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青春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以一张女孩照镜子检查自己脸上青春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片为契入点,以青春期男女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特点为线索,主要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与第1章第2节“人的生殖”联系密切。本节内容设置丰富:资料分析(图表分析)、漫画、网页,旁栏小资料等,尽可能多的、直观的、易于使其敞开心扉的方式,了解青春期,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青春期所发生的变化,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
(二)能力方面
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认同应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四、教学设计思路
青春期,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悉的是青春期的一些身体、心理变化已经悄悄的在自己身上发生了;陌生是因为他们刚刚步入青春期,这些变化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因而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这也就容易出现许多矛盾的心理。然而,他们大多是内心想知道大都又不愿意开口说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疑惑。关于青春期应该发生的变化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了解;课堂上主要是:
1.播放相关视频、利用课本上的资料分析,加强青春期的理论知识,使其能说出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2.学生通过相关案例,视频的分析、交流,得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
3.有针对性地解决疑惑。
五、教学准备
教师:1.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
2.查阅有关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特点的资料。
3.制作课件、青春期身体变化视频、青春期心理变化案例、视频
学生:预习,查阅有关青春期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上课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播放《青春纪念册》的MV。听着这首歌,再看着MV中可米小子中五个大男孩游戏、劳动、学跆拳道的情景,大家充分体会到青春的活力,产生共鸣,轻松的进入课堂。 展示一个动态图片,这个图片幽默风趣又充分展示了人身体的变化。让学生说说看,提出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青春期”。想不想了解青春期呢?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合作探究 你觉得自己进入青春期了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最后形成小组的观点、展示。
指导学生完成P14的资料分析。 分析图表资料、总结完成相关的讨论题。
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自己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对青春期身体所应该发生的变化及卫生常识做全面的认识 实例分析、观看视频、及时交流困惑。总结青春期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播放视频: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出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例:2007年12月18日,《江南都市报》刊载了一条消息,令人触目惊心。南昌站南路一名年仅10岁的小学女生从7楼跳楼自杀,急送医院后宣告不治。记者从现场群众口中了解到,女孩跳下后被空中障碍物挡了一下,落地后神志还清醒,当有人问女孩为何坠楼,她轻声说是因为与男生的感情问题而不想活了。警方从女孩遗留的日记中,证实了现场群众的话属实,这名小学五年级女生,陷入早恋的泥沼不能自拔,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选择了轻生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形成小组的观点,展示
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看法
归纳总结 总结青春期身体、心理的变化。习题巩固 学生总结、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创新:许多有成就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在青春期内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青春期内开始取得成就的。著名诗人王勃在19岁时写下了《滕王阁序》;李世民在18岁时任军队的总指挥;马克思在17岁时写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文章--《青年在择业上的考虑》;恩格斯在19岁学会了IO种外国语言;列宁在18岁时投身俄国的革命等。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青春期更是非常短暂。你们怎样做才能利用好这人生的黄金时代呢? 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