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 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2022年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惠及了红沿河镇及周边近两万居民。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位置见下图),由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煤电厂,每年需消耗200万—300万吨煤炭,但一座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只需消耗20—25吨核燃料,且核电站能够调控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区域布局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化石能源丰富 B.运输便捷 C.电力需求量大 D.资金雄厚
2.推测红沿河镇的核能供暖项目利用的是( )
A.核电站排放的废弃核燃料 B.核电站产生的蒸汽
C.电网中过剩的电能 D.核电站排放的废气
3.与开发煤电相比,开发核电的优势是( )
A.研发成本低 B.技术要求低 C.使用频率高 D.碳排放量小
【答案】1.C 2.B 3.D
【解析】1.由图可知,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该地区电力需求量大,C正确;核电站消耗的是核燃料,属于非化石能源,A错误;由材料可知,核电站消耗核燃料量并不大,核电站运营过程中燃料运输量较小,运输便捷并不是在该区域布局核电站的主要原因,B错误;核电站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较多,但该核电站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与该区域资金是否雄厚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2.废弃核燃料具有放射性,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需要进行专业化处理,不可能向外排放,更不可能用于居民供暖,A错误;在核电站运营过程中,利用反应堆进行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水的热能,再通过多重处理,产生饱和蒸汽,抽取一部分蒸汽,经过处理后用于居民供暖,B正确;电网中过剩的电能是指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能,可以建设储蓄电站进行储存,且核电站能够调控发电量,可有效避免电网中电能过剩,C错误;核电站通过核反应堆释放能量,产生的废气极少,核能供暖不是利用核电站排放的废气,D错误。故选B。
3.与开发煤电相比,开发核电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核电的研发成本更高,且技术要求更高,A、B错误;目前核电站在全球的分布相对较少,且核电的运行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时刻监管,没有煤电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故目前核电的使用频率较低,C错误;与煤炭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对大气污染较小,属于绿色能源,D正确。故选D。
【点睛】核能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成本高,能量密度大,核燃料对运输和处置安全性要求高;煤电开发难度小,煤炭需求大,煤炭运输量大,碳排放量大,大气污染严重。
(2023下·河南驻马店·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可持续发展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人的管理调控
5.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无害化
【答案】4.A 5.B
【解析】4.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故选A;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最核心的因素是人。因为人类管理和调控各个系统,人的调控处于该系统的核心地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变革人类的行为方式(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
5.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侧重权利;持续性原则侧重发展。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点睛】可持续发展包括四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阶段性原则,涉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目标或责任的差别。
(2023下·重庆·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4月12日,海口市举办“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绿色消费”论坛,相关领导和嘉宾在讲话中指出,竹子韧性好、可塑性强,生长周期短,种植便捷化,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我国,大力发展“以竹代塑”的主要经济优势在于( )
A.南方竹林面积广大,原料丰富 B.竹制品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C.有竹制品制作使用的科技基础 D.国家大力推广,政策优势明显
7.大力推进“以竹代塑”,在生态保护上的益处是( )
A.减少植被砍伐和破坏 B.推进降碳减污和扩绿
C.支持和帮助乡村振兴 D.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
【答案】6.A 7.B
【解析】6.我国南方大片竹林为“以竹代塑”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材料,为产业提供稳定的条件,A正确;竹制品多以手工制作为主,相比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塑料制品不一定价格便宜,B错误;有竹制品制作使用的科技基础、国家大力推广的政策优势均不是经济优势,CD错误。故选A。
7.“以竹代塑”可以促进竹林大片发展,扩大植被面积,减少塑料使用,节省能源资源,推进降碳减污和扩绿,B正确;”以竹代塑“需要砍伐大量竹林,A错误;支持和帮助乡村振兴、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并非是生态保护上的益处,CD错误。故选B。
【点睛】与塑料制品相比,竹子韧性好、可塑性强,生长周期短,种植便捷,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可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以竹代塑,可以增加绿色竹产品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污染。
(2023下·江苏连云港·高一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校考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材料,图中①最可能是( )
A.温室大棚 B.水窖集雨 C.跨流域调水 D.抽取地下水
9.关于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 )
A.该经济模式遵循了持续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B.该经济模式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这体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该经济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D.该经济模式通过产业多样化和延长产业链,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答案】8.B 9.D
【解析】8.该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分,图中①可用于作物种植,且由图可知,屋顶雨水可汇集至①,可知①表示水窖集雨,B正确;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建设温室大棚的可能性很小,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内均地表水短缺,从东部地区跨流域调水的工程量很大,因此图中①表示跨流域调水的可能性很小,C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较少,抽取地下水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
9.图中经济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现了持续性原则,但没有体现阶段性原则,A错误;增加就业机会体现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错误;图中经济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但不能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C错误;由图可知,该科技园区既发展了种植业,也发展了畜禽养殖,农作物可用于加工直接销售,秸秆可用于加工成饲料养殖畜禽,反映了该经济模式通过产业多样化和延长产业链,可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
【点睛】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2023下·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我国某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农、养、沼、种”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农、养、沼、种”指水稻生产、养猪(鸭子)、沼气、种植蘑菇和蔬菜等。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生产模式中( )
