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物和生物圈:认识生物章节基础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生物和生物圈:认识生物章节基础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0 16:22:0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章节基础练习(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章 认识生物)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学习完“我们周围的生物”这一章节,相信你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辨别。以下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柳树 B.窗花 C.蝴蝶 D.木耳
2.下列是大家熟悉的物质,其中有生命的是(  )
A.枞菌
B.恐龙化石
C.高度一直有变化的喜马拉雅山
D.流动的水
3.当枯叶蛱蝶被鸟类追捕时,它会以一种无规律、错乱般的方式飞行,并很快地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迅速将翅合拢,静止不动。枯叶蛱蝶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青稞
③流星
④智能机器人
⑤珊瑚虫
⑥流感病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5.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人们喜爱,中国古诗词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括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深林资源的清查就是调查
②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③对调查的对象应该逐个进行调查
④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
⑤如果调查对象较多时应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样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盆栽的绿萝,一段时间后朝向窗台外生长,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
8.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
9.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分析法 D.观察法
10.下列所述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1.生物小组的同学要去调查社区的生物 种类,四位同学进行了分工,在分工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原来他们是为了记录的事儿.你认为他们设计的记录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记录生物的数量
B.要记录生物的名称
C.要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
D.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忽略不计
12.王彤同学准备调查我市常见的传染病,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查时就能完成的(  )
A.确定调查目标 B.制定调查方案
C.选取调查对象 D.得出调查结论
13.下列哪一活动采用了调查法(  )
A.上网搜索更多关于七星瓢虫的资料
B.到公园看雄狮与雌狮外貌上的区别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了解暴雨对本市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14.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生物调查,成员A记录有:鲫鱼、沼虾、水蚤、水绵;成员B记录有:蜗牛、蚯蚓、鼠妇、蜘蛛;成员C记录有:蝙蝠、麻雀、蜻蜓、蝴蝶。这个小组调查的主题是(  )
A.不同环境中的生物 B.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
C.不同生物的食性 D.不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5.黄河九曲十八弯,一路奔流入海。黄河生态系统复杂而多样,有杂交鲤、锦鲫、黄河鳖、杂草、灌木等,关于以上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6.下列语句没有蕴含繁殖现象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7.下列生命现象与小狗排尿和出汗活动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A.散播种子 B.传播花粉 C.分泌花蜜 D.植物落叶
18.下列能表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能繁殖后代 B.由细胞构成
C.能够运动 D.能使动、植物致病
19.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
A.年级身高的统计
B.班级视力检查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D.人口普查
20.某研究小组要进行“某校同学是否吃早餐”的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可选择初一(1)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个班不吃的人数多
B.可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来代表整体的状况
C.可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所有班级的数据
D.可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解答题。(共5小题,共40分)
21.(10分)网络游戏是很多青少年的至爱,青少年沉溺于网游,长时间的手机与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小秦就本校学生关于玩手机与电脑是否对视力有影响,进行了一次调查。请帮他完善调查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 和调查 ,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 方法进行统计。
(2)(2分)小秦制订调查方案,准备在一次午自习时间,向全校500名同学各发放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
(3)(3分)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小秦需要调查每个同学目前的 情况以及他们每天 。
(4)(2分)在对同学们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时,如果每天玩手机或电脑时间越久的同学的视力越差,则可说明 。
22.(5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1分)“红杏出墙”是受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
(2)(1分)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
(3)(1分)红杏在生长过程中会落叶,这些落叶主要是为了 。
(4)(2分)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 现象。
23.(5分)连线题
(1)人运动后大量出汗 A.生长
(2)小麦种子萌发 B.遗传
(3)种瓜得瓜 C.排除废物
(4)中午吃饭 D.产生后代
(5)鲫鱼产卵 E.获得物质和能量
24.(8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2分)调查时,首先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 ,同时要对调查结果进行 。
(2)(2分)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开展调查活动的地域环境可能是 (海洋/淡水水域/陆地)。
(3)(4分)照片中的相关生物按照 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
25.(12分)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章节基础练习(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章 认识生物)参考答案
1.【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要看其是否有生物的特征。柳树、蝴蝶和木耳都能生长,能繁殖,具有应激性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窗花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枞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命现象;
BCD、恐龙化石、高度一直有变化的喜马拉雅山、流动的水是自然现象,没有生命。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热点问题;归纳推理.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当枯叶蛱蝶被鸟类追捕时,它会以一种无规律、错乱般的方式飞行,并很快地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迅速将翅合拢,静止不动,枯叶蛱蝶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①蝴蝶、②青稞、⑤珊瑚虫、⑥流感病毒都具有分析中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③流星、④智能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豆苗和草都是有生命的,A不符合题意。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黄鹂和白鹭都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描写的都是无生命的景观,没有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分解者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答案】D
【分析】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解答】解: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
①对深林资源的清查就是调查,①正确。
②人口普查也是调查,②正确。
③调查不可能逐个调查,可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③错误。
④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④正确。
⑤如果调查对象较多时应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样本,⑤正确。
故选:D。
【点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取样调查后取其平均值获得的数据能够接近真实的情况,同样可以达到调查的目的.
