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05 22: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3 莒南县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纸张燃烧 C. 酒精挥发 D. 玻璃破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5春 湘西州校级期中)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试验 D. 交流讨论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猜想假设只是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推测,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浓盐酸,故该做法不合理.
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浓盐酸,故该做法不合理.
C、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浓盐酸,故该做法合理.
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浓盐酸,故该做法不合理.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2013秋 荆州区校级月考)以下关于化学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②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
④利用化学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化学的用途;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 常规题型;化学与生活.
分析: ①研发安全特效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抵御人类疾病;②开发新能源和和新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可以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得农药和化肥.
解答: 解:①利用化学知识研制合成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人体健康;②可以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知识可以改善人类生活;④利用化学知识生产农药和化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使粮食增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4.(2分)(2006 泰州)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可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下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诗句含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2分)(2011秋 哈密市校级期中)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 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 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玻璃仪器的洗涤.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及相互推导的能力.
解答: 解:
A、化学药品不用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应用水把把冲洗干净,放在烧杯中.
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后放在实验桌上,以便下次使用.
故选D.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
 
6.(2分)(2009 肇庆)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滴管滴液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加热液体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向试管加固体 D.
熄灭酒精灯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滴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要求判断.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判断.
解答: 解: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水平面成约45度角,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火焰加热,所以B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应手拿灯帽把酒精灯盖灭,不能投掷灯帽,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部分的考查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基本操作更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7.(2分)(2005 苏州)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 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 化学的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
解答: 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A的说法正确;
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
D、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
 
8.(2分)(2015春 五华区校级期中)往试管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用的液体量是(  )
  A. 约占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 B. 约占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 刚盖满试管底部 D. 1mL~2mL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在取用药品时要做到节约药品,用到最小量,且不能影响实验效果,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回答本题;
解答: 解: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用药品的最少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故答案为:D.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9.(2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 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
  C. 把块状固体横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起来
  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块状药品使用镊子取用.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滴管使用时不能放在实验台上,会污染实验台,故A错误;
B、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故B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正确;
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2分)(2014秋 南昌期中)某同学化学实验室中对蜡烛的性质进行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
  A. 观察蜡烛的颜色和外观 B. 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
  C. 用嘴尝其味道 D. 点燃观察是否有变化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
解答: 解: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
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11.(2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
  B. 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
  D. 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
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
C、根据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考虑;
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解答: 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
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
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2分)(2013 龙江县模拟)如图,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的被烧焦 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D. 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对此题来说就是与氧接触面最大的地方.
解答: 解: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从图中可知a处在蜡烛燃烧的外焰,所以a处最先碳化.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从蜡烛的燃烧来考查其化学性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13.(2分)(2006 黄冈)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
  B.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 “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
  D. 吸烟有害健康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 生活实际型.
分析: A、任何清洁剂都不会清除所有污秽;
B、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茶叶也是物质,它肯定是由元素组成;
D、禁止吸烟,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
解答: 解:A、清洁剂不可能清除所有污秽;故A不正确.
B、矿泉水不是纯水,它含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故B不正确.
C、茶叶也是物质,它肯定是由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
D、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有损健康.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和组成,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
 
14.(2分)(2006 江阴市自主招生)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解答: 解:①、②、⑤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③涉及燃烧,④涉及碳酸钙的分解,⑥涉及蜡烛的燃烧,都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此题结合诗词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15.(2分)(2012秋 新余期末)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本题应从加热15 ( http: / / www.21cnjy.com )0ml的液体需要的盛放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分析.加热约150mL液体,应用较大容积的仪器,所以要用到烧杯;既然是用烧杯加热,所以还要用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解答: 解:加热约150mL液体,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容积的仪器,烧杯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所以先可选定烧杯.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除此之外还要用到用于加热的酒精灯和铁架台.故答案为:烧杯、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故可选:①③④⑥.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选取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但同学们一定要细心方可做好此题.
 
16.(2分)(2007 四川)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对玻璃片呼气 B.
蜡烛燃烧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湿衣服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对玻璃片呼气化的过程中只是水蒸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7.(2分)(2011 乌鲁木齐)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
B、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防止药品变质;
C、砝码用完,应用镊子把它放砝码盒中;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且防止被药品污染.
解答: 解:A、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故A错误;
B、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砝码用完,应用镊子把它放砝码盒中,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胶头滴管和试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和注意事项.
 
