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乃、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4.学习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学难点】
1.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2.学习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4.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5.学习文中的车胤学习勤奋刻苦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读懂课题
1.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文言文二则》,一起读课题。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谁来说说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文言文
2.看看题目,谁知道这里的“二则”是什么意思 则是量词,文言文二则表示本课有两篇文言文。
3.出示《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谁能把课题读正确
4.正音:囊、萤。指导书写:囊。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一起读题目。
6.课题旁有一个注释①,谁来读
请你们观察一下插图,再结合刚才的注释一,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7.正音:胤。简介《晋书》和车胤。
二、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谁还记得﹖(随机贴副板书:熟读成诵、理解古文、感悟品质)
2.听听课文的录音,尤其注意多音字的字音。提醒盛的读音,自读课文。
3.再听课文录音,注意除了标点符号之间停顿外,还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用笔在书上标注。
4.交流小结,读文言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有些较长的句子中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我们也要根据意思稍作停顿。
5.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声断气连。
6.古人在读书的时候可是没有停顿符号的,现在你还能读好吗 谁来试
三、理解课文
1.这则文言文很短,但意蕴深长。通过预习,哪些字词你已经理解了 用了什么方法呢 再读读文言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圈画出来。
预设1:恭勤、通、囊、练囊。
小结:很棒,看来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是最便捷的方法。(板书,借助注释)
一词多义理解2个囊的不同意思。
预设2:倦、贫、常……
小结:文言文语句精炼,不少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来帮助理解。结合课后练习p77(板书:组词)
预设3:博学、萤火、以夜继日。
小结:文言文中许多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是相通的,像这样的词,我们就可以联系生活来读懂它。(板书:联系生活)
预设4:夏月。
字典、词典也是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好助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式来理解它们的意思。(板书:查阅工具书)
预设5: 囊萤夜读
小结:有的时候可以结合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板书:结合插图)
2.现在请你们根据注释代入原句解释,自己尝试翻译第一句句子。生翻译第一句。预设:恭勤、多通
小结: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语句时,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完整,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加上相应的内容;为了使语句表达更通顺,那么就可以转换用词。用上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句话。
3.生翻译第二句。
4.读到这里,你们发现了吧,第二句具体进述了课题囊萤夜读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请大家自己试着连贯的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5.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这则文言文一共两句话,那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
6.第二句是车胤恭勒不倦的具体表现,也是他博学多通的原因之一,读文言文我们同样要注意句和句之间的联系。
7.读着读着车胤的人物形象清晰起来,你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为什么
预设:爱学习,勤奋
8.是呀,车胤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克服困难日夜苦读,长后成为东晋受人尊敬的大臣。
四、尝试背诵,总结学习方法。
1.自古以来成功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勤字,那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则文言文。
2.相信此时,这则故事一定印在了你的脑海里,谁能借助老师给的提示试着背。指名背,齐背。
3.今天我们学习这则文言文时,先熟读成诵,接着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先理解字词,再代入句中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感悟人物的品质。
五、拓展巩固
1.在古代像车胤一样勤奋好学的人可不止他一个,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凿壁偷光》的故事,请你们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四人一组合作学习。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四人小组学习,师巡视。
3.汇报学习成果。
(1)哪一组来正确朗读
(2)哪一组来说说这则文言文的意思
(3)你觉得匡衡是个怎样的人呢
4.这两个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迪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囊萤夜读》
2.把《囊萤夜读》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8 文言文二则
熟读成诵
囊 囊萤夜读 凿壁偷光
理解古文 借助注释
组词
查阅工具
联系生活
借助插图
感悟品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卒”,会写“逢、卒”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4.学习文中李白的精神品质。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囊萤夜读》,知道了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现在谁能来给我们背一背这则文言文?
