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必修3学案 知识梳理+达标自测卷+能力提升卷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文档属性

名称 【必备知识】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必修3学案 知识梳理+达标自测卷+能力提升卷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0 11: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目录:
1.思维导图
2.知识梳理
3.达标自测卷
4.能力提升卷
5.参考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0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要点一 、资源安全问题
1.关于资源安全前景的两种观点
观点 内容
悲观论者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耗竭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
乐观论者 资源不会枯竭;资源短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来开发替代产品,而科技进步又为这种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资源价格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
2.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概念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内涵 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3.资源安全问题
产生原因 如果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影响 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根源 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
4. 影响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资源禀赋 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
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 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
资源消费需求 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
要点二 、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及保障资源安全
1.国家安全
常规国家安全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非常规国家安全 现代社会将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
2.资源安全
(1)资源安全的类型:按重要程度,资源安全可分为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
(2)战略资源的概念和举例
概念 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举例 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都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战略资源
3.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2)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4.保障资源安全
主要途径 具体对策 典例
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挖掘资源潜力 开发深层地下淡水资源
开发替代资源 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替代常规能源
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我国修建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石油、天然气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 制定相应政策,限制稀土资源出口
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我国目前大力推广循环经济
使用效益最大化 工业生产中废水治理后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规避各种利用风险 大力宣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
规避衍生安全风险 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行为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和平开发利用 我国与相邻国家在有争议地区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
知识点02 中国的能源安全
要点一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世界和我国面临能源安全问题的挑战
(1)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供应日趋紧张。
(2)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2.我国能源供需
(1)现状: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
(2)特点: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油气资源相对短缺;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要点二 、我国的石油的供需与能源安全
1.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能源安全战略:我国确定了“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
(2)我国国内石油供需的演变
时间 国内石油供需关系
20世纪60年代之前 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1964年 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 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1993年 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目前 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3)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4)国际石油供给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①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②石油运输距离长: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要点三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资源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利用煤炭的能源安全风险
①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②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3)我国煤炭供需空间错位及产生的影响
(4)煤炭生产、消费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影响
①生产过程: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②消费过程: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要点四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的变化趋势
(1)能源发展: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
(2)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
(3)能源需求:需求总量增长变缓。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元、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知识点0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要点一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我国的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
定义 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中的每个环节
重要性 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基本方针 《中国的粮食问题》——“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2)粮食总产量
①计算公式: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②影响因素: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
2.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要点二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基本要求
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
(1)扩大耕地数量。
(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
②提高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
③改良作物品种和提高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水平等。
3.保障粮食安全的调节手段
手段 主要目的 基本情况
