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9 19: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
1.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B.的摩尔质量为119
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的4种物质中有2种电解质
2.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海引起了全世界强烈谴责,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氚、碘-131、铯-134、铯-137、碳-14等伤害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铯-134和铯-137核外电子数之差为3
B.碘-131核素所含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5
C.氕、氘、氚三种核素都含有中子
D.碳-14和碳-12互为同素异形体
3.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钾两种元素
B. 取一定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 还原铁粉未变质
C. 测等浓度的HF溶液与HCl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F的非金属性强于Cl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
A.A B.B C.C D.D
4.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于水形成的胶体中含有个胶体粒子
B.常温下,4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C.的溶液中含有H原子数大于
D.和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5.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芯片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
A.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B.硅原子中子数是14
C.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硅原子质量数是28.09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和钾分别投入CuCl2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铜,钾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Zn>K
B.N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判断Li在空气中加热也生成
C.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 判断I2与Fe反应生成FeI3
D.酸性:H3PO4>HClO4,判断磷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7.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为:H-Cl-O
B.10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HCl的形成过程
D.18O2和16O3互为同素异形体
9.下列有关叙述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M单质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N单质
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③M单质跟H2反应比N单质跟H2反应容易得多
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
⑤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
⑥M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N的简单氢化物
⑦M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比N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多
⑧M单质能与N的氢化物反应生成N单质
A.①③⑤⑦ B.①③④⑧ C.①②③⑧ D.①③⑤⑥
10.2023年11月30日,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在上发表了取新科研成果,即合成了和两种全新的纯碳分子材料,有望应用于未来的分子电子学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均为C的核素 B.和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
C.均为C的同素异形体 D.和物理性质相似,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和是同素异形体,和是同素异形体
B.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化学性质也完全相同
C.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D.、和都可归为氢化物
12.纳米零价铁()具有低成本、易制备和高活性等优势,近年来被用于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零价铁分散到水中可形成胶体 B.纳米零价铁是一种化合物
C.的中子数为30 D.和是两种核素
13.在医疗上,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代替手术刀用于摘除手术或消毒创伤口。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60Nd钕 144.2
A.原子核内有84个中子
B.和是元素的两种核素
C.和的化学性质相似
D.图中“144.2”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4.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反应堆中可能存在的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的中子数为143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的电子数为58
15.内蒙古的锌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我国古代一种炼锌的原理为①、②、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属于酸性氧化物
C.的电子式为 D.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16.构建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通过价类二维图能更有效地学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关系。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及物质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填名称),反应过程中最适宜盛装钠的容器为 (填标号)。
a.烧杯 b.蒸发皿 c.坩埚 d.试管
(2)若少量通入c溶液中生成d,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吴蕴初是著名的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氯碱工业的原理为。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填化学式);工业生产中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目的之一是将NaOH和分隔开,若未分隔开,两者会混合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生成物中含Na元素的物质位于价类二维图中 (填“a”“b”、“c”或“d”)的位置。
(4)钠、钾失火时,可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如金属钾失火,可用干粉灭火,但不能用灭火,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原因 。
(5)金属性:。
设计实验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铝:向试管中加入溶液, 。
可选试剂:氨水、NaOH溶液、盐酸
用溶液代替溶液做上述实验,可认识镁与铝金属性的强弱。
17.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类”。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自然界的水银内含7种核素:和,其中,和的中子数之比为 。
(3)硫磺可用于制作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
①上述反应所涉及元素中,某元素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即可形成2、8的电子层结构,该元素的名称是 ,它与氢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 种;某元素的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则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
②已知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钾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B. C. D.
