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9 20: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潮》教学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读11个重点词语,会写“贯,顿”等六个左右结构的字。
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初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江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江面的特点。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过程:
导语: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句优美的古诗,齐读。
师:读完这些句子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说:你感受到了潮水的汹涌。你说:你感受到了潮水的壮观。
师:其实这些文人墨客都是在赞颂钱塘江大潮,今天让我们走进《观潮》板书:观潮。一起来感受它的汹涌壮观吧。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你说,看。潮是指哪里的潮?钱塘江大潮。
潮水上涨其实是由于月球引力而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钱塘江大潮为什么却比任何一种潮都壮观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资料袋,看看你能不能读明白。
师: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水如此壮观呢?你说,因为钱塘江顺着杭州湾流入,杭州湾东侧100千米,到盐官镇只有3千米。所以受地势影响,形成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
师:那文章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钱塘江的壮观,奇特景象呢?让我们先解决生字词的难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谁来试着读读?你来。谁再来试试?评价:字正腔圆,声音响亮。请齐读,生读
词语大家会读了,他们中有几个字是要求我们这节课会写的。ppt出示。
师:看,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是上下结构的生字。哇,你的眼睛真亮。相信大家都发现了。 上下结构的字他们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需要我们注意什么呢?生:他们上边下长,上收下紧,上下结构部分要写的紧凑。看来我们同学对于上下结构的字掌握的非常好,那我们一起写一个吧。
仔细看黑板,看老师范写。注意贯上半部分的笔顺:贯的第一笔是竖折,竖略带斜势。横折,竖,横。点要长一些,象一滴大大的水珠,这样的字看起来整体才会美观。
你也拿起笔来写写吧。谁愿意把你的字拿上来展示一下。我们来评价一下这个同学的字。老师发现了他的字,做到了刚才我们讲的书写提示,上收下放,上扁下长。但有点小小问题,谁发现了?你来说,点再长点就更完美了。确实是。
你写的有没有这个小问题呢?修改一下吧。写漂亮规范以后,请把其他的几个也练习写写。
师:词语会读会写了。我们来加大难度,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哪位同学试着读读 开火车读。
听到这,你发现了这六句话的顺序了吗?你说,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评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师:让我们再把这六句话放进课文中,找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你说。潮来前2,潮来时3,4,潮去后5.
师:大家看看第一段中天下奇观的观是什么意思?与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字典上对于“观”有三种解释:ppt呈现
1看2看到的景象3对事物的认识,看法。这里应该是?你说。景象
天下奇观的意思就是?生答:天下奇特的景象。
师:第一段放在开头,寥寥数语,却很重要。大家来品品这一小节。你觉得这一小节写的怎么样?
你说。好,直接点明文章中心。你说,开门见山,中心句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地位和特点。评价:对于句子的理解很到位。那你来读读第一段。虽然简短,但读起来简洁而有力,谁再来试试?你来。
师:同学们,文章开篇点明钱塘江是天下奇观,围绕这个句子先写了潮来前,再写潮来时,最后潮去后。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呢?快速浏览第二段。你说,平静,宽阔。
这种平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说。横卧。从横卧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说,钱塘江伸展着巨大的身体,非常悠闲自在的躺着那里,一动不动。评价:想象力真丰富啊。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平静?你说。他从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感受到此时的江面好像仙境一般,非常的平静,充满了神秘。谁能读出江面的平静?你来。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你说,读的不好,应该语速要缓,声音不要高。评价的很到位,那你再来试试。
师:这一自然段除了写江面地平静,还写了什么?你说。写了看到地景物,比如江面,镇海古塔,小山等景物。
还写了什么?注意这段的开头。你说,交代了观看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
作者还有没有写别的?你说。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两句话是在写什么?海塘大堤上的人群。细细品品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什么?人山人海说明观潮人很多。你想补充。你从等着,盼着看出了人们想要看大潮那种着急,激动的心情。这种急迫,激动的心情也吸引了读者想要看看,自古以来天下奇观到底是什么样呢 ?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欣赏,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重点词语,会写“笼罩”5个上下结构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本文。
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词语,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位小老师来领读?你来。小老师声音响亮。
复习完词语。这节还有几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字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对呀,左窄又宽。我们来写写堤这个字:我们先写提土旁,短横要略微向上倾斜,竖要高高起笔,提的角度,要往上提,不要平塌下来。右边的是,注意紧凑。是简单好写,但要注意礼让,撇要短一些。
我们的堤都会写了,其他的左右结构都会写了吧。下面自己练习写写,注意书写要领。
师: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观潮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说。生答第一段。
那围绕这句话,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说。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师:潮来前,钱塘江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平静的