跨区域调剂 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我国粮食供需的空间调配由“南粮北调”(以大米为主)演变为“北粮南运”(以玉米为主)
国际贸易 解决我国食用粮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进口小麦;21世纪以来,主要是进口大豆
粮食储备 救荒、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 我国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独具特色
要点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我国粮食安全战略
战略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目标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保护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3.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4.保护耕地资源
(1)原因: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要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2)耕地红线: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3)保护措施
①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②占补平衡制度: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
③水土资源保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以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
5.保护耕地资源的主要措施
坚守耕地数量 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开展废弃土地复垦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升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0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要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早期开发利用方式
(1)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2)滩涂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其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面临的困难
(1)开发困难的原因
①海面上: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
②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③海水:腐蚀性强。
④海冰:破坏性大。
(2)开发困难的表现: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条件及意义
4.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
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主要方式 利用空间 形式 优点 缺点
生产场所 海岸滩涂、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 盐田、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 空间范围广阔,降低用地成本,保证用地规模;不与粮争地,无须移民搬迁;可以开展水面—水体—海底立体化综合利用;水下环境相对稳定,适于仓储等。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大容量、抗干扰;安全性较强;海洋气候适宜、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利于开展海洋娱乐活动和人类居住 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使得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仓储场所 海底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交通运输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生活场所 海岸滩涂、海面及水体、海底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军事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海底 军舰航行、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要点二 、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海洋资源的类型
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
2.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
(1)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如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
(2)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如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
3.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2)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要点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的含义
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国家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
(2)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3.我国海洋国情
中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还拥有总长约1.8万千米的大陆岸线和总长约1.4万千米的海岛岸线,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岛11 000多个。
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3)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
(1)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2)如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一、选择题
(2024上·全国·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据统计,2022年,全球稀土总储量约为1.3亿吨,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33.8%。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快开采和消耗,国内已探明稀土矿储量相比2010年减少20%。虽然我国拥有先进的稀土关键分离技术,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但必须对稀土开采采取一系列规范措施。下左图为2017~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预测趋势图。下右图为2022年全球稀土矿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稀土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储量大,鼓励大开发 B.种类全,应用范围广
C.提炼易,开发成本低 D.需求大,销售利润高
2.下列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资源,禁止开采 ②总量控制,限额开采 ③禁止出口,优先国内 ④回收稀土,节约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下·山东枣庄·高二校考期末)金属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陶瓷、化工和精密铸造领域。近年来,中国锆资源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及原子能领域的消费占比逐年增高,成为全球最大的锆资源消费国。预计2030年中国锆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90%。莫桑比克锆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砂矿多富集在海岸带附近。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位置及附近区域岩层与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采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地最可能是位于图中四地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有( )
①增加进口来源 ②保障资源供应 ③减少对外依赖程度 ④降低运输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上·山东·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天然气管道以缅甸皎漂市为起点,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入境,途经昆明市至广西贵港市,干线全长1726.8km,是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下图示意中缅天然气管道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5.中缅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来自( )
A.南亚地区 B.北欧地区 C.中东地区 D.东非地区
