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5 11: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文学艺术反映了 的演进、 的发展和 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 的进步。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人类社会第八单元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第22课 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根据十九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历程,完成下表内容。时间成就流派浪漫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海涅雪莱雨果拜伦等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后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现代主义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20世纪海明威贝克特等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泰戈尔鲁迅马尔克斯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材料一:工业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后法国大事记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理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
——复旦大学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卢梭材料三: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批判现实。 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讴歌革命,讴歌英雄。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失望情绪的一种宣泄。经济政治思想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美与丑的区别是内在的!影响:赞美美好心灵,揭露社会黑暗、堕落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美丽纯洁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
道貌岸然、阴险狠毒
敲钟人卡西莫多:
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
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
潇洒风流、卑鄙自私作品赏析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作品赏析(1)流派:浪漫主义文学
特点:①创作风格:想像丰富、情节跌宕;对比、夸张、比喻
②内 容 上: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反映现实,反对封建制度,憧憬未来。
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共同探究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你认为浪漫主义文学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材料:他们(浪漫主义者)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邹纯芝:《浪漫主义文学》 下列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是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C.雨果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D.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浪漫之析
你的朋友需要你为他推荐一本有助于了解欧美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状况的文学名著,你打算推荐哪一部,请说说你的推荐理由。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共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因而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葛朗台是吝啬鬼的典型:
一年四季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妻子生病了怕出钱找医生,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高老头》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了。作品赏析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1)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什么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1) 《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合作探究二材料: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他的创作,是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员,编制恶习和德性的清单,搜集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主要事件,塑造典型性格。 ——别林斯基 :《批判现实主义》《人间喜剧》之所以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
①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③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④涉及各个学科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 D、 ②④ 比较: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英国狄更斯
体裁:自传体小说
描述英国社会下层的生活,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其他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仁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宁静地鼓舞着并震撼着暴风骤雨。
——罗曼﹒罗兰作品赏析
(2) 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一生中创作了25部戏剧,被誉为与莎士比亚齐名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 代表作:《玩偶之家》马克·吐温材料:(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1)资本主义制
度逐渐巩固,但
资本主义国家社
会矛盾日趋尖锐。
(2)社会道德观
念和文化价值观
念发生变化——
拜金主义。现实之析 (3)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生活就是这样生活应该是这样同: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的反映
异: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
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
现实主义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
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比较分析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之析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朱维之、赵澧
《外国文学史》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代之析 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
贝克特《等待戈多》《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作品赏析合作探究三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爱尔兰:
贝克特《等待戈多》流派:荒诞派。
主题: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毫无意义,因此,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以此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特征:①反映现代 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集中表现自我;②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
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
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
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
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1.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2.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1.真实反映社会, 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2.塑造英雄与正面人物1.集中表现自我
2.采取反传统的形式,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18C末—19C30S
19C30S
—20C早期19C晚期
—20C对“理性王国”失望,寻找精神寄托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尖锐两次大战、经济危机、社会问题
法·雨果
英·雪莱
德·海涅法·巴尔扎克 俄·托尔斯泰美·海明威
爱·贝克特总结归纳重点2、代表作: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20世纪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特点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与时俱进——苏联和亚非拉文学学思之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段名言反映了苏联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表现了作者要为建立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奋斗的人生态度。作品赏析
讨论:
比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差别,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差别:空虚、迷惘、痛苦 —— 朝气蓬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原因:西方的社会危机引发精神危机 —— 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亚、非、拉美文学泰戈尔《戈拉》鲁迅《呐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泰戈尔散文诗欣赏:《采果集》节选
泰戈尔(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的脚步。”
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
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的思想。”
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
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越大海。”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泰戈尔?????泰戈尔与徐志摩作品赏析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特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材料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跟进题组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二、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
三、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
(19世纪晚期—20世纪)
四、与时俱进——苏联和亚非拉文学
(20世纪)知识提纲: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课堂小结1、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
A、古典主义文学流派
B、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C、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D、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跟进题组训练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A4.文学作品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要研究l9世纪法国的历史,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可供参考?
A.《人间喜剧》
B.《十日谈》 C.《战争与和平》
D.《国家与革命》A5.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内容纯属虚构
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D.反映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D6.(08海南历史)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高考链接D7.(09安徽文综卷)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A8.(2009天津文综历史)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B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