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培优卷:7.3 重力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南岗月考)下列关于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小冬用力推小泽的船,却使两船同时分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乙图所示,通过开门和关门,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C.丙图所示,“小丑”摆动中不易从线绳上落下,因为“小丑”的重心在线绳之下
D.丁图所示,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甲图所示,小冬用力推小泽的船,却使两船同时分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所示,通过开门和关门,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所示,“小丑”摆动中不易从线绳上落下,因为“小丑”的重心在线绳上,故C符合题意。
D、 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特点工作的,因此重垂线如果跟墙壁平行,那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开关门的位置不一样,即力的作用点不同,最终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重心刚好位于绳上时,可以使得物体在绳上保持平衡,从而无论如何摆动也都不会轻易落下;
重垂线体现出来了重力的方向,以此可以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竖直放置。
2.(2023八下·湘潭期中)对g取9.8N/kg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与质量之比等于9.8N
B.9.8N=1kg
C.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可知,g=9.8N/kg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即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是9.8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对重力的理解判断即可。
3.(2022八下·辽阳期末)王亚平等三名航天员要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上工作6个月之久,三位航天员在舱内部为“失重”环境,若航天员在舱内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进行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在跑步机上跑步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答案】D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失重力环境下,举哑铃、做俯卧撑都得不到锻炼,AB不符合题意;
C.失重环境下,人对跑步机没有压力,人与跑步机间没有摩擦,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C不符合题意;
D.在失重环境中,弹簧拉力器也需要在力的作用来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可以用力弹簧拉力器健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失重状态下,不能测量重力,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
4.(2021八下·福田期末)四个密封容器中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如图所示,其中黑色部分表示水)。对水静止时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甲、丙 B.丙、丁 C.乙、丁 D.甲、乙
【答案】A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四个密封容器中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水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的,意思是指向地球中心。因此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甲和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5.(2021八下·越秀期末)小明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另一端绑上了一个重物并让其自由地下垂于三角板的底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水平仪”。当小明把这个水平仪的底边紧贴在河边的一块草坪上时,可看到铅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河边的草地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铅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交点大于5cm刻度。
A.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刻度尺5cm刻度处,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小于5cm刻度,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大于5cm刻度,C符合题意;
D.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5cm刻度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二、填空题
6.(2018八下·抚州月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 a,某人将其在地面上任意翻滚,但始终未离开地面,则在翻滚过程中物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最大升高量为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 。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
【解析】【解答】
故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 bD 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高度为 a,重心位置升高的高度最大,等于:△h= a。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均匀正方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bD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位置最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2018八下·丹阳月考)大雪会造成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g均取10N/kg)
②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 N ,
③ 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 cm3 ,雪的样品密度是 g / cm3 。
(2)若屋顶面积为100m2 ,雪的厚度为20cm ,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 N 。
【答案】(1)2.2;200;0.4
(2)8×104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②杯子装满水时水的重力: ,
∵ ,且 ∴杯内水的体积: ,∵杯子的容积一定,∴杯中雪的样品体积: ;②杯子装满雪时雪的重力: ,雪的样品密度 ;(2)屋顶雪的体积: ,屋顶雪的重力: .