6.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增加能源进口渠道,降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 B.降低海上运输风险,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
C.完善能源运输工程,增加沿线地区能源消费 D.减少国内能源开采,延长国内能源开采时间
(2023下·江苏苏州·高二统考期末)图为“中国石油生产、进口及对外依存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15年~2021年时段,我国石油( )
A.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 B.生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C.生产量一直低于进口量 D.进口量增速持续增加
8.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
A.彻底转变能源消费结构 B.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C.提高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D.增加煤炭资源的开采量
(2024上·天津·高三校联考专题练习)表为某科研小组在吉林和湖南两地所取土壤的基本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有机质(g/kg) 氮(g/kg) 磷(g/kg) 钾(g/kg) pH值
甲 22.8 1.40 1.39 22.1 7.6
乙 13.6 1.07 1.07 22.1 5.7
9.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更多,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 B.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丰富
C.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少 D.气温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
10.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 )
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③只种植单产高的作物
④提升粮食储备安全⑤利用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小麦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
(2023上·广西南宁·高三南宁三中校考阶段练习)粮食仓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舟山储备中转粮库是目前浙江已投用仓容最大的粮库。粮食进出库全程机械化,库内采用气调储粮系统(调整和控制食品储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和比例以及温度和湿度的系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舟山储备中转粮库的特点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是( )
①减少粮食损耗②提高粮食质量③快速响应市场④减少能源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与内陆粮库相比,舟山储备中转粮库采用气调储粮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数量少 B.技术水平较高
C.地质灾害频发 D.空气湿度较大
(2022下·福建厦门·高二统考期末)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内部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冷凉环境。2021年,中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中西部建立数据中心,承接东部乃至全国范围的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运算任务。报道,同年12月,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海底,通过光缆供电和传输数据)选址三亚南部海域,着力实现“东数海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建立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
A.清洁能源丰富 B.全年气候冷凉
C.基础设施完善 D.同类产业集聚
14.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 )
A.运营能耗较高 B.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
C.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较快 D.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高
15.实现“东数海算”,能够( )
①为海洋能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②拓展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③为国家信息通讯提供安全保障④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3上·广西贵港·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国家批复通过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首次将磷矿列入24种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贵州磷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贵州省为加快打造“世界级磷煤化工产业基地”,构建了多个现代磷化工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贵州“两磷”(原开磷控股集团、瓮福集团)成为我国磷化工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将“两磷”合并为磷化集团,努力实现磷化工产业的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左图为磷矿石的主要用途,右图为贵阳周边矿产资源分布简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将磷矿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
(2)从能源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贵州省成立磷化集团的社会经济意义。
17.(2024上·浙江·高三校联考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8日,卡塔尔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投产,它是该国首个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光伏发电站。该电站位于首都多哈以西80千米的荒漠中,园区占地10平方千米,可每年为本国提供约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以满足卡塔尔国内10%的电力供应。图1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图2为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景观图。
材料二卡塔尔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引入中国农业高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1)推测卡塔尔当前的电力来源主要是 发电,请评价卡塔尔使用该发电方式的利弊 。
(2)分析卡塔尔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
(3)简述卡塔尔建设光伏电站对该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4)从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角度,简述卡塔尔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
一、选择题
(2024上·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铝土矿作为炼铝的主要原料,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我国铝土矿储量占世界的3.3%,开采量占世界的20%。下图为2019年世界铝土矿资源流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世界铝土矿资源( )
A.输入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B.东半球贸易量大于西半球
C.非洲至东南亚运量最大 D.主要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
2.保障我国铝土矿资源安全的合理措施有( )
①开辟多元稳定的供应来源②大幅增加国内铝土矿的开采③保障进口运输通道的安全④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之一,是世界矿业的中心。其进口的主要矿产品为石油、铝土矿、天然气、煤炭等,但美国出口的矿产品并不多。下图示意其部分进口矿产品来源国及进口量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美国的矿产品进口格局,有利于( )
A.减小资源的对外依赖 B.保障资源供应安全
C.减少资源的国内消耗 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美国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但其出口矿产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
①勘探开采技术落后②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高③保护本国矿产资源④出口利润低于其他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上·浙江·高三浙江省长兴中学统考期中)能源平等指不同时空人群所需的能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平等性。区域发展差距、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是影响能源平等水平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我国城乡能源平等水平演变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不平等加速阶段,城、乡主要生活能源分别是( )
