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期末试题汇编-07千米和吨(选择题经典常考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2023下·江苏徐州·三年级统考期末)(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30名三年级小学生 B.500个苹果 C.1000个1元硬币
2.(2021下·江苏盐城·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的四个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每天都跑步锻炼。( )跑的路程不是1千米。
A.我们学校操场一圈200米,我跑了5圈。
B.我们学校操场一圈400米,我跑了2圈半。
C.我们学校操场一圈300米,我跑了3圈。
D.我们学校操场一圈250米,我跑了4圈。
3.(2022下·江苏盐城·三年级统考期末)学校体操队有48名队员,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这些队员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是( )。
A.1吨 B.2吨 C.3吨 D.4吨
4.(2020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学校舞蹈社团有52名同学,她们的体重都在38~41千克之间。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重( )吨。
A.1 B.2 C.3
5.(2023下·江苏南京·三年级统考期末)一袋大米重10千克,( )袋大米重1吨。
A.20 B.50 C.100
6.(2021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十条彩带长0.8米,也就是( )。
A.分米 B.8厘米 C.80厘米 D.无法确定
7.(2021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家到学校约1千米,他从家到学校正常步行大约需要( )。
A.5分 B.15分 C.50分 D.1小时
8.(2022下·江苏苏州·三年级校考期末)爸爸3小时行180千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
A.步行 B.乘汽车 C.骑自行车
9.(2022下·江苏苏州·三年级校考期末)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相比,( )。
A.铁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10.(2021下·江苏苏州·三年级校考期末)如下图所示,在一个损坏的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上,只看到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部分应该是( )。
A.g B.kg C.t D.km
11.(2023下·江苏苏州·三年级校考期末)养牛场准备把9头牛运往外地,每头牛大约重460千克。如果你去租车,你会选择载重( )的车。
载重 3吨 4吨 5吨 6吨
租车费用 430元 512元 598元 655元
A.3吨 B.4吨 C.5吨 D.6吨
12.(2022下·江苏宿迁·三年级统考期末)食堂购买62袋大米,每袋大米重38千克。要一次运完,选用( )卡车比较合适。
A.载重2吨 B.载重3吨 C.载重4吨
13.(2022下·江苏徐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A.十几 B.三十几 C.八十几
14.(2022下·江苏苏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一袋水泥重20千克,( )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A.100 B.200 C.50
15.(2021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张老师从家出发,用了2小时到达离家32千米的目的地,估计一下,张老师使用的出行方式是( )。
A.步行 B.自行车 C.汽车
16.(2022下·江苏泰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物体中,(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5000个鸡蛋的质量 B.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C.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 D.1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17.(2022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水果店计划派一辆卡车去运32筐西瓜,每筐西瓜重49千克,用载重量是( )的卡车运送比较合适。
A.50吨 B.10吨 C.2吨 D.1吨
18.(2022下·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操场一圈是250米,小明绕着操场已经跑了一圈,再跑( )米就正好是1千米。
A.750 B.500 C.250 D.200
19.(2022下·江苏扬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 )最接近1吨。
A.30名小学生的体重 B.100台冰箱的重量 C.1000个1元硬币的重量 D.5000个鸡蛋的重量
20.(2022下·江苏泰州·三年级统考期末)有55桶豆油,每桶豆油连桶重48千克。要一次运完,用哪辆卡车合适?( )。
A.载重2吨 B.载重3吨 C.载重4吨
21.(2022下·江苏宿迁·三年级统考期末)小宁家到学校大约有1千米,他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的时间大约( )。
A.4分 B.15分 C.60分
22.(2022下·江苏连云港·三年级统考期末)一袋大米大约重20千克,( )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A.50 B.25 C.10 D.5
23.(2022上·江苏·三年级专题练习)爸爸的体重是65( )。
A.吨 B.千克 C.克
24.(2022下·江苏无锡·三年级统考期末)小丽家共有4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她家一年大约可节约多少吨水?( )
A.1吨 B.2吨 C.3吨
25.(2022下·江苏南京·三年级统考期末)小宇家到学校大约有1千米,他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
A.6分 B.15分 C.30分
26.(2022下·江苏徐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下面(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1000个1元硬币 B.50名小学生 C.100棵白菜
27.(2022下·江苏南京·三年级统考期末)小明的体重大约25千克,( )个小明的体重大约是1吨。
A.400 B.40 C.4
28.(2022下·江苏南京·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条小路长400米,小明早晨跑了5个来回,共跑了( )千米。
A.2 B.4000 C.3 D.4
29.(2023下·江苏盐城·三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桥梁限重标志牌上的字母正巧被空中的飞鸟遮挡住了,被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
A.km B.t C.g D.kg
30.(2022下·江苏·三年级期末)一袋面粉重50千克,( )袋这样的面粉正好重1吨。
A.2 B.10 C.20 D.200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先确定每个选项里单个的质量,再乘数量,求出总质量,看哪个选项最接近1吨即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详解】A.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30个30千克是900千克,900千克与1吨最接近,符合题意;