故答案为:(1). 2.2 200 0.4 (2) 8×104
【分析】(1)②根据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读出水和杯子的重力;雪的样品体积等于水的体积,要根据上一问计算出水的重力,然后可求得水的体积,计算出水的体积即为杯子的容积;
③根据“将杯子装满雪,用测力计测出总重1N”可求得雪的重力,然后可知其质量,最后用ρ=求得雪的密度;
(2)首先计算屋顶雪的体积,然后乘以密度再乘以g就可计算出屋顶雪的总重力
8.(2023八下·深圳期中)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到了甲星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为 。
【答案】>;G=m×15N/kg;30kg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分析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
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
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在地球举起物体的重力G地=m地g地=45kg×10N/kg=450N
人的举力不变,所以在甲星球表面上举起的物体重力G甲=G地=450N
在甲星球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
【分析】根据图像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重力的大小;根据g是定值求出关系式;利用G=mg求得物体的重力,再利用G=mg求得在甲星球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9.(2023八下·南宁月考)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3:2,甲球所受重力为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 N(g=10N/kg),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答案】40;3∶2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有,,。
【分析】根据公式G=mg,可求出重力。
10.(2022八下·湘桥期末)质量0.8kg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小球受到 的作用,大小为 。该力的方向是 。手握住绳子提起一条鱼,该鱼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g=10N/kg)
【答案】重力;8N;竖直向下;绳子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抛出去的物体,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且方向竖直向下。
由 知道,受到的重力大小
通过绳子提起鱼,鱼给绳子一个向下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分析】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且方向竖直向下;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三、作图题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同步练习)均匀金属圆环被吊在空中,请画出金属圆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重心;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 因为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所以,找准中心即可作图。
【分析】本题的难点是找准物体重心。本题考查的是重力示意图和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
12.(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小明和小华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与体积、质量和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1)小明找了一只铅球与一只篮球,测出铅球的重力远大于篮球的重力,因此可以认定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你认为小明的推理过程 (选填“正确”或“错误”)。
(2)在确认物体的重力与体积无关后,他们分别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测量已知质量的大米、木头、黄沙等物体的重力,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即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材料无关。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或7与8或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③他们把实验数据在G-m图象中描点后进一步分析时,发现这些点几乎都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可初步得出: 是一个确定的值。
④他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交流,发现在测量时存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抖动、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等困难。请你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提出改进建议: 。
【答案】(1)错误
(2)2与6(或1与7);相等质量、不同材料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针对“指针抖动”: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针对“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换用更精密的测力计(或DIS实验器材)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前,至少需要做3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才能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各表格中数据的关系,根据质量和重力的变化及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根据测量的几组数据,分析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便可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图象分析,就可以得出G与m的比值关系;对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即可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1)仅仅从一次实验中偶然现象就得出重力与体积无关的结论,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正确得出结论至少要做3次以上的结论方能得出普遍规律;(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虽然是不同物质,但质量和重力的大小也可相同,可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无关;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或7与8或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就增大几倍,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定值,所以可得物质种类相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③实验数据在G-m图象中描点后进一步分析时,发现这些点几乎都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可初步得出G与m的比值是一个定值;④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发现,针对“指针抖动”: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针对“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换用更精密的弹簧测力计(或DIS实验器材)
【分析】(1)探究规律时,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普遍性;
(2)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材料无关,通过实验数据总结,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五、综合题
13.(2018八下·无锡月考)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___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在太空中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天平测质量
C.测声速 D.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3)在月球上能做到的是(____)
A.观察到星星“眨眼睛” B.举行露天音乐会
C.进行无线电交流 D.轻轻一跳就离开月球
(4)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 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 有关。
(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巡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制造飞船返回舱的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利用你学过的知识,猜猜看,该复合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物理属性?(写出两种)
属性1, 属性2,
【答案】(1)C
(2)A
(3)C
(4)距离;质量
(5)硬度大;熔点高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宇航员进入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C说法正确。(2)A、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失重情况下,弹簧仍能产生弹力,弹力是不同于重力的另一种性质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仍能测量拉力,A符合题意。B. 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如果没有重力,杠杆两端没有了作用力,无论天平两端挂质量多大的物体,都不能改变天平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C. 太空为真空,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太空传播,所以不能测声速,C不符合题意。D. 在水平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在太空环境中无重力作用,所以无法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因为月球上没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故答案为:C. (4)∵航天员到月球的距离近,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而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距离有关;∵两个较轻物体质量小,它们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宇宙天体质量大,它们间的引力就非常大,∴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质量有关。(5)因为返回舱在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烧毁返回舱,所以这种材料应具备耐高温的特点;还有要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导致对宇航员产生危险,这种材料还应具备隔热性好的特点,返回舱我们希望它越轻便越好,所以这种复合材料应具备密度小的特点。
故答案为:隔热性好,耐高温 , 熔点高