A.鸭子消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 B.猪粪能满足全部粪肥需求
C.沼气池提供能源,消除污染 D.水稻有机化生产,绿色生产
11.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
【答案】10.D 11.C
【解析】10.鸭子可以消除害虫,但无法消除杂草,A错误;猪粪能满足大部分粪肥需求,但不是全部,还需要鸭粪、施肥等其他方式提高土壤肥力,B错误;污染无法完全消除,C错误;该生产模式既提高了土壤肥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污染,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绿色生产,D正确。故选D。
11.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充足的水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沼气池也需要气温高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江汉平原为南方地区,适合该模式生产,C正确;东北平原、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热量不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
(2022上·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中)2021年12月17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展望2035年,氢能产业将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对深圳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深圳市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产业基础好 B.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C.技术水平高 D.政策支持
13.深圳市发展氢能产业,对该市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②降低能源消费成本③消除环境问题④有利于实现深圳市的碳中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2.B 13.D
【解析】12.根据所学可知,我国能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深圳能源矿产资源不丰富,B错误;深圳市经济条件好,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AC正确;深圳市发改委发文建设氢能产业,能够得到政策的支持,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13.氢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氢能的大量投入能够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①正确;氢能产业需要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增加能源消费成本,②错误;消除环境问题,说法错误,③错误;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深圳市的碳中和,④正确。故选D。
【点睛】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种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太阳能等)占能源总量的比例。
(2022下·贵州黔西·高二统考期末)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钢铁产业经历了深刻的技术转型。钢铁生产逐步从传统的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高炉炼钢模式(长流程模式),转向以废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短流程模式)。下图为现阶段我国钢铁工业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改革开放前,我国“短流程”炼钢企业数量较少的原因有( )
①生产与生活废钢数量少②废料循环利用率高
③回收规模小,冶炼技术水平低④运输压力大,废料运费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相对于“长流程”钢铁工业,我国“短流程”钢铁工业会( )
A.增加炼钢能源消耗 B.延长产品生产周期
C.加剧依赖铁矿资源 D.减轻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14.C 15.D
【解析】14.材料信息表明,短流程模式是以废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前,我国钢铁有关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与生活废钢数量不大,加上回收规模小,废钢利用和冶炼技术水平较低,从而使得我国“短流程”炼钢企业数量较少,①、③符合题意;如果废料循环利用率高,则有大量废钢铁需要处理,会使得“短流程”炼钢企业数量增加,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相对冶炼钢铁的铁矿石和煤炭运输量,废料运输量要小得多,废料运费要低得多,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5.相对于“长流程”钢铁工业,我国“短流程”钢铁工业利用废钢作原料,省去了炼铁阶段,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少了对铁矿的依赖,也减少了炼钢能源消耗,从而减轻了因铁矿和煤炭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循环经济,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综合题
16.(2024上·江苏泰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岛东海岸,濒临太平洋。从2023年8月24日起,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开始排入太平洋,此举除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外,还会通过水循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正确示意图中AB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在图中用箭头画出) ,并写出以下环节对应的名称:B 、C 。
(2)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有害物质进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环节是 (名称),日本此举破坏我国生态系统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3)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为显著的环节是 ,其中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答案】(1) 绘图: 降水 地下径流
(2) 水汽输送 公平性
(3) 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水循环类型和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详解】(1)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如图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A为水汽输送、B为降水、C为地下径流。
(2)海水受热蒸发,核放射性物质由海洋进入大气环境中,在海陆间循环作用下,通过水汽输送环节进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威胁沿岸国家,乃至全球的海洋安全,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使得人类对于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其中跨流域调水是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17.(2022·山西·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兴义市上纳灰村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腹地,布依族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2017年10月,村民以空闲房屋入股,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着力打造健康养老基地。通过修建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发展文化产业;打造采摘园、农业观光园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断丰富.上纳灰村的旅游业态,休闲经济年均增长超过25%,成为乡村养老产业之路上的先行者,实现了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的共建共赢。
简述上纳灰村实现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共建共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答案】措施: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让村民充分参与;改造乡村村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挖掘民族特色风情,丰富休闲旅游资源等。
