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1 19: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历史课程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历史课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科所属的单元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魏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之外,都是处于分裂状态。从短时段来看,战国连绵,社会动荡;但从长时段来看,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尤其是江南的开发初见成效;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发展。
【学情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十分频繁的时期,而且又夹在秦汉和隋唐之间一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具体的掌握情况并没有大一统的时代理想。因此,如何引导高一学生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理清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建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空观念,仍需做足功夫。
【教学目标】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趋势。
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追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时空意义,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中华乃至人类文明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区域开发
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北朝、十六国与北朝。因此,本节课即以政权的更迭形势图为切点,紧扣“民族交融”这一核心,从“融”之因、“融”之径、“融”之后三个流程,具体阐述社会动荡,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最终升华为“民族(国家)的疆界终将被打破”。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齐读: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中国北部不少地方人口为之减少……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灾荒,人民呼吁无门,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教师提问: 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时代呢?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3.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4.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任务:学生课下自主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教师课上展示学生的作业情况。
教师讲授:政权更替如此频繁,各种冲突矛盾相互纠缠,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乱。就在这样一个乱世里,当时的人是如何生存的呢?——大迁徙。
设计意图:明示课程标准,学生自主掌握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融”之因
材料:境内外人口比
西汉平帝 33:1
东汉桓帝 17.8:1
西晋武帝 3.4:1
教师讲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西汉、东汉、西晋时的境内外人口对比图,我们发现从东汉时期境内外人口对比就开始逐步变小,而到西晋武帝时,境内外人口竟然到了3.4:1,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这一时期汉族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而境外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呢?
1、气候变冷
材料二: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这种寒冷气候继续下来……到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以致阴历四月降雪……那时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度。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教师讲授:有的学者用气候变迁来解释。这从高1-2度到低-2度,大概就是3-4度之差,而这意味着农牧交界线会向难摆动几百公里。随着气候的变冷,草原之上就会出现干旱、寒冷。原本适宜农耕的地区变为了适宜游牧的地区,而原来的游牧地区则不适宜人类生存,导致了许多胡人南下寻觅生计。一拨向南迁徙也就压迫着一拨向南迁徙。
2、意识观念
材料三: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壁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教师讲授:“不屑”什么意思啊?我大汉民族才是中华文明的中心,是正统,你们都是蛮夷之邦。在这种观念的背后,有着文化的优越感,也有着民族的自信心。
3、人口变化、中原动荡
内部:宗室的争权导致八王之乱。
外部:民族矛盾,导致永嘉之乱。
教师讲授:由于中原的动荡,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迁徙高潮
小结:主要受到人口变化、气候变冷、社会动荡、意识形态等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史料分析,了解到人口迁徙的原因,首先,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史料了解到西晋时期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因为宗室封国的实力强大,并争夺中央权力,外部问题是西北少数民族人数众多,民族矛盾尖锐,且参与到八王之乱中来,并最终发动了永嘉之乱,直接导致西晋的灭亡,从而中国政治出现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也使学生认识到西晋低质量统一的内涵;其次通过史料了解到气候变化和意识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迁徙、融合的原因。
“融”之径
交融的途径:汉化与胡化
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三国: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南中、山越)
东晋至南朝: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制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关于东晋后期南方情形的记载
教师提问:通过上述记载同学们会发现什么呢?为什么史记记载江南地区人烟稀少,而宋书晋书就江南之国盛矣?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材料来看一下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什么?
史料: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徐巨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
问题:分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劳动力资源大量增加,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政府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自然条件优越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地图和史料,分析永嘉之乱后,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加上政府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和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使学生认识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阅读图片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是什么?
表现:(1)农业:土地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2)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的进步
(3)商业:长江沿岸商业繁荣,番禺(今广东广州)是主要的对外港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图片史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自主认识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具体内容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问题:阅读史料,试分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区域开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奠定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推动了各族交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史料1,使学生认识到此时期南方区域开发的一个作用使奠定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引导学生解读史料2,使学生认识到此时期南方区域开发的一个作用使推动了各民族交融。
十六国政权中:大多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北朝政权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典型代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归纳民族交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教师要特别强调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北魏在孝文帝统治时期进行实行汉化改革,使学生认识到汉化是当时民族交融的主流。
材料一:在拓跋部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北魏的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进一步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北魏统治者还随时强迫百姓们服役当兵,驱使他们冲锋陷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毫不怜惜。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不满北魏政权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人民版选修一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29
材料二:当时的强宗豪族“远认魏晋之家,近亲旧之验”,肆意侵占土地,造成了对原有土地所有者的争端不断,“听者犹疑,争讼迁延,违纪不判”,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戴轶群《北魏均田制研究》
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北魏政权在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遇到了什么困境?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1、吏治腐败,徭役赋税繁杂,阶级矛盾尖锐
2、土地兼并严重,经济凋敝,社会矛盾严重
3、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从鲜卑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关系中,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因和外因。
改革前期:冯太后改革
改革后期:
第一阶段:
史料: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问题:阅读史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第一阶段是什么?
第一阶段: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于洛阳(今河南)
教师讲授:北魏孝武帝为什么想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第二,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
第三,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
第四,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五,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第六,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用意和洛阳的特殊政治地位
第二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颁布的诏书,概括出当时说汉话的措施和决心;引导学生分析姓氏表、使学生认识鲜卑姓氏改汉族姓氏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北魏拓跋皇族和汉族通婚的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知识,使学生知道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具体表现。在学生归纳的同时,教师结合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特征,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具备民族交融的历史特征。
影响:(1)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材料: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后,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者,不可教数”。孝文帝还非常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北魏时期犁和牛耕以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人民版选修一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34
问题:根据材料归纳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表现
学生概括:农业水利工程的兴建 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影响:(2)促进洛阳的繁荣
影响:(3)加强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片,知道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有哪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
展示PPT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氏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材料三: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和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问题: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和材料,如何辩证地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积极影响:1、推动民族交融
2、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为北方统一南方和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1、改革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发生军事暴动,动摇北魏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北魏灭亡
鲜卑族未能保存一些本民族特色;北魏后期,民族交融进程缓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评价历史时间的辨证方法。
四、“融”之后(影响)
第一,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品种乃至农产品传入中原。
第二,胡床、胡饼、胡服等普遍制作和使用,对汉族的衣食住行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三,汉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精华,胡歌、胡乐、胡舞、胡戏等的流行,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新鲜色彩。
——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与交融》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在全国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
设计意图:通过对民族融合影响的总结,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后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