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物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民用客机顺利完成持续3小时2分钟的首飞任务,该飞机总长38.9米、翼展33.6米、高度11.9米、总质量44.1吨。下列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小时 B.分钟 C.米 D.吨
2.如图(a)所示是医用智能机器人在某次巡视中沿某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是该机器人在某次巡视中的位移—时间图像(后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a) 图(b)
A.机器人在内的位移大小为0
B.在内,机器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D.机器人在末的速度与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是某学校高一年级物理兴趣小组一次学习探究活动的实验装置,组员小明同学利用铁夹竖直夹住一盛水容器,接着缓慢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始终保持静止。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容器受到的合力不断增大
C.铁夹对容器的压力不断增大 D.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将质量为m物块,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已知,忽略弹簧测力计的重力,g取则有( )
A.最大 B.
C.最大 D.比其他各读数都小
5.红军战士在长征时,遇到的环境十分恶劣,有的地方看上去是草,而草下面可能就是淤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淤泥中,某战士在过水平草地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战士给军地的压力与草地给战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战士给草地的压力与草地给战士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战士陷入淤泥时,草地给战士的支持力大于战士受的重力
D.草地给战士的支持力小于战士对草地的压力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和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3:1
B.在时,两者的瞬时速度相等,甲、乙相距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3:1
D.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1:1
7.如图所示,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弹簧分别与A、B相连接且处于原长状态,其劲度系数为,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水平拉力向右拉动木块B,某时刻木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弹簧伸长了,此时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不动。取。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B.木块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C.木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D.弹簧对木块B的弹力大小为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8.图1是消防员用于观测高楼火灾的马丁飞行背包,在某次演练时,消防员背着马丁飞行背包从地面开始竖直飞行,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消防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消防员在30~90s内处于失重状态
C.消防员在210~225s内处于超重状态 D.消防员在150~25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零
9.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向左匀速行驶,一细线跨过光滑定滑轮两端分别与小车和物块M相连,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M向上做加速运动
B.物块M向上做匀速运动
C.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于物块M的重力
D.细线对物块M的拉力与物块M重力大小相等
10.自驾游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如图所示是汽车在通往景区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时遇到动物横过公路的情形。此时汽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从公路边冲出几只动物,司机立即刹车,假设刹车过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动物与汽车距离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初的速度为0 B.汽车匀减速末的速度为
C.汽车刹车停止时离动物的距离为 D.汽车最后的位移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10分,共16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11.(6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铁球A、B完全相同,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球B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改变装置与地面间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根据此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本实验现象无法确定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应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小球运动过程经过的三个位置,g取,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12.(10分)某校高一年级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甲
(1)若小车的总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则当满足_________条件时,可认为小车受到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大小;
(2)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小车摩擦力时,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小车摩擦力时,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
C.做实验时,使木板上方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
(3)甲同学通过对小车牵引纸带所打出的点进行测量,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如图乙是他在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本小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乙同学通过给小车上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得到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数据,画出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该同学思考后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则下列修正方案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改画与的关系图线 B.改画与的关系图线
C.改画与的关系图线 D.改画与的关系图线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某高楼第12层窗台上不慎坠下一个花盆(可视为质点),花盆掉在第3层的露台上。已知第12层窗台离地面的高度为,第3层的露台离地面的高度为,假设花盆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忽略空气阻力,g取,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求:
(1)花盆从第12层的窗台落到第3层的露台所用的时间;
(2)花盆落到第3层露台时的速度大小。
14.(13分)如图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滑行后从点水平飞出,经过落到斜坡上的点。已知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运动员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取。求:
(1)斜坡上点与点的距离;
(2)运动员离开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从点飞出开始到离斜坡面距离最远所用的时间。
15.(15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的斜面,斜面的长度,质量为的足够长的木板左端与斜面底端平滑连接(不粘连)。一个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接着立即以该速度大小滑上长木板,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3)滑块与木板最终达到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物理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B A BC AC C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解析】