意义: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领国家乡村养老产业发展,实现乡村脱贫致富等。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问,涉及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阅读材料可知,上纳灰村实现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共建共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上纳村村民以空闲房屋入股,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充分的做到了全民参与;且改造乡村村社,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挖掘了当地布依族的民族风情,建立出一条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丰富旅游资源线等。意义:为整个村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通过修建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发展文化产业;打造采摘园、农业观光园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优化了该村的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弘扬布依族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成为乡村养老之路的先行者,走在国家乡村振兴路的前沿,实现乡村脱贫致富之路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 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2022年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惠及了红沿河镇及周边近两万居民。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位置见下图),由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煤电厂,每年需消耗200万—300万吨煤炭,但一座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只需消耗20—25吨核燃料,且核电站能够调控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区域布局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化石能源丰富 B.运输便捷 C.电力需求量大 D.资金雄厚
2.推测红沿河镇的核能供暖项目利用的是( )
A.核电站排放的废弃核燃料 B.核电站产生的蒸汽
C.电网中过剩的电能 D.核电站排放的废气
3.与开发煤电相比,开发核电的优势是( )
A.研发成本低 B.技术要求低 C.使用频率高 D.碳排放量小
(2023下·河南驻马店·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可持续发展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人的管理调控
5.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无害化
(2023下·重庆·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4月12日,海口市举办“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绿色消费”论坛,相关领导和嘉宾在讲话中指出,竹子韧性好、可塑性强,生长周期短,种植便捷化,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我国,大力发展“以竹代塑”的主要经济优势在于( )
A.南方竹林面积广大,原料丰富 B.竹制品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C.有竹制品制作使用的科技基础 D.国家大力推广,政策优势明显
7.大力推进“以竹代塑”,在生态保护上的益处是( )
A.减少植被砍伐和破坏 B.推进降碳减污和扩绿
C.支持和帮助乡村振兴 D.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
(2023下·江苏连云港·高一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校考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材料,图中①最可能是( )
A.温室大棚 B.水窖集雨 C.跨流域调水 D.抽取地下水
9.关于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 )
A.该经济模式遵循了持续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B.该经济模式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这体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该经济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D.该经济模式通过产业多样化和延长产业链,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2023下·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我国某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农、养、沼、种”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农、养、沼、种”指水稻生产、养猪(鸭子)、沼气、种植蘑菇和蔬菜等。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生产模式中( )
A.鸭子消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 B.猪粪能满足全部粪肥需求
C.沼气池提供能源,消除污染 D.水稻有机化生产,绿色生产
11.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
(2022上·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中)2021年12月17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展望2035年,氢能产业将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对深圳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深圳市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产业基础好 B.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C.技术水平高 D.政策支持
13.深圳市发展氢能产业,对该市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②降低能源消费成本③消除环境问题④有利于实现深圳市的碳中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下·贵州黔西·高二统考期末)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钢铁产业经历了深刻的技术转型。钢铁生产逐步从传统的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高炉炼钢模式(长流程模式),转向以废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短流程模式)。下图为现阶段我国钢铁工业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改革开放前,我国“短流程”炼钢企业数量较少的原因有( )
①生产与生活废钢数量少②废料循环利用率高
③回收规模小,冶炼技术水平低④运输压力大,废料运费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相对于“长流程”钢铁工业,我国“短流程”钢铁工业会( )
A.增加炼钢能源消耗 B.延长产品生产周期
C.加剧依赖铁矿资源 D.减轻生态环境破坏
二、综合题
16.(2024上·江苏泰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岛东海岸,濒临太平洋。从2023年8月24日起,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开始排入太平洋,此举除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外,还会通过水循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正确示意图中AB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在图中用箭头画出) ,并写出以下环节对应的名称:B 、C 。
(2)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有害物质进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环节是 (名称),日本此举破坏我国生态系统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3)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为显著的环节是 ,其中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17.(2022·山西·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兴义市上纳灰村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腹地,布依族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2017年10月,村民以空闲房屋入股,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着力打造健康养老基地。通过修建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发展文化产业;打造采摘园、农业观光园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断丰富.上纳灰村的旅游业态,休闲经济年均增长超过25%,成为乡村养老产业之路上的先行者,实现了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的共建共赢。
简述上纳灰村实现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共建共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