2.引导生回顾李白的诗: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知道不少,你最喜欢哪一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
(出示板书:《铁杵成针》)
3.指导朗读课题。
(1)指导读课题,指名读,读后评议。
(2)师教读课题:铁杵/成针。这样读,有了节奏,有了味道。
结合注释1(出示图片,认识铁杵)师引导:图中箭头指的物品就是铁杵。
(3)读了课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呢?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真是不容易啊。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囊萤夜读》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板书:熟读成诵、理解古文、感悟品质)
2.听录音,注意读准字音。提醒多音字磨、还的读音,自读课文。
指名读,评价(这位同学发音标准,吐字清晰,真好听。你的逢字读的很好,这也是本课的生字,在书写的时候你觉得要注意什么?半包围结构的字,“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 横折折撇 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习字册上描红一个,写一个。)
3.再听课文录音,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
课件出示: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刚才有停顿符号的帮助,我们读出了停顿,现在……全没了,你们还能不能读出停顿?(指名读)
5.生齐读课文,读整齐,读响亮。
三、细读感悟
1.同学们,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一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先借助注释、查字典、组词等方法了解难懂字词的含义。接着一句一句说清楚每句句子的含义,再连起来讲一讲整篇课文的意思。
2.再读读文言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1未成
未就是没有的意思,成可以组词完成,连起来就是没有完成。
预设:2弃去
出示课后练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 )
小结:真会动脑筋,用上了组词的方法理解字词。不过还要注意组词之后放入原文,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3.文言文具有语句精练的特点,往往一个字就能代表一个人、一个物甚至一件事。请大家找一找,能不能发现能指代物的字呢?
预设:问之(老媪磨铁棒) 太白感其意(老媪)
4.这则文言文一共五句话。理解了难懂的字词之后,能不能试着一句一句翻译呢?
预设1:课件出示第一句句子: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叫磨针溪。
预设2: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
师引导: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世间、世上;“传”就是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语。
预设3:出示课件: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理解“过是溪”。
师引导:“过是溪”的“过”,谁能组词?(示例:路过、经过、跃过)
师继续引导:李白经过哪条小溪?
生交流后师小结:就是第一句的“磨针溪”,这里用“是溪”代替了,简洁明了。
预设4:出示课件: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老婆婆说:“我想用铁棒做一根针。”
理解“问之”。
师引导:谁问?问什么?
生回答后师小结:原来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呀!文言文多么简洁明了!
预设5:出示课件: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
师小结:老师对照原文,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我们感觉到,古时一个字就是现在一个词语,有时甚至是一句话,所以文言文语言很简洁、凝练。
5.现在谁能试一试,连起来说一说这则故事?
6.理解了课文内容,读起来就跟流畅了,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7.根据《囊萤夜读》我们知道了,每句句子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则故事的第一句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句是故事的起因。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李白为什么学业未成就要放弃离开了呢?
8.全班交流讨论。
9.老妇人的一句“欲作针”,让李白迷途知返,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当李白看到“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时,李白会问老媪什么?听了老媪的回答,他心里又会想什么?根据填空,全班交流。
李白会问老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媪回答:“我想把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总结,感受形象
1.李白被磨杵成针的老婆婆的意志感动了,回去继续学习,完成学业。这一次李白读书遇到苦难还会放弃吗?是的,被老婆婆磨杵成针的意志感动的李白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了,不信你瞧——
冒着炎热的夏日,李白擦去额头的汗水,坚持认真读书。
迎着刺骨的寒风,李白( ),坚持认真读书。
在昏暗的烛光下,李白( ),坚持认真读书。
在蚊虫的叮咬下,李白( ),坚持认真读书。
是的呀,不论遇到哪些困难,李白都坚持学习,因为他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道理。)
五、联系生活
1.同学们都被老婆婆的意志感动了,那你们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当我们因为困难和挫折,失望气馁的时候,想想——;
当我们因为挑战和难题,畏惧退缩的时候,想想——;
当我们因为恐惧和害怕,准备放弃的时候,想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听着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感受到大家内心的汹涌澎湃,你想用朗读表达出你的情感吗? (指名+齐读)
3.课文学到这,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已经记在你的心里面了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尝试着再读一读,记一记。(填空式背诵。自背+展示背诵)
【板书设计】
18 文言文二则
李白 铁杵成针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