(4)高纯度陶瓷氮化硅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所给反应得到:
①反应后恢复至室温,得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若反应生成气体(标准状况),则生成的质量为 (保留两位小数)。
三、解答题
1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I.探究1: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
(1)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递变规律。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与水反应快速,且有气泡生成
2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与水反应比第1组剧烈,且有气泡生成
3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①预测第3组的实验现象是 。
②已知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则的碱性 的碱性(填“<”或“>”)。
(2)某同学取适量可溶性铝盐与氨水(溶质为)反应制备氢氧化铝,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探究2: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3)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
甲方案 乙方案
操作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向中通入少量充分反应后,中液体为橙黄色,将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试管中现象为①
图示
②甲方案中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产生黄绿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③以上两个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
(4)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以下陈述哪些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填字母)。
A.、、的熔点逐渐升高
B.、、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的固体颜色越来越深
D.、、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5)实验室拟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配制溶液,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有 。在配置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配置的浓度偏低的是 。
A.容量瓶水洗后没有烘干便投入使用
B.量取浓盐酸后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稀释和转移到容量瓶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随之补加几滴水再次做定容操作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9.某校化学社团活动小组同学在学习完钠、氯及其化合物后设计了如下两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甲装置制备了氯气,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盛有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盛有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同学认为图甲装置制备的氯气不纯净,其中混有 气体和 ,需要对氯气进行洗气,其洗气过程是先让含杂质的氯气通过 再通过 (填字母选项)。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水
(4)乙同学对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改进。你认为合理吗?(合理则填入“合理”二字,如不合理则填入“不合理”并用文字说明理由) 。
(5)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我们可以通过 (填字母选项)检验氯气已经收集满。
A.干燥的有色纸片    B.湿润的有色纸片    C.湿润的KI淀粉试纸
(6)最后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作用是 (用文字描述)。
实验二: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向A中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A中液体为橙黄色,试管中的CCl4层变为紫红色。
(7)以上两位同学的实验,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8)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以下陈述哪些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填字母)
A.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
B.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A错误;
B.的摩尔质量为119g/mol,B错误;
C.反应无元素化合价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上述反应的4种物质中电解质有和,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铯-134和铯-137是同位素,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错误;
B.碘-131核素所含中子数为78与质子数为53之差为25,故B正确;
C.氕原子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C错误;
D.碳-14和碳-12是碳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A正确;
B.取一定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可能是过量的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没有铁离子,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因此不能得出还原铁粉未变质,故B错误;
C.等浓度的HF溶液与HCl溶液的酸性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
D.可能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C
【详解】A.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形成的Fe(OH)3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A错误;
B.4g氢气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mol×2×NA/mol=4NA,故B错误;
C.100mL0.1mol L-1的NaHCO3物质的量为0.01mol,含0.01molH原子,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钠和水分子都含有氢原子,含有H原子数大于0.01NA,故C正确;
D.一个D2O和一个H2O中均含有10个质子,D2O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故含9NA个质子,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由图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A项错误;
B.由图知,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无法确定中子数,B项错误;
C.硅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4,C项正确;
D.28.09是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硅原子的质量数,D项错误;
答案选C。
6.D
【详解】A.钾单质太活泼,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不能说明金属活动性:Zn>K,A错误;
B.锂和氧气只生成氧化锂,B错误;
C.碘的氧化性较弱,和铁生成碘化亚铁,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3PO4>HClO4,说明磷的非金属性强于氯,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的摩尔质量为(A+48)g/mol, 的质子数等于其电子数减去所带负电荷数,为x-a,则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D
【详解】A.HClO的结构式为:H-O-Cl,A错误;
B.10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错误;
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氢原子最外层电子与Cl最外层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形成过程可写为: ,C错误;
D.18O2和16O3是由O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答案选D。
9.C
【详解】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可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正确;
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可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正确;
③M单质跟H2反应比N单质跟H2反应容易得多,则M易得电子,所以M比N的非金属性强,正确;
④不能利用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
⑤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不一定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则不能说明M、N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
⑥M的单质熔点比N的高,属于物理性质,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无关,不能用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
⑦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与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错误;
⑧M单质能与N的氢化物反应生成N单质,说明M的氧化性更强,非金属性大于N,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核素指的是原子,而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故B错误;