【分析】学生要对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做出判断,其实也是考查了学生对重力的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现象都与重力有关,那么凡是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则都不会发生了,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逆向思维.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培优卷:7.3 重力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南岗月考)下列关于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小冬用力推小泽的船,却使两船同时分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乙图所示,通过开门和关门,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C.丙图所示,“小丑”摆动中不易从线绳上落下,因为“小丑”的重心在线绳之下
D.丁图所示,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2.(2023八下·湘潭期中)对g取9.8N/kg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与质量之比等于9.8N
B.9.8N=1kg
C.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2022八下·辽阳期末)王亚平等三名航天员要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上工作6个月之久,三位航天员在舱内部为“失重”环境,若航天员在舱内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进行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在跑步机上跑步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4.(2021八下·福田期末)四个密封容器中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如图所示,其中黑色部分表示水)。对水静止时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甲、丙 B.丙、丁 C.乙、丁 D.甲、乙
5.(2021八下·越秀期末)小明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另一端绑上了一个重物并让其自由地下垂于三角板的底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水平仪”。当小明把这个水平仪的底边紧贴在河边的一块草坪上时,可看到铅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河边的草地是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6.(2018八下·抚州月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 a,某人将其在地面上任意翻滚,但始终未离开地面,则在翻滚过程中物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最大升高量为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 。
7.(2018八下·丹阳月考)大雪会造成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g均取10N/kg)
②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 N ,
③ 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 cm3 ,雪的样品密度是 g / cm3 。
(2)若屋顶面积为100m2 ,雪的厚度为20cm ,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 N 。
8.(2023八下·深圳期中)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到了甲星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为 。
9.(2023八下·南宁月考)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3:2,甲球所受重力为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 N(g=10N/kg),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10.(2022八下·湘桥期末)质量0.8kg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小球受到 的作用,大小为 。该力的方向是 。手握住绳子提起一条鱼,该鱼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g=10N/kg)
三、作图题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同步练习)均匀金属圆环被吊在空中,请画出金属圆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2.(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小明和小华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与体积、质量和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1)小明找了一只铅球与一只篮球,测出铅球的重力远大于篮球的重力,因此可以认定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你认为小明的推理过程 (选填“正确”或“错误”)。
(2)在确认物体的重力与体积无关后,他们分别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测量已知质量的大米、木头、黄沙等物体的重力,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即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材料无关。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或7与8或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③他们把实验数据在G-m图象中描点后进一步分析时,发现这些点几乎都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可初步得出: 是一个确定的值。
④他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交流,发现在测量时存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抖动、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等困难。请你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提出改进建议: 。
五、综合题
13.(2018八下·无锡月考)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___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在太空中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天平测质量
C.测声速 D.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3)在月球上能做到的是(____)
A.观察到星星“眨眼睛” B.举行露天音乐会
C.进行无线电交流 D.轻轻一跳就离开月球
(4)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 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 有关。
(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巡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制造飞船返回舱的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利用你学过的知识,猜猜看,该复合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物理属性?(写出两种)
属性1, 属性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甲图所示,小冬用力推小泽的船,却使两船同时分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所示,通过开门和关门,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所示,“小丑”摆动中不易从线绳上落下,因为“小丑”的重心在线绳上,故C符合题意。
D、 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特点工作的,因此重垂线如果跟墙壁平行,那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开关门的位置不一样,即力的作用点不同,最终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重心刚好位于绳上时,可以使得物体在绳上保持平衡,从而无论如何摆动也都不会轻易落下;
重垂线体现出来了重力的方向,以此可以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竖直放置。
2.【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可知,g=9.8N/kg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即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是9.8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对重力的理解判断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B.失重力环境下,举哑铃、做俯卧撑都得不到锻炼,AB不符合题意;
C.失重环境下,人对跑步机没有压力,人与跑步机间没有摩擦,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C不符合题意;
D.在失重环境中,弹簧拉力器也需要在力的作用来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可以用力弹簧拉力器健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失重状态下,不能测量重力,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
4.【答案】A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四个密封容器中都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水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的,意思是指向地球中心。因此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甲和丙。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5.【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铅垂线与三角板底边的交点大于5cm刻度。
A.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刻度尺5cm刻度处,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小于5cm刻度,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经过位置大于5cm刻度,C符合题意;
D.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从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沿竖直向下方向画线,可得此线正好经过5cm刻度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6.【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
【解析】【解答】
故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 bD 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高度为 a,重心位置升高的高度最大,等于:△h= a。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均匀正方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bD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位置最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答案】(1)2.2;200;0.4
(2)8×104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②杯子装满水时水的重力: ,
∵ ,且 ∴杯内水的体积: ,∵杯子的容积一定,∴杯中雪的样品体积: ;②杯子装满雪时雪的重力: ,雪的样品密度 ;(2)屋顶雪的体积: ,屋顶雪的重力: .
