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城镇化 (第3时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二节 城镇化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的第二节“城镇化”第一课时,由“城镇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和“城镇化的利弊”两部分组成,对前一节内容有承上作用,即城市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基于“运用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这一课标要求,通过观看视频,运用图表分析法、归纳法等,并借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城镇化的概念、标志;运用视频分析城镇化的有利意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2.学习者分析 授课对象为使用人教版地区高中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莫定了知识基础。 在生活经历上,学生对所在城市有一定了解,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说出城市的变化。然而,由于缺乏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城镇化的概念缺乏准确的认识,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没有形成整体的思路。在授课对象上,本节课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因此以学生的家乡例,能让学生对城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由于城镇化反映的是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与过程,因此学生对该知识的探究兴趣比较浓厚。在挖据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使其掌握地理的时空分析技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实例,说明城镇化水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4.教学评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问:对比1985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分布,指出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 ①新的城市不断涌现 ②城市数量急剧增多 ③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引出城镇化的概念。
任务一:城市化的意义
1.城镇化的概念 2.城市化的标志 3.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思考:说出图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 4.城镇化的动力 5.城镇化与工业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城镇化的意义 【阅读材料】学生回答: 1.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①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如比利时、日本、美国、英国等。 ②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化程度不一定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高。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③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如埃塞俄比亚、印度、肯尼亚等。 学生回答: 学生归纳回答: 学生回答: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 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⑤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乡村兴建了许多便民设施。 图为国内某乡村村民广场上的健身器材。 1.让学生学会城镇化的概念。 2.让学生学会理解城市化的标志,了解城镇化的意义,总结出地理规律。 3.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任务。
任务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①1800—1875年,哪类国家城市化水平先出现上升趋势? ②1975年之后,两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不同? ③2000年,两类国家城市化水平分别是多少? ④目前哪类国家是世界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思考:两类国家对比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完成表格: 1.人口增长 学生回答: ①发达国家 ②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变缓,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③发达国家:75% 发展中国家:40% ④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 两类国家对比: 1.学生了解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 2.学会归纳各类国家城市化的特色
案例分析1: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1.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城镇化在地域上的变化 2.推测英国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文化的影响 3.分析英国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市的原因 【阅读材料】【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 1.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 2.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扩散。 3.复兴城市,提升城镇化的功能和内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避免对绿地、森林、农田过度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2: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回答: 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工业化发展速度快,推动城镇化发展。 2.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验证探究得出的结论,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6.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 (作业时间:15分钟)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 逆城市化 B. 郊区城市化 C. 城市化加速发展 D. 城乡差别加大 2.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物种增加 B. 地表水下渗增多
C.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 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现象是 ( )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产业调整 C.区域城镇化现象 D.人口迁移现象 4.在该过程中,由图得出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5.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④使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都市圈(区)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下图示意青岛都市圈分布。据此完6-7题。 6.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辐射 B.集聚 C.转移 D.流动 7.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 A.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增强 B.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C.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高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下图是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9.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图中的哪个阶段(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② 10.下图所示地区气候干旱。近年来,因石油资源枯竭,M城日渐衰落,政府计划将M城整体搬迁至N城。 (1)M、N两城相比,说出M城有利区位条件和N城有利区位条件。 (2)据图推断A、B两个功能区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3)图中直接反映城市化过程的信息是什么。 (4)与1990年相比,2012年该城市工业区位置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A 6.B 7.C 8.B 8.D 10.(1)M城有石油资源。N城水源多,交通更加便利。 (2)A是商业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且占地小,所以是商业区;B是住宅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大,且在A区外,是住宅区。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向城市外围转移。原因:降低生产成本,地价便宜;保护城市环境。 拓展学习 巴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政策影响 巴西城市化:人口迁移、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问题与政策影响 一、人口迁移 巴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大量人口曾经居住在农村地区。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市迁移。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然而,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过度密集,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城市扩张 随着人口的增加,巴西的城市也在不断扩张。在一些大城市,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城市边界已经扩展到了数百公里之外。这种扩张不仅增加了城市的面积,也带来了更多的住房、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三、经济发展 城市化对巴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城市化也推动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四、基础设施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巴西在交通、电力、水和卫生设施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尽管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拥堵和供电问题已经成为常态。 五、社会问题 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犯罪率上升、环境问题等都是巴西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 六、政策影响 政府在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制定者通过规划、投资和监管来引导城市化进程。然而,政策的实施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和利益冲突等。因此,政策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持续改进和调整。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共35张PPT)