A.城市—天然气农村—煤炭 B.城市—薪柴农村—电能
C.城市—电能农村—天然气 D.城市—煤炭农村—薪柴
6.城乡能源平等水平提高的原因可能是( )
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上升
②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加快
③能源基础设施的布局均衡化
④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3下·广东清远·高二统考期末)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其中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并于2021年在青藏高原勘探出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页岩油。完成下面小题。
7.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有利于( )
A.转移我国能源开采重心 B.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C.提升藏区勘探装备生产水平 D.促进藏区生态环境建设
8.我国在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一定要做好( )
A.植树造林还草工作 B.人口数量普查工作
C.勘采资金筹备工作 D.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4上·辽宁葫芦岛·高三统考期末)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水平整体和分区会有较大的差异。下图为2009—2016年间全国耕地粮食生产力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读图判断在2009—2013年期间我国( )
A.耕地粮食生产力稳定 B.全面保障了粮食安全
C.农业生产与投入增加 D.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10.我国西南地区总体粮食生产力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水平不高 B.地形的限制 C.建设用地扩张 D.水资源短缺
(2024·湖南永州·统考二模)石林岗村是永州市新田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该村先民在缓坡上开垦梯田,修水渠引水,世代种植水稻。十多年前,村民在离村落较远、面积不大的梯田上种植松树、茶树等树木,现已成林,通往此处的引水渠也随之废弃。去年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到此片树林,并要求整改。村民遵照政府要求,砍掉树木,恢复耕地,并在地里种植了玉米和薯类。完成下面小题。
11.政府要求村民整改,是为了( )
A.改善生态环境 B.维护国家安全 C.建设美丽乡村 D.调整种植结构
12.恢复耕地后,村民在地里改种玉米和薯类的主要原因是( )
A.更好适应市场 B.提高生活品质 C.发展多种经营 D.减少生产成本
(2023上·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中)深海泥.水界面处松散沉积物内富含某矿产,大小如土豆,表面光滑,直径多在5-1Ocm之间。下图为该矿产深海采矿系统示意图,生产系统由水面和水下两部分装备组成,完成下面小题。
13.水下生产系统设计最先应考虑的性能是能抗( )
①高温 ②高压 ③大浪 ④腐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该生产系统能开采的海底矿产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生物资源 D.金属结核
15.该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利于我国( )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数量
B.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C.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资源供给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二、综合题
16.(2024·全国·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造船历史悠久,是广东省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下图示意江门市位置。
(1)指出江门市发展海工装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别说明江门市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带来的有利影响。
(3)围绕海工装备制造,指出江门市可发展的其他产业。
(4)简述发展海工装备制造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
17.(2023上·辽宁丹东·高三凤城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总量指在特定时间内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累计值。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为太阳能。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人们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但目前对该省的太阳能利用很少。下面左图示意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单位:MJ/m2·a),右图示意青海省年日照时数分布。
(1)与浙江省相比,分析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2)说出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总体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3)有人建议在青海省大量建设太阳能电站,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达标自测卷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鼓励大开发会导致资源逐渐枯竭,A错误。我国能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且产量预测逐渐递增,可知其种类全,应用范围广,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我国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稀土提炼较难,成本较高,C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稀土销售利润,且稀土属于战略资源,也不能随意销售,D错误。故选B。
2.保护资源,禁止开采不利于相关产业和科技的发展,①错误;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总量控制,限额开采有利于稀土的持续利用和深加工,②正确。禁止出口,优先国内,明显不符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应限额开采并限额出口,③错误。回收稀土,节约资源有利于稀土的持续利用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④正确。②④组合正确,故选C。
【点睛】对非可再生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其依赖程度;④加强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⑤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⑥建立储备体系。
3.C 4.A
【解析】3.由材料可知,锆资源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甲、丙两地均属于前寒武纪火成岩,结合材料“含锆砂矿多富集在海岸带附近”和中资企业采矿区位置可判断,丙地的含锆砂矿可通过河流搬运至采矿区所在的海岸带,而甲地的含锆砂矿物质不易被搬运至采矿区所在的海岸带,因此丙地最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地,A错误,C正确;乙地是中生代变质岩,不属于前寒武纪火成岩,B错误;丁地是中生代沉积岩,不属于前寒武纪火成岩,D错误。故选C。
4.由材料可知,中国锆资源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可以增加进口来源,保障资源供应,①②正确;由于国内锆资源数量少,因此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不能减少对外依赖程度,③错误;莫桑比克距离中国较远,锆砂矿运输回国需途经印度洋海域等,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不能降低运输风险,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如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增加区域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从而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最大化,规避各种利用风险等,从而节约和优化资源使用。
5.C 6.B
【解析】5.中东地区天然气丰富,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天然气可以不经过马六甲海峡,将船舶运输的天然气在缅甸胶漂港卸载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境内,C正确。南亚地区天然气较缺乏,A错误。北欧地区、东非地区不是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地,BD错误。故选C。
6.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可增加我国能源运输渠道,但不能降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A错;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使我国能源进口的运输渠道多元化,可降低对马六甲海峡海上通道的依赖,更有利于保障国内能源的供应安全,B正确;增加沿线地区能源消费不属于我国能源安全范畴,C错;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应加大国内能源的勘探和开采,避免过度依赖进口,D错。故选B。