B.1个苹果大约重100克,500个100克是50000克,50000克=50千克,所以500个苹果的质量接近50千克,不符合题意;
C.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6×1000=6000(克)=6千克,所以1000个1元硬币的质量接近6千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2.C
【分析】依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
由于1千米等于1000米,要想知道谁跑了不到1千米,则需要求出每个选项中的小朋友所跑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依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A.一圈200米,跑了5圈为200×5=1000(米),故该选项符合条件。
B.一圈是400米,半圈为200米,2圈半刚好为1000米,符合条件。
C.一圈300米,跑了3圈,为300×3=900(米),不符合条件。
D.一圈250米,跑了4圈,为250×4=1000(米),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计算基础是关键。
3.B
【分析】学校体操队有48名队员,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可以将他们的体重看作40千克,用48×40来计算总体重,计算时将48看作50进行估算,再根据1吨=1000千克将单位化为吨即可。
【详解】把同学的体重都看作40千克。
48×40≈50×40=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即这些队员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是2吨。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4.B
【分析】学生的体重在38千克与41千克之间,可以将体重看作40千克,因为有52名学生,所以用52乘40来计算总体重,计算时将52看作50,求出50与40的积即可估算出总体重的大约数值,最后根据1吨=1000千克将单位化为吨即可。
【详解】把同学的体重看作40千克。
52×40≈50×40=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体重大约是2吨。
故答案为:B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再计算。
5.C
【分析】1吨=1000千克,几个10千克是1000千克,就是几袋大米重1吨。
【详解】1吨=1000千克
10×100=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0袋大米重1吨。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6.C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100厘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0.8米=8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做题关键在于明确长度单位间进率。
7.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可知一名小学生1分大约走70米,15分大约走70×15=1050(米),而1千米是1000米,则小明15分大约走1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A.70×5=350(米),与1千米相差太多,不符合题意;
B.70×15=1050(米),1050米大约是1千米,符合题意;
C.70×50=3500(米),要比1千米大得多,不符合题意;
D.1小时=60分,70×60=4200(米),要比1千米大得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一名小学生1分大约走70米。
8.B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爸爸的速度,再结合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即可。
【详解】180÷3=60(千米/时)
A.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千米/时,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速度大约是60千米/时,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25千米/时,不符合题意;
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乘汽车。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求出爸爸的速度。
9.C
【分析】1吨=1000千克,1吨棉花的质量是1000千克,1000千克的铁和1000千克的棉花质量相等,所以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的质量相等。
【详解】1000千克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常用质量单位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10.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桥梁的限制载重量用“t”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得:
缺损部分应该是t,这座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是30t。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C
【分析】每头牛质量乘牛的头数可以算出这些牛大约重(460×9)千克,1吨=1000千克,把车的载重量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选择载重量比这些牛的质量大且接近这些牛质量的车。
【详解】460×9=4140(千克)
3吨=3000千克
4吨=4000千克
5吨=5000千克
6吨=6000千克
3000千克<4000千克<4140千克<5000千克<6000千克
选择载重5吨的车。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熟记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关键。
12.B
【分析】用每袋大米的质量乘袋数,求出食堂购买的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根据1000千克=1吨进行单位换算,找出符合的卡车即可作答。
【详解】由题意得:
38×62=2356(千克)
3吨=3000千克
2356<3000
所以食堂购买62袋大米,每袋大米重38千克。要一次运完,选用载重3吨的卡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质量单位的换算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求出食堂一共购买的大米的质量是关键。
13.B
【分析】1吨=1000千克,分别估算出十几、三十几、八十几与30的积,再找出哪个积最接近1000千克的即可解答。
【详解】A.10×30=300(千克),十几个30千克的和大约是300千克;
B.30×30=900(千克),三十几个30千克的和大约是900千克;
C.80×30=2400(千克),八十几个30千克的和大约是2400千克;
1吨=1000千克,综上所述,900千克最接近1000千克,三十几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14.C
【分析】1吨=1000千克,根据20×50=1000(千克)可知,50个20千克是1吨,即50袋水泥重1吨。据此解答。