“小时”与“分钟”是时间的常用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故选项A、B都错误;“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吨”是质量的常用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
2.【解析】
对选项A:机器人在内位移为,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内,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机器人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B错误;
对选项C:内,位移大小为,
平均速度为,故选项C错误;
对选项D:内图线的斜率与内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所以机器人在末的速度与末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3.【解析】
对选项A、B、D:由题知容器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容器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容器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大小,缓慢向容器内注水,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选项A、B均错误,选项D正确。
对选项C:由于容器始终保持静止,所以容器所受摩擦力始终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铁夹对容器的压力无关,故选项C错误。
4.【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则,最大。故选项C正确。
5.【解析】
对选项A、B、D:红军战士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红军战士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A、D错误,选项B正确。
对选项C:红军战士陷入淤泥时,是因为红军战士受到重力大于支持力,产生向下的加速度。故选项C错误。
6.【解析】
对选项A:速度的正负代表了方向,甲、乙的初速度为正,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
对选项B:在时,甲、乙的瞬时速度为,瞬时速度相等。甲、乙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前位移为,
因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则甲、乙相距,选项B正确;
对选项C和D:图像的斜率代表了加速度,则有
故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1:1,选项C和D都错误;
7.【解析】
对木块A,设木块A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弹簧对木块A的弹力为,依题意有:.由胡克定律得,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木块A对地面静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B错误,对木块B,设木块B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弹簧对木块B的弹力为,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又,,,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8.【解析】
对选项A:图像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可知上升的高度为,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在内,消防员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B正确;
对选项C:在内,消防员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C正确;
对选项D:内,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图像可知
9.【解析】
小车参与两个分运动,即沿细绳子拉伸方向和垂直细绳子方向(即绕滑轮转动)的两个分运动,如图所示将小车合速度沿上述两个方向正交分解,可知物块上升速度等于汽车沿细绳子拉伸方向的分速度,即。小车向左匀速运动,不变,越来越小,则的值越来越大,故物块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大,即物块向上做加速运动,故选项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细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于物体受的重力,又细绳子对物块的拉力与细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等大,故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
10.【解析】
由题可知初速度为,加速度为,设汽车经过时间停止运动,则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式可知,汽车第初的速度即为刹车后第末的速度,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式可知,故选项A错误。同时可知汽车末的速度为0,故选项B错误。汽车刹车的距离为,此时汽车离小动物的距离为。故选项C正确。根据逆向思维可知,汽车最后的位移为故选项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10分,共16分)
11.(每空2分,共6分)
【答案】(1)A (2)CD (3)2.0
【解析】(1)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和改变装置离地面的高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可知两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完全相同,即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
(2)对选项A:斜槽轨道不一定必须光滑,选项A错误;
对选项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能做平抛运动,选项B错误;
对选项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选项C正确;
对选项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选项D正确。
(3)竖直方向根据,可得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说明:计算初速度结果和都给2分】
12.(每空2分,其10分)
【答案】(1);(2)BC;(3)0.49;0.45(4)A
【解析】(1)小车在沿斜板平行方向受到绳子的拉力T,砝码和砝码盘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砝码和砝码盘,同理有,解得
当,可认为小车受到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大小;
(2)对选项A:平衡摩擦力时,即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应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平衡摩擦力时,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打出点迹,用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故B正确;
对选项C:实验时,应使斜板上的细线与木板平行,确保细线拉力沿小车运动方向,故选项C正确;
对选项D:本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应该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故选项D错误。
(3)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小车的加速度为
(4)根据第(1)问分析可知
与成正比,该同学的修正方案是改画与的关系图线,故选项A正确。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
13.(10分)【解析】:
(1)对花盆,设从第12层窗台落到第3层露台的时间为,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①
代入数据解得②
(2)花盆落到第3层露台时的速度大小为
③
代入数据解得④
【说明:用求解,结果正确的也给相应的分数】
14.(13分)【解析】:
(1)运动员由A运动到B竖直高度为①
代入数据解得:②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A点与B点的距离为③
代入数据解得:④
(2)水平位移为⑤
代入数据解得:⑥
则运动员离开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⑦
代入数据解得:⑧
(3)当运动员的速度与斜坡面平行时离斜坡面的距离最远,设从A点飞出到此时历时为,
此时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⑨
又⑩
代入数据解得
【说明:用其它方法求解,结果正确的也给相应的分数】
15.(15分)【解析】:
(1)滑块在斜面上的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①②
③④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⑤
(2)滑块滑上木板后,滑块和木板的受力如图所示,设木板的加速度为
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⑥
对滑块,同理有:⑦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⑧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⑥
(3)滑块滑上木板后,设滑块的加速为,经过时间滑块与木板的速度相等,设为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的规律有:
⑩
对木板有: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说明:用其它方法求解,结果正确的也给相应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