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说和做-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2课 说和做-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5: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新课导入
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代表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满怀急切兴奋的心情,却看见的是山河破碎、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他在留学期间就创作的一组诗歌《七子之歌》。
这一组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希望激发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人物简介
闻一多
著名诗人,代表诗集《烙印》。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臧克家是闻一多在青岛大学的学生,更是他的知己,当闻一多要转到清华大学去时,他在给臧的信中说:“学校要我做国文系主任,我不就,以后决不再做这一类的事了,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作者简介
臧克家
梳头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侣 小楷
硕果 卓越
迭起
澎湃 大无畏
校补
(shū tóu )
(bào qiàn)
(zhì xù)
(shēn xiāo)
(bàn lǚ)
(xiǎo kǎi)
(shuò guǒ)
(zhuó yuè)
(péng pài)
(dà wú wèi)
(dié qǐ ): 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迭,屡次。
字词把握
(jiào bǔ):考订并补正 。
1. 作者善于用关键句连缀全文,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请阅读课文,勾画这些句子,选择一两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1-2段:总起句,总领文章前半部分,点出闻一多在学者方面说和做有什么特点。
7-9段:过渡段,7段承接上文闻一多作为学者的特点,8、9段引出下文对闻一多在革命者方面的记叙。
19-20段:总结段,总结全文,对闻一多进行高度赞扬。
5段和6段第一句:过渡句,承上启下。
12段第一句:过渡句,承上启下。
这些关键句前后呼应,使文章内容层层衔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概说言行知功绩
议论
2.根据这些关键句,快速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段落。
3.本文的副标题是《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学者和革命者两方面,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事来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的特点呢?
学者
钻研典籍,写成《唐诗杂论》
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
潜心贯注,写作《古典新义》
革命者
呼喊民主,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大骂特务
参加游行示威,走在前头
概说言行知功绩
1-7: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8-18:作为革命者——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19-20:总结全文,高度赞扬。
《说和做》
记叙
假如我市要筹建闻一多纪念馆,你想为他画一幅画像,你觉得哪部分内容对你的创作最有帮助?你想展现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分享格式:“ ,这段文字对我最有帮助,我想画 。画此画像,我想展现一个 的闻一多。”
参考角度:一个外貌、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场景……
为其画像展形象
示例:“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这段文字对我最有帮助。我想画先生坐在书桌前,头发像杂草一样东倒西歪地散乱着,皮肤的沟壑清晰可见,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研究里。画此画像,我想展现一个潜心治学,不拘小节的闻一多。
学者
潜心治学,爱国救国;
刻苦钻研,锲而不舍;
不拘小节,惜时忘我;
勤奋务实,一丝不苟;
革命者
积极革命,爱国救国;
敢说敢做,英勇无畏;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不管是埋头书斋还是走上街头,闻一多始终以爱国救国为己任,谦逊务实,言行一致,这是他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做了不说
谦逊淡泊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为其画像展形象
《最后一次讲演》
从潜心治学到大声疾呼,从做了不说到说了就做,从一个学者转变为一个斗士,身份虽变,但有一种精神一直贯穿与他的一言一行之中,那就是爱国,这也是中国文人最硬核的民族底色。而闻一多也“终于以他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理解至此,我想,不管你画的是怎样一幅画像,闻一多都是一个巨人的形象。
为其画像展形象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若要为这副画像配上一句话来赞颂他,我会引用:
诗意语言颂精神
结尾一句在表述上有什么妙处?
对称句,且句式短促。
使得结尾结构整齐,并且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赞美敬佩。
同时,让人读起来气势高昂,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句式整齐之妙
闻,是精神的高标。臧,是言语的行家。
诗意语言颂精神
文中诸如刚刚那样写得好的语句非常多。如果你引用文中的句子来为闻一多的画像配文。你会选择哪一句?分析其妙在何处?并有感情地朗读此句。
句式整齐之妙
短句造势之妙
比喻贴切之妙
四字典雅之妙
引用得当之妙
……
诗意语言颂精神
作为学者——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作为革命者——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女生读,读出安静舒缓、不忍打扰之感)
(男生读,读出高昂有力、坚定从容之感)
(齐读,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干脆之感)
四字短语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无暇及此 凌乱不堪 众物腾怨 心不在焉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密密麻麻 赫然而出
群蚁排衙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警报迭起 凶多吉少
大骂特务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学者
革命者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诗意语言颂精神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qiè ér bù shě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mù bù kuī yuán: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lì jìn xīn xuè :比喻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付出了全部精力
xīn bù zài yān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焉:这里。
kāng kǎi lín lí: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qì chōng dǒu niú: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
mí: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wù wù qióng nián: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qún yǐ pái yá:指事物或者队伍整齐地排列着。
xīn huì shén níng: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
jiǒng hū bù tóng:很不一样。
字词把握
请向臧克家学习,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写一首诗,向闻一多先生致敬。有三种方式:
1.重组:文中的句子重新组合。
2.改编:利用文中的典雅词句,加以改编,融入自己的创作。
3.原创:自己创作。
【要求】自拟题目,长短不限;多用对称句、四字词、修辞等方式,让诗歌简洁凝练、有诗意美感;诗歌要注意分行与标点。
以笔抒情
闻,是精神的高标。臧,是言语的行家。
斗士
他拍案而起,怒做狮吼
说得动人心,鼓壮志
说得声震天地,气冲斗牛
当警报迭起,凶敌舞刀。
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
是口的巨人,
他——
是行的高标。
说和做
做了再说,硕果累累 。
做了不说,神凝心会。
敢说敢做,英勇无畏。
言行一致,举国敬佩。
你是卓越的学者,
——博大而深刻;
你是激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深情而炽热;
你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正直而无畏。
你,是口的巨人!
你,是行的高标!
学者
发没空理,
是无暇及此;
饭忘记吃,
贪的是精神食粮;
夜不能寐,
是惜寸阴、分阴。
研究,在地壳中钻探;
目光,远射文化史前;
灯火,漂白了身影四壁。
三部巨著
——卓越贡献。
一剂药方
——炽烈心愿。
超链接部分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作者简介
这是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农民们的真实写照,饱受压榨又无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