7.【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是花卉对光的刺激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8.【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认识,生物之所以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
【解答】解:生物的特征包括: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符合生物特征具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因此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否具有生命。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9.【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演绎推理.
【答案】A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
【解答】解: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
故选:A。
【点评】人口普查所采用的方法是调查,不需要对人口进行测量、观察和实验等。
10.【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正确;
B、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
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正确;
D、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1.【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答案】D
【分析】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名称、习性、数量、生活环境的特点。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察生活环境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生物的特点。
A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数量,是正确的,A正确;
B生物的名称也是记录的内容,B正确;
C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C正确;
D空气偶尔飞过的鸟类和昆虫也是记录的内容,D错误。
故选:D。
【点评】调查中如实记录调查过程中的观测的各种生物,是调查的关键问题.
12.【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D
【分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结果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解答】解:调查前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其次要选择好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调查后要将调查材料及数据的进行处理。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调查结论。
故选:D。
【点评】掌握理解调查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3.【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分类法等。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解答】解:A、上网搜索更多关于七星瓢虫的资料,不属于资料分析法,A不符合题意;
B、到公园看雄狮与雌狮外貌上的区别,属于观察法,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C不符合题意;
D、了解暴雨对本市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属于调查法,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分类法都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14.【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鲫鱼、沼虾、水蚤、水绵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蜗牛、蚯蚓、鼠妇、蜘蛛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蝙蝠、麻雀、蜻蜓、蝴蝶等生物都生活在空中。可见,他们是按照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的。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按要求对生物进行分类。
15.【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杂草、灌木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杂交鲤、锦鲫、黄河鳖属于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错误。
BCD、题干中的生物都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6.【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生物学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CD、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都体现了生物的繁殖现象,不符合题意。
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意思是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没有蕴含繁殖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7.【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小狗排尿和出汗,是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植物落叶也是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8.【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病毒能靠自身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即病毒能进行繁殖,由此可以判断病毒属于生物,A正确。
B、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错误。
C、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能够运动并不能证明病毒是生物,C错误。
D、能使动、植物致病,说明病毒是病原体,并不能证明病毒是生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9.【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解答】解:年级身高的统计、班级视力检查、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法;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属于实验法。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20.【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答案】A
【分析】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A、选择初一(1)班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范围很大,不恰当,错误;
B、调查时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体的状况进行调查,正确;
C、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进行汇总,正确;
D、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21.【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演绎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1)目的 对象 数学
(2)抽样调查
(3)视力 玩手机与电脑的时间
(4)每天玩手机或电脑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下降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一般步骤为: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解答】解:(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2)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题干中该同学设计调查方案,准备在一次午自习时间,向全校500名同学各发放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只是调查了本校的学生,而不是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故属于抽样调查。
(3)调查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该同学需要调查每个同学目前的视力情况与每天玩手机与电脑网络游戏的时间。
(4)在对同学们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时,如果每天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时间越久的同学视力越差,则可说明:视力下降是由于每天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时间过长导致的,因此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时间,或不玩手机、电脑游戏。
故答案为:(1)目的;对象;数学
(2)抽样调查
(3)视力;玩手机与电脑的时间
(4)每天玩手机或电脑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下降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2.【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生长和繁殖;
(3)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遗传;变异。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红杏出墙,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课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3)红杏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叶片落下,这些落叶主要是为了 排出体内废物排出。
(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和繁殖;
(3)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遗传;变异。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
23.【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专题】画图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人运动后大量出汗,属于C排泄废物;
(2)小麦种子萌发,属于A生长;
(3)种瓜得瓜,属于D产生后代;
(4)中午吃饭,属于E获得物质和能量;
(5)鲫鱼产卵,属于产生后代。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特征知识。
24.【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专题】热点问题;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调查方案;整理和分析。
(2)淡水水域。
(3)形态结构;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分析】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2)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莲、河虾、蛙等,可知该同学是在淡水水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
(3)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将照片中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类。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故答案为:
(1)调查方案;整理和分析。
(2)淡水水域。
(3)形态结构;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点评】科学调查是进行生物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同学们要进行详细的了解。
25.【考点】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的生长.
(2)猫生小猫属于生物能够繁殖.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1)生物的生长;
(2)生物能够繁殖;
(3)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