18.(2分)(2006 厦门)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 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B. “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
  C. “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 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
解答: 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而可知D项符合此范围,属变化规律及组成的范畴,其它选项均不属于.
A、程序开发研究的范畴,B、天体物理研究的范畴,C、是生物医学研究的范畴.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9.(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多取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B. 在量筒里稀释浓硫酸
  C. 用取过酸的滴管直接取酚酞试液
  D.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解: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取过酸的滴管应洗净后再取酚酞试液,否则会污染酚酞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2分)(2013 重庆模拟)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气体标志,浓硫酸不属于易燃气体,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自燃物品,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有毒品,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各个图标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与简答(共26分)
21.(16分)(2014秋 灌云县校级月考)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f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b ;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d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 a ;
(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b ;(6)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 g ;
(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c ;
(8)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 e .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本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
解答: 解:(1)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故答案为:f;
(2)较大量的反应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故答案为:b;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故答案为:d;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故答案为:a;
(5)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故答案为:b;
(6)漏斗是用于过滤的仪器,故答案为:g;
(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应是受热面积较小的,故答案为:c;
(8)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应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应该较大,故答案为:e.
点评: 本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
 
22.(10分)填写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 漏斗 ,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三分之二 .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 45° 角.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且管口应 略向下倾斜(或略低于管底) .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 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 .
(5)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1﹣2mL 毫升,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 .
(6)使用试管夹时,试管夹应该从试管的 试管底 往 上 套.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回答.
(2)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回答.
(3)根据给试管内固体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回答.
(4)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回答.
(5)根据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回答.
(6)根据试管夹使用的规定回答.
解答: 解:(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要使用漏斗,为了使酒精灯能正常燃烧,又不会使酒精容易撒出,酒精的量一般是在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不使液体喷出伤人,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增加受热的面积,试管与水平面成约45度角.
(3)为了不使加热生成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它的精确度为0.1克.
(5)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6)用试管夹固定试管时,试管夹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
故答案为:(1)漏斗,三分之二.(2)三分之一.45°.
(3)略向下倾斜(或略低于管底)(4)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
(5)1﹣2mL,盖满试管底.(6)试管底往上.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基本操作中涉及的一些数据.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4分)
23.(14分)(2014秋 大庆校级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变浑浊明显的是呼出的气体,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空气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不忘的是呼出的气体,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 
水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放在空气中的无变化 
考点: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解答,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氧气可以使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水蒸气的含量可以用水遇冷凝结的知识进行.
解答: 解:(1)要探究气体成分的含量不同,首先要收集气体,故答案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要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可以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CO2含量不同;
要检验氧气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燃着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要检验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故填: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变浑浊明显的是呼出的气体,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空气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不忘的是呼出的气体,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
水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放在空气中的无变化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4.(20分)(2011秋 马边县校级月考)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温度最低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有: 气体 (填一种状态) 有可燃性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涂有石灰水的玻片或烧杯.  石灰水不变浑浊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上口没有火焰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 
(4)回忆教材内容填空
①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水 和 二氧化碳 .
②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③吹灭蜡烛之后的白烟是 石蜡固体的小颗粒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
(2)根据上口产生火焰,说明焰心的物质是气体具有可燃性;
(3)根据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石蜡蒸气遇冷凝固分析;
(4)根据蜡烛燃烧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
解答: 解:(1)木条中间未变色,说明焰心温度低;
(2)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是气体,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3)假设①,由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焰心气体不含二氧化碳,假设①不成立;假设②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因为石蜡蒸气在用湿冷毛巾包住的中部凝固,上口处没有石蜡蒸气,不能燃烧.所以,上口没有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了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假设②成立;
(4)①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②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③吹灭蜡烛之后的白烟是石蜡的蒸气冷凝的石蜡固体的小颗粒.
故答为:(1)温度最低;(2)气体,有可燃性;(3)石灰水不变浑浊,上口没有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4)①水,二氧化碳;②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③石蜡固体的小颗粒.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石蜡燃烧的产物和火焰各部分的温度高低,解答时要理解因为焰心处氧气较少,石蜡不能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所以温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