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溶液》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溶液》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0-14 14: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溶液》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 
一、选择题(1-8题每小题2分,9-16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1 临沂)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花生油 B. 泥土 C. 汽油 D. 蔗糖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花生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B、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土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汽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2.(2分)(2011 成都)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 可以软化水 B. 具有乳化的功能
  C. 可以沉降杂质 D. 溶于水时放热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本题.
解答: 解: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故选:B.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乳化作用的定义,了解了常见的乳化现象.
 
3.(2分)(2011 威海)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结晶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A、根据不溶性杂质不会透过滤纸,溶液会通过滤纸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成比例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结晶的原理判断,
解答: 解:A、过滤只能将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和溶液进行分离,而饱和溶液中溶质是均匀的分布在溶剂中的,不能够分离,故A错误,
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随着溶剂的蒸发,固体会逐渐的析出,故B正确,
C、蒸馏是将水提纯的一个过程,将水分离出来,氯化钠就随之析出了,故C正确,
D、结晶是将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体主要考查了在利用过滤、蒸发、蒸馏、结晶等提纯物质时的适用范围.
 
4.(2分)(2011 河南)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蒸发皿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先回顾“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哪些,则可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由哪些.
解答: 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所以不需要蒸发皿.
故答案选D.
点评: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5.(2分)(2011 泸州)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A、根据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必须规定好了溶质和温度来考虑问题;
B、根据所给信息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来回答;
C、根据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考虑;
D、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
解答: 解:A、对于同一溶质、同一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A错误;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对于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溶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升温(或降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质量分数比较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7.(2分)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 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
  C. 把溶剂蒸发掉20g
  D. 加入2g CaCl2固体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三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该溶液,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40g5%的CaCl2溶液含氯化钙的质量为40g×5%=2g,含溶剂40g﹣2g=38g.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40g﹣x) ( http: / / www.21cnjy.com )×10%=2g,x=2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应把溶剂蒸发掉2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40g+y)×10%=2+y,y≈2.2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8.(2分)(2012 盐城)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3% B. 46% C. 55% D. 72%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判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可以据此完成解答.
解答: 解: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
C2H5OH~6H~3H2O
46 54
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生应注意H原子个数是解答的关键,而利用分子的个数来计算其质量是思维转换中的难点.
 
9.(3分)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
  D. 一杯食盐水,下半部分的比上半部分的咸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液的定义可推出溶质的种类;
B、根据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来做题.
解答: 解: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错误;
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一杯食盐水,各部分一样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组成,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定义,溶液的特点,了解了溶质可以是多种,掌握了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知道了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0.(3分)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从饱和溶液是指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有剩余,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去分析.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搅拌后加热前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即溶质有剩余,故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B、由A的分析可知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C、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此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溶液恰好达到饱和,一种是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故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加热后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是通过现象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11.(3分)(2011 桂林)25℃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解答: 解:A、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
B、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C、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溶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不是无限的.
 
12.(3分)(2012 苏州)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氯化钠晶体 C. 蔗糖 D. 铜
考点: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必须是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钠离子和氯离子.
B、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但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C、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离子.
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离子.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必须是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2013 扬州)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3分)(2012 德州)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1)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要想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必须在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的情况下.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可以采用加入少量该溶质看是否溶解.
解答: 解:A、而各加入少量水振荡,没有现象.故此选项错误.
B、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故B也可区分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
D、蒸发少量水饱和的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饱和溶液的区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想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
 
15.(3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称为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因此要把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不饱和溶液溶液中增加该溶质至不能继续溶解,或恒温蒸发水至饱和,或降低温度等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加溶质能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剂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蒸发水分能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降低温度可以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可以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综合考虑各方转变方法对溶液组成的影响,切忌片面分析问题.
 
