资人”的意思,鲁迅偷换概念,巧妙地回击了校长的势利。
7.答案:甲的说法违背了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做出了这块空地“应该种小麦”和“不应该种小麦”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而乙恰好断定甲的两个判断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