那潮来时又是怎样的?默读3,4段。读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汹涌澎湃。
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它的汹涌澎湃呢?你说,声音和样子。请同学们找找描述潮水声音,样子,位置,时间的关键句子,请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PPT展示表格。生:小组合作。找出来的同学请互相讨论一下。
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小组先说说时间位置变化?你来。午后一点左右,远处-----过了一会儿-,东边----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
你说潮形的变化。
你说潮声的变化。
师: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课文,把握要点,那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说,从地点的变化感受到潮来时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评价:你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看看潮形的四次变化,潮水变化有什么特点?你说。他从白线,横贯,两丈多高的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感受到潮水越来越高,越来越粗。
师:作者描写潮形的四次变化的句子写的非常形象传神,你喜欢哪个句子?说说原因。
预设一:你说。第二句的横贯。上文中用横卧,而现在用横贯。他俩的意思一样吗?横卧,静静的躺在那里,表现了潮水的静态之美。横贯则是横向贯穿,写出了潮水动态变化,表现了潮水气势大。是呀,就是这一静一动,一卧一贯,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表现了潮水的气势美。
预设二:师:还有喜欢别的句子吗 你说。你喜欢第三句,作者运用比喻,把潮水比喻成两丈多高的水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浪潮的高。
师:两丈是多高?我听到了同学说一丈是3米3,两丈是六米多。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两层楼那么高。多高的水墙啊,能不能读出潮水的高?下面我们男女生赛读。真高啊。
预设三师:有没有喜欢最后一句的?你喜欢,说说原因。作者也运用比喻,把潮水比喻成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潮水的高,气势猛。
师:刚刚我们通过文字领略了钱塘江的壮美,那你想不想亲自看看钱塘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看这是白线横贯江面,这是两丈多高的水墙,这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老师已经听到了同学们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它的魅力吧。齐读。
师:从潮形我们感受到了潮水从远处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那潮声的变化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你说。从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感受到江潮的声音越来越大。
什么是闷雷?你在生活中听到过吗?生答:就是声音很低沉,不响亮的雷。说明了此时潮水声音很小。
后面变成了山崩地裂的响声,又是怎样呢?生答:像高山倒塌,大地裂开发出的巨大声音。大到什么程度?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多大的声音啊。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想象浪潮的由远及近飞奔而来的画面。老师示范读。老师看到了很多同学被钱塘江大潮深深的吸引住了,久久不愿睁开双眼。现在你们就站在江边,目睹着浪潮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声音越来越-大,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话。女生第一行,男生第二行,全班第三行。女生:午后一点左右...男生:...齐读:....
师:听着这潮声,看着这潮形,给人一种汹涌澎湃的感觉。所以人们说,生齐读“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奇观你能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吗?学生观看PPT填空背诵3.4段。
师:这汹涌澎湃的大潮过后,是否江面又恢复了平静呢?请同学读一读最后一段。你来。
潮去后江面什么特点?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什么意思?你说。满天飞舞连地上的东西都卷起来了。
那风号浪吼呢?你说。形容风浪声音很大。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你来。看出了余波的气势汹涌。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觉再读读?听出来了,他把两丈多高重度。两丈多高是?齐说:两层楼那么高。潮去后,潮水仍然气势雄伟。
师:本课课题是观潮,作者仅仅观看了潮水吗?还看到了什么?你说,还观到了人群。请你快速的画出课文中描写人的语句。看看你找的跟老师一样吗?开火车读。
这里老师有疑问,观潮只用写潮水就行,为什么要写人呢?你说。通过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更能够突出大潮是天下奇观。PPT展示第一段,正因为天下奇观才能吸引这么多的人。
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赞美钱塘大潮,于是刘禹锡写下了《浪淘沙》。齐读。读完之后,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说。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打岸边的石头,又反弹回来。片刻间,潮水向大海退去,但它卷起一堆堆像雪堆似的沙堆。评价:理解的很透彻,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解释,我们知道了古诗前两句主要在描写什么景象?潮来的时间,声音,样子。后两句描写什么情景呢?潮去后的样子。
那同学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句子?你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农历的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头高数丈触山回: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通过对古诗地欣赏又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课文的理解。
课文学到这里,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当我们学习写景的文章时候,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读写景的文章?你说。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图片。那怎么把写景的文章写好呢?你说,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你的以后的写作中去。
作业:同学们假期里都去过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请仿照本文,按照顺序写一篇100字的小短文。记录童年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