16.(3分)(2012 泰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解答: 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
B、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故B错误;
C、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的分散在溶剂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7.(2分)如图所示,2 ( http: / / www.21cnjy.com )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生石灰固体 C. 冰块 D. 硝酸铵固体
  E. 浓硫酸            
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解答: 解:由于硝酸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由于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固体、浓硫酸加入水,都放热,温度升高,均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都不对;加入冰块、硝酸铵固体都能使硝酸钾的溶液的温度降低,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故选C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8.(18分)如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玻璃棒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图②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 .
(3)量取水时应选择 100mL (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④②①⑤③ .
(5)搅拌的目的是 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
(6)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2.5g 
(7)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 贴好标签 ,放到指定的地方.
(8)如果溶质是氢氧化钠固体,称量时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先将 烧杯 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 然后再右盘添加 砝码 .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图中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蒸馏水的质量、体积,进而可确定所需量筒的量程;
(4)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溶解、过滤、蒸发中玻璃棒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
(6)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7)为了能够方便的识别该溶液,配制完成后应贴上标签保存;
(8)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因此应先称出烧杯的质量,再加砝码进行氢氧化钠的称量.
解答: 解:(1)学生应认识常用玻璃仪器,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2)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所以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图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
(3)因为计算得出所需要的水为88mL,为了尽量减少误差选用与88mL相近的量程,所以配制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因为固体溶质加水溶解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所以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5)在溶解中玻璃棒的搅拌的作用为: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6)左物右码:物质的质量=砝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游码的质量;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5g﹣2.5g=2.5g;
(7)为了能够方便的识别该溶液,配制完成后应贴上标签保存;
(8)为防止氢氧化钠腐蚀天平托盘,称量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进行称量,先称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增加砝码,称量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
故答案为:(1)玻璃棒;(2)图②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 (3)100mL; (4)④②①⑤③;(5)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6)2.5g;(7)贴好标签; (8)烧杯,砝码.
点评: 使用固体质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为计算﹣称量﹣溶解,使用液体溶质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为计算﹣量取﹣溶解.
 
三、计算题(共40分)
19.(10分)在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杀灭.工业品过氧乙酸原液通常是15%过氧乙酸溶液(密度1.15g/cm3).使用时,通常取20mL原液,加自来水稀释至1000mL,搅拌均匀,即配制成1000mL(密度为1g/cm3)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环境地面消毒的过氧乙酸溶液.
(1)20mL15%过氧乙酸原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过氧乙酸多少克?
(2)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1)利用密度质量及体积的关系解决原液的质量,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即可.
(2)求出溶液的质量,再利用(1)中的溶质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20mLl5%的过氧乙酸原液质量为:20cm3×l.15g/cm3=23g
其中含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3g×15%=3.45g
(2)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100%=0.345%
答:(1)20mL15%过氧乙酸原液的质量是23克,其中含过氧乙酸3.45克;
(2)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0.345%.
点评: 此题是对溶液相关问题的简单计算,涉及到密度体积及质量的关系,对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20.(10分)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3)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考点: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根据m=ρV、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5L=15000mL=1 ( http: / / www.21cnjy.com )5000cm3,设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为x,则1.1g/cm3×x×20%=1.0g/cm3×15000cm3×0.4% x≈272.7cm3=272.7mL.
需要水的质量为1.0g/cm3×15000cm3﹣1.1g/cm3×272.7cm3≈14700.0g(合14700.0mL).
答: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272.7mL,水14700.0mL.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1.(10分)(2011秋 无棣县期中)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钠溶液转化成50%,
(1)如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水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用加入溶质的方法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1)蒸发溶剂时,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溶质质量不变而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利用溶质的质量计算出蒸发后所得溶液质量,而蒸发前后溶液的质量差即蒸发水的质量;
(2)继续加入溶质进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液质量随溶质质量增加而变大,利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完成需加入溶质的质量的计算.
解答: 解:(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100g×40%=40g
蒸发后所得溶液质量=40g÷50%=80g
需蒸发水的质量为100g﹣80g=20g
或者:设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y.由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可得
100g×40%=(100g﹣y)×50%
y=20g.
(2)设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x
×100%=50%
x=20g
答:(1)如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水的质量为20g;(2)如果用加入溶质的方法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20g.
点评: 分析溶液变化对影响组成的影响,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比,解答此类问题的计算.
 
22.(10分)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多少ml?(精确到0.1)
考点: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运用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设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 ( http: / / www.21cnjy.com )3)的体积为x,则100g×98%=(100g+1g/cm3×x)×20%,x=390.0cm3=390.0ml
故答案为:390 ml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