【点睛】经过多年布局,我国已初步形成油气资源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和拉美向中国供应原油和天然气,并建立了海上和陆上的多元能源通道,国际多元化的供应格局已经形成,能源保障效果非常明显。
7.C 8.B
【解析】7.读图可知,2015年~2021年时段,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A错误;生产量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生产量一直低于进口量,C正确;进口量总量先增后减,增速趋缓,D错误。故选C。
8.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不能彻底转变能源消费结构,A错误; 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可以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B正确;提高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会加剧我国石油危机,C错误;增加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与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应该: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等。
9.D 10.B
【解析】9.根据表格甲地有机质含量高于乙地,乙地为酸性土壤,可以判断甲位于吉林,乙位于湖南,甲地降水少,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弱,A错误;甲地土壤矿物质含量比乙地丰富,但矿物质含量多少与有机质含量无关,B错误;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枯枝落叶多,C错误;甲纬度高,气温低,生物循环慢,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多,D正确,故选D。
10.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均能够保障粮食产量,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①②正确;提升粮食储备安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④正确;只种植单产高的作物, 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需求的多元化,不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③错误;利用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小麦,增加对国外粮食的依存度,不利于保证国内粮食安全,⑤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该题选B。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调整作物生长周期,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
11.B 12.D
【解析】11.气调储粮系统,控制粮库中的温度湿度,保证粮食的质量,可减少发霉,减少粮食的损耗,①正确。进出库采用机械化的形式,但机械化不能提高粮食的品质,只能提高周转速度,可以快速响应市场,②错误,③正确。机械化需要能源提供动力,因此会增加消耗能源,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12.与内陆相比,舟山沿海,空气湿度大,粮食容易发霉变质,选择气调储粮系统,保证粮食的品质,降低粮食损耗,D正确。粮食仓储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不高,A错误。内陆也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B错误。采用气调储粮系统不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且该地地质灾害较少,C错误。故选D。
【点睛】中国粮食安全是一个社会科学概念。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近两年国际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
13.A 14.D 15.C
【解析】13.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丰富,如太阳能、风能等,A正确;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气候冷凉错误,B错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C错误;数据中心集聚能够共用基础设施、能源等,但与东部相比,西部产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产业集聚不是中西部的突出优势,D错误,所以选择A。
14.海底能够提供一个冷凉的环境,减少一定的运营能耗,A错误;海底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较为稳定,干扰较小,B错误;在海底进行数据中心建造技术要求高,建设时间较长,无法快速的对市场需求作出响应,C错误,D正确。故选D。
15.实现“东数海算”意味着在海底建设完善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信息、数据服务;海洋能源开发过程中,能够存储、计算相关的数据,①正确;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拓展生产空间,但其主要以提供数据服务为主,对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作用不明显,②错误;信息通讯作为数据中心服务的一种,数据中心建设能为国家信息通讯提供安全保障,③正确;数据中心本身就是合理的开发海洋空间资源,能够维护和利用好我国的海洋权益,④正确。由以上可知,①③④组合正确,所以选择C。
【点睛】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市场需求、劳动力、地价和企业竞租能力、交通运输条件、信息化水平、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政策等八个因素。
16.(1)磷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可替代;利于农业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兼具能源保障;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保障环境安全。
(2)周边煤炭资源丰富,为贵州省发展磷化工提供能源;周边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为磷化工工业提供电力。
(3)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效应,提高生产效益,扩大市场规模;可促进生产管理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省的磷矿资源及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将磷矿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可从磷矿资源自身特点、对其他产业的重要作用、磷矿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包括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等。首先,不同于气候、水资源等,磷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可替代,其储量有限,需保护性开发,故纳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磷矿可制作磷肥,磷酸盐可用于食品,故磷矿有利于农业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磷酸铁锂可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制作,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磷酸铁锂兼具能源保障;硫酸铁锂用于新能源,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减少传统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可减少生态破坏与碳排放,可保障环境安全。
(2)磷矿石加工成相关产品,需要使用能源,故应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能源资源概况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图中的煤矿可看出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为贵州省发展磷化工提供丰富的能源(火电)等;根据图中的河流和水电站信息可知,可知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水能资源丰富,可为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丰富的水电电力。
(3)贵州省成立磷化集团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从企业规模扩大产生的优势及对产业优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回答。成立磷化集团,扩大了企业规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利于形成规模效益,且可以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扩大市场规模;企业规模扩大,可促进生产、管理方式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7.(1) (油气)天然气 利:卡塔尔的油气资源丰富,使用油气发电,成本低廉。弊:油气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油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可能导致资源枯竭。
(2)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国内多沙漠荒地,地价低,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场;消费水平高,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大;资金充足。