【详解】20×5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则5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15.B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用的时间,求出张老师出行的速度是多少;然后联系实际情况,判断出张老师所使用的出行方式即可。
【详解】32÷2=16(千米/时)
步行每小时只能走几千米,自行车每小时可以行十几千米,汽车每小时行几十千米,张老师1小时行驶16千米,所以使用的出行方式是自行车。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速度,然后再根据速度进行判断。
16.B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先确定每个选项里单个的重量,再乘数量,求出总重量,看哪个选项最接近1吨即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详解】A.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60克,60×5000=300000(克)=300(千克)
B.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30×30=900(千克)
C.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6×1000=6000(克)=6(千克)
D.1头成年大象大约重3吨,3×10=30(吨)
900千克与1吨最接近。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关键是要注意生活中的观察积累。
17.C
【分析】根据题意,用49乘32,求出32筐西瓜共重多少千克;1吨=1000千克,选择接近且大于32筐西瓜的重量的卡车运送即可。
【详解】49×32=1568(千克)
1000千克<1568千克<2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1吨<1568千克<2吨
则用载重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32筐西瓜共重多少千克,再进一步解答。
18.A
【分析】1千米等于1000米,用1000米减操场一圈的长度即可解答。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250=750(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A
【分析】1吨=1000千克,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的认识,可知30名小学生的体重大约1000千克;100台冰箱的大约重6吨;1000个1元硬币的大约6千克;5000个鸡蛋的大约重250千克;由此选择。
【详解】1吨=1000千克
根据分析可知:30名小学生的体重最接近1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B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这55桶豆油共重多少千克,再与选项中的车辆载重进行比较即可。1吨=1000千克。
【详解】55×48=2640(千克)
A.2吨=2000千克,2000<2640,装不完;
B.3吨=3000千克,3000>2640,能装完;
C.4吨=4000千克,4000>2640,能装完;
虽然B、C选项都能装完,但用3吨的车刚好能装完,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21.B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走1千米的路程大约需要十几分钟。
【详解】走1千米大约要15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1千米=1000米,此题根据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22.A
【分析】1吨即1000千克,根据20×50=1000可知,1000千克里面有50个20千克,则50袋大米重1吨。
【详解】20×5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则5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吨里面有几个20千克。
23.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爸爸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爸爸的体重是65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4.C
【分析】用4乘2,求出4人每天节约多少千克水;再乘365,求出她家一年可节约多少千克水,1000千克=1吨,据此求出她家一年大约可节约多少吨水。
【详解】4×2×365
=8×365
=2920(千克)
2920千克≈3吨
故答案为:C
【点睛】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一年可节约多少千克水,再根据质量单位的换算求出一年大约可节约多少吨水。
25.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1分钟大约步行60~70米,则1千米的路程步行大约用15分钟。
【详解】小宇家离学校大约1千米,他从家步行到学校,大约要15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26.B
【分析】1吨=1000千克,根据生活实际,1个1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克,1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约是25千克,1棵白菜的质量约是2千克,据此分析每个选项的总质量,再找出最接近1吨的质量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得:
1吨=1000千克
A.6×1000=6000(克),6000克=6千克;
B.50×25=1250(千克);
C.100×2=200(千克);
所以,50名小学生的质量最接近1吨。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1个1元硬币的质量、1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1棵白菜的质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B
【分析】1吨=1000千克,要求多少个小明的体重大约是1吨,也就是求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25千克。
【详解】25×4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则40个小明的体重大约是1吨。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1吨=1000千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D
【分析】根据题意,5个来回表示跑了10个400米,用10乘400,求出共跑了多少米;再根据1000米=1千米,把米换算成千米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2×5×400
=10×400
=4000(米)
4000米=4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5个来回表示跑了10个400米,再进一步解答。
29.B
【分析】明确标志中数值与单位的含义,知道该标志牌应该是桥梁限载重量,应该是10吨,字母“t”就是质量的单位“吨”,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被遮挡的字母应该是t。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交通标志的了解,要明确桥梁限载重量的含义。
30.C
【分析】1吨是1000千克,50×20=1000千克,则1000千克里面有20个50千克,也就是20袋面粉的重量是1吨,据此解答。
【详解】50×20=1000(千克)=1(吨)
则20袋这样的面粉正好重1吨。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1吨里面有几个50千克,就有几袋面粉重1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