C.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均为C的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和为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结构的单质,C60、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C60、O3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和O元素可以形成CO,也可以形成CO2,故C正确;
D.氢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化物,因此硫酸不是氢化物,故D错误;
答案为C。
12.B
【详解】A.纳米零价铁直径,分散到水中可形成胶体,故A正确;
B.纳米零价铁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的中子数为56-26=30,故C正确;
D.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核素,故D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A.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144-60=84个,A正确;
B.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元素的两种核素,B正确;
C.和互为同位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图中“144.2”表示N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错误;
答案选D。
14.B
【分析】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
【详解】A.与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一元素,A错误;
B.的中子数为,B正确;
C.、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而不是同素异形体,C错误;
D.的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和不是单质,故A错误;
B.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
D.反应①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6.(1) 过氧化钠 c
(2)
(3) d
(4)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金属钾等物质与、发生剧烈反应,如
(5)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为止。将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沉淀均溶解
【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b为,c为NaOH,d为含有钠的盐,以此解题。
【详解】(1)钠和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对固体加热时,应该用坩埚,故选c。
(2)由分析可知,c为NaOH,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3)该反应中水中氢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氧化剂为;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由分析可知,d为钠盐,故生成物中含Na元素的物质位于价类二维图中d。
(4)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金属钾等物质与、发生剧烈反应,如。
(5)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为止。将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沉淀均溶解。
17.(1)
(2)119:124
(3) 氧 3 B
(4) 28 11.7g
【详解】(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能层,再排能量高的能层,排满一个能层,再排下一个能层,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汞的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核内中子数为199-80=119,的中子数为204-80=124,二者中子数之比为119:124。
(3)根据元素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即可形成2、8的电子层结构可知,该元素原子有8个电子,该原子为氧原子,故元素的名称是氧;它与氢原子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共3种微粒,故答案为3;
某元素的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该元素为磷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为15,层电子数是5,则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钾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最外层也有1个电子,A.最外层有8个电子,A错误;B.最外层有1个电子,B正确;C.最外层有2个电子,C错误;D.最外层有7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B。
(4)在反应中,气体分子为和,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因此无论和混合比例如何,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为28,故答案为28;
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
18.(1) 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 大
(2)NH3·H2O+Al3+= Al(OH)3↓+3NH
(3) 16H++ 10Cl— +2=2Mn2++5Cl2↑+8H2O 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为紫红色 乙
(4)BD
(5) 1.00mL 100mL容量瓶 BC
【详解】(1)①根据前两组实验现象,预测第3组实验现象: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②已知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同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则的碱性大于的碱性;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溶质为)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NH3·H2O+Al3+= Al(OH)3↓+3NH;
(3)①反应生成碘单质,现象: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为紫红色;②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16H++ 10Cl— +2=2Mn2++5Cl2↑+8H2O;甲方案无法证明非金属性:;③乙方案装置A中少量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试管中溴与KI反应生成碘,可比较非金属性:;
(4)A.、、的熔点逐渐升高,属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B正确;
C.、、的固体颜色越来越深,属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C错误;
D.、、的还原性逐渐增强,说明相应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D正确;
答案选BD;
(5)质量分数为36.5% 、密度为的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溶液,容量瓶规格选100mL,根据溶液的稀释计算,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解得;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有100mL容量瓶;误差分析如下:
A.容量瓶水洗后没有烘干便投入使用,对溶液浓度无影响,A不符题意;
B.量取浓盐酸后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稀释和转移到容量瓶,则盐酸挥发,导致浓度偏小,B符合题意;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随之补加几滴水再次做定容操作,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不符题意;
答案选BC;
19.(1) 分液漏斗 烧杯
(2)
(3) HCl H2O B A
(4)不合理,碱石灰与氯气反应,无法除杂和干燥氯气
(5)BC
(6)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7)乙
(8)BD
【分析】实验一: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混合加热制氯气,浓盐酸有挥发性,需要利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HCl并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除HCl和干燥,利用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用NaOH溶液吸收含有Cl2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实验二:由装置可知A中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试管中发生溴与KI的反应生成碘,应防止氯气与KI反应,由卤素单质直接的置换反应可比较非金属性,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
【详解】(1)盛有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盛有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烧杯;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故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氯气中混有HCl和H2O,需要利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HCl并用浓硫酸干燥。
(4)不合理;由于碱石灰与氯气反应,无法除杂和干燥氯气;
(5)氯气可以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而与淀粉变蓝,也可以使湿润的有色纸片褪色,故选BC。
(6)氯气有毒,可选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7)甲同学的装置无法证明非金属性:Br>I,乙同学由装置A中少量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试管中发生溴与KI的反应生成碘,由卤素单质直接的置换反应可比较非金属性:Cl>Br>I;
(8)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而与物质的沸点、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故选B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