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挑山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挑山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0 14:1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整合说明
【设计理念】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解读:无论是在阅读中体会各个时代、各行各业的人物品质,还是在习作中学会介绍、评价自己,都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因此,可以尝试以“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与表达中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品格。《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挑山工》讲述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后来居上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质的感染。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诺曼底号”遇难记》与《黄继光》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挑山工》通过挑山工和游客的对比,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后来居上的道理。“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练习,本次习作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且以“写得像”作为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听取家人意见,根据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习作。这与单元几篇课文和口语交际的学习形成了一条从阅读到表达的通路。
【学情分析】
忠于职守、爱国爱家等这些伟大的品质距离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远的,但让学生对伟大的品质有明确的认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等非常必要。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了“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为本单元的主题,旨在通过一组文章的学习,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让文章中的那一个个榜样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一束光。
【教学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
3. 能从哈尔威船长、黄继光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伟大品质,主动交流读书方法及所感悟的人物品质。
4. 学习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做到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5.能有顺序地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能用具体的事例叙述自己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
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2.内容安排
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 3 《古诗三首》
《竹石》、《青松》、《石灰吟》
二、汲取成长的力量 6 《“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
《黄继光》 课后阅读链接
《挑山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三、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4 《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
《日积月累》
《我的“自画像”》
3.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为主题,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进行学习。将阅读、积累、写作等整合在三大学习任务之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文,在英雄的壮举中,体会“生命”“抉择”等内涵,在精神受到洗礼的同时,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一个任务是“寻历史长河中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文章的学习,穿越时空,认识历史长河中的榜样。学习《古诗三首》,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故事,结合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故事,读出作者通过诗句所表现的品格,并进行同类古诗的拓展,了解更多的诗人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节。
第二个任务是“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个任务主要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引导学生聚焦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反复体会、朗读,感受人物在关键时候的壮举背后的人格,《挑山工》这篇略读课文,学习时要借助阅读提示迁移运用“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并结合交流平台以及《词句段运用2》,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这一写法,进行“感悟——迁移”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场景,让学生开展片段的训练。第二个学习活动,是“给榜样写颁奖词”,让学生看一看颁奖视频,读一读颁奖词,一方面从这些颁奖词中认识更多的榜样,了解更多的品格;另一方面通过给自己的榜样写颁奖词,习得知识,深化认识。
第三个任务是“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这一任务的学习中,主要根据《语文园地》以及《口语交际》《习作》的相关内容,给学生安排了三个学习挑战,通过“介绍自己、丰富自己、我的自画像”三个学习活动,学习表示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积累励志的名言警句,并运用从多方面方面写出人物特点这一方法,写一写自己。活动从易到难,改变了学习《语文园地》的枯燥乏味,让学习充满挑战和趣味。
任务三:汲取成长的力量——迁移表达会运用
—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为引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从挑山工的动作、语言等方面体会挑山工登山速度不慢的原因,理解其中揭示的道理。
2.感受作者通过把挑山工和游人登山对比着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从挑山工的动作、语言等方面体会挑山工登山速度不慢的原因,理解其中揭示的道理。
2.感受作者通过把挑山工和游人登山对比着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本课时配有课例视频及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挑山”不易
1.出示名片,复习学法
(1)出示“哈尔威船长”和“黄继光”的名片,学生介绍两位人物的事件与品质。
(2)学法回顾:说说是如何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这两课的。(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着运用这种方法,把视角从大人物的身上转换到一位小人物的身上——挑山工
(1)质疑:挑工山是指谁呢?从字面上看,“挑山工”难道是指挑山的工人?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利,通过人工将货物等从山下挑到山上,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就称之为“挑山工”)
3.我们一起来看几幅挑山工工作时的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4.登山已经很累,再挑着重担,肯定是难上加难,累上加累。但是他们却一点都不比轻手利脚的游人速度慢,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
活动二:探“挑山”之谜
1.了解挑山工是如何登山的。
(1)默读课文,用“ ---- ”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出示: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héng)。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2)自由读、指名读挑山工登山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画一画,看视频动了解挑山工如何登山。
2.为什么这样登山,找一找,读一读。
出示: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
齐读: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3.作者是在泰山上和挑山工相遇的,你们对泰山有了解吗?
(1)出示泰山资料。
(2)在这样的山上,担着这样的重物,走折尺形的路线,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4.泰山上的挑山工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么辛苦,走在游人的后面,被落下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作者在泰山上遇到了一个挑山工,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1)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几次和挑山工相遇,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填写在学习单上。
(2)学生填写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出示学习单,师生共同填写。
第几次 相遇位置 我们(在做什么) 挑山工(在做什么) 前后
(速度等)
第一次 山下 买青竹杖 登山中 很快超过
第二次 回马岭 躺在石头上歇脚 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直到看不见他了
第三次 半山的五松亭 古松下整理挑子
5.填写完学习单我们恐怕会和作者产生同样的疑问:“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挑山工快,反而游人慢了。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对于我的“不解之谜”,挑山工是怎样说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挑山工的话“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中,说“我们”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但是“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中说他们挑山工踩不实不行,不能耽误工夫。
教师板书:山中相遇,交谈解谜
6.在第6自然段,“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中说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哲理吧!
预设: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聚焦言行文字运用,让挑山工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对挑山工精神有更深远,更广泛的理解。)
活动三:总结拓展,学“挑山”精神
1.第七自然段中说“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一直挂着,还说“因为我需要它”,想一想:“我”需要的是什么?
预设:挑山工这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板书:画画激励自己
2.说一说:老师把这幅画送给同学们,你需要它吗?同桌说一说为什么。
预设:需要,因为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教师板书: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同过自由讨论,让学生感悟这幅画更深层的含义。)
活动四:揣摩技巧,迁移表达
1.联系《交 流平台》,聚焦本单元的写法,展开讨论和交流,明确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的写法。
2.选择《词句段运用2》的三个场景中的一个,开展写话训练,组织交流。
想一想:连续的动作表现了什么?
(1)动词连用,说明“他”很努力地要爬进车厢。
(2)动词连用,说明罗盛教担心孩子有危险,在拼命救人。
写一写:选择一个场景用连续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学法的迁移,更好的巩固当堂的所学的内容。)
【作业布置】
1.为挑山工制作一幅画像并交流
【板书设计】
挑山工
山中相遇 交谈解谜
画画 激励自己
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