第二节 城镇化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册
第3课时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0新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
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城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过程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区域实际进行分析。
2.综合思维: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
运用观察分析城镇等相关人文地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人地协调观:
依据城镇化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和亲身体验,综合分析城镇化利弊,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情境导入
图2.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①新的城市不断涌现
②城市数量急剧增多
③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问:对比1985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分布,指出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1.城镇化的概念
向着城镇的方向进行演化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乡村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用地
城镇用地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
1980年以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2.城市化的标志
人口的集中过程:
①城镇人口增加
②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地域的转换过程:
③城镇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是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3.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3.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思考:说出图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
Ⅰ
Ⅲ
Ⅱ
Ⅲ:
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如埃塞俄比亚、印度、肯尼亚等。
Ⅰ:
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如比利时、日本、美国、英国等。
Ⅱ:
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化程度不一定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高。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4.城镇化的动力
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人口增长快
对土地压力大
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
自然灾害影响大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
本质:城乡之间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水平等差距。
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差异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5.城镇化与工业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6.城镇化的意义
★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镇中修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既能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6.城镇化的意义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 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镇中大型的住宅小区可以集中提供水、 电、气等资源,客纳众多人口,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6.城镇化的意义
★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兰州
污水处理厂
生态城市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6.城镇化的意义
★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新知讲解
城市化的意义
任务一
6.城镇化的意义
★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乡基础服务设施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乡村兴建了许多便民设施
图为国内某乡村村民广场上的健身器材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1.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
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1950-2030年)
阅读材料P34图2.17:
1.计算1950、2000、2010、2030(预测)的世界城镇人口比例。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 18世纪中叶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2030年
<2% 13.3%
28.7%
49.6%
60.5%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1.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
19世纪:
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
2%
18世纪中叶:
20世纪:
2016
18世纪中叶开始,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100年市时间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
13.3%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
图2.17 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及预测
迅速上升
54.3%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年
城市人口比重(%)
思考讨论:
①1800—1875年,哪类国家城市化水平先出现上升趋势?
②1975年之后,两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不同?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变缓,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年
城市人口比重(%)
思考讨论:
③2000年,两类国家城市化水平分别是多少?
④目前哪类国家是世界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发达国家:75%
发展中国家:40%
发展中国家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现阶段)
所处阶段
描述某国家城市化特点或比较两地城镇化差异方法:
①起步时间(早晚) ②城市化水平(高低)
③城市化速度(快慢) ④所处阶段
早
高
趋缓甚至停滞
后期
晚
低
快
初期或中期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世界各国城镇人口比例(2018年)
英国、美国已达70%以上与经济相适应
中国、印度低水平(滞后城市化)
拉美(巴西)、非洲虚假城市化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城镇人口比例/100%
时间
0
20
40
60
80
100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
综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这条曲线符合一般般城镇化发展的实际。
30%
70%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
逆城镇化
发达国家
1
2
3
4
乡村
郊区
城市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再城镇化
高度城镇化地区
(二次城镇化)
新知讲解
世界城镇化进程
任务二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
逆城镇化
发达国家
再城镇化
高度城镇化地区
(二次城镇化)
1
2
3
4
表现 成因 图示
城镇化
郊区 城镇化
逆 城镇化
再 城镇化
人口
由农村去往城镇
城镇的拉力
乡村的推力
人口
由市区迁往郊区
市区人口激增
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
人口由市区迁往
农村和小城镇
寻求优质
生活环境
人口迁回城镇
开发中心区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
案例分析1
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分组讨论
1.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城镇化在地域上的变化
2.推测英国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文化的影响
3.分析英国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市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P36)思考:
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
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扩散。
复兴城市,提升城镇化的功能和内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避免对绿地、森林、农田过度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2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分组讨论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思考讨论:
案例分析2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工业化发展速度快,推动城镇化发展。
案例分析2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课堂练习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 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A
C
3.形成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B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城镇化的意义
第二节 城镇化
1.城镇化的概念
2.城镇化的标志
3.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4.城镇化的动力
5.城镇化与工业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城镇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差异
作业布置
第二节 城市化 同步作业8 1---10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城市化的意义。
2 通过讨论探究,理解世界城镇化进程。
探究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探究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