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抛体运动的规律》
说教法
说学生
说训练
说程序
说教材
说课标
说课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说课标
教材分析
说课标
课标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
1.平抛运动的概念,条件 物理观念
2.探究抛体运动的思路 科学思维
3.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 科学探究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说课标
教材分析
第5章第4节抛体运动是力和运动的主线,也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是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延续,研究平抛运动规律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解决方法,学习平抛运动规律是为理解和掌握研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等内容奠定基础,也是高考热点问题。
说课标
思政课教育
1.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维护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感恩教育。
2.对学生进行不要乱扔垃圾,保护学校环境教育,树立文明意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3.进行不要高空抛物教育,校园安全,从我做起教育。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
2
3
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建立坐标系,知道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会计算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灵活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平抛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对平抛运动进行理论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说教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人教版必修二主要讲述的是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必修二涉及的都是力和运动的关系,由力分析运动和由运动分析力是主线,也是重点.难点就是力、运动、能量之间的结合.
学习必修二经历一些科学探究,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必修二为解决以后的综合性题目打下基础,研究抛体运动是 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础。
教材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分析推理平抛运动的规律
运用平抛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难点的关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2.重视操作实践,突出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优 势
不 足
本章学生已经学完了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具备较好实验能力,对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掌握了建立坐标系,等效替换等物理研究方法。
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有些学生不能大胆提问,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强,需要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启发学生,鼓励学生。
说教法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平抛运动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讨论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目标
自主探索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讲授法,实验法
讨论法,类比法
实物演示
多媒体辅助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说训练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说训练
教学方法
形成性训练
巩固性训练
分层能力训练
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说程序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例题讲解
及练习
图片、问题
导入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仔细观察
瀑布留下的水流
赛场上扔出的铅球
飞机扔下的炸弹
姚明投出的篮球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引入新课
01
教师活动:展示几种抛体运动的实际例子视频展示和课堂演示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思考1: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如何?
思考2:物体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抛体运动
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1)初速度不为零
(2)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的作用
2、条件:
3、注意:
①抛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②抛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分析讲解,得出抛体运动这一概念:
抛体运动的种类:
一、抛体运动
竖直抛运动:
斜 抛 运动:
抛体运动
v0
v0
v0
竖直上抛运动
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平 抛 运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平抛运动
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就叫作平抛运动。
①条件: 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
②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v0
G
水平抛出的石子
沿桌面飞出的小球
水平喷出的水柱
2.平抛运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1. 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有重力作用。
二、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运动
竖直方向运动
初速度为 v0,且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
自由落体运动
(分运动)
(分运动)
(合运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实验思路
1.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运动?
2.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运动分别是什么样的运动?
思考: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平抛运动呢?
化曲为直—运动的分解—等效替代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二、平抛运动规律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合位移:
合速度:
分运动规律
合运动规律
v
C
O
x
y
t
θ
vx
vy
α
x
y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三、课堂练习
例1. 将一个物体以 10 m/s 的速度从 5 m 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 θ 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取 g = 10 m/s2)
解析:落地时,物体水平分速度:
vx= v0 = 10 m/s
vy 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竖直方向分速度 vy 满足以下关系:
vy2 0 = 2gh,由此解出:vy= 10 m/s
tan θ = vy/vx = 1
物体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是 45°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三、课堂练习
2.在离水平地面高45m的楼顶,以4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取g=10m/s2,求:
(1)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多大?
(3)物体的落地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三、课堂练习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三、课堂练习
高考题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二、平抛运动规律
课堂小结
一、平抛运动的特点:
1、初速度方向为水平
2、只受重力作用
3、运动轨迹是曲线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三、斜抛运动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本图片可以更换成你自己的图片或视频
板书设计
第5章 第4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 、 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定义: 2、抛体运动特点: 3、抛体运动分类: 二、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定义: 2、平抛运动规律: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合位移:
合速度:
v
C
O
x
y
t
θ
vx
vy
α
x
y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教学反思
小结反思
回顾探究过程
形成自主反思
学会了平抛运动的知识
掌握研究方法
体会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在数学方面有待加强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07
必做
课本P18-19习题1、3做本上.
选做
研究本节课的两个判定方法,并给出严格证明,你
还能猜想出其他的判别方法吗?
意图
利用平抛运动规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计算位移合速度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