(3)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4)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种植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建设现代化农业,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等;引入中国农业高科技技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高灌溉水平,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
【分析】本题以卡塔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太阳能发电,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卡塔尔在波斯湾沿岸,据所学知识可知,油气资源丰富,资源较廉价;该国气候干旱,基本没有大型河流,无水电.又没有发展核电,风能的技术和条件,故主要为(油气)天然气. 油气发电的利弊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回答. 利:塔尔在波斯湾沿岸,据所学知识可知,气资源丰富,使用油气发电,发电方便且成本低廉。弊:油气发电相对太阳能,风能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同时还向大气中给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油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可能导致资源枯竭,最终影响发电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晴天多,纬度较低,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较快,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
(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光伏电站建设对调整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有重要作用。
(4) 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引入中国农业高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仓储物流体系。
能力提升卷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读图中箭头方向可知,世界铝土矿资源输入国多为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A错误;箭头粗细可以代表贸易量的多少,图中指向东亚的箭头最粗,说明东半球贸易量大于西半球,B正确;西非至东亚运量最大,C错误;主要运输方式为海运,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我国铝土矿基本是从西非国家进口,应开辟多元稳定的供应来源,①正确;大幅增加国内铝土矿的开采会加剧国内资源的枯竭,②错误;我国进口铝土矿基本使用海运,沿岸途经多个国家,应保障进口运输通道的安全,③正确;我国铝土矿资源短缺,应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加强国际合作,铝土矿进口的渠道拓宽,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储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铝土矿资源安全。
3.B 4.B
【解析】3.由图可知,美国的矿产进口格局是从全球各地多渠道进口,既保证质量更保证其安全性,B正确;美国的矿产进口格局增加了资源的对外依赖,A错误;同时出口的矿产品并不多,说明资源的国内消耗增多,C错误;从全球各地多渠道进口矿产并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B。
4.美国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是世界上资源消费量(人均也是)最大的国家,因此出口矿产并不多,在保证国家资源安全方面也重视对本土资源的保护,②③正确;美国科技水平高,勘探开采技术先进,①错误;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此出口矿产并不多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口利润低于其他产品,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按重要程度,资源安全可分为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资源是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一定是战略资源,是影响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方面之一。
5.D 6.B
【解析】5.城市—天然气,农村—煤炭,属于不平等缩小阶段的城、乡主要生活能源,A错误;在不平等加速阶段,薪柴在城市空间分布减少,B错误;城市—电能,农村—天然气属于高水平平等阶段的城、乡主要生活能源,C错误;城市—煤炭,农村—薪柴,体现城乡地区间能源不平等程度较大,应属于不平等加速阶段的城、乡主要生活能源,D正确。故选D。
6.在低水平均衡阶段,能源要素空间配置呈现低水平均衡特征;伴随能源供给与消费市场的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差别化布局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现代商品能源的空间分布加速失衡,地区间能源不平等程度加大;而当城乡发展进入融合化、均等化发展阶段,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现代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向农村地区延伸,能源基础设施的布局均衡化,农村能源系统加快转型,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城乡家庭能源消费最终达到高水平均衡的状态。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中国城乡家庭能源转型成效明显,使用柴草、煤炭等传统固态燃料的家庭大幅下降,而天然气或管道煤气用户显著增加,现代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最普遍选择的能源类型。
7.B 8.D
【解析】7.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采时间起步晚,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能源开采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心,A错误;能源开采和勘探装备主要在中东部地区生产,C错误;石油资源勘探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不会促进藏区生态环境建设,D错误;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青藏高原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故选B。
8.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我国在青藏高原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一定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D正确;受海拔、气温等因素影响植树造林较难在青藏地区大面积开展,A错误;人口普查工作对资源勘探开发影响较小,B错误;资金筹备工作对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但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较易完成,不是需要额外一定要做好的,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石油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①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三个大区;②从盆地分布来看: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四川、准噶尔、柴达木、东海陆架等八大沉积盆地;③从资源深度分布来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然而对于一些的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还是较少的;④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以及沙漠。
9.C 10.B
【解析】9.2009-2013 年间,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呈现稳步增长,说明在此期间我国加大了农业的生产与投入,C正确;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水平整体和分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不同分区可能呈现出波动(如地区受灾导致生产力降低等),A错误;我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较为严峻,B错误;判断不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D错误。故选C。
10.我国西南地区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土层薄,总体粮食生产力水平不高,B正确。而科技水平不高、建设用地扩张和水资源短缺也会影响粮食生产,但都不是导致西南地区总体粮食生产力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11.B 12.D
【解析】11.据材料可知,村民遵照政府要求,砍掉树木,恢复耕地,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错误;据材料,该村先民在缓坡上开垦梯田,世代种植水稻,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发展林业后,粮食产量下降,故政府要求村民整改,是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维护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B正确;砍掉树木,减少植被覆盖率,不利于建设美丽乡村,C错误;林地改为耕地,调整了农业部门,即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不是调整种植结构,D错误。故选B。
