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时1)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时1)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10:2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时1)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区域认知)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通过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联系和协同发展对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4.通过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文化特色对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水乡古镇
现代化大都市
杭州第19届亚运会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慢,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因为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
什么是三角洲
长三角卫星图片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淤积而形成大致呈三角形的陆地。
黄海
东海
杭州湾
太湖
钱塘江
长江
杭州
上海
南京
长江三角洲如何形成的
江 苏 省
浙 江 省
上 海 市
位置和范围
阅读教材P50页及图7.13,在图中圈出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上海
江苏
浙江
三部分组成
(沪、苏南、浙北)

省南部
省北部
江 苏 省
浙 江 省
上 海 市
位置和范围
阅读图7.15,在教材中标出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黄 海


位于 下游地区
濒临 和 ,
地处 之地。
长江
黄海
东海
江海交汇
以平原为主
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
地势低平
地形地势
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是我国地势最低平的平原。
黄埔江
吴淞江
长江
京杭运河
秦淮河
钱塘江
京杭运河
瘦西湖
阳澄湖
太湖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河湖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自古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依然繁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特征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活动探究一:
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江南,已形成苏、松、杭、嘉、湖、常、镇七府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松江(上海)为主的棉花产区,以湖州为主的蚕桑产区,其他如茶、竹、渔、盐都有专业化的生产。生产的专业化与商品化,造就了江南地区相当广阔的市场。
——《上海通史》
内陆地区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联系广大内陆地区。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世界各地主要港口
这里又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连接京津唐和珠三角地区)。
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养殖,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河流塑造平坦的冲积平原,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有利于城市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塑造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有利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很多城市依河而建,或者被河流穿城而过, 虽然提供了便利的水资源,但是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建设。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甚至破坏。
河流污染使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影响河流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居民的生产生活。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不利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根据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主要是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旱涝。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使下游地区既有充足的水源,又免受洪涝灾害。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旅游
水源
水能
养殖
水源
航运
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总结
长江三角洲
位置与范围
鱼米之乡
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
江海交汇之地
苏南、浙北、沪
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
依托长江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内陆地区。
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2.“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3.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 ③黑土广布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巩固练习】
D
A
B
济南市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名片”正面是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行政中心,背面是省级行政区的关键词。同学们使用“名片”进行地理竞赛活动。下图为其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竞赛中,同学们对其他“名片”进行详细解说,完全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创新中心
B.上海市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C.陕西南部有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秦岭
D.内蒙古自治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
B
5.长江三角洲景色优美,经济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繁华之地。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海”指 。
“小桥 流水 人家”(如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景观。
(2)说明这种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海和东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可以在当地看到人家分布在河流两岸,并且随处可见小桥、小船。
5.长江三角洲景色优美,经济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繁华之地。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2022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福建号”航空母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完工下水,标志着我国军工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海造船业发达的条件。
浙江中南部丘陵分布广,盛产丑橘。丑橘甜度高,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丑橘每年2月~3月成熟上市,在成熟期常遭遇低温冻害,影响丑橘的品质和产量。
(4)丑橘在成熟期常遭遇低温冻害的自然原因是 。
上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发达;高校众多,人才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2—3月是我国冬春交替的季节,浙江北部没有山脉能阻挡寒潮的侵袭,所以在成熟期常遭遇低温冻害。
6.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的 游,东临A 海和B 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达,甲乙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是 线。
(3)丙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游
客来观光旅游,下列旅游名胜位于本地区的是( )
A.长城 B.布达拉宫 C.西湖 D.日月潭
(5)河流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请写出长江对长江三
角洲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点即可)。



京沪
杭州
C
提供便利的水运(水运交通便利,实现江海联运);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用水;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等。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