故答案为:(1). 2.2 200 0.4 (2) 8×104
【分析】(1)②根据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读出水和杯子的重力;雪的样品体积等于水的体积,要根据上一问计算出水的重力,然后可求得水的体积,计算出水的体积即为杯子的容积;
③根据“将杯子装满雪,用测力计测出总重1N”可求得雪的重力,然后可知其质量,最后用ρ=求得雪的密度;
(2)首先计算屋顶雪的体积,然后乘以密度再乘以g就可计算出屋顶雪的总重力
8.【答案】>;G=m×15N/kg;30kg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分析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
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
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在地球举起物体的重力G地=m地g地=45kg×10N/kg=450N
人的举力不变,所以在甲星球表面上举起的物体重力G甲=G地=450N
在甲星球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
【分析】根据图像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重力的大小;根据g是定值求出关系式;利用G=mg求得物体的重力,再利用G=mg求得在甲星球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9.【答案】40;3∶2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有,,。
【分析】根据公式G=mg,可求出重力。
10.【答案】重力;8N;竖直向下;绳子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抛出去的物体,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且方向竖直向下。
由 知道,受到的重力大小
通过绳子提起鱼,鱼给绳子一个向下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分析】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且方向竖直向下;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11.【答案】
【知识点】重心;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 因为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所以,找准中心即可作图。
【分析】本题的难点是找准物体重心。本题考查的是重力示意图和重心。
12.【答案】(1)错误
(2)2与6(或1与7);相等质量、不同材料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针对“指针抖动”: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针对“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换用更精密的测力计(或DIS实验器材)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前,至少需要做3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才能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各表格中数据的关系,根据质量和重力的变化及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根据测量的几组数据,分析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便可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图象分析,就可以得出G与m的比值关系;对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即可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1)仅仅从一次实验中偶然现象就得出重力与体积无关的结论,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正确得出结论至少要做3次以上的结论方能得出普遍规律;(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虽然是不同物质,但质量和重力的大小也可相同,可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无关;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或4与5或6,或7与8或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就增大几倍,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定值,所以可得物质种类相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③实验数据在G-m图象中描点后进一步分析时,发现这些点几乎都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可初步得出G与m的比值是一个定值;④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发现,针对“指针抖动”: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针对“难以精确读出测量值”:换用更精密的弹簧测力计(或DIS实验器材)
【分析】(1)探究规律时,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普遍性;
(2)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材料无关,通过实验数据总结,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3.【答案】(1)C
(2)A
(3)C
(4)距离;质量
(5)硬度大;熔点高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宇航员进入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C说法正确。(2)A、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失重情况下,弹簧仍能产生弹力,弹力是不同于重力的另一种性质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仍能测量拉力,A符合题意。B. 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如果没有重力,杠杆两端没有了作用力,无论天平两端挂质量多大的物体,都不能改变天平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C. 太空为真空,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太空传播,所以不能测声速,C不符合题意。D. 在水平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在太空环境中无重力作用,所以无法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因为月球上没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故答案为:C. (4)∵航天员到月球的距离近,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而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距离有关;∵两个较轻物体质量小,它们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宇宙天体质量大,它们间的引力就非常大,∴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质量有关。(5)因为返回舱在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烧毁返回舱,所以这种材料应具备耐高温的特点;还有要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导致对宇航员产生危险,这种材料还应具备隔热性好的特点,返回舱我们希望它越轻便越好,所以这种复合材料应具备密度小的特点。
故答案为:隔热性好,耐高温 , 熔点高
【分析】学生要对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做出判断,其实也是考查了学生对重力的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现象都与重力有关,那么凡是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则都不会发生了,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逆向思维.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