12.相比种植水稻,改种玉米和薯类可以减少田间管理,减少灌溉,投入减少,从而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D正确;当地发展种植业,主要以家庭食用为主,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A错误;改种玉米和薯类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B错误;当地耕地面积较少,发展农业种植主要为了家庭食用,商品率较低,发展多种经营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粮食安全包括: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13.D 14.D 15.C
【解析】1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由于海水具有腐蚀性,水深越深,压力越大,深海水下生产系统应该首先考虑高压和抗腐蚀性,②④正确,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增加而降低,①错误,大浪主要影响的是海洋表面,而不是海洋深处,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由该生产系统图示可知是在深海海底表面对资源进行开采,煤炭和石油资源一般深埋地下,AB错误;生物资源可以进行打捞作业,C错误;金属结核比如锰矿石就是以“大小如土豆”的形式散布在海底表面,D正确;故选D。
15.由材料可知,该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注重海洋资源开发,而不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数量,A错误;开发海洋矿产资源而非生物资源,B错误;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资源供给,保障我国资源安全,C正确;海洋资源开发不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洋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固体矿产;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核;热液矿藏; 可燃冰。
16.(1)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自然条件优越;造船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位于港珠澳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政策扶持力度大等。
(2)集群化:有利于产业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产业相互交流,促进产业创新;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产生品牌效应等。
高端化: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壁垒较高,产业优势度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长,提供就业岗位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附加值高,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等。
(3)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海上油气开发;海上风电;海上观光旅游等。
(4)有利于保障我国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等。
【分析】本题以江门海工装备制造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海洋权益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详解】(1)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及河流资源,材料中“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造船历史悠久,是广东省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可知当地有较好的相关工业基础;当地位于珠港澳地区,海工装备需求量大;江门较珠海、澳门、深圳等地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 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表明政府对当地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2)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高端化发展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端化发展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精细的制造工艺,这将直接提升海工装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长,可提供就业岗位多;高端产品在市场上通常具有更高的售价和更强的竞争力,从而为江门市海工装备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江门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发展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捕捞等。江门市可以利用其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能源开发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海洋风力发电、海洋潮汐能等。江门市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和丰富的海洋文化,可以发展海洋旅游产业,包括海滨度假、海岛旅游等。
(4)海工装备是开采海洋石油资源和勘探相关资源的重要设备,发展深水海工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海工装备能使我们更便利的开发海洋资源,探索远海的各类资源,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7.(1)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深居内陆,山脉阻挡,受夏季风影响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2)特点: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大。原因: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比西北部大,降水多,晴天少。
(3)赞同。理由:青海省太阳能丰富,地广人稀,荒漠、戈壁面积广大,有利于太阳能电站建设;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能量巨大且可以再生:带动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或不赞同。理由:太阳能能量分布分散,具有不稳定性,利用难度大;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能源市场狭小,远离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电力外送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低,气候高寒,自然条件差,不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
【分析】本题以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及年日照时数分布图为材料,共计3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分布及影响因素、太阳能电站建设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要从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与浙江相比,青海省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远高于浙江,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高原山地阻挡夏季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青海省纬度相对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因此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
(2)青海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和局部两大方面回答。整体分布不均,局部特点表现在西北部丰富,东部、东南部相对匮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大。原因是青海省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晴天越来越多,太阳辐射自东南向西北也越来越丰富。
(3)本题属于开放题,可从两个角度作答。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太阳能资源、我国能源结构等角度回答。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高原山地阻挡夏季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加之该地地广人稀,荒漠、戈壁面积广大,能够有利于太阳能电站建设;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其能量巨大,可潜在开发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太阳能电站可以带动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能源不足趋势较为明显,开发太阳能资源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能源安全。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太阳能资源的不稳定性及当地经济科技方面来回答。太阳能能量分布较为分散,受天气影响显著,具有不稳定性,利用及开发难度大;青海省位于内陆地区,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当地能源需求不足,能源市场狭小,且远离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电力外送能力不足;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气候高寒,冻